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6 11:53:16

皇帝,從嬴政把它搞出來后,就成了未來幾千年幾乎每個人的終極目標。

我們可以看到,從秦朝到清朝,各種改朝換代,各種分分合合,但無一例外,都在圍繞著這套皇帝制度在運轉,前面的朝代被干掉,新上來的只會在之前的基礎上修修補補,根本不舍得廢掉。所有起義的、反抗的,嘴上喊著“打倒狗皇帝”,心里卻在想:滾下來,我試試。

不過,皇帝還真沒那么好當,當上了的確要啥有啥,可底下虎視眈眈、想取而代之的人不知道有多少,親兄弟可能會搞你,老婆孩子可能會搞你,太監(jiān)、權臣,乃至普通老百姓,都有可能把你拽下來取而代之。更難的是作為皇帝,你治理的是整個天下,稍有不慎,就會爆發(fā)你想象不到的危機。所以,從秦始皇開始,幾乎每個皇帝都會思考一個問題——如何才能讓自己的江山穩(wěn)如泰山。

比如嬴政統(tǒng)一天下后,為了穩(wěn)固江山,對內打了一套修馳道、拆險阻、決川防、銷兵器、大移民的超級組合拳;對外北擊匈奴、南征嶺南,又修直道,又修長城。還有思想方面,書同文、車同軌,統(tǒng)一度量衡……一通操作下來,讓秦國看起來是穩(wěn)得一批。嬴政也是十分自信,我是始皇帝,后面二、三、四、五、六……無限往下傳。

結果,二世而亡。強悍的大秦帝國存在了不到十五年便轟然倒塌,而且滅亡的原因還不少,立太子、秦法、苛政、六國貴族……都是問題。不過問題該如何解決?歷史該怎么走?始皇帝這套皇帝制度該怎么玩,接下來的皇帝們,他們得想辦法。此時面臨這些問題的是劉邦(漢高祖)。

劉邦面臨的第一個重大問題是法律制度和禮儀制度,還有治國之策的內部問題,解決問題的有三個核心人物——蕭何、叔孫通、陸賈。

首先法律,蕭何在秦律的基礎上搞出了《九章律》,廢除了秦國之前很多不合理的刑法。

然后禮儀,叔孫通帶著儒家團隊為漢王朝量身定做了一套皇家禮儀制度,讓劉邦真正體驗到了什么才是皇帝,什么才是權威。

最后治國,陸賈表示:無為而治,才是當下漢王朝的最佳治國方式。大家紛紛表示同意。在那位神一樣的皇帝上位之前,整個漢王朝執(zhí)行的都是“無為而治”的道家思想。

劉邦面臨的第二個重大問題是匈奴。此時的草原有一個超級狠人——冒頓單于。統(tǒng)一草原后,對虛弱的漢王朝虎視眈眈。當然,劉邦并沒有把這個強大對手放在眼里,項羽那樣的天神級對手都被他干掉了,一群野蠻人還不是摁著打?

于是,劉邦準備拿匈奴練練手,順便秀秀肌肉,讓各諸侯拜服。劉邦輕敵的不良嗜好又犯了,32萬漢軍在劉邦的率領下浩浩蕩蕩直撲匈奴。婁敬前去打探發(fā)現(xiàn)不對勁,建議劉邦退軍,得到的回應卻是:你個齊國死囚,擾亂軍心的王八蛋,滾監(jiān)獄去吧!然后扭頭繼續(xù)北上,來到平城(山西省大同市)。

劉邦和先頭部隊由于沖的太猛,和后面的主力斷開,結果在白登山被匈奴包了餃子,上演了歷史上著名的“白登之圍”。

劉邦從來沒見過這么多騎兵(40萬匈奴騎兵),一眼望不到盡頭,突圍七天七夜根本出不去,除了絕望,還是絕望。最終聽了陳平的意見,派使節(jié)走小路,向單于的皇后行賄才僥幸逃脫。當然具體還承諾了什么,史書沒說,但回去沒多久便開始了所謂的“和親”政策,又送東西,又送美女,奇恥大辱!

史書提出和親建議的是婁敬,但有可能這是白登山就已經談好的了。雖然有點恥辱,但對于漢初情況來說,“和親”的確是解決匈奴問題的最優(yōu)解。

劉邦面臨的第三個重大問題是諸侯王。天下并非他一個人打的,所以漢朝初期只能是郡國并行,一共分了7個諸侯國。這對于劉邦來說,統(tǒng)統(tǒng)是威脅劉家的重大隱患。除了小透明長沙王(張耳),其他諸侯王挨個遭到清洗,全部換上劉家人。

在韓信、彭越、英布被誅的第二年,劉邦也駕崩了。駕崩前還弄了個“白馬之盟”。當王的如果不是劉家人,全天下一起干他。

劉邦可以說解決了漢初的幾乎所有問題,老劉家的江山看起來也是穩(wěn)如狗。但劉邦肯定想不到,自己的結發(fā)妻子竟然成了劉家的索命人。

呂雉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皇后,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掌權的太后,無情、殘忍、狠毒,都是人們對她的印象。

韓信不是劉邦殺的,而是呂雉和蕭何。彭越本來是流放的,結果被呂雉忽悠回來,剁成肉醬。還有戚夫人,當年劉邦對她有多寵愛,在呂雉手里就有多慘。

就是這么一個無情殘忍、狠毒強勢的皇后,你絕對想不到,人家之前也是位賢妻良母,反而是劉邦一直對不起她。

呂雉嫁給劉邦后才知道,劉邦竟然還和村里寡婦有個兒子(劉肥),忍了。劉邦打天下時候,家里老人小孩也都是呂雉在操心。彭城之戰(zhàn)又無辜躺進大牢,一蹲就是兩年零四個月。好不容易回到家卻發(fā)現(xiàn)劉邦已經一堆老婆,尤其是戚夫人,歌唱得好聽,舞跳的好看,劉邦的魂都被勾跑了。還有戚夫人的兒子,光聽名字就知道劉邦有多喜歡——劉如意。

還好劉邦有點良心,讓呂雉當了皇后,又立劉盈當了太子。但沒多久,呂雉便得到了一個讓她崩潰的消息——劉邦想廢太子。

呂雉慌了,但她知道自己必須要斗爭,不然呂家都得完蛋。怎么辦?也許找張良有辦法。呂雉讓哥哥呂澤去請教張良,自己求沛縣老兄弟們幫兒子說好話,一切都很順利。這邊劉邦一提換太子,叔孫通、周昌等一堆老干部就開懟。另一邊張良也開始支招,去商山請來大佬給太子站臺。問題迎刃而解,呂雉寫了封感人肺腑的信,然后讓人拉著大量珍寶去商山,商山四皓出山了。

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了。劉邦宴請百官,誰都知道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在眾目睽睽之下,劉盈走了進來,身后跟著四位須發(fā)皆白的老者。劉邦大驚,自己求了好多年的商山四皓(東園公、角里先生、綺里季、夏黃公),人家理都不理,如今卻跟了自己的兒子,這小子羽翼豐滿了。廢太子之事劉邦閉口不提。

不過劉邦看似選擇劉盈,還不如說是選了呂雉。有呂雉的輔佐,加上站隊呂雉的這些功臣們,劉家的江山肯定穩(wěn)???6歲繼位的漢惠帝(劉盈)七年后就駕崩了,呂雉是有很大責任的。

對于劉盈來說,母親動不動就弄死自己同父異母的兄弟,還讓自己的外甥女嫁給自己。這皇帝當的憋屈。

劉盈的死讓呂雉更加緊張,面對如狼似虎的權臣們,也許全部換上自家人才能心安理得,所以除了宰相,其他關鍵位置全成了呂家人,還有各封國大點兒的都姓了呂,呂雉的手段不可謂不高。但呂家后人能守住權利大餅嗎?根本不可能!

無論軍功集團還是劉家宗室集團,都不是呂家那些子弟可以抗衡的。所以呂雉剛死,呂家便遭到血洗。劉章和劉襄在外起兵,陳平和周勃宮內政變,漢朝的政權將迎來重新大洗牌,功臣集團不僅將呂家人全部誅殺,連劉盈的孩子也盡數殺光,下一個皇帝該由誰來當。

第13章 漢初蛻變

皇帝,從嬴政把它搞出來后,就成了未來幾千年幾乎每個人的終極目標。

我們可以看到,從秦朝到清朝,各種改朝換代,各種分分合合,但無一例外,都在圍繞著這套皇帝制度在運轉,前面的朝代被干掉,新上來的只會在之前的基礎上修修補補,根本不舍得廢掉。所有起義的、反抗的,嘴上喊著“打倒狗皇帝”,心里卻在想:滾下來,我試試。

不過,皇帝還真沒那么好當,當上了的確要啥有啥,可底下虎視眈眈、想取而代之的人不知道有多少,親兄弟可能會搞你,老婆孩子可能會搞你,太監(jiān)、權臣,乃至普通老百姓,都有可能把你拽下來取而代之。更難的是作為皇帝,你治理的是整個天下,稍有不慎,就會爆發(fā)你想象不到的危機。所以,從秦始皇開始,幾乎每個皇帝都會思考一個問題——如何才能讓自己的江山穩(wěn)如泰山。

比如嬴政統(tǒng)一天下后,為了穩(wěn)固江山,對內打了一套修馳道、拆險阻、決川防、銷兵器、大移民的超級組合拳;對外北擊匈奴、南征嶺南,又修直道,又修長城。還有思想方面,書同文、車同軌,統(tǒng)一度量衡……一通操作下來,讓秦國看起來是穩(wěn)得一批。嬴政也是十分自信,我是始皇帝,后面二、三、四、五、六……無限往下傳。

結果,二世而亡。強悍的大秦帝國存在了不到十五年便轟然倒塌,而且滅亡的原因還不少,立太子、秦法、苛政、六國貴族……都是問題。不過問題該如何解決?歷史該怎么走?始皇帝這套皇帝制度該怎么玩,接下來的皇帝們,他們得想辦法。此時面臨這些問題的是劉邦(漢高祖)。

劉邦面臨的第一個重大問題是法律制度和禮儀制度,還有治國之策的內部問題,解決問題的有三個核心人物——蕭何、叔孫通、陸賈。

首先法律,蕭何在秦律的基礎上搞出了《九章律》,廢除了秦國之前很多不合理的刑法。

然后禮儀,叔孫通帶著儒家團隊為漢王朝量身定做了一套皇家禮儀制度,讓劉邦真正體驗到了什么才是皇帝,什么才是權威。

最后治國,陸賈表示:無為而治,才是當下漢王朝的最佳治國方式。大家紛紛表示同意。在那位神一樣的皇帝上位之前,整個漢王朝執(zhí)行的都是“無為而治”的道家思想。

劉邦面臨的第二個重大問題是匈奴。此時的草原有一個超級狠人——冒頓單于。統(tǒng)一草原后,對虛弱的漢王朝虎視眈眈。當然,劉邦并沒有把這個強大對手放在眼里,項羽那樣的天神級對手都被他干掉了,一群野蠻人還不是摁著打?

于是,劉邦準備拿匈奴練練手,順便秀秀肌肉,讓各諸侯拜服。劉邦輕敵的不良嗜好又犯了,32萬漢軍在劉邦的率領下浩浩蕩蕩直撲匈奴。婁敬前去打探發(fā)現(xiàn)不對勁,建議劉邦退軍,得到的回應卻是:你個齊國死囚,擾亂軍心的王八蛋,滾監(jiān)獄去吧!然后扭頭繼續(xù)北上,來到平城(山西省大同市)。

劉邦和先頭部隊由于沖的太猛,和后面的主力斷開,結果在白登山被匈奴包了餃子,上演了歷史上著名的“白登之圍”。

劉邦從來沒見過這么多騎兵(40萬匈奴騎兵),一眼望不到盡頭,突圍七天七夜根本出不去,除了絕望,還是絕望。最終聽了陳平的意見,派使節(jié)走小路,向單于的皇后行賄才僥幸逃脫。當然具體還承諾了什么,史書沒說,但回去沒多久便開始了所謂的“和親”政策,又送東西,又送美女,奇恥大辱!

史書提出和親建議的是婁敬,但有可能這是白登山就已經談好的了。雖然有點恥辱,但對于漢初情況來說,“和親”的確是解決匈奴問題的最優(yōu)解。

劉邦面臨的第三個重大問題是諸侯王。天下并非他一個人打的,所以漢朝初期只能是郡國并行,一共分了7個諸侯國。這對于劉邦來說,統(tǒng)統(tǒng)是威脅劉家的重大隱患。除了小透明長沙王(張耳),其他諸侯王挨個遭到清洗,全部換上劉家人。

在韓信、彭越、英布被誅的第二年,劉邦也駕崩了。駕崩前還弄了個“白馬之盟”。當王的如果不是劉家人,全天下一起干他。

劉邦可以說解決了漢初的幾乎所有問題,老劉家的江山看起來也是穩(wěn)如狗。但劉邦肯定想不到,自己的結發(fā)妻子竟然成了劉家的索命人。

呂雉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皇后,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掌權的太后,無情、殘忍、狠毒,都是人們對她的印象。

韓信不是劉邦殺的,而是呂雉和蕭何。彭越本來是流放的,結果被呂雉忽悠回來,剁成肉醬。還有戚夫人,當年劉邦對她有多寵愛,在呂雉手里就有多慘。

就是這么一個無情殘忍、狠毒強勢的皇后,你絕對想不到,人家之前也是位賢妻良母,反而是劉邦一直對不起她。

呂雉嫁給劉邦后才知道,劉邦竟然還和村里寡婦有個兒子(劉肥),忍了。劉邦打天下時候,家里老人小孩也都是呂雉在操心。彭城之戰(zhàn)又無辜躺進大牢,一蹲就是兩年零四個月。好不容易回到家卻發(fā)現(xiàn)劉邦已經一堆老婆,尤其是戚夫人,歌唱得好聽,舞跳的好看,劉邦的魂都被勾跑了。還有戚夫人的兒子,光聽名字就知道劉邦有多喜歡——劉如意。

還好劉邦有點良心,讓呂雉當了皇后,又立劉盈當了太子。但沒多久,呂雉便得到了一個讓她崩潰的消息——劉邦想廢太子。

呂雉慌了,但她知道自己必須要斗爭,不然呂家都得完蛋。怎么辦?也許找張良有辦法。呂雉讓哥哥呂澤去請教張良,自己求沛縣老兄弟們幫兒子說好話,一切都很順利。這邊劉邦一提換太子,叔孫通、周昌等一堆老干部就開懟。另一邊張良也開始支招,去商山請來大佬給太子站臺。問題迎刃而解,呂雉寫了封感人肺腑的信,然后讓人拉著大量珍寶去商山,商山四皓出山了。

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了。劉邦宴請百官,誰都知道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在眾目睽睽之下,劉盈走了進來,身后跟著四位須發(fā)皆白的老者。劉邦大驚,自己求了好多年的商山四皓(東園公、角里先生、綺里季、夏黃公),人家理都不理,如今卻跟了自己的兒子,這小子羽翼豐滿了。廢太子之事劉邦閉口不提。

不過劉邦看似選擇劉盈,還不如說是選了呂雉。有呂雉的輔佐,加上站隊呂雉的這些功臣們,劉家的江山肯定穩(wěn)???6歲繼位的漢惠帝(劉盈)七年后就駕崩了,呂雉是有很大責任的。

對于劉盈來說,母親動不動就弄死自己同父異母的兄弟,還讓自己的外甥女嫁給自己。這皇帝當的憋屈。

劉盈的死讓呂雉更加緊張,面對如狼似虎的權臣們,也許全部換上自家人才能心安理得,所以除了宰相,其他關鍵位置全成了呂家人,還有各封國大點兒的都姓了呂,呂雉的手段不可謂不高。但呂家后人能守住權利大餅嗎?根本不可能!

無論軍功集團還是劉家宗室集團,都不是呂家那些子弟可以抗衡的。所以呂雉剛死,呂家便遭到血洗。劉章和劉襄在外起兵,陳平和周勃宮內政變,漢朝的政權將迎來重新大洗牌,功臣集團不僅將呂家人全部誅殺,連劉盈的孩子也盡數殺光,下一個皇帝該由誰來當。

點擊獲取下一章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