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3 20:15:34

“產業(yè)興則鄉(xiāng)村興,鄉(xiāng)村興則村民富。”這是陸為民從蘭??h龍頭鎮(zhèn)回到青石村之后,總結領悟出來的一句話。

切實的說,龍頭鎮(zhèn)在認真落實蘭海縣脫貧攻堅工作的要求上面,自己發(fā)揮了主觀能動性,在鄉(xiāng)鎮(zhèn)振興之路上獨辟蹊徑,這種以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為切入點來發(fā)展鄉(xiāng)村產業(yè)的,帶動群眾致富的新模式,給予了陸為民和高俊達兩人很大的啟發(fā)性,讓他們探索出青石村特色的“村社合一”的模式,開始走出屬于自己的鄉(xiāng)村振興新路子。

新的村兩委班子以一個人帶動一個組織的思路,帶動一方村民致富,決定成立“村社合一”的合作社,這幾個月來,青石村頻頻召開村民大會,仇路帶領治安大隊的瘦猴等隊員幫助宣傳政策,堅持夏季的損失秋季彌補,抗旱救災保持增長,虛心聽取村里老黨員和年輕企業(yè)家的建議,讓村里在條石場上班的大學生也來參與村里座談會的召開,讓他們幫助村兩委多出點子、謀劃思路,幫助化解村民的矛盾糾紛。

在這段時間內,史玉信為高俊達和陸為民引來了一位老朋友,就在青石鎮(zhèn)開的育種公司,依托青石村的土地,種植了一批黑小麥,又簽了合同,因為青石村的小麥玉米種植為大頭,憑借這個優(yōu)勢,陸為民成功地為青石村引進優(yōu)秀農業(yè)引智成果,成功創(chuàng)辦了新式的“青石村良種示范基地”,在史玉信的協(xié)調下,充分利用青石村在山陽縣剛剛炒起來的知名度,利用山陽縣和鄉(xiāng)鎮(zhèn)的種子公司,特地組織了一次“送良種到村”的服務活動,為村民節(jié)省資金1萬元!

經過農業(yè)技術員孫義等人的培訓,越來越多的青石村婦女已經加入了村委會編外在職人員,這是陸為民和項紅英商量后決定的,也得到了高俊達的和其他村干部的同意,這樣做的好處有兩個,一是可以解決一部分村民的工作問題,使得他們可以就近照顧家里的老人和孩子,雖然不少婦女要求為村委會做臨時志愿者,但是陸為民和高俊達一致認為這樣行不通,村委會也沒有義務壓榨村民的勞動力,所以最后還是提出給予每位婦女工作者每月500元的生活補貼,讓她們在盡心工作的同時,還能解決生活上的困難,這樣比起志愿服務更能夠充分發(fā)揮她們的積極性。

第二個好處就是女人能頂半邊天,女人有時候在工作的時候,遇到一些麻煩事能夠發(fā)揮男性工作者難以解決的矛盾,比如有幾次的殯葬火改的矛盾,兩個大男人拉架,他總不好意思對一個女人大吼大叫,另外村里的婦女一方面也能夠得到實踐的檢驗,增加婦女干部的經驗,讓她們成為青石村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隊伍!

在開展送良種到村活動的同時,項紅英作為村婦女主任,帶領辦公室一批精明強干的婦女還用行動發(fā)起了“送醫(yī)下鄉(xiāng)”和“科技下鄉(xiāng)等活動”,按照陸為民提供的思路,主要去一些比如西州醫(yī)學院或者縣里的公立醫(yī)院,找到他們的主要上司,可以進行與青石村進行對點志愿服務。

還有西州醫(yī)學院,本來西州醫(yī)學院的校長考慮到青石村環(huán)境的封閉性,還很猶豫,但是經過項紅英的勸說,這才了解到如今的青石村已經不是以前的貧困村了,通了大巴車,可以直達,此外,陸為民還專門拿出一些錢來,騰出地方,給這些外來的服務人員住宿,讓他們可以安心地待在青石村。

作為從學生時代過來的陸為民最為清楚,這些大學里的大四學生的實習問題一直是學校最為看重的,與青石村合作,納入這些學校的實習點,不僅僅可以解決畢業(yè)學生的實習問題,也可以提供一個很好地社會實踐途徑。

對于青石村的種植產業(yè)園那邊,陸為民還一直在聯(lián)絡三大隊的那些老茶農,畢竟青石村的青葉茶也是暢銷的茶葉之一,只不過因為銷量和銷路的原因,一直沒有品牌效應和賣家,只能在青石鎮(zhèn)和周圍幾個村子這點地界售賣,不過喝過的人都會豎起一個大拇指,陸為民本來就喜歡喝茶,自從喝上了高俊達帶給他的青葉茶之后,每天都離不開這個,所以他最為清楚,小小的青葉茶里面其實也蘊含了巨大的能量!

這些都需要人去一點點發(fā)現(xiàn)和挖掘,畢竟有時候機會就在那里,你看到了就能賺錢,你沒看到別人看到了又是另一種結果。

除去藤椒的種植,還有無筋豆的培育栽種,在秋冬季節(jié)也可以播種。二大隊的菜農,有一部分是靠著種植無筋豆生活的散戶菜農,他們有相當豐富的經驗,比如耿浩的家里,耿老爺子有四畝地,兩畝地用來種植無筋豆,兩畝地用來種植朝天椒和線椒。

因為夏季氣溫比較高,無筋豆不結莢,即便是結莢,它的商品性也會大大降低,從而喪失了經濟價值,但是青石村的地形狀況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正是因為背靠青石山,大山環(huán)繞,山上夏季可以栽培夏季品種,冬季可以在山下種植冬季品種。

步入十二月之后,有三十余戶無筋豆種植散戶,在陸為民和史玉信的帶領指導下,開始了播種,選擇在向陽的南面坡,這里光照充足,即便是冬季,也可以得到很好的陽光,而且這里的地方是新開發(fā)出來的無主荒地,經過施有機肥,非常適宜無筋豆的種植。

史玉信告訴散戶們:“正是因為這片地前茬從未種植過豆類植物,這就避免了病蟲害的繁殖加重危害。

你們看,這塊地平整、肥力目前富含有機物質,算是中等水準,最主要的是疏松透氣,這樣的土壤適宜咱們排灌方便,在咱們江北地區(qū)也可以學習長江流域的那種種植模式,將壟的寬度放在一米五左右,每株間距40cm,一壟種兩行即可,用清水穴播,每穴播兩粒種子就行……”

陸為民點頭:“這樣算來,每700個平方大約用種子三千克,出苗后每穴定苗也就是兩株,一畝地的話就是2500穴!”

“對。但是一定要注意搭支架!”史玉信對那些散戶講一些細節(jié)方面,很多人開始一邊聽一邊拿筆記,耿浩也陪著耿老爺子來了,耿浩能來,主要也是眼看著身邊的左鄰右舍一個個加入了合作社,貸款搞起了養(yǎng)殖,年底有的就可能拿到錢,他心里也開始癢癢了,本來一直看不上眼的發(fā)小,這個時候都加入了肉牛養(yǎng)殖合作社,養(yǎng)起了十頭牛,明年就能拿到手一筆不小的分紅。

再看自己一直叫嚷著三無人員,沒有媳婦,陸為民又火上澆油了一把,如果這個時候再錯過了機會,以后就很難遇到,要是有了錢,還愁找不到好媳婦?

和王有理一樣,一咬牙一跺腳,耿浩也下了炕,天天守在地里播種無筋豆,他家一口氣承包了五畝新地,全部用來種無筋豆,遇到不會的就請教史玉信,史玉信也樂得說,一來二去,耿浩就代替了他爸,天天忙著地里面的活。

“明年年初,在無筋豆的植株開始甩蔓的時候,就要及時搭支架,用竹竿搭成人字形的架子,也要注意引蔓,就跟咱們家里種葡萄一樣,在第一花穗下的側蔓全部抹去,待主蔓長到架子頂端時摘芯。”史玉信在黑板上畫著示意圖。

耿浩就舉手問到:“那中間的側枝什么時候摘芯?”

“中間的可以在結莢后摘心,及時去掉老殘、病葉……”

趙大鵬那邊的條石場如今在改革之后,三個新廠拔地而起,原來的場地分別向東、西、北拓寬了兩倍有余,如今剛剛建設完畢,新三合板搭建的職工宿舍也完畢,陸為民還檢驗了兩次,在去污方面,使用了新的泡沫系統(tǒng)之后,加上封閉式的管理,完全不會影響到周圍的環(huán)境,粉塵污染大大降低,現(xiàn)在上工的新員工都會遵守規(guī)則,主動帶上口罩和安全帽。

新的顎式破碎機和液壓機的使用,讓以前的炮聲消失不見,高俊達也不禁感嘆,現(xiàn)在投訴的村民都找不到一個了,不比以前,隔一陣子都有村民跑到村委會投訴……

現(xiàn)在的青石村條石場正在成為村子的一塊名片,不僅讓更多村民工作,有了收入,還飛向市縣,甚至更遠的地方。

第五十八章 產業(yè)興則鄉(xiāng)村興

“產業(yè)興則鄉(xiāng)村興,鄉(xiāng)村興則村民富。”這是陸為民從蘭??h龍頭鎮(zhèn)回到青石村之后,總結領悟出來的一句話。

切實的說,龍頭鎮(zhèn)在認真落實蘭??h脫貧攻堅工作的要求上面,自己發(fā)揮了主觀能動性,在鄉(xiāng)鎮(zhèn)振興之路上獨辟蹊徑,這種以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為切入點來發(fā)展鄉(xiāng)村產業(yè)的,帶動群眾致富的新模式,給予了陸為民和高俊達兩人很大的啟發(fā)性,讓他們探索出青石村特色的“村社合一”的模式,開始走出屬于自己的鄉(xiāng)村振興新路子。

新的村兩委班子以一個人帶動一個組織的思路,帶動一方村民致富,決定成立“村社合一”的合作社,這幾個月來,青石村頻頻召開村民大會,仇路帶領治安大隊的瘦猴等隊員幫助宣傳政策,堅持夏季的損失秋季彌補,抗旱救災保持增長,虛心聽取村里老黨員和年輕企業(yè)家的建議,讓村里在條石場上班的大學生也來參與村里座談會的召開,讓他們幫助村兩委多出點子、謀劃思路,幫助化解村民的矛盾糾紛。

在這段時間內,史玉信為高俊達和陸為民引來了一位老朋友,就在青石鎮(zhèn)開的育種公司,依托青石村的土地,種植了一批黑小麥,又簽了合同,因為青石村的小麥玉米種植為大頭,憑借這個優(yōu)勢,陸為民成功地為青石村引進優(yōu)秀農業(yè)引智成果,成功創(chuàng)辦了新式的“青石村良種示范基地”,在史玉信的協(xié)調下,充分利用青石村在山陽縣剛剛炒起來的知名度,利用山陽縣和鄉(xiāng)鎮(zhèn)的種子公司,特地組織了一次“送良種到村”的服務活動,為村民節(jié)省資金1萬元!

經過農業(yè)技術員孫義等人的培訓,越來越多的青石村婦女已經加入了村委會編外在職人員,這是陸為民和項紅英商量后決定的,也得到了高俊達的和其他村干部的同意,這樣做的好處有兩個,一是可以解決一部分村民的工作問題,使得他們可以就近照顧家里的老人和孩子,雖然不少婦女要求為村委會做臨時志愿者,但是陸為民和高俊達一致認為這樣行不通,村委會也沒有義務壓榨村民的勞動力,所以最后還是提出給予每位婦女工作者每月500元的生活補貼,讓她們在盡心工作的同時,還能解決生活上的困難,這樣比起志愿服務更能夠充分發(fā)揮她們的積極性。

第二個好處就是女人能頂半邊天,女人有時候在工作的時候,遇到一些麻煩事能夠發(fā)揮男性工作者難以解決的矛盾,比如有幾次的殯葬火改的矛盾,兩個大男人拉架,他總不好意思對一個女人大吼大叫,另外村里的婦女一方面也能夠得到實踐的檢驗,增加婦女干部的經驗,讓她們成為青石村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隊伍!

在開展送良種到村活動的同時,項紅英作為村婦女主任,帶領辦公室一批精明強干的婦女還用行動發(fā)起了“送醫(yī)下鄉(xiāng)”和“科技下鄉(xiāng)等活動”,按照陸為民提供的思路,主要去一些比如西州醫(yī)學院或者縣里的公立醫(yī)院,找到他們的主要上司,可以進行與青石村進行對點志愿服務。

還有西州醫(yī)學院,本來西州醫(yī)學院的校長考慮到青石村環(huán)境的封閉性,還很猶豫,但是經過項紅英的勸說,這才了解到如今的青石村已經不是以前的貧困村了,通了大巴車,可以直達,此外,陸為民還專門拿出一些錢來,騰出地方,給這些外來的服務人員住宿,讓他們可以安心地待在青石村。

作為從學生時代過來的陸為民最為清楚,這些大學里的大四學生的實習問題一直是學校最為看重的,與青石村合作,納入這些學校的實習點,不僅僅可以解決畢業(yè)學生的實習問題,也可以提供一個很好地社會實踐途徑。

對于青石村的種植產業(yè)園那邊,陸為民還一直在聯(lián)絡三大隊的那些老茶農,畢竟青石村的青葉茶也是暢銷的茶葉之一,只不過因為銷量和銷路的原因,一直沒有品牌效應和賣家,只能在青石鎮(zhèn)和周圍幾個村子這點地界售賣,不過喝過的人都會豎起一個大拇指,陸為民本來就喜歡喝茶,自從喝上了高俊達帶給他的青葉茶之后,每天都離不開這個,所以他最為清楚,小小的青葉茶里面其實也蘊含了巨大的能量!

這些都需要人去一點點發(fā)現(xiàn)和挖掘,畢竟有時候機會就在那里,你看到了就能賺錢,你沒看到別人看到了又是另一種結果。

除去藤椒的種植,還有無筋豆的培育栽種,在秋冬季節(jié)也可以播種。二大隊的菜農,有一部分是靠著種植無筋豆生活的散戶菜農,他們有相當豐富的經驗,比如耿浩的家里,耿老爺子有四畝地,兩畝地用來種植無筋豆,兩畝地用來種植朝天椒和線椒。

因為夏季氣溫比較高,無筋豆不結莢,即便是結莢,它的商品性也會大大降低,從而喪失了經濟價值,但是青石村的地形狀況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正是因為背靠青石山,大山環(huán)繞,山上夏季可以栽培夏季品種,冬季可以在山下種植冬季品種。

步入十二月之后,有三十余戶無筋豆種植散戶,在陸為民和史玉信的帶領指導下,開始了播種,選擇在向陽的南面坡,這里光照充足,即便是冬季,也可以得到很好的陽光,而且這里的地方是新開發(fā)出來的無主荒地,經過施有機肥,非常適宜無筋豆的種植。

史玉信告訴散戶們:“正是因為這片地前茬從未種植過豆類植物,這就避免了病蟲害的繁殖加重危害。

你們看,這塊地平整、肥力目前富含有機物質,算是中等水準,最主要的是疏松透氣,這樣的土壤適宜咱們排灌方便,在咱們江北地區(qū)也可以學習長江流域的那種種植模式,將壟的寬度放在一米五左右,每株間距40cm,一壟種兩行即可,用清水穴播,每穴播兩粒種子就行……”

陸為民點頭:“這樣算來,每700個平方大約用種子三千克,出苗后每穴定苗也就是兩株,一畝地的話就是2500穴!”

“對。但是一定要注意搭支架!”史玉信對那些散戶講一些細節(jié)方面,很多人開始一邊聽一邊拿筆記,耿浩也陪著耿老爺子來了,耿浩能來,主要也是眼看著身邊的左鄰右舍一個個加入了合作社,貸款搞起了養(yǎng)殖,年底有的就可能拿到錢,他心里也開始癢癢了,本來一直看不上眼的發(fā)小,這個時候都加入了肉牛養(yǎng)殖合作社,養(yǎng)起了十頭牛,明年就能拿到手一筆不小的分紅。

再看自己一直叫嚷著三無人員,沒有媳婦,陸為民又火上澆油了一把,如果這個時候再錯過了機會,以后就很難遇到,要是有了錢,還愁找不到好媳婦?

和王有理一樣,一咬牙一跺腳,耿浩也下了炕,天天守在地里播種無筋豆,他家一口氣承包了五畝新地,全部用來種無筋豆,遇到不會的就請教史玉信,史玉信也樂得說,一來二去,耿浩就代替了他爸,天天忙著地里面的活。

“明年年初,在無筋豆的植株開始甩蔓的時候,就要及時搭支架,用竹竿搭成人字形的架子,也要注意引蔓,就跟咱們家里種葡萄一樣,在第一花穗下的側蔓全部抹去,待主蔓長到架子頂端時摘芯。”史玉信在黑板上畫著示意圖。

耿浩就舉手問到:“那中間的側枝什么時候摘芯?”

“中間的可以在結莢后摘心,及時去掉老殘、病葉……”

趙大鵬那邊的條石場如今在改革之后,三個新廠拔地而起,原來的場地分別向東、西、北拓寬了兩倍有余,如今剛剛建設完畢,新三合板搭建的職工宿舍也完畢,陸為民還檢驗了兩次,在去污方面,使用了新的泡沫系統(tǒng)之后,加上封閉式的管理,完全不會影響到周圍的環(huán)境,粉塵污染大大降低,現(xiàn)在上工的新員工都會遵守規(guī)則,主動帶上口罩和安全帽。

新的顎式破碎機和液壓機的使用,讓以前的炮聲消失不見,高俊達也不禁感嘆,現(xiàn)在投訴的村民都找不到一個了,不比以前,隔一陣子都有村民跑到村委會投訴……

現(xiàn)在的青石村條石場正在成為村子的一塊名片,不僅讓更多村民工作,有了收入,還飛向市縣,甚至更遠的地方。

點擊獲取下一章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