2025-03-23 21:34:05

待到重回案板時,王主事本沒有多重視二人,以為秦父帶兒子過來是想在工部討個差事,自己則找個由頭糊弄過去就行??赡抗庾⒁獾角仫L帶來的圖紙時不由得愣住。

隨及立馬正經起來,掏出西洋放大鏡細看圖紙:這膛線...莫非是泰西的來復槍?秦風剛要點頭,腳面又被父親狠踩

秦父諂笑著比劃:回大人,我大清國乃天朝上國物資豐盈人才濟濟,怎會采用那西洋的奇技淫巧,這乃是根據老祖宗的智慧,仿照宋代《武經總要》里的盤腸槍...

王主事卻越看越激動,秦父的話早已聽不進去,頂珠在日頭下直晃:妙??!若是給神機營配上...他突然僵住,似乎想到了什么,緩緩轉著扳指:可這銅殼彈的造價...

秦風脫口而出:能比紙殼彈省三成火藥……

話還沒說完腳面就遭了第三次殃。

中午,三人一起在王主事那一起用膳,期間三人聊的好不快活,說是三人聊天兒,實際上也就是王主事和秦風在聊,而秦父則是一個勁兒的踩……

不過席間也倒有些小插曲……

席間幾人聊的正歡時,王主事邊突然想到了什么,低頭看著圖紙邊用考察的語氣說道“小風?。〔恢滥阒恢牢液湍菨M主事的關系……”

秦風知道這王主事閑聊是假,探聽口舌是真,于是也沒再猶豫,僅僅思考片刻后說道“當然知曉,若不是知曉此事,我們還不來呢……”

聽到秦風的話,王主事饒有興趣的抬頭打量起二人。

秦父以為秦風說錯了話,于是趕緊用腳去踩秦風腳面

這些小把戲自然瞞不過王主事的眼,于是身子往后一仰,擺擺手笑道“老秦,不打緊不打緊,讓孩子說說,這孩子的話挺有意思的……”

秦父一聽對方改變了對自己的稱呼,隨及也沒再阻攔

秦風則朝前踏出一步,一本正經的說道“與其說是王大人,您與那滿大人之間的矛盾,倒不如說是咱們漢人和那滿人之間的矛盾……”

這話把旁邊的秦父聽的是心驚肉跳,要知道自打清朝建立以來,一直是推崇滿漢民族大融合,誰要是被扣上民族對立的帽子,挨鞭子都是輕的,被有心之人上綱上線掉腦袋都是可能的。

不過秦父見王主事不但沒有生氣,反而笑意更濃,揮散左右“有點兒意思……”

秦風一看,這是說對方心坎兒里了,于是也沒再顧忌“自大清國建國以來一直推滿漢大融合,這的確是一個利國利民的好事,滿人和漢人原本是兩個區(qū)域,兩種文明,若建國之后不推行融合制度,若只是強行的綁在一起,很有可能導致國家分裂,而這民族融合可謂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滿人和漢人都摻一塊兒去,要分裂也是整個國家分裂,可咱們大清國原本就和那些小國是分開的,所以既然原本就是分開的那么也就不存在分裂,那么大清國也將長長久久的傳承下去……”

“可真的能夠融合嗎?蒙古人當年也搞民族大融合,可結果呢?漢人卻處于四等于地位……若小人沒記錯的話,《左傳》中是有一句話,非我族人……這話漢人知道,滿人也知道……無論兩個民族孰強孰弱都是大清國力量的自我消耗,反倒給那些洋人以可乘之機……”

“混帳……”秦父面色大變一腳朝秦風踹去,拉著秦風就要下跪“就算去是湘帥都不敢說這話……”

不過膝蓋還沒著地,就被王主事不冷不淡的制止“圖紙留下……你們先回去吧……”

秦父還想再解釋解釋,可被王主事直接擺手制止“秦書辦,我看你兒子是喝多了,趕緊帶他走吧……”

語氣的改變讓秦父有些不知所措,只好帶著秦風先行離開

在離開的路上,秦父忍不住的發(fā)火“你看你剛才說的那些都是什么話?這些話要是傳到了那個滿大人耳朵里,你我有10個腦袋都不夠砍的……”

秦風則滿不在乎的說道“爹,你真以為我是小孩兒?你一個九品官兒跟人家六品官兒能說上話,雖說是工作需要,可你倒真以為我不知道你倆私底下的事……”

秦父一楞,遲疑的說道“我倆什么事兒?我怎么不知道?”

“人生三大鐵,一起同過窗,一起扛過槍,一起……”

話還沒說完就被秦父一巴掌拍在后腦袋上“小兔崽子越來越沒正形了,看我回家不收拾你。”

父子倆就這么打打鬧鬧出門

出衙門時,守門蘇拉突然攔住秦風:小爺的兇器忘了!

秦風看了看懷里,塞還的火鐮里精巧的銅火帽早被換成武備院的牛皮筋。秦風剛要發(fā)作,卻見父親往蘇拉手里塞了塊碎銀:勞駕,下回走水記得先救圖紙庫...

待到轉過街角,秦父突然從袖中抖出個銅殼彈——原來他趁王主事看圖紙時,用二十年的抄書手速調包了真品。

看到銅彈殼,秦風先是一楞,隨即并露出了不懷好意的笑客“好家伙,不愧還是爹你呀……你這手速練的可以啊……”

雖然覺得兒子說的不是什么好話,但秦父卻一直找不到什么破綻只能當做夸贊

父子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倆人相視一笑,驚飛了衙門口一樹昏鴉。

而這邊的王主事覺得茲事體大,直接越過了自己的上司王郎中,找到了直屬上司工部左侍郎黃芪

而黃芪在看完圖紙之后,先是坐立不安,然后來回踱步最終把圖紙遞給了工部尚書劉燁

而劉燁看完圖之后也覺得茲事體大,于是連夜把圖紙呈到了湘軍統(tǒng)帥曾國藩手中

夜間,曾國藩帳內

兩江總督湘軍首領曾國藩看了看手中的圖紙,久久不語……

曾國藩摩挲著銅殼彈上的螺旋紋路,這紋路激得他內心波濤洶涌,內心久久不能平復

窗外兵馬操練聲里,突然傳來趙烈文熟悉的詢問:大帥又在扮火頭軍?

幕僚進門時,正撞見兩江總督蹲在《皇朝經世文編》堆成的小山上,左手攥著改良燧發(fā)槍圖紙,右手舉著西洋放大鏡比對膛線角度。案頭蓋碗茶還冒著熱氣,仔細看竟漂著幾粒未化的黑火藥渣。

烈文,你來得正好!

曾國藩突然把槍管貼到趙烈文鼻尖,你聞聞這雷汞底火的硫磺味,可比咱們湘軍土雷純粹...

話沒說完自己先笑出了聲,那哪是槍,分明插著支湖筆的銅管,筆毫還沾著朱砂批注。

由于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發(fā)生,趙烈文也習以為常,“大帥又在研究什么呢?啥時候弄出點兒新奇玩意兒?也讓那些西洋鬼子看看,咱們大清國不是好惹的。”

看著趙烈文捏的發(fā)白的手指,曾國藩無奈的放下手里的圖紙嘆了口氣“唉……烈文,你還是放不下啊……”

“我怎么能放下?大帥……那洪秀全雖然是叛賊,可終歸到底也是大清國的人,是非對錯也是咱們大清國的內部矛盾……可咱們放著那些西洋鬼子不打,天天去打洪秀全這老賊,喪權辱國的條約都簽過一次了,現(xiàn)在還要簽第二次,我實在咽不下這口氣……”

“哎……烈文……還是那些話,這些事不是你我能夠做主的……”

趙烈文明顯不服,由于是曾國藩的心腹,所以說話也比較放得開“這事兒不是您能做主的,那什么事兒您能做主?我可聽說了,朝廷打了敗仗,中央實力嚴重削弱,現(xiàn)在外強中干正想著從咋們湘軍手里拿權……”

面對心腹的不滿,曾國藩則耐心勸導“且不說你這些都是空穴來風,純屬無稽之談……就算收繳兵權那又有何妨?我能當上兩江總督,湘軍統(tǒng)帥,全憑朝廷和老佛爺的支持……這些東西原本就是他們給的,現(xiàn)在他們拿回去也算是物歸原主了……更何況李大人不也得交權嘛”

“大人……這是朝廷的制衡之術,您難道看不出來嗎?他李大人才多少人?咱們湘軍多少人?到時候咱們湘軍抽掉解散,他淮軍原封不動奉還……湘軍落,淮軍生啊……”

曾國藩皺了皺眉“夠了……此事不要再議……我自有打算。”

看曾國藩真的有些動怒,趙烈文這才罷休“不知大人連夜召我進賬所謂何事?”

曾國藩見趙烈文情緒平復下來,這才把手中的圖紙遞了上去“你看看……”

接過圖紙,趙烈文起先沒有在意,只當是一個普通的槍械改良,結果越看越入迷,越看越吃驚

更是指著圖紙邊角:這膛線纏距=口徑…×22的算式,怕是要氣死欽天監(jiān)那幫老學究。

曾國藩則蘸茶水在案上畫圈:他們算節(jié)氣能差出三日,這膛線誤差倒不超過三毫。

趙烈文聽了不禁會心一笑“看來這圖紙真的合大人的心了,今日竟也開起了玩笑……”

曾國藩則忽的壓低聲音:若是給霆字營配上...

聽到曾國藩的話,趙烈文則有些遲疑,輕叩銅殼彈說道:徐桐上月才參了同文館用夷變夏,這銅殼子在他眼里可比長毛賊首更嚇人。

曾國藩則像沒聽見趙烈文的話似的,自顧自的舉起彈殼對光細看:這尺寸正合裝三錢普洱——明日便給倭仁送罐茶去。

聽到曾國藩的話,趙烈文不經苦笑“這也就是老師您了,不然這種事誰會往槍口上撞?”

曾國藩把這“燙手”的銅殼彈丟進冷茶里,飲著帶硝煙味的茶湯意味深長的笑道:當年他們笑湘軍是剃頭匠,如今老夫倒真要給大清剃個洋頭了……

窗外長江霧靄里,隱約傳來黃鶴樓檐角的銅鈴聲——那是二十年前林則徐懸過的風鈴,鈴舌早被二次戰(zhàn)爭的炮火熏成了焦黑色。

第2章 直達曾國藩

待到重回案板時,王主事本沒有多重視二人,以為秦父帶兒子過來是想在工部討個差事,自己則找個由頭糊弄過去就行??赡抗庾⒁獾角仫L帶來的圖紙時不由得愣住。

隨及立馬正經起來,掏出西洋放大鏡細看圖紙:這膛線...莫非是泰西的來復槍?秦風剛要點頭,腳面又被父親狠踩

秦父諂笑著比劃:回大人,我大清國乃天朝上國物資豐盈人才濟濟,怎會采用那西洋的奇技淫巧,這乃是根據老祖宗的智慧,仿照宋代《武經總要》里的盤腸槍...

王主事卻越看越激動,秦父的話早已聽不進去,頂珠在日頭下直晃:妙??!若是給神機營配上...他突然僵住,似乎想到了什么,緩緩轉著扳指:可這銅殼彈的造價...

秦風脫口而出:能比紙殼彈省三成火藥……

話還沒說完腳面就遭了第三次殃。

中午,三人一起在王主事那一起用膳,期間三人聊的好不快活,說是三人聊天兒,實際上也就是王主事和秦風在聊,而秦父則是一個勁兒的踩……

不過席間也倒有些小插曲……

席間幾人聊的正歡時,王主事邊突然想到了什么,低頭看著圖紙邊用考察的語氣說道“小風??!不知道你知不知道我和那滿主事的關系……”

秦風知道這王主事閑聊是假,探聽口舌是真,于是也沒再猶豫,僅僅思考片刻后說道“當然知曉,若不是知曉此事,我們還不來呢……”

聽到秦風的話,王主事饒有興趣的抬頭打量起二人。

秦父以為秦風說錯了話,于是趕緊用腳去踩秦風腳面

這些小把戲自然瞞不過王主事的眼,于是身子往后一仰,擺擺手笑道“老秦,不打緊不打緊,讓孩子說說,這孩子的話挺有意思的……”

秦父一聽對方改變了對自己的稱呼,隨及也沒再阻攔

秦風則朝前踏出一步,一本正經的說道“與其說是王大人,您與那滿大人之間的矛盾,倒不如說是咱們漢人和那滿人之間的矛盾……”

這話把旁邊的秦父聽的是心驚肉跳,要知道自打清朝建立以來,一直是推崇滿漢民族大融合,誰要是被扣上民族對立的帽子,挨鞭子都是輕的,被有心之人上綱上線掉腦袋都是可能的。

不過秦父見王主事不但沒有生氣,反而笑意更濃,揮散左右“有點兒意思……”

秦風一看,這是說對方心坎兒里了,于是也沒再顧忌“自大清國建國以來一直推滿漢大融合,這的確是一個利國利民的好事,滿人和漢人原本是兩個區(qū)域,兩種文明,若建國之后不推行融合制度,若只是強行的綁在一起,很有可能導致國家分裂,而這民族融合可謂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滿人和漢人都摻一塊兒去,要分裂也是整個國家分裂,可咱們大清國原本就和那些小國是分開的,所以既然原本就是分開的那么也就不存在分裂,那么大清國也將長長久久的傳承下去……”

“可真的能夠融合嗎?蒙古人當年也搞民族大融合,可結果呢?漢人卻處于四等于地位……若小人沒記錯的話,《左傳》中是有一句話,非我族人……這話漢人知道,滿人也知道……無論兩個民族孰強孰弱都是大清國力量的自我消耗,反倒給那些洋人以可乘之機……”

“混帳……”秦父面色大變一腳朝秦風踹去,拉著秦風就要下跪“就算去是湘帥都不敢說這話……”

不過膝蓋還沒著地,就被王主事不冷不淡的制止“圖紙留下……你們先回去吧……”

秦父還想再解釋解釋,可被王主事直接擺手制止“秦書辦,我看你兒子是喝多了,趕緊帶他走吧……”

語氣的改變讓秦父有些不知所措,只好帶著秦風先行離開

在離開的路上,秦父忍不住的發(fā)火“你看你剛才說的那些都是什么話?這些話要是傳到了那個滿大人耳朵里,你我有10個腦袋都不夠砍的……”

秦風則滿不在乎的說道“爹,你真以為我是小孩兒?你一個九品官兒跟人家六品官兒能說上話,雖說是工作需要,可你倒真以為我不知道你倆私底下的事……”

秦父一楞,遲疑的說道“我倆什么事兒?我怎么不知道?”

“人生三大鐵,一起同過窗,一起扛過槍,一起……”

話還沒說完就被秦父一巴掌拍在后腦袋上“小兔崽子越來越沒正形了,看我回家不收拾你。”

父子倆就這么打打鬧鬧出門

出衙門時,守門蘇拉突然攔住秦風:小爺的兇器忘了!

秦風看了看懷里,塞還的火鐮里精巧的銅火帽早被換成武備院的牛皮筋。秦風剛要發(fā)作,卻見父親往蘇拉手里塞了塊碎銀:勞駕,下回走水記得先救圖紙庫...

待到轉過街角,秦父突然從袖中抖出個銅殼彈——原來他趁王主事看圖紙時,用二十年的抄書手速調包了真品。

看到銅彈殼,秦風先是一楞,隨即并露出了不懷好意的笑客“好家伙,不愧還是爹你呀……你這手速練的可以啊……”

雖然覺得兒子說的不是什么好話,但秦父卻一直找不到什么破綻只能當做夸贊

父子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倆人相視一笑,驚飛了衙門口一樹昏鴉。

而這邊的王主事覺得茲事體大,直接越過了自己的上司王郎中,找到了直屬上司工部左侍郎黃芪

而黃芪在看完圖紙之后,先是坐立不安,然后來回踱步最終把圖紙遞給了工部尚書劉燁

而劉燁看完圖之后也覺得茲事體大,于是連夜把圖紙呈到了湘軍統(tǒng)帥曾國藩手中

夜間,曾國藩帳內

兩江總督湘軍首領曾國藩看了看手中的圖紙,久久不語……

曾國藩摩挲著銅殼彈上的螺旋紋路,這紋路激得他內心波濤洶涌,內心久久不能平復

窗外兵馬操練聲里,突然傳來趙烈文熟悉的詢問:大帥又在扮火頭軍?

幕僚進門時,正撞見兩江總督蹲在《皇朝經世文編》堆成的小山上,左手攥著改良燧發(fā)槍圖紙,右手舉著西洋放大鏡比對膛線角度。案頭蓋碗茶還冒著熱氣,仔細看竟漂著幾粒未化的黑火藥渣。

烈文,你來得正好!

曾國藩突然把槍管貼到趙烈文鼻尖,你聞聞這雷汞底火的硫磺味,可比咱們湘軍土雷純粹...

話沒說完自己先笑出了聲,那哪是槍,分明插著支湖筆的銅管,筆毫還沾著朱砂批注。

由于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發(fā)生,趙烈文也習以為常,“大帥又在研究什么呢?啥時候弄出點兒新奇玩意兒?也讓那些西洋鬼子看看,咱們大清國不是好惹的。”

看著趙烈文捏的發(fā)白的手指,曾國藩無奈的放下手里的圖紙嘆了口氣“唉……烈文,你還是放不下啊……”

“我怎么能放下?大帥……那洪秀全雖然是叛賊,可終歸到底也是大清國的人,是非對錯也是咱們大清國的內部矛盾……可咱們放著那些西洋鬼子不打,天天去打洪秀全這老賊,喪權辱國的條約都簽過一次了,現(xiàn)在還要簽第二次,我實在咽不下這口氣……”

“哎……烈文……還是那些話,這些事不是你我能夠做主的……”

趙烈文明顯不服,由于是曾國藩的心腹,所以說話也比較放得開“這事兒不是您能做主的,那什么事兒您能做主?我可聽說了,朝廷打了敗仗,中央實力嚴重削弱,現(xiàn)在外強中干正想著從咋們湘軍手里拿權……”

面對心腹的不滿,曾國藩則耐心勸導“且不說你這些都是空穴來風,純屬無稽之談……就算收繳兵權那又有何妨?我能當上兩江總督,湘軍統(tǒng)帥,全憑朝廷和老佛爺的支持……這些東西原本就是他們給的,現(xiàn)在他們拿回去也算是物歸原主了……更何況李大人不也得交權嘛”

“大人……這是朝廷的制衡之術,您難道看不出來嗎?他李大人才多少人?咱們湘軍多少人?到時候咱們湘軍抽掉解散,他淮軍原封不動奉還……湘軍落,淮軍生啊……”

曾國藩皺了皺眉“夠了……此事不要再議……我自有打算。”

看曾國藩真的有些動怒,趙烈文這才罷休“不知大人連夜召我進賬所謂何事?”

曾國藩見趙烈文情緒平復下來,這才把手中的圖紙遞了上去“你看看……”

接過圖紙,趙烈文起先沒有在意,只當是一個普通的槍械改良,結果越看越入迷,越看越吃驚

更是指著圖紙邊角:這膛線纏距=口徑…×22的算式,怕是要氣死欽天監(jiān)那幫老學究。

曾國藩則蘸茶水在案上畫圈:他們算節(jié)氣能差出三日,這膛線誤差倒不超過三毫。

趙烈文聽了不禁會心一笑“看來這圖紙真的合大人的心了,今日竟也開起了玩笑……”

曾國藩則忽的壓低聲音:若是給霆字營配上...

聽到曾國藩的話,趙烈文則有些遲疑,輕叩銅殼彈說道:徐桐上月才參了同文館用夷變夏,這銅殼子在他眼里可比長毛賊首更嚇人。

曾國藩則像沒聽見趙烈文的話似的,自顧自的舉起彈殼對光細看:這尺寸正合裝三錢普洱——明日便給倭仁送罐茶去。

聽到曾國藩的話,趙烈文不經苦笑“這也就是老師您了,不然這種事誰會往槍口上撞?”

曾國藩把這“燙手”的銅殼彈丟進冷茶里,飲著帶硝煙味的茶湯意味深長的笑道:當年他們笑湘軍是剃頭匠,如今老夫倒真要給大清剃個洋頭了……

窗外長江霧靄里,隱約傳來黃鶴樓檐角的銅鈴聲——那是二十年前林則徐懸過的風鈴,鈴舌早被二次戰(zhàn)爭的炮火熏成了焦黑色。

點擊獲取下一章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