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風越想越覺得就是如此,不由得腹誹了起來,這天下都是你皇帝的。
這想要自己的產(chǎn)業(yè),還這么拐彎抹角的,分明就是想要自己獻出去。
現(xiàn)在他手里有萬金之財,把手里的生意獻出去,換個官身也是可以的,只是這樣方式。
實在是讓楚風感覺很別扭,不過胳膊擰不過大腿,還能怎么著?
于是勉強一笑,一拱手開口說道。
“要是如此的話,臣手中倒是有些產(chǎn)業(yè),雖然比較小,但是以后必定會能夠為陛下解憂的。”
李世民要的就是楚風這句話,看到他的臉色也是猜到了什么,臉上微微一紅。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從貞觀元年開始,到現(xiàn)在兩次謀反大案,人心不穩(wěn)。
不少地方官員都是李淵提拔的,有些陰奉陽違,面對這種情況,李世民也只能忍著。
身為太上皇的李淵還在,他要盡量考慮李淵的感受。
加上邊患也是不斷,處處都要錢,要不是這樣,李世民也不會如此做。
方才說話之人,這時候微笑一點頭,贊許的說道。
“楚大人一片為國赤誠之心,可見也是心懷國事之人,將來前途不可限量!”
不過就這么交出去楚風也是有些不甘心,就帶著點討價還價的意思,說道。
“陛下知道臣要是施展以物換物之法,總是需要足金才行的,臣是否可以留下一部分利潤?”
既然這事情說成了,李世民就站了起來,一點頭說道。
“朕自年少之時跟隨父皇起兵以來,大小之戰(zhàn)經(jīng)歷無算。幫助父皇打下了如此基業(yè),可是同患難易,共富貴難!親如兄弟卻視朕為眼中之釘,肉中之刺!為求自保才走到了如此的地步。如今朕是如坐針氈,如芒在背,片刻不敢松懈,苦心經(jīng)營這天下!”
沒想到這時候李世民,卻是發(fā)起來了感慨,不過楚風看到真情流露的皇帝。
都說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有意為之,以前楚風不知道,不過因為到了唐朝,自己查詢了一些資料,才覺得這件事情沒有那么簡單。
要說李世民早有預謀的話,為什么有玄武門李世民幾百人對陣幾千人?
那時候的李世民可是兵權(quán)在握,想要保險一些直接殺過去就行了,還要這樣賭命?
接著李世民長出了一口氣,神態(tài)有些恍惚,似乎是想到了什么,沉聲的說道。
“楚風放手去做,得利可以拿去三成,朕要的不是些許錢財,征戰(zhàn)多年,多少豪杰被沙場黃土掩埋,為的就是讓這大好河山,再現(xiàn)秀麗景色。朕想要的我大唐百姓可以豐衣足食,讓這天下可以太平富足,再無亂世生靈涂炭之時!”
語氣之中似乎有些著無限的感慨,也寄托著李世民的雄心壯志!
關(guān)于歷史真相如何,楚風沒有什么興趣,不過他是知道的。
李世民絕對是一個明君,來到這個朝代他也是想要做些什么事情的。
現(xiàn)在不過就是貞觀元年,大唐的盛世才剛剛起步,這是讓中國人銘記了上千年的盛世。
文化,政治,軍師都是一時無兩的存在,楚風怎么會不知道?
吐谷渾,突厥,薛延陀,回鶻這些外族,在大唐的兵鋒之下俯首稱臣。
這是以后的歷朝歷代都沒有再現(xiàn)的輝煌。
想想以后那一段屈辱的歷史,楚風的內(nèi)心之中也升騰起來一股火焰。
人生于世總要做些什么,只是為了證明自己曾經(jīng)來過。
跟隨這樣的明君,開創(chuàng)一番盛世,看著一個強盛的帝國,一步一步的逐漸強大!
對!這就是自己想要看到的!
還猶豫什么?還有什么可猶豫的?楚風豁然站起身來,朗聲說道。
“陛下之心臣能夠體諒,此時雖然國威不振,但是臣堅信,大唐有陛下在,一定能夠開創(chuàng)盛世,平定四夷,讓萬國來朝,天下以我唐人為榮!”
這話擲地有聲,說的信心十足,李世民也是微微一愣,不由得豪情大發(fā),伸手一拍楚風的肩膀,目光灼灼,堅定的說道。
“說的好!平定外族,萬國來朝,讓百姓以身為大唐子民而榮耀,你我君臣,當要殫精竭慮,旦有那一天,朕與你等共享這盛世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