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家的謀國之路如同一場權力之巔的“接力闖關賽”,歷經(jīng)三代四位,每一位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雖然每個“選手”都遇到了各種阻擋,但憑借極強的個人能力,以及相對不錯的運氣,還是接連克服艱難闖關成功,最終在祖孫三代的合力下把司馬家族推向權力之巔,將魏國數(shù)十年的江山弄到了自己手里,而這一切還得從“謀國之路”的總導演司馬懿策劃的這場高平陵政變說起。
曹爽兄弟前腳剛出洛陽,司馬師陰養(yǎng)的三千敢死隊就集結完畢,在司馬懿的率領下直撲洛陽武庫,只有拿上武器、穿上鎧甲,這三千人才有戰(zhàn)斗力,才能進行下一步。
然而有個問題,去武庫必須經(jīng)過曹爽的將軍府,人家的護衛(wèi)隊是有裝備的。此時一位叫嚴世的將領已經(jīng)張弓搭箭,瞄準你司馬懿的腦袋,只要他一放手,老頭你就得“交代”。
但一個叫孫謙的將領拉住他說:接下來的走勢還不明朗,別沖動!嚴世不聽,孫謙不讓,在兩人拉扯的過程中,司馬懿已經(jīng)帶著敢死隊過去了,輕松攻占武庫,三千死士瞬間整裝待發(fā)。
第二步,攻占司馬門,控制郭太后,切斷宮內和外界的聯(lián)系。負責攻占司馬門的是司馬師和司馬孚,要知道司馬師當了三年的中護軍,禁軍中的將領有不少臥底,所以極其重要的司馬門被輕松拿下。
控制司馬門后,司馬昭前往永寧宮,逼迫郭太后寫下罷免曹爽兄弟的詔書,司馬懿則以郭太后的名義,命司徒高柔代理大將軍,接管曹爽的將軍府,命王觀代理中領軍去掌管禁軍。當然這些都是司馬懿的人。將洛陽控制完畢后,司馬懿下令關閉城門。
但是已經(jīng)有人跑出去給曹爽報信了,其中還有個關鍵人物——大司農(nóng)桓范。司馬懿也是大吃一驚,對蔣濟說:這下不好了!出謀劃策的過去了。蔣濟安慰他說:沒事兒,曹爽不會聽的。
兩人說完便率兵來到洛水浮橋,司馬懿立刻上書曹芳說:臣受先帝所托輔佐陛下,如今曹爽背棄先帝遺命胡作非為,搞得天下動蕩、人人自危,明顯圖謀不軌。所以臣和蔣濟等人奉太后懿旨來免除曹爽、曹羲、曹訓的官職,讓他們以侯爵身份返回老家。臣現(xiàn)在屯兵于洛水浮橋,在此監(jiān)視著一切。
當然這封信是給曹爽看的,而且水平極高。首先把你的問題指出來,確實是你小子做得不對,引起公憤了。其次,我就是要你手中的權力,你的榮華富貴依舊還在,回去該吃吃該喝喝。最后,洛陽我已經(jīng)控制,還切斷了你的后路,好好琢磨琢磨吧,別沖動。
司馬懿很清楚,誰笑到最后還真不一定,畢竟天子在人家手里,就算不回洛陽,人家完全能以天子的名義號令天下,和你分庭抗禮。更何況曹爽手里還有軍隊,誰贏誰輸現(xiàn)在真不好說。
從洛陽跑來的桓范就對曹爽說了:咱現(xiàn)在趕緊帶著皇帝去許昌,然后征調各地軍隊攻打洛陽。曹爽猶豫了。
桓范接著對曹羲說:你們的書都讀到哪里去了?現(xiàn)在的情況很明顯,別想著回去能當個普通百姓,沒機會了。而且你們手里有天子,天下誰敢不從?曹羲也是一臉懵。
桓范接著說:你在城南有一支部隊,還有洛陽的屯墾部隊,立馬就能拉過來用。許昌的武庫足夠裝備軍隊。軍糧你更不用擔心,我大司農(nóng)印都給你帶來了。
桓范的辦法行得通嗎?有機會,要不然司馬懿也不會三番五次派人來對曹爽攻心了。司馬懿先是讓侍中許允、尚書陳泰來游說,告訴曹爽,僅僅是讓你放棄兵權,榮華富貴可是一點沒少。
當然空口無憑,曹爽肯定不信,司馬懿也清楚,于是當著眾人指著洛水發(fā)誓:承諾給曹爽的絕對沒問題。接著讓曹爽的心腹軍官尹大目去傳話,蔣濟也寫信給曹爽,為司馬懿做擔保。
曹爽無比糾結,時間一直在流逝,歷史會怎么走,此時就在曹爽的一念之間。從半夜想到凌晨,決定了,刀子一扔,這官不做也罷,回家當富翁吧。
桓范驚了,放聲大哭:曹真一世英名,咋生了你們這群豬!我還得陪你們一起滅族。
曹爽懶得搭理,拿著將軍印去找曹芳。于是曹芳下令免除曹爽兄弟的官職,隨后一同返回洛陽。曹爽并不知道,當他決定放棄抵抗的那一刻,就親自宣布了他整個家族、甚至整個曹魏江山的死刑。洛水河神救不了你,因為你相信的人叫司馬懿。
所以沒多久,司馬懿以造反篡權之罪將曹爽三族屠盡,其黨羽通通屠盡三族,洛水之誓又如何?群臣擔保又如何?讓大魏功臣曹真斷子絕孫又如何?我司馬懿有錯嗎?我殺的這些人明明都是些傷風敗俗、壞事做盡、道德淪喪的斯文敗類,該殺!我這是替天行道,得把他們寫進史書,能寫多壞就寫多壞。
接著把西部戰(zhàn)區(qū)司令員夏侯玄發(fā)配遼東,讓郭淮頂替。將曹爽一黨清洗干凈后,司馬懿對朝中群臣進行各種封賞。至此,朝中上下無人可以阻擋司馬懿的變天之路,曹操三十年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名存實亡。
然而一場政變就想把歷經(jīng)三代的魏國徹底消化沒那么簡單,司馬家族得慢慢來。司馬懿才剛剛闖過第一關,你第二關的對手來了,淮南王陵起兵叛變。
王陵是魏國的東部戰(zhàn)區(qū)司令員,司馬懿對他的策略是安撫,所以蔣濟被司馬懿的不講信用氣死后,這太尉一職就給了王陵。然而人家并不領情,你司馬懿和曹爽有什么區(qū)別,魏國還不是掌控在你們這些權臣手里。我不跟你玩了,于是決定將曹操的兒子曹彪立為皇帝,建都許昌。
王陵絕對是有資本和司馬懿過招的,除了自己是東部戰(zhàn)區(qū)司令員,西部戰(zhàn)區(qū)司令員郭淮是他妹夫,中部戰(zhàn)區(qū)司令員王昶是他的結拜兄弟,朝中和他關系好的重臣不計其數(shù)。所以準備妥當后,王陵上書朝廷,以伐吳的名義起兵造反。
伐什么吳,朝廷直接拒絕,因為你的計劃司馬懿早就知道了,消息走漏了。王陵也覺得不對勁,打算立即行動,命將軍楊弘把計劃告訴兗州刺史黃華,準備動手。結果這兩人轉頭就把王陵出賣了。
反而是司馬懿先出手了,親率大軍走潁水直奔壽春,然后開始了他最擅長的攻心術,以皇帝的名義下詔,赦免王陵的沖動之罪,還讓王陵的兒子給他父親寫信進行規(guī)勸。
收到信后,王陵才知道自己被賣了,大勢已去,只能投降,派人拿著印綬、節(jié)鉞迎接司馬懿,接著自綁雙手,乘小船前去請罪。
司馬懿派人來到王陵跟前,幫他解開繩子,將印綬、節(jié)鉞還給他,表示:皇帝已經(jīng)下詔將你赦免,不用這么講究。
王陵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該去謝謝老朋友了。然而小船還沒到,司馬懿表示:停!
完了,被騙了!王陵怒吼:你辜負了我!司馬懿說:我寧可辜負你,也不能辜負國家啊。派人將王陵押到洛陽。
王陵知道自己必死無疑后服毒自盡。司馬懿接著展開深入調查,將所有牽連者屠盡三族,把主謀王陵、令狐愚從墓中掘出,曝曬三天,然后就地裸葬。楚王曹彪也被賜死,手下官員無一幸免。接著將曹家所有藩王全部集中到鄴城軟禁。
淮南叛亂平定,司馬懿闖過第二關,但歲數(shù)確實不小了,73了,司馬懿油盡燈枯。接下來靠司馬師了。
司馬懿去世的第二年,吳大帝孫權也要走了,自稱帝以來,孫權歷經(jīng)兩次嚴重打擊。第一次是233年打算拉攏遼東公孫淵,不顧舉國上下的一致反對,強行給人家送大禮,結果派去的萬人使團和無數(shù)財寶全部一去不返,打了半輩子仗就沒這么大損失,關鍵還報不了仇,顏面何在。第二次是241年,孫權最愛的兒子、年僅33歲的長子孫登病逝,這次打擊也讓孫權的性情徹底大變,變得可怕了,孫登的病逝也為吳國二宮之爭埋下伏筆。
由于老二孫慮也早逝,所以老三孫和被立為太子,但孫權對老四孫霸也很疼愛,給的待遇基本和孫和一樣,于是孫霸對太子之位有了想法,尤其是孫權在姑娘孫魯班的挑唆下,罵死孫和的母親王夫人后,無意中釋放了一個信號,孫和可能要被廢。于是大量官員站到了孫霸這邊,和支持孫和的文武百官形成了對抗之勢。太子黨和魯王黨開始瘋狂對攻,國家一分為二,斗了七八年,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所以孫權該怎么處理?他的處理方式是把倆兒子都廢掉,流放孫和,賜死孫霸。前來求情的大臣們不是被流放,就是被滅族。將大臣殺得差不多后,立8歲的孫亮為太子。
無論這場二宮之爭是孫權故意導演,還是老年昏聵,對于吳國來講,絕對是致命打擊。沒多久,江東之主孫權油盡燈枯,享年71歲,臨終前以諸葛恪為主,滕胤、孫峻、孫弘、呂據(jù)為輔,共同輔佐孫亮。
趁著孫權去世,魏國那邊要出手了,理由是你修東興堤修我地盤上了,必須辦你!正好我司馬師剛上臺需要軍功,還能順帶鞏固地方軍權,于是決定大舉南征,命征南大將軍王昶攻江陵,鎮(zhèn)南將軍毌丘儉攻武昌,司馬昭主力攻東興。
得知魏軍攻打東興大壩,諸葛恪立刻率兵四萬晝夜不?;鹚僦г》盥受娎@到大堤之北,自己攻打南邊,來個南北夾擊。
先是丁奉沖上東興堤岸猛攻魏軍,接著呂據(jù)、諸葛恪也加入戰(zhàn)場。魏軍大亂,瘋狂涌向連接大壩的浮橋。然而朱異已經(jīng)對著浮橋開始攻擊了,浮橋斷裂,大量魏軍掉入水中,溺水而亡的、踩踏而死的、臨陣被斬的多達數(shù)萬。
此戰(zhàn)魏軍慘敗,司馬師軍功沒刷到不說,威望也遭到了嚴重打擊。當然對于司馬師來說,一場慘敗不至于讓他倒在第三關,他的解決辦法是戰(zhàn)敗的鍋,我司馬師一個人來背,和其他人沒關系。瞬間壓住了朝中群臣的不滿。
另一邊的諸葛恪掌權后的首戰(zhàn)就來了個開門紅,哥們開心壞了,膨脹了,決定聯(lián)合蜀漢一舉消滅魏國。巧的是蜀漢這邊剛剛發(fā)生巨變,蜀國的大將軍費祎被魏國降將郭修刺殺了,接掌軍權的人是蜀漢主戰(zhàn)派的代表人物姜維。
姜維收到諸葛恪的邀請,答應的很爽快。這次北伐,光諸葛恪動用的兵力就多達20萬,是真正的傾巢而出。另一邊的姜維也率軍前往隴西圍攻狄道。面對如此陣仗,剛剛經(jīng)歷東興慘敗的司馬師該如何接招,第三關你準備怎么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