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雙眼一瞥,
“你沒事過來作甚?”
“父皇,您忘了?上次我跟您說要種糧,今天是交差的日子。”
“對,差點把這事忘了,那你的糧食呢?”
“父皇,糧食就在兒臣的后院,您過去看看便知。”
“不過父皇,出啥事了?您怎么發(fā)那么大的火?”
該關心還是得關心的,畢竟這是自己的老爹。
這時,旁邊的太子朱高熾掏出一份奏報,無奈道,
“九弟你也看看吧,漠北又出事了!”
“又出事了?”
朱焓趕緊接過。
奏報上面的文字密密麻麻,鋪滿了整張紙!
仔細看完后,大概的意思精簡下來只有一段話!
“韃靼進犯寧遠城,大明士兵奮勇抗擊,一路追入大漠!”
“然而由于補給突遭截斷,加之過于冒進,兩萬大軍全軍覆沒!”
最底下署名乃是鎮(zhèn)遠將軍趙敬忠!
怪不得朱棣如此生氣,朱焓心中已然熟稔!
憑借后世記憶,這有關地理上的知識他還是了解一些的。
寧遠城三面環(huán)山,只有一面正對荒漠!
而它的旁邊,相去不足百里,還有著邊境的另外兩城以作拱衛(wèi)!互相支援!
簡而言之,如果守將趙敬忠據(jù)城不出!
那么憑借高山之險,韃靼繞也繞不開,只能正面攻打!
荒漠上,本身補給就有很大問題,攻城的勝算可以說極低!
但是,偏偏明軍敗了!
還是追出去,被人截斷了后勤糧草敗了!
這追的是有多深?難不成想著直接去攻打韃靼的老窩了?
朱焓心中一陣揣測,這趙敬忠當初也是靖難之役的舊臣,不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
大漠荒蕪,人生地不熟!貿(mào)然出擊可是兵家大忌!
然而此時的朱棣哪管那么多,心中越想越氣,張口就罵!
“這趙敬忠,當年臨行前朕就跟他說過!防范邊陲切勿草率!”
“朕還告訴他,對付韃靼一定要謹慎而為!才多長時間????兩年不到!就全忘了!”
“貪功冒進!夜郎自大!真是蠢豬一個!”
“不行!這樣不行!太祖皇帝的基業(yè)不能在我這里折損!這個臉我朱棣丟不起!”
“朕決定了!朕要御駕親征!”
“御...御駕親征?”
朱棣剛一出口,底下的朱焓跟朱高熾都震住了。
良久后,才見朱高熾趕緊跪下道,
“父皇!此事關系重大,兒臣認為實在是不妥?。?rdquo;
“不妥?有何不妥?”
“韃靼屢次犯我邊陲!如今更是殺我大明軍士數(shù)萬人!此仇怎能不報?”
一拍桌子,朱棣的聲音如同天雷滾滾!
朱高熾立刻解釋道,
“父皇,此仇自然是要報的,但卻不必勞煩您親自征伐!”
“如今新朝初定,各項政務繁瑣不堪,若是陛下離開京都,恐怕...”
接下來的話并沒有說出口,但在旁邊的朱焓卻十分明白。
現(xiàn)在,也才是永樂二年而已,朝堂很多事務都需要朱棣親自處理。
如果他此刻親自率兵征伐韃靼,那么朝堂內(nèi)又靠誰來主持呢?
即便是大哥,身為太子的朱高熾殿下,他現(xiàn)在的經(jīng)驗還不足夠!
所以,父皇朱棣絕不能離開京城!他若不在!新朝難免出亂!
隨后朱高熾又再度勸誡了幾番,言辭誠懇。
朱棣此刻也逐漸冷靜下來,旋即點了點頭,道,
“你說的有理,這朝堂,朕也是萬萬不能走開的,只是這邊陲戰(zhàn)事也絕不能再拖延了!”
“無論如何,韃靼都必須清剿!否則我大明江山將會永無寧日!”
“父皇,從奏報上來看,此次戰(zhàn)事失敗的最大原因,就在于輕敵冒進。”
“兒臣認為,應當派一位冷靜沉著的將領前往邊關,進行整備督戰(zhàn)!”
“此人必須要勇武過人!而且,也必須要有足夠的經(jīng)驗!沉著冷靜!”
朱高熾低下頭,思忖了幾秒后又道,
“而且大軍所需要的武器,兵馬,糧餉都需要悉心準備!”
“這一次出擊也務必要讓韃靼心生畏懼,知道犯我大明邊境的后果!”
“不錯,你說的很有道理,朕剛才的確是有些心急了。”
朱棣點了點頭。
如此戰(zhàn)事,光靠自己一個人決斷的話,難免會有疏漏。
他心里已經(jīng)決定下來,等明日早朝的時候,再問問諸位大臣的意見。
畢竟這打仗可不是什么兒戲,準備一場戰(zhàn)爭,所消耗的資源將會十分可怕!
對了,糧食!
朱棣差點把朱焓的來意給忘了,此刻才想了起來,
“焓兒,你說你已經(jīng)完成了我交代的任務?”
“回稟父皇,我就是來向您匯報這個,兒臣已經(jīng)完成了!”
“你該不會是欺騙你老爹吧?”
“父皇,當然不是!您要是不信的話可以跟兒臣來看看!”
朱焓站起身來邀請。
“老大,案上的其他奏折你先處理,我去陪老九看看。”
“是!兒臣遵命!”
朱高熾彎腰道,旋即回過頭疑惑的望向朱焓。
那表情只有一個意思,真完成了?可別打腫臉充胖子!
朱焓沖他比了個放心的手勢。
在田公公和幾個太監(jiān)陪同下,朱焓帶著朱棣往自己寢宮的后院走去,沒多長時間便已經(jīng)到了。
此時,婷兒正帶著一群人開墾另一塊土地。
瞧見來人后,趕緊跪下,
“奴婢參見皇上!”
“奴才們參見皇上!”
“都起來吧!”
朱棣擺擺手,而他的眼睛盯著面前的土地上。
一株株麥穗迎風飄揚,顆粒飽滿!
而他們的高度,也竟然全部超過了腰間!
“這...這真的是十天前種下的?”
朱棣不敢置信道。
“父皇,的確如此!”
“只用十天就已經(jīng)熟了?”
“父皇,準確的來說,也就兩天不到的時間。”
“兩天不到?”
“對的父皇,因為這已經(jīng)是第七批了!”
“第七批?”
朱棣更加震驚!
隨后,在朱焓的招呼下。
幾個下人拿出鑰匙,打開了旁邊的庫房!
哐!
伴隨著大門打開,只見一摞摞已經(jīng)收齊的麥子,整整齊齊碼放!
粗略看過去,至少也得有幾千斤!
“老九!你到底是怎么辦到的?這些糧食真不是你買來的?你沒有騙朕?”
“父皇,兒臣就是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騙您??!不信您問他們!”
朱焓示意道。
婷兒見狀,趕緊笑著補充,
“回稟皇上,這些麥子都是殿下十天前種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