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2 20:48:33

“大孫,你把咱當(dāng)成什么了,這奏折雖然是皇帝批的,但皇帝下面的人也可以批,比如我。”朱元璋說完后,給了秦明一個神秘的笑容和眼神。

秦明這才明白了什么,接著他嘴巴都能夠塞進一個雞蛋了,脫口而出道:“老黃,你居然這么牛,竟然在皇帝的手下辦事,深藏不露啊你。”

他還以為對方是低調(diào)的人物,誰知道的是,對方真是個大人物。

秦明不由得看向了老黃,笑道:“老黃,那礦的事情,你真的能夠幫我解決了嗎。”

“你要什么礦,不過金礦和銀礦還不能給你,要不咱給你個鹽礦吧。”朱元璋笑呵呵的說著。

畢竟鹽礦還是很稀罕的。

金礦和銀礦是大明的根基,是要納入國庫的,而鹽礦就不一樣了,他相信就算是自己給對方鹽礦,對方也未必會接受。

誰料到的是,秦明雙眼放光了起來:“哈哈,老黃,你說的是真的嗎,你真的要給我個鹽礦嗎,要是你給我個鹽礦,那可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朱元璋愣住了,對此還是很感慨的,對方居然會這么想,這結(jié)果的確是超乎了他的想象。

“哈哈,大孫,我怎么可能會騙你呢,既然說要給你個鹽礦就給你個鹽礦,不過你要這鹽礦干什么,這鹽礦似乎對你沒有用吧。”

朱元璋摸不到頭腦了起來。

秦明神秘一笑:“我自有定論。”

“是嗎。”

朱元璋想著給對方個鹽礦也沒事,旋即答應(yīng)了下來:“好,大孫,咱答應(yīng)你。”

秦明這才興高采烈了起來。

有了鹽礦,他就可以制鹽了。

他還愁著上哪里去找鹽礦,現(xiàn)在來看,完全是自己想多了。

說實話,有金礦和銀礦更好,他就不用制鹽賺銀兩了。

不過此事還是多虧了老黃。

若不是老黃給自己這樣的機會,他還不知道何年何月能夠發(fā)財呢。

“大孫,要給你鹽礦倒也是可以的,不過咱這有兩個奏折,你先看看吧。”

朱元璋笑瞇瞇的說著,眼神很是慈祥。

只要對方能夠比朱允炆的見識多一點,他內(nèi)心就認(rèn)可對方了,并扶持對方。

當(dāng)然了,如果對方的見識還不如朱允炆,他也只能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對大孫好一點,繼承人方面,他還是再考量考量。

秦明聽到這里后,連忙擺手道:“老黃,你這是瘋了,這可是只有大明皇上才能看的,你我又不是大明皇上,這東西能看嗎?”

他可是知道偷看奏折會有什么后果。

朱元璋反而不在乎的說道:“這有什么的,反正現(xiàn)在有沒有人知道此事,你先看看吧。”

秦明也是拗不過不過,既然老黃讓自己看,他也只好看看。

他也很好奇,皇上奏折一般是什么樣子的。

這種,他一般都在電視劇里見到過。

但真正的奏折,他還沒有見過呢。

秦明接過了兩個奏折,反復(fù)的看了一遍。

朱元璋試探性的問道:“如果你是皇上的話,這奏折,你會如何處理。”

“那我大膽的說一下自己的意見了。”秦明笑了笑。

“好,你就大膽的說出來。”

朱元璋要的就是秦明這句話,對方一直不說出來,他這一次來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秦明這才拿起第一本黃河的奏折,說道:“黃河每年都幾乎有流沙,而且是無法制止的,但這樣的黃河之水,無法填補,更無法消除,唯一的辦法,就是讓居住黃河的百姓離開黃河。”

其實,他這是作為一個現(xiàn)代人來回答。

黃河從出現(xiàn)到至今,一直都是有水災(zāi),哪怕是高科技也無法改變這事實。

唯一保險的辦法,就是讓黃河附近的百姓撤離出去,這樣才是最好的辦法。

“那百姓豈不是流離失所了。”

朱元璋微微皺眉,認(rèn)為這有點不妥,如果真那么做的話,估計黃河百姓人心不滿。

秦明淡淡地道:“我相信黃河百姓肯定都受到了黃河的折磨,他們肯定更想要離開黃河附近,找到一個年年沒有災(zāi)難的地方,只要官府下令并安置好百姓的一切就足夠了。”

朱元璋微微一愣,這辦法倒是不錯,他怎么就沒有想到呢,他忍不住開始感慨起秦明的智慧了起來,不愧是自己的大孫,果然處理事情是有條不紊的。

“那蝗災(zāi)呢。”

朱元璋再次的詢問另外一個奏折,黃河這件事,秦明的處理很是讓他滿意,但蝗災(zāi)并不是那么容易處理的。

“眼下蝗災(zāi)是天災(zāi),但官府上下與民心共同度過蝗災(zāi),從這蝗災(zāi)的事情來看,官府并沒有壓力,并幫朝廷給處理好了,而蝗災(zāi)所處的官員,理應(yīng)嘉獎,朝廷也應(yīng)該補償蝗災(zāi)給老百姓莊稼帶來的損失,同樣,凡是遇到蝗蟲飛過,百姓可以抓住蝗蟲,蝗蟲可吃。”

秦明微微一笑。

朱元璋聞言后,當(dāng)場就愣住了,蝗蟲可吃?

這結(jié)果的確是讓他意外。

關(guān)于蝗蟲可吃的事情,一般都是在蒙元那個時候的事情,那個時候鬧饑荒,別說是蝗蟲了,就算是人,也互相殘殺。

可秦明居然有如此的覺悟,這讓他有點意外:“這蝗蟲可吃,這有點不必要了吧,現(xiàn)在大明安居樂業(yè),沒有必要到吃蝗蟲的地步。”

“老黃,此言差矣,雖然大明繁華,但部分還不是很繁華的,這種休養(yǎng)生息,不是短短幾年就能夠彌補過來的,而且蝗蟲營養(yǎng)價值很高,蝗蟲飛過,可以吃掉蝗蟲,這樣的話,一旦有饑荒出現(xiàn),用蝗蟲食之,可以度過饑荒,幾乎是兩全其美的好事。”

秦明認(rèn)真的說著。

朱元璋眼前一亮,他之前吃過蝗蟲,也知道蝗蟲的好處,不但能夠解飽,而且還能夠補充體力,那營養(yǎng)價值,可不是一般能夠比擬的。

對此,朱元璋感慨連連,此事確實是不簡單,沒有讓他失望。

“很好。”

朱元璋滿意的點了點頭,對此還是很認(rèn)可的,其實他也有計策,不過還是老樣子,修補黃河缺口,資助蝗災(zāi)損失,但秦明的建議,仿佛更好,更實用。

第十五章朱元璋:不錯

“大孫,你把咱當(dāng)成什么了,這奏折雖然是皇帝批的,但皇帝下面的人也可以批,比如我。”朱元璋說完后,給了秦明一個神秘的笑容和眼神。

秦明這才明白了什么,接著他嘴巴都能夠塞進一個雞蛋了,脫口而出道:“老黃,你居然這么牛,竟然在皇帝的手下辦事,深藏不露啊你。”

他還以為對方是低調(diào)的人物,誰知道的是,對方真是個大人物。

秦明不由得看向了老黃,笑道:“老黃,那礦的事情,你真的能夠幫我解決了嗎。”

“你要什么礦,不過金礦和銀礦還不能給你,要不咱給你個鹽礦吧。”朱元璋笑呵呵的說著。

畢竟鹽礦還是很稀罕的。

金礦和銀礦是大明的根基,是要納入國庫的,而鹽礦就不一樣了,他相信就算是自己給對方鹽礦,對方也未必會接受。

誰料到的是,秦明雙眼放光了起來:“哈哈,老黃,你說的是真的嗎,你真的要給我個鹽礦嗎,要是你給我個鹽礦,那可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朱元璋愣住了,對此還是很感慨的,對方居然會這么想,這結(jié)果的確是超乎了他的想象。

“哈哈,大孫,我怎么可能會騙你呢,既然說要給你個鹽礦就給你個鹽礦,不過你要這鹽礦干什么,這鹽礦似乎對你沒有用吧。”

朱元璋摸不到頭腦了起來。

秦明神秘一笑:“我自有定論。”

“是嗎。”

朱元璋想著給對方個鹽礦也沒事,旋即答應(yīng)了下來:“好,大孫,咱答應(yīng)你。”

秦明這才興高采烈了起來。

有了鹽礦,他就可以制鹽了。

他還愁著上哪里去找鹽礦,現(xiàn)在來看,完全是自己想多了。

說實話,有金礦和銀礦更好,他就不用制鹽賺銀兩了。

不過此事還是多虧了老黃。

若不是老黃給自己這樣的機會,他還不知道何年何月能夠發(fā)財呢。

“大孫,要給你鹽礦倒也是可以的,不過咱這有兩個奏折,你先看看吧。”

朱元璋笑瞇瞇的說著,眼神很是慈祥。

只要對方能夠比朱允炆的見識多一點,他內(nèi)心就認(rèn)可對方了,并扶持對方。

當(dāng)然了,如果對方的見識還不如朱允炆,他也只能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對大孫好一點,繼承人方面,他還是再考量考量。

秦明聽到這里后,連忙擺手道:“老黃,你這是瘋了,這可是只有大明皇上才能看的,你我又不是大明皇上,這東西能看嗎?”

他可是知道偷看奏折會有什么后果。

朱元璋反而不在乎的說道:“這有什么的,反正現(xiàn)在有沒有人知道此事,你先看看吧。”

秦明也是拗不過不過,既然老黃讓自己看,他也只好看看。

他也很好奇,皇上奏折一般是什么樣子的。

這種,他一般都在電視劇里見到過。

但真正的奏折,他還沒有見過呢。

秦明接過了兩個奏折,反復(fù)的看了一遍。

朱元璋試探性的問道:“如果你是皇上的話,這奏折,你會如何處理。”

“那我大膽的說一下自己的意見了。”秦明笑了笑。

“好,你就大膽的說出來。”

朱元璋要的就是秦明這句話,對方一直不說出來,他這一次來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秦明這才拿起第一本黃河的奏折,說道:“黃河每年都幾乎有流沙,而且是無法制止的,但這樣的黃河之水,無法填補,更無法消除,唯一的辦法,就是讓居住黃河的百姓離開黃河。”

其實,他這是作為一個現(xiàn)代人來回答。

黃河從出現(xiàn)到至今,一直都是有水災(zāi),哪怕是高科技也無法改變這事實。

唯一保險的辦法,就是讓黃河附近的百姓撤離出去,這樣才是最好的辦法。

“那百姓豈不是流離失所了。”

朱元璋微微皺眉,認(rèn)為這有點不妥,如果真那么做的話,估計黃河百姓人心不滿。

秦明淡淡地道:“我相信黃河百姓肯定都受到了黃河的折磨,他們肯定更想要離開黃河附近,找到一個年年沒有災(zāi)難的地方,只要官府下令并安置好百姓的一切就足夠了。”

朱元璋微微一愣,這辦法倒是不錯,他怎么就沒有想到呢,他忍不住開始感慨起秦明的智慧了起來,不愧是自己的大孫,果然處理事情是有條不紊的。

“那蝗災(zāi)呢。”

朱元璋再次的詢問另外一個奏折,黃河這件事,秦明的處理很是讓他滿意,但蝗災(zāi)并不是那么容易處理的。

“眼下蝗災(zāi)是天災(zāi),但官府上下與民心共同度過蝗災(zāi),從這蝗災(zāi)的事情來看,官府并沒有壓力,并幫朝廷給處理好了,而蝗災(zāi)所處的官員,理應(yīng)嘉獎,朝廷也應(yīng)該補償蝗災(zāi)給老百姓莊稼帶來的損失,同樣,凡是遇到蝗蟲飛過,百姓可以抓住蝗蟲,蝗蟲可吃。”

秦明微微一笑。

朱元璋聞言后,當(dāng)場就愣住了,蝗蟲可吃?

這結(jié)果的確是讓他意外。

關(guān)于蝗蟲可吃的事情,一般都是在蒙元那個時候的事情,那個時候鬧饑荒,別說是蝗蟲了,就算是人,也互相殘殺。

可秦明居然有如此的覺悟,這讓他有點意外:“這蝗蟲可吃,這有點不必要了吧,現(xiàn)在大明安居樂業(yè),沒有必要到吃蝗蟲的地步。”

“老黃,此言差矣,雖然大明繁華,但部分還不是很繁華的,這種休養(yǎng)生息,不是短短幾年就能夠彌補過來的,而且蝗蟲營養(yǎng)價值很高,蝗蟲飛過,可以吃掉蝗蟲,這樣的話,一旦有饑荒出現(xiàn),用蝗蟲食之,可以度過饑荒,幾乎是兩全其美的好事。”

秦明認(rèn)真的說著。

朱元璋眼前一亮,他之前吃過蝗蟲,也知道蝗蟲的好處,不但能夠解飽,而且還能夠補充體力,那營養(yǎng)價值,可不是一般能夠比擬的。

對此,朱元璋感慨連連,此事確實是不簡單,沒有讓他失望。

“很好。”

朱元璋滿意的點了點頭,對此還是很認(rèn)可的,其實他也有計策,不過還是老樣子,修補黃河缺口,資助蝗災(zāi)損失,但秦明的建議,仿佛更好,更實用。

點擊獲取下一章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