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7 15:05:13

日漸到了深秋,鐵梨溝的秋收已經(jīng)結(jié)束了,今年旱得厲害,村里的三口井只剩下一口井了,勉強能夠村里人喝水,種莊稼是不行了。有幾家過的困難的,勉強還開了兩塊菜地,種點秋菜,每天花兩個小時就河里挑水,但菜養(yǎng)的還是蔫了吧唧。

“要不,還是算了吧,這菜我給拔了,腌點咸菜,也就過去了,辛苦這······”

夜里,戴麗梅給丈夫的肩膀揉紅花油,看著他紅腫一片的肩頭,心疼的說道,他們家也是種了兩塊秋菜,彭山海一天跑兩趟,擔水回來澆菜地。

“再養(yǎng)幾天吧,再養(yǎng)兩天能冒高不少呢!”彭山海舍不得,“也不差這幾天了,我難得在家里,娃他們周末回來,能吃口好的,我這就不辛苦。”

易地搬遷的事情在村里基本已經(jīng)敲定下來了,彭山?,F(xiàn)在還是協(xié)助林安童做工作,基本都是一些傳達到戶的工作,主要是溝通,他在村里人緣好,說話有條理,政策宣傳到位,就連趙主任都特意夸了他,說他很適合做工作。

林安童這邊也跟他申請了長期的工作補助,一個月兩千塊錢,彭山海年前就不出去打工了,在家里就能掙錢,倒是讓村里不少人眼紅,可再眼紅,那也是他憑本事得來的,真說閑話也就沒了。

“我現(xiàn)在就盼著搬遷能早點搬過去,這樣咱們明年就不用受這個苦了。”戴麗梅手上有勁,搓得彭山海疼的眉頭緊蹙的,她看了不忍心。

“快了,搬遷簽字都已經(jīng)簽了,接下來就是關(guān)于房屋的分配了,我這兩天就跑這個,跟大家伙確定家里啥戶型,人口多的要怎么分,這得分戶口呢,咱們家倒是沒有這個愁,一家子,一百五十平,四個屋,前后有院子!這日子就有盼頭了!”

彭山海想想從林安童那里看的新屋規(guī)劃圖,心里就熱乎,這樣的日子才是有盼頭的。

第二天一大早,彭山海還照舊早起去河里擔水,現(xiàn)在地里旱,這點子菜地每天都得澆水,要不然根本活不下來。

戴麗梅張了張口,想喊住他,他卻快一步出門家門,彭天榮正好看見,“麗梅,你別心疼了,再心疼也就最后一年了!”

戴麗梅回頭,笑笑,“誒,爹,我先蒸點窩窩頭吧!”

彭山海擔著水桶出了門,水桶,這水桶不是別的水桶,就是戴麗梅的,那天是給砸得不成樣子了,他拿回家,又給修修補補,弄了個圓忽,發(fā)現(xiàn)還能用。

“山海,又去挑水呢?”

村里人見到他,熱情的打招呼,現(xiàn)在他在村里也是掛在排面上的人了,在村里的人緣比以前還更好了。

“對,挑點水,澆菜地!”彭山海應(yīng)了聲。

走到村口,就要往山上走,就聽見后面有人喊他,是普通話,這村里跟他說普通話的沒別人了,只有林安童,他回頭一看,果然是林安童。

“山海哥,你先別挑水了。”林安童跑得急,這會有些氣喘吁吁。

“怎么了,別急,慢慢說。”

“上面給增派一個工作人員過來,然后我看咱們村吃菜困難,讓他聯(lián)系了批發(fā)菜的,明天會過來,就是大白菜,一斤2毛錢,你這天天擔水,真不是辦法呀。”

林安童解釋道,他這看村里不少人,天天擔著水上山下鄉(xiāng)的,看著都心驚,這要是摔到山澗里去了,才得不償失。

他跟工作組的同事念叨了一聲,對方就給出了個主意,現(xiàn)在大棚種植的白菜很便宜,大批量進貨過來賣也就一兩毛一斤。林安童聽了就上心了,這買上百十來斤的白菜,足夠過冬的蔬菜也,也就十幾塊錢,村里都能拿出來。

這不工作組正要增派援手過來,他就讓對方聯(lián)系菜一起過來了。

“你幫忙去各家各戶統(tǒng)計一下,看看大家要的數(shù)量,我好讓他送過來。”

“哦哦哦,這,還真是好事,行,我馬上回去。”

戴麗梅的窩窩頭面還沒揉好,就見彭山海進了家門,把水桶往院子里一放就進了廚房,“林同志說,跟外邊送菜的商量了,說給送白菜來,一斤兩毛,咱們家要幾斤!”

“一斤兩毛,真的呀,誒呦,還給送來,我想想呀,要個一百斤,不,來個兩百斤,能吃到開春!”

戴麗梅聽聞也一臉驚喜,兩百斤也就四十塊錢,他們家現(xiàn)在掏這錢,不費力。

“成,兩百斤,我先去別家問問去了。”

彭山海拿著筆和紙,急忙的就出了家門,先去不遠的彭青家,這家人口少要了一百斤,他又趕忙去別家跑了。大家伙都很高興。

這還是鐵梨溝第一遭,有賣菜的送菜上門,價格這么便宜,算算這日夜擔水,也就種點菜,家里還不夠吃,只能靠吃咸菜。聽彭山海上門說有這好事,就沒有不要菜的,一斤才兩毛,買上一百斤也才二十,人口多的就來個三百斤的,人口少的也要一百斤。

一個多小時,都不用彭山海跑,好多人聽到動靜主動來找他,最后他干脆在村口井那邊等著,等大家自己找過來。上午吃飯前,全村每家每戶都過來了,彭山海掃了一遍,沒落一家,還方便他了,不用上門去問了。

林安童從彭山海這兒拿到了各家各戶的要的數(shù)量,又跟同組的同事定了數(shù)量,約定明天送過來。

第二天上午十點多,林安童領(lǐng)著人去索橋那邊接應(yīng),白菜已經(jīng)快到了,要菜數(shù)量大的,都拿著裝糧食的框,當真是比過年還熱鬧些。

趙佳慧下車的時候,第一眼就是看見橋頭站著的一群穿的不是很整潔,面龐黝黑的村民,看見她從車上下來,很熱情的招呼她,她回過神,笑著跟大家伙打招呼。

林安童站在后邊,擠了一會才從后面上前來,大家伙這等菜的熱情還真是高漲。

“是趙佳慧吧,我是林安童,歡迎你來鐵梨溝工作。”林安童伸出手,歡迎她的到來。

趙佳慧點點頭,落落大方,別看她年紀不大,但是工作經(jīng)驗不短,主要都是負責易地搬遷后期交接的,“你好,我是趙佳慧,大家這是,有點熱情呀。”

這還是她第一次駐村,有村民來接的,這讓她覺得受寵若驚。

林安童嗯哼了一聲,清清嗓子,沒有解釋這個美麗的誤會,總不能說,你別想太多,大家伙歡迎的不是你,而是菜。

第二十章買秋菜

日漸到了深秋,鐵梨溝的秋收已經(jīng)結(jié)束了,今年旱得厲害,村里的三口井只剩下一口井了,勉強能夠村里人喝水,種莊稼是不行了。有幾家過的困難的,勉強還開了兩塊菜地,種點秋菜,每天花兩個小時就河里挑水,但菜養(yǎng)的還是蔫了吧唧。

“要不,還是算了吧,這菜我給拔了,腌點咸菜,也就過去了,辛苦這······”

夜里,戴麗梅給丈夫的肩膀揉紅花油,看著他紅腫一片的肩頭,心疼的說道,他們家也是種了兩塊秋菜,彭山海一天跑兩趟,擔水回來澆菜地。

“再養(yǎng)幾天吧,再養(yǎng)兩天能冒高不少呢!”彭山海舍不得,“也不差這幾天了,我難得在家里,娃他們周末回來,能吃口好的,我這就不辛苦。”

易地搬遷的事情在村里基本已經(jīng)敲定下來了,彭山?,F(xiàn)在還是協(xié)助林安童做工作,基本都是一些傳達到戶的工作,主要是溝通,他在村里人緣好,說話有條理,政策宣傳到位,就連趙主任都特意夸了他,說他很適合做工作。

林安童這邊也跟他申請了長期的工作補助,一個月兩千塊錢,彭山海年前就不出去打工了,在家里就能掙錢,倒是讓村里不少人眼紅,可再眼紅,那也是他憑本事得來的,真說閑話也就沒了。

“我現(xiàn)在就盼著搬遷能早點搬過去,這樣咱們明年就不用受這個苦了。”戴麗梅手上有勁,搓得彭山海疼的眉頭緊蹙的,她看了不忍心。

“快了,搬遷簽字都已經(jīng)簽了,接下來就是關(guān)于房屋的分配了,我這兩天就跑這個,跟大家伙確定家里啥戶型,人口多的要怎么分,這得分戶口呢,咱們家倒是沒有這個愁,一家子,一百五十平,四個屋,前后有院子!這日子就有盼頭了!”

彭山海想想從林安童那里看的新屋規(guī)劃圖,心里就熱乎,這樣的日子才是有盼頭的。

第二天一大早,彭山海還照舊早起去河里擔水,現(xiàn)在地里旱,這點子菜地每天都得澆水,要不然根本活不下來。

戴麗梅張了張口,想喊住他,他卻快一步出門家門,彭天榮正好看見,“麗梅,你別心疼了,再心疼也就最后一年了!”

戴麗梅回頭,笑笑,“誒,爹,我先蒸點窩窩頭吧!”

彭山海擔著水桶出了門,水桶,這水桶不是別的水桶,就是戴麗梅的,那天是給砸得不成樣子了,他拿回家,又給修修補補,弄了個圓忽,發(fā)現(xiàn)還能用。

“山海,又去挑水呢?”

村里人見到他,熱情的打招呼,現(xiàn)在他在村里也是掛在排面上的人了,在村里的人緣比以前還更好了。

“對,挑點水,澆菜地!”彭山海應(yīng)了聲。

走到村口,就要往山上走,就聽見后面有人喊他,是普通話,這村里跟他說普通話的沒別人了,只有林安童,他回頭一看,果然是林安童。

“山海哥,你先別挑水了。”林安童跑得急,這會有些氣喘吁吁。

“怎么了,別急,慢慢說。”

“上面給增派一個工作人員過來,然后我看咱們村吃菜困難,讓他聯(lián)系了批發(fā)菜的,明天會過來,就是大白菜,一斤2毛錢,你這天天擔水,真不是辦法呀。”

林安童解釋道,他這看村里不少人,天天擔著水上山下鄉(xiāng)的,看著都心驚,這要是摔到山澗里去了,才得不償失。

他跟工作組的同事念叨了一聲,對方就給出了個主意,現(xiàn)在大棚種植的白菜很便宜,大批量進貨過來賣也就一兩毛一斤。林安童聽了就上心了,這買上百十來斤的白菜,足夠過冬的蔬菜也,也就十幾塊錢,村里都能拿出來。

這不工作組正要增派援手過來,他就讓對方聯(lián)系菜一起過來了。

“你幫忙去各家各戶統(tǒng)計一下,看看大家要的數(shù)量,我好讓他送過來。”

“哦哦哦,這,還真是好事,行,我馬上回去。”

戴麗梅的窩窩頭面還沒揉好,就見彭山海進了家門,把水桶往院子里一放就進了廚房,“林同志說,跟外邊送菜的商量了,說給送白菜來,一斤兩毛,咱們家要幾斤!”

“一斤兩毛,真的呀,誒呦,還給送來,我想想呀,要個一百斤,不,來個兩百斤,能吃到開春!”

戴麗梅聽聞也一臉驚喜,兩百斤也就四十塊錢,他們家現(xiàn)在掏這錢,不費力。

“成,兩百斤,我先去別家問問去了。”

彭山海拿著筆和紙,急忙的就出了家門,先去不遠的彭青家,這家人口少要了一百斤,他又趕忙去別家跑了。大家伙都很高興。

這還是鐵梨溝第一遭,有賣菜的送菜上門,價格這么便宜,算算這日夜擔水,也就種點菜,家里還不夠吃,只能靠吃咸菜。聽彭山海上門說有這好事,就沒有不要菜的,一斤才兩毛,買上一百斤也才二十,人口多的就來個三百斤的,人口少的也要一百斤。

一個多小時,都不用彭山海跑,好多人聽到動靜主動來找他,最后他干脆在村口井那邊等著,等大家自己找過來。上午吃飯前,全村每家每戶都過來了,彭山海掃了一遍,沒落一家,還方便他了,不用上門去問了。

林安童從彭山海這兒拿到了各家各戶的要的數(shù)量,又跟同組的同事定了數(shù)量,約定明天送過來。

第二天上午十點多,林安童領(lǐng)著人去索橋那邊接應(yīng),白菜已經(jīng)快到了,要菜數(shù)量大的,都拿著裝糧食的框,當真是比過年還熱鬧些。

趙佳慧下車的時候,第一眼就是看見橋頭站著的一群穿的不是很整潔,面龐黝黑的村民,看見她從車上下來,很熱情的招呼她,她回過神,笑著跟大家伙打招呼。

林安童站在后邊,擠了一會才從后面上前來,大家伙這等菜的熱情還真是高漲。

“是趙佳慧吧,我是林安童,歡迎你來鐵梨溝工作。”林安童伸出手,歡迎她的到來。

趙佳慧點點頭,落落大方,別看她年紀不大,但是工作經(jīng)驗不短,主要都是負責易地搬遷后期交接的,“你好,我是趙佳慧,大家這是,有點熱情呀。”

這還是她第一次駐村,有村民來接的,這讓她覺得受寵若驚。

林安童嗯哼了一聲,清清嗓子,沒有解釋這個美麗的誤會,總不能說,你別想太多,大家伙歡迎的不是你,而是菜。

點擊獲取下一章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