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2 09:30:46

御書房里面是死一樣的沉寂,唯一能夠聽到的聲音,差不多應該是上牙跟下牙打架的聲音,咯咯咯響個沒完。

崔世倫如芒刺背一樣。

倒不是崔世倫沒有城府,不知道一推六二五,關鍵在于皇帝已經給事情定性了。

這就和方與同的事情如出一轍,漫說這是真得,皇帝金口一開,它就是假的也得成真!

“崔愛卿,你能想通朕很欣慰,就別跪著了,你也席地而坐吧,今日里你我君臣是第一次這樣聊天,也是最后一回。”

崔世倫依言行事,心中頗為感慨。

皇帝長出一口氣:“崔愛卿,你知道我剛才在想什么嗎?”

崔世倫奉承道:“陛下的心思那是天子的心思,天子之意又豈能是我這個做臣子的可以揣摩的。”

皇帝嗤笑:“你呀...就剛才忠心了那么一會兒,這是看我心情好了,所以你就又開始糊弄我了。”

“臣不敢...”

“不敢?不然吧,做臣子的要是不懂得怎么揣摩圣意,那還當什么官兒,非得把皇帝琢磨透了,研究清楚了,這才算是合格的臣子,為官之道不就是這么回事兒。”

崔世倫這份兒尷尬呀,他也是沒想到皇帝真暢所欲言,想說什么就說什么。

這...這...這...

這哪兒是皇帝能明著說得話呀?

不過崔世倫也察覺到了,少帝和他想象中不一樣,以前就是乾清宮上朝的時候打個照面兒,偶爾有點兒重要的事情,也都公事公辦,從來沒有私下里和皇帝這樣交往過。

這么看來,少帝還是有點兒東西的。

“你知道我為什么喜歡豐化雨嗎?”

“臣不知。”

“因為豐化雨從來跟朕都是隨性而為,或許在你們看來他有很多的毛病,有太多的缺點了,可是你們又怎么會知道,朕就喜歡這樣的臣子。”

崔世倫咂咂嘴,暗道:您要喜歡這樣兒的,我們家門口兒全都是豐化雨這樣的潑皮無賴。

豐化雨的官聲實在不怎樣,套用一個說法就是...清官當他是壞人,貪官當他是好人,反正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朕今年才十五歲,手握神器、肩擔日月,我那里有心情跟你們這些上了歲數的老臣子弄那么多彎彎繞,朕就覺得真實一點兒才好。”

崔世倫昧著良心道:“臣一定努力,向化雨學習...”

話說至此,皇帝伸手把崔世倫手里的人參拿了過來,拍拍屁股站起來。

“人參我替他收了,這是你答應他的,刑部尚書這個差事我看你不是很合適,這次的事情就當吃個教訓,你回家等消息吧,回頭把五萬兩銀子送到宮里。”

崔世倫當時就愣了,這怎么還丟官兒了?

可是再想說話,皇帝已經擺手趕人了,崔世倫也不敢造次,哭喪著臉就出去了。

等人走了,皇帝這才自語道:“說了這么多...也不知道崔世倫明白沒有,給雨哥塑造一個寵臣的形象也不知道應不應該。”

...

話分兩頭,豐化雨不在御書房,完全是因為他另有人要招待。

也不是旁人,正是戶部尚書蔣文仲。

就在皇宮御花園,豐化雨和蔣文仲并肩而行,走馬觀花。

“豐老弟,你不是中了劇毒嗎,怎么現在還有閑情約老夫到御花園游玩?”

“對了,說起來豐老弟你還真是圣眷無二,我聽說那天事發(fā)的時候,陛下就接連給你派了好幾撥照應的宮人,現如今又允許你在御花園行走,這哪像是被革職的人。”

豐化雨呵呵笑著:“蔣老哥,這不是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嗎,方琳那事兒是有人要惡心我呀,我索性就把事情鬧起來,讓他也開心開心,不過我倒是希望他每次都能這么狠,方府全家上下二十余口,連帶著教司坊那些無辜的性命,他是真不怕失了人心啊。”

蔣文仲聽得很明白,說得卻糊涂:“豐老弟,教司坊那邊兒不是意外嗎,我聽人說是誤食了毒蘑菇。”

豐化雨沒有回答蔣文仲的問題,反倒是伸手一指,就在不遠處有一個小涼亭。

“蔣老哥,你知道那個亭子是什么地方嗎?”

蔣文仲看了一眼:“略有耳聞,豐老弟你連這個都知道?”

“在皇宮修養(yǎng)了這么些天了,當然也聽陛下說了些軼事,那個亭子叫無私亭,當年可是先帝爺和臣子喝茶的地方,聽說每一個喝了茶的臣子,最后都濕著褲子回去了。”

蔣文仲不無感慨道:“唉...說起來那個時候也讓人印象深刻,我雖然沒有這個榮幸,倒是有幾個同年曾經在亭子里喝過茶,我都親眼目睹的,那幾位連著好幾天腿都是軟的。”

“是啊,一晃都這么多年了,我記得蔣老哥今年六十有三了吧?”

蔣文仲狐疑地看了一眼豐化雨,這都說錯了,他明明才五十七歲,怎么憑空多出來六歲呢?

蔣文仲剛打算糾正豐化雨的錯誤,忽然間腦海之中靈光一現!

五十七?

明明就是六十三!

“哈哈哈,有勞豐老弟記著我的年歲,真是老了,有時候我自己也糊涂,前兩天還跟夫人說我五十多,你看看這腦子是真不頂用了。”

豐化雨笑了笑:“蔣老哥,歲月催人老,還是不說這些不開心的事情了,想你也是該含飴弄孫的時候了,每天還要被瑣事糾纏,今天你我好不容易蒙圣恩到御花園賞花,就不說那些讓人心煩的事情了。”

蔣文仲點點頭:“是是是,說來慚愧,我當這么多年官,這御花園一次都沒來過,還得豐老弟替我指路。”

“誒,世事都是相互的,不過話說回來了,蔣老哥宦海浮沉這么多年,也是有福之人吶。”

蔣文仲在御花園和豐化雨游玩了半個下午,盡興而歸,回家就寫了一封告老還鄉(xiāng)的折子。

折子一遞上去就批了,皇帝也是很可惜這么一個老臣,舍不得啊,特地賞了兩千兩路費銀,又補了一個榮養(yǎng)的虛職,放蔣文仲告老還鄉(xiāng)。

這一下朝野上下可都有點兒躁動了,因為蔣文仲告老的事情,幾乎和崔世倫回家反省的消息一塊兒傳了出來。

換句話說...六部尚書已經出現了兩個空位!

第16章 東風已至

御書房里面是死一樣的沉寂,唯一能夠聽到的聲音,差不多應該是上牙跟下牙打架的聲音,咯咯咯響個沒完。

崔世倫如芒刺背一樣。

倒不是崔世倫沒有城府,不知道一推六二五,關鍵在于皇帝已經給事情定性了。

這就和方與同的事情如出一轍,漫說這是真得,皇帝金口一開,它就是假的也得成真!

“崔愛卿,你能想通朕很欣慰,就別跪著了,你也席地而坐吧,今日里你我君臣是第一次這樣聊天,也是最后一回。”

崔世倫依言行事,心中頗為感慨。

皇帝長出一口氣:“崔愛卿,你知道我剛才在想什么嗎?”

崔世倫奉承道:“陛下的心思那是天子的心思,天子之意又豈能是我這個做臣子的可以揣摩的。”

皇帝嗤笑:“你呀...就剛才忠心了那么一會兒,這是看我心情好了,所以你就又開始糊弄我了。”

“臣不敢...”

“不敢?不然吧,做臣子的要是不懂得怎么揣摩圣意,那還當什么官兒,非得把皇帝琢磨透了,研究清楚了,這才算是合格的臣子,為官之道不就是這么回事兒。”

崔世倫這份兒尷尬呀,他也是沒想到皇帝真暢所欲言,想說什么就說什么。

這...這...這...

這哪兒是皇帝能明著說得話呀?

不過崔世倫也察覺到了,少帝和他想象中不一樣,以前就是乾清宮上朝的時候打個照面兒,偶爾有點兒重要的事情,也都公事公辦,從來沒有私下里和皇帝這樣交往過。

這么看來,少帝還是有點兒東西的。

“你知道我為什么喜歡豐化雨嗎?”

“臣不知。”

“因為豐化雨從來跟朕都是隨性而為,或許在你們看來他有很多的毛病,有太多的缺點了,可是你們又怎么會知道,朕就喜歡這樣的臣子。”

崔世倫咂咂嘴,暗道:您要喜歡這樣兒的,我們家門口兒全都是豐化雨這樣的潑皮無賴。

豐化雨的官聲實在不怎樣,套用一個說法就是...清官當他是壞人,貪官當他是好人,反正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朕今年才十五歲,手握神器、肩擔日月,我那里有心情跟你們這些上了歲數的老臣子弄那么多彎彎繞,朕就覺得真實一點兒才好。”

崔世倫昧著良心道:“臣一定努力,向化雨學習...”

話說至此,皇帝伸手把崔世倫手里的人參拿了過來,拍拍屁股站起來。

“人參我替他收了,這是你答應他的,刑部尚書這個差事我看你不是很合適,這次的事情就當吃個教訓,你回家等消息吧,回頭把五萬兩銀子送到宮里。”

崔世倫當時就愣了,這怎么還丟官兒了?

可是再想說話,皇帝已經擺手趕人了,崔世倫也不敢造次,哭喪著臉就出去了。

等人走了,皇帝這才自語道:“說了這么多...也不知道崔世倫明白沒有,給雨哥塑造一個寵臣的形象也不知道應不應該。”

...

話分兩頭,豐化雨不在御書房,完全是因為他另有人要招待。

也不是旁人,正是戶部尚書蔣文仲。

就在皇宮御花園,豐化雨和蔣文仲并肩而行,走馬觀花。

“豐老弟,你不是中了劇毒嗎,怎么現在還有閑情約老夫到御花園游玩?”

“對了,說起來豐老弟你還真是圣眷無二,我聽說那天事發(fā)的時候,陛下就接連給你派了好幾撥照應的宮人,現如今又允許你在御花園行走,這哪像是被革職的人。”

豐化雨呵呵笑著:“蔣老哥,這不是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嗎,方琳那事兒是有人要惡心我呀,我索性就把事情鬧起來,讓他也開心開心,不過我倒是希望他每次都能這么狠,方府全家上下二十余口,連帶著教司坊那些無辜的性命,他是真不怕失了人心啊。”

蔣文仲聽得很明白,說得卻糊涂:“豐老弟,教司坊那邊兒不是意外嗎,我聽人說是誤食了毒蘑菇。”

豐化雨沒有回答蔣文仲的問題,反倒是伸手一指,就在不遠處有一個小涼亭。

“蔣老哥,你知道那個亭子是什么地方嗎?”

蔣文仲看了一眼:“略有耳聞,豐老弟你連這個都知道?”

“在皇宮修養(yǎng)了這么些天了,當然也聽陛下說了些軼事,那個亭子叫無私亭,當年可是先帝爺和臣子喝茶的地方,聽說每一個喝了茶的臣子,最后都濕著褲子回去了。”

蔣文仲不無感慨道:“唉...說起來那個時候也讓人印象深刻,我雖然沒有這個榮幸,倒是有幾個同年曾經在亭子里喝過茶,我都親眼目睹的,那幾位連著好幾天腿都是軟的。”

“是啊,一晃都這么多年了,我記得蔣老哥今年六十有三了吧?”

蔣文仲狐疑地看了一眼豐化雨,這都說錯了,他明明才五十七歲,怎么憑空多出來六歲呢?

蔣文仲剛打算糾正豐化雨的錯誤,忽然間腦海之中靈光一現!

五十七?

明明就是六十三!

“哈哈哈,有勞豐老弟記著我的年歲,真是老了,有時候我自己也糊涂,前兩天還跟夫人說我五十多,你看看這腦子是真不頂用了。”

豐化雨笑了笑:“蔣老哥,歲月催人老,還是不說這些不開心的事情了,想你也是該含飴弄孫的時候了,每天還要被瑣事糾纏,今天你我好不容易蒙圣恩到御花園賞花,就不說那些讓人心煩的事情了。”

蔣文仲點點頭:“是是是,說來慚愧,我當這么多年官,這御花園一次都沒來過,還得豐老弟替我指路。”

“誒,世事都是相互的,不過話說回來了,蔣老哥宦海浮沉這么多年,也是有福之人吶。”

蔣文仲在御花園和豐化雨游玩了半個下午,盡興而歸,回家就寫了一封告老還鄉(xiāng)的折子。

折子一遞上去就批了,皇帝也是很可惜這么一個老臣,舍不得啊,特地賞了兩千兩路費銀,又補了一個榮養(yǎng)的虛職,放蔣文仲告老還鄉(xiāng)。

這一下朝野上下可都有點兒躁動了,因為蔣文仲告老的事情,幾乎和崔世倫回家反省的消息一塊兒傳了出來。

換句話說...六部尚書已經出現了兩個空位!

點擊獲取下一章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