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瑤欣看了眼這個有點油滑的農(nóng)村漢子,雖然不是很喜歡這類型的男人,但今天她特別滿意他的說辭,可不就和林安童一樣年輕有為么!
“咱們就開始吧,這次我們基地出來的根莖都是無蟲害的,生長的比較好的,后期也不需要特別精細的照顧,就能生長得挺不錯。”
李瑤欣從麻袋里隨便挑出了一塊黃精的根莖,看得出來,很新鮮,塊頭很大,老師傅一看就知道是精品。
“咱們處理這個黃精的根莖,首先,兩位看好,就是這個發(fā)芽的地方,我們需要修剪掉,用小刀削掉就行,有工具嗎?”
李瑤欣回頭問,這可問著彭山海了,他們家里除了菜刀,就是砍柴的砍刀,瞧著就不像是人家李技術(shù)員能用的。
“我有!”彭卓飛聽了眼前一亮,馬上跑回屋里,從自己做作業(yè)的桌上拿出一個小刀,這刀是他平時削鉛筆用的。
李瑤欣看小男孩拿著一把小刀開心的跑出來,連忙點頭,“可以的,可以的,就是要洗洗,這上面不少的鉛。”
“哦,好,我給洗洗。”彭山海馬上就接過去,去廚房里洗,用磨刀石還磨了兩下,把一把就要生銹的小刀洗得煥然如新。
李瑤欣接過來,又說了一句,之后最好還是買一把合適的小刀,這個還是有點太小了,不是很好操作,費時間.
成,我們明個就去買。彭山海老實的點頭,他現(xiàn)在是李瑤欣說什么,他做什么。
“好,兩位不用緊張,黃精已經(jīng)是非常容易種植的一種藥材了,而且非常適合我們這邊的土壤,只要不是干旱和洪澇嚴重,只要按照科學的步驟來,很容易種的。”
李瑤新見兩人一副如臨大敵的樣子,就差把她說的每一句話都抄下來了。
“不緊張,不緊張,我們這就是一學點什么就這樣,所以當初在學校念書不好。”王超嘴快,接了一句,他是個活泛的人。
李瑤新看了他一眼,沒接話,繼續(xù)自己的講解了,“把上面的發(fā)芽照這樣切掉,來你們兩個試一下。”
李瑤新吧手上的刀子遞給彭山海,彭山海接過來,還有點忐忑,不太敢下手,李瑤新鼓勵他,“沒事的,這個不是什么精細活,就這樣切一下。”
彭山海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切了一刀,切完馬上看李瑤新,等她點評,彭天榮看兒子這樣子,當真是沒眼看,撇開眼睛不看他,他這種田老把式的兒子不會種田。
“可以,就這樣,這個要求不高的,只要不切太多就行了。”李瑤新點點頭,肯定的說道,又將刀子給王超,“你也試試。”
王超接過來,他膽子大,接過來就切了一刀,刀口平整,李瑤新恩了一聲,“不錯,就是這樣。”
“把發(fā)芽的地方切了之后,咱們把整塊切開,這樣,保持每一段上面都有三四節(jié)就可以了,三節(jié)四節(jié)都可以,切之前可以看看整段的節(jié)數(shù),避免最后一節(jié)的數(shù)量不夠。”
說著,李瑤新又以手上的這個根莖為例,舉例子道,“比如這個有十三節(jié),咱們最好就切四段,三個三節(jié)段,一個四節(jié)段,這樣能保證比較好出苗。這個切法,沒什么講究,就這樣中間切一刀就行。”
說完照例,李瑤新又讓兩人自己試試,兩人都跟做什么學問似得,拿著手上的根莖數(shù)多少節(jié),數(shù)完之后還在想要怎么切,活生生把這搞成了數(shù)學題。倒是把李瑤新給看樂了。
“也不用這么嚴謹,我建議前幾段就只好用三節(jié)一段,最后的保持大于三就行。”
李瑤新雖然這話說,可兩個人還是數(shù)的認證,花了兩分鐘才把一整段給分開,“這樣就可以了,等熟悉起來,你們的速度就快了。”
“根莖切好之后,咱們得放在通風的地方放個半天的,讓切口保持干燥,干燥了就能下田了。”
“李技術(shù)員,這跟種紅薯也差不多呀!我看這個黃精也不難侍弄!”彭天榮看了這演示過程,覺得跟種紅薯差別也不是很大。
李瑤新點點頭,“歸根到底都是種地,就是黃精對肥力和土壤的要求比較高些,其他的,不干旱,不澇就成。”
“那行,你們先把根莖都處理了,今天晚上正好晾干,明天就能下田了,我明天去田里再給你們指導,我得先去趟廠子里,林安童你有空嗎,送我一趟唄。”李瑤新回頭瞅林安童。
鋼鐵直男林大科員,“可是我沒有交通工具呀,怎么送你。”
非常有眼色的王超,“林同志,我的摩托你騎走,李技術(shù)員這么忙來給我們指導,怎么也該送一送。”
林安童還沒來得及說自己的技術(shù)不太好,結(jié)果手上已經(jīng)被塞了一把鑰匙,并被推了出去。
李瑤新決定對王超改觀了,這個人雖然看著油滑,人還是蠻好的,也有眼色。
當然,技術(shù)不過關(guān)的林安童最終也沒敢?guī)?,是李瑤新騎著摩托帶著他,往廠子里去!
“你說你自己會騎車,干嘛還非要把我一起弄過來,一會你不是還要回去住么,你再騎回去就好了。”下了摩托,林安童喋喋不休的抱怨道,他覺得這是非常不科學,浪費時間的一個做法。
“萬一人家老鄉(xiāng)急著用車呢?”李瑤新瞪他,這男人跟木頭似的。
“對了,晚上記得來接我,我可不想走回去!”
“我,這不好一直借人家的摩托吧。”林安童蹙著眉頭說,見李瑤新又要不高興了,連忙補救了一句,“我走路過來接你可以了吧。”
這片廠子現(xiàn)在沒有很完善,路上平時還有不少的大車經(jīng)過,工人們回家都是走小路,看李瑤新有不敢走小路,他是因為過來接一下。
這話取悅了李瑤新,“晚上回去給你弄好吃的!”
說完人就跑進來廠子了,林安童默默耳朵,總覺得這個氛圍好像不太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