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5 10:47:03

●彭玉清向匪兵們鼓勁:“抓住一個偵察兵獎光洋50元。”

●凌晨2時,六十多名干部、民兵悄悄地圍住了黃大淵的住宅。

●湘西邊緣區(qū)會剿的勝利結束,打破了“湘西土匪永剿不滅”的神話。

● 清除湘西匪患麻陽城再度解放

湖南解放后,湘西一帶由于環(huán)境復雜,地勢險要,成為國民黨土匪的主要棲息地。

1950年2月,湘西軍區(qū)決定組織沅陵、會同兩個軍分區(qū)的部分兵力,進剿麻陽。

麻陽縣四周環(huán)山,境內(nèi)崇山峻嶺,密布原始森林,交通十分不便。盤踞在麻陽地帶的股匪有國民黨“暫編第二軍”張玉琳部二千余人;地方勢力派、國民黨麻陽縣長龍漢奎部一千余人;慣匪、“麻陽人民義壯軍”團長聶煥章部一千余人,以及從其他地區(qū)竄逃至此的股匪一千余人。他們劃地割據(jù),上麻陽為“義壯軍”的勢力范圍,下麻陽則為“暫二軍”的活動地區(qū),受害的老百姓對這種“處處有匪、日日有難”的日子十分怨恨,盼望早日結束。

早在1949年9月下旬,人民解放軍第三十八軍一一二師曾解放了麻陽縣城。當時,衡寶戰(zhàn)役展開在即,部隊處在戰(zhàn)略進軍之中,所以這個縣還來不及組建人民政權和建立黨的領導。

大軍開進時,讓當?shù)毓偌澨镞_光等人組織維持會,支援大軍過境。大軍過后,維持會當?shù)毓偌澙^續(xù)把持領導權,與當?shù)毓煞讼喙唇Y,仍然實施舊的統(tǒng)治。

他們利用合法組織的名義對人民群眾橫征暴斂,敲詐勒索。整個麻陽縣,實際上處在土匪的控制之中,其中張玉琳股勢力較大。

張玉琳,麻陽縣茶田攏人,1918年出生在一個大地主莊園。1929年,在當?shù)胤税韵酄幹g,張玉琳的全家被土匪殺害。張玉琳改名換姓,逃至沅陵讀書。

家人的慘死,給張玉琳留下了嚴重的創(chuàng)傷,他放棄升學,報名參加了常德社訓總隊,受訓半年后被任命為社會軍事總隊小隊長。

為了報仇,張玉琳辭去了官職,回到老家從后山挖出了十多條他父親生前埋下的槍,組織了二十多名家丁,在一天夜里將仇人殺死。隨后,報了仇的張玉琳帶上這二十多名家丁上山為寇,開始了他的土匪生涯。

1949年春,張玉琳與另一土匪頭子石玉湘聯(lián)手,占領辰溪兵工廠,奪槍上萬支,然后發(fā)給鄉(xiāng)民,成立國防軍第1軍,自任軍長,石玉湘為副軍長。

1949年7月,原國民黨永順第八區(qū)專員兼保安司令張中寧,奉蔣介石之命專程從美國趕回辰溪,收編張玉琳。

張玉琳內(nèi)心很激動。他多年想甩掉“土匪”帽子,換上“國軍”頭銜的愿望,今天終于實現(xiàn)了。

酒宴之后,張中寧讓軍官們在大廳列隊,宣讀任職命令:

“奉蔣總裁的命令,任命張中寧為暫編第二軍軍長;張玉琳為暫編第二軍副軍長;李師魯為暫編第二軍參謀長;楊長耀為暫編第二軍政治部主任。米昭英為暫編第二軍第六師師長,駐防辰溪;石玉湘為暫編第二軍第七師師長,駐防淑浦;胡震為暫編第二軍第八師師長,駐防麻陽。”

1949年9月,人民解放軍第三十八軍、三十九軍,分兩路直入湘西。18日晚進占沅陵城。接著,第一一二師向麻陽挺進,29日,解放麻陽。

“暫二軍”聞風逃竄,軍長張中寧逃往芷江乘飛機逃跑,張玉琳等人就地藏了起來。

大軍過境之后,張玉琳等人感到壓力減輕了,又在麻陽一帶開始活動。

1950年2月,湘西軍區(qū)決定組織沅陵、會同兩個軍分區(qū)的部分兵力,進剿麻陽,具體部署是:

沅陵軍分區(qū)即第一三九師四一六團和四一七團進至麻陽北部高村以及鳳凰縣一線,四一五團進至中和鋪;會同軍分區(qū)即第一四○師四一八團、四一九團和四二○團的一個營分別集結于榆樹灣、左江、晃縣等地,從南北兩個主要方向采取分進合擊的戰(zhàn)術對土匪實施夾攻。

2月10日,麻陽合圍戰(zhàn)正式展開。

四一六團兩個營從鳳凰出發(fā),沿鳳凰邊界南下,在李家拗、江家坪、肖家坡一線留下一個營堵截匪西逃之路,一個營進至羊頭司和瓦屋地區(qū),由北向南直取麻陽城,消滅尤漢奎、田達光土匪;四一九團分別由晃縣、便水、大小洪山出發(fā),北上與四一六團銜接,由西向東進攻下麻陽,合擊“義壯軍”聶煥章和楊永清等股匪;四一七團由高村出發(fā),分數(shù)路向麻陽城東北的龍家鋪、房家莊地帶之周開宣、胡震等股匪合擊;四一八團和四一五團一個營由懷化和中和鋪一帶出發(fā),從東向西合擊麻陽城東江口地區(qū)之張玉琳匪部。四二○團一個營分布于懷化、麻陽邊界,防匪東竄。

在合圍中,各進剿分隊依照指揮部的統(tǒng)一部署,按時進入了指定位置,并主動出擊,打擊股匪。

四一七團和四一六團一部,在進抵麻陽縣城鄰近地區(qū)時,由土匪武裝控制的縣長兼自衛(wèi)總隊司令龍漢奎、國民黨軍少將軍官田達光,自知與解放軍對抗不行,便與匪首聶煥章、周開宣、特務張嗣孝等人密謀,以假投降方式企圖誘騙解放軍入城后聚而殲之。他們派人到高村向四一七團報告,“縣長龍漢奎已與各方面人士達成協(xié)議,歡迎貴軍進入麻陽縣城。”

四一七團非常警惕,首先派出一個連去試探情況,結果在土地拗遭到土匪伏擊。四一七團隨即用武力強行進駐麻陽城,迫使龍漢奎、田達光率部四百余人投降,但聶煥章等匪部逃出了包圍圈。

匪“暫二軍”張玉琳部,當獲悉解放軍進了山時,即令其所屬各部分散活動。進剿分隊則采用軍事打擊與政治瓦解相結合的方式,展開圍剿,至2月17日,消滅張王琳部五百余人,其建制系統(tǒng)和指揮機構被打垮。

隨后,四一六團北上古水,四一八團、四一九團南下左江,四一七團則在麻陽縣境內(nèi)發(fā)動群眾,建立政權,繼續(xù)清剿股匪。

在解放軍的軍事打擊下,逃匿于山林之匪走投無路,不得不走出山林。匪“暫二軍”副軍長張玉琳潛逃香港,所屬“第七師”副師長胡振華及一團團長張治平、鄧遠勝、傅玉湘等六百余人投降,我軍共收繳輕重機槍四十余挺、步槍六百余支。

至此,麻陽地區(qū)人民迎來了真正和平的日子。解放軍合圍興隆場

1950年2月,沅陵軍分區(qū)一三九師四一六團參加完“麻陽合圍戰(zhàn)”之后,又奉命進駐瀘溪一帶剿匪。

瀘溪位于湖南省西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東南部,是土匪活動的又一個重要地點。解放前,土匪徐漢章就在此長期為匪,后被國民黨收編,擔任“暫九師”副師長兼“第二旅”旅長,他手下有五千多人。

1949年9月,瀘溪縣城解放,徐漢章聞訊,率領“暫九師”主力逃往興隆場,繼續(xù)頑抗。

為了迅速瓦解“暫九師”的武裝勢力,沅陵軍分區(qū)一三九師派政治部謝主任和瀘溪縣二區(qū)副區(qū)長郝靜恩二人前往中塘與徐漢章談判,想以和平方式平息這一帶的匪患。但徐漢章匪性不改,竟然劫持我方談判代表。

一三九師及縣人民政府當即對徐匪進行了警告,徐漢章懾于我軍強大威力,不得不將謝、郝兩人送回。并假意打出“投降”的旗號,但在大軍過后,他又露出了殘暴兇惡的本來面目。

1950年元月25日,徐漢章派部下楊云飛及乾城股匪張躍發(fā)共一千余人,在瀘溪松柏潭與乾城黃連溪一帶,襲擊護送貨船的我四十七軍直屬山炮連,搶走食鹽十多萬斤及其他貨物,殺害解放軍戰(zhàn)士多名。

“暫九師”的行動,激起了當?shù)厝罕姾拖嫖鬈妳^(qū)指戰(zhàn)員的無比憤恨,他們紛紛要求迅速出擊,消滅這股頑匪。

軍區(qū)首長將圍剿任務交給了一三九師四一六團完成。四一六團領命后,首先令團部機炮連進駐瀘溪縣大陂流。

大陂流,地處武水河邊,湘川公路穿境而過,是一個擁有數(shù)百戶人口的大村落。盤踞在這里的土匪,就是搶劫解放軍護航商船的楊云飛部。

楊云飛是徐漢章手下的一員得力干將,此人大字不識一個,鬼點子卻有很多。他為人心狠手辣,是個殺人不眨眼的劊子手。

解放軍進入湘西后,他以大陂流為據(jù)點,率領匪徒在瀘溪、乾城邊境及公路沿線,多次搶劫解放軍軍車和軍用物資,并傷害多名解放軍戰(zhàn)士。

為了消滅這股頑匪,四一六團機炮連在連長王雪清的率領下,像一支楔子楔入了土匪的心臟。

王雪清是楊云飛的老對手,早在楊云飛年初伏擊運鹽商船時,擔任那次護航任務的就是他。那時,王雪清在軍直山炮營任副連長,率領兩個排六十多人,護衛(wèi)48只商船二百多名船工溯武水向所里進發(fā)。在遭遇楊云飛一千多人的伏擊中,王雪清指揮護航戰(zhàn)士英勇還擊,終因寡不敵眾,護航戰(zhàn)士大部分犧牲,僅5人帶著不同程度的槍傷幸存下來,48只貨船全被掠去。

王雪清傷愈后,調(diào)任現(xiàn)在的機炮連連長。這次奉命進駐大陂流,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找楊云飛算賬。

然而,當王雪清率領機炮連進抵大陂流后,卻已沒有了楊云飛部的蹤影。經(jīng)向當?shù)厝罕娏私?,王雪清才知道土匪們已聞風逃往離大陂流二十多公里的小龍溪地區(qū)。

王雪清立即請報告消息的群眾帶路,這些群眾都是深受過土匪迫害的苦難百姓,他們非常樂意為解放軍提供幫助。

經(jīng)過準備,當天晚上,8名帶路群眾各領一個班,分成多路直奔小龍溪。

從大陂流到小龍溪的路都是山路,很難行走,當進剿分隊趕到小龍溪時天已大亮,濃霧也快散盡。

王連長立即下令沖進寨去,戰(zhàn)斗剛一打響,土匪就四散逃跑。戰(zhàn)斗結束后,進剿部隊只抓到十多名散匪,繳獲十多支步槍和3部電話機,以及幾桶鹽巴,其余土匪全部逃跑。

機炮連返回大陂流后,將這次奔襲小龍溪的情況向團部作了匯報。團部經(jīng)過研究,決定一面派人對楊云飛進行勸降,一面集中兵力,進行軍事解決。

幾天之后,勸降工作未見起色,團部隨即下達攻擊命令,具體部署為:駐馬頸拗的二營從西北張網(wǎng),阻止乾城匪首梁光湘、熊高宙對楊云飛的增援,并由北向南壓縮,防楊匪北竄;王雪清率機炮連和團直警衛(wèi)連擔任主攻,由南向北推進。

南路部隊在團司令部劉副參謀長的指揮下,連夜渡過武水,迅速來到兩狼山下,對土匪構成了一個弧形包圍圈。天一亮,即對土匪發(fā)起突襲。楊云飛被這突如其來槍炮聲打得暈頭轉向,連忙下令撤退。進剿分隊乘勢沖上山去,一陣猛烈攻擊,殲匪一百多人。

楊云飛退到桌子坪后,尚有二百多人,4挺機槍。他趕緊把匪兵分布在桌子坪的幾座山上,妄圖憑借山高林密,負隅頑抗。他的如意算盤是,抵抗一段時間,乾城匪首梁光湘、熊高宙得到消息會派兵來救援。他哪里知道,不久得到消息前來增援的梁、熊匪部已被解放軍阻擊部隊打得落花流水。

此時,南路的機炮連、警衛(wèi)連也追到桌子坪,占領了幾座山頭,與楊云飛匪部形成了對峙局面。

機炮連、警衛(wèi)連正欲向匪部發(fā)起攻擊,突然從西北方向響起了“嘀嘀嗒嗒”的軍號聲,這是二營部隊趕過來了,劉副參謀長令機炮連司號員趕緊吹號回應。這樣,兩支部隊就開始從南北2個方向向土匪盤踞的山頭展開了攻擊。

夜幕降臨,解放軍向土匪占領的山頭上空連打數(shù)發(fā)照明彈,將土匪的陣地照得一清二楚。機炮連的重機槍、迫擊炮也一齊開火。土匪從來沒見過這照明彈,不知道這是什么新式武器,一個個慌了神,四處逃散。

楊云飛見人心已亂,無法指揮,就讓幾個心腹將多余的槍支埋掉,然后分路逃命。

此時,南北兩路解放軍已封鎖一切路口,并在三岔口處設下埋伏,捉拿逃匪。到天亮,打掃戰(zhàn)場,有幾十名土匪被擊斃,一百多名土匪被俘,槍支彈藥撒遍山頭。清查被俘土匪,卻沒發(fā)現(xiàn)匪首楊云飛,原來楊云飛已只身乘坐一只小船,沿沅水逃往常德。

數(shù)月后,從瀘溪縣政府傳來喜訊,楊云飛在此處被瀘溪縣人民武裝飛行小組捕捉歸案。

楊云飛股匪的覆滅,狠狠地打擊了匪首徐漢章的囂張氣焰,也堅定了當?shù)厝罕娊藴缤练说臎Q心。

1950年3月上旬,湘西軍區(qū)決定對徐漢章股匪實施合圍。一三九師四一五團的兩個營,四一六團的一個營,分別從瀘溪、鳳凰、麻陽出發(fā),多路合圍興隆場。

3月3日拂曉,薄霧蒙蒙,晨風習習。各路人馬朝著預定目標開進。

四一五團一營兵分兩路,一路進至巴斗山北麓,截匪后路,一路從合水進至乃野溪,經(jīng)磨州直插彭總管村。

彭總管村四面環(huán)山,僅有狹窄出口通往合水,形似口袋。土匪李子斌團的一個連駐守在村邊山頭上的一座庵堂里。

進剿分隊派出一個尖兵班,靜悄悄的干掉了匪徒設在村口的哨兵,然后向庵堂發(fā)起猛攻。但庵堂里的匪兵居高臨下,拼死頑抗,尖兵班一時難以攻克。四一五團團長立即命令向庵堂開炮。炮彈像長了眼似的,落到了庵堂的天井中,匪連長符云先被彈片擊中腹部,慌忙率匪徒后撤。

進剿分隊進入村中,一面搜捕散匪,一面安定百姓,并向空中發(fā)射3顆信號彈,向另一路告之彭總管村已經(jīng)攻克的消息。

正在東側都蘭山上與土匪激戰(zhàn)的解放軍指戰(zhàn)員,見到了信號彈,攻擊更加勇猛,匪李祥云團見支持不住,慌忙向木蛇、都里坪方面逃竄。

四一六團三營,由團參謀長帶領,在瀘溪縣人民自衛(wèi)總隊的配合下,在豬石沖、磨刀巖、呂布溪等地與匪相遇。土匪見大兵壓境,一觸即潰,戰(zhàn)斗很快結束。

經(jīng)過連續(xù)3天的追殲、搜剿,四一五團三營生俘匪大隊長楊瑞生以下一百六十余人,繳獲火藥5萬斤,步槍數(shù)十支。在強大的軍事打擊下,興隆場土匪有的繳械投降,有的則四散逃離。

興隆場解放后,匪團長李子斌在附近潛藏了幾天,見解放軍日夜搜索,走投無路,只好乖乖地出山投降。

解放軍合圍興隆場時,徐漢章事先得到了消息,將主力調(diào)往夏安鄉(xiāng)隱蔽,自己則躲在石榴坪遙控指揮,當?shù)弥d隆場失敗的消息,他很快逃出了解放軍的包圍圈。

但剿匪部隊很快偵悉到徐漢章的行蹤,并令四一六團的兩個營于3月8日凌晨4時分3路向徐匪窩藏地達嵐進發(fā)。

團政委李光旭親自帶領兩個連從興隆場出發(fā),上大巖州,包圍新田土匪,截斷他們退路。參謀長劉定國率領另一路從浦市出發(fā),以一個加強連堵住新田水牛凼要道,以防匪往巖牛山方向逃竄;再一路由王副團長率主力一營,從浦市出發(fā)經(jīng)長坪沖大壟,迂回到達嵐境內(nèi)的巖寨,從正面直取高拗,然后再進攻達嵐拗和新田。

達嵐拗山高百丈,地勢險峻,山間僅狹窄的石板小路通往山下。山拗兩側各有一個山峰,既可控制山下達嵐沖的大道,又可用火力封鎖達嵐西側的山嶺,盤踞在此的土匪營長李健清就是企圖憑借這里的險要地形進行頑抗。

王副團長看了看地形,立即兵分兩路,沿達嵐沖左側的豬場嶺和右側的檀木嶺往上攻擊。并令炮兵向山拗頂部轟擊。

從右側往上的小分隊沖到離拗頂不遠的一個小山頭后,遇到李健清匪部的機槍封鎖,解放軍一戰(zhàn)士趁土匪機槍突然停射的瞬間,猛地甩出兩顆手榴彈,部隊趁著手榴彈爆炸的煙霧沖上制高點,占領了達嵐拗。

李健清率匪眾只得往新田方向逃去。

守在紅巖拗的土匪李云厚帶領一百多人來到麻坪天堂坡,同徐漢章的機炮連八十多人會合,分兩路反攻達嵐拗,想重新奪回制高點。但多次沖擊,都被解放軍擊退。李云厚只好帶上十幾名殘匪,逃回老巢石榴坪。

3月16日,四一六團派出一個排,進攻石榴坪,石榴坪守敵一擊即潰,徐漢章率殘匪流竄于麻陽、鳳凰、乾城邊界地帶。

3月29日,徐漢章在大華鄉(xiāng)被剿匪部隊痛擊,右臉被打傷,身邊僅剩兩名匪徒,只得晝伏夜出,潛往外地。

興隆場合圍戰(zhàn),歷時半月有余,共殲匪一千多人,繳獲槍支一千多支。但由于兵力分散、包圍不嚴,未能實現(xiàn)全殲股匪的目標。

流竄到外地的匪首徐漢章直到1952年1月才被瀘溪縣人民政府捕匪行動小組緝拿歸案,其余匪眾則在其他地區(qū)的剿匪戰(zhàn)斗中被陸續(xù)抓獲。猛追土匪“靈雞公”

湖南解放后,在湘西芷江縣的東北地區(qū),仍有一股土匪在芷江、懷化邊界地帶搶劫百姓,襲擊解放軍,成為當?shù)貫楹ψ畲蟮囊还深B匪。

一天,我軍四二○團偵察排長劉玉飛帶其偵察排出巡。行至芷江縣孟家拗,已是中午時分,便準備在此停留吃飯。

劉排長看了看村外的地形,在四周布置了警戒,便進村去準備做飯。

正當偵察排開飯時,忽聽3聲槍響。劉玉飛知道這是自己的哨兵鳴槍示警,說明情況緊急。大家立即丟下飯碗,跑步搶占村后的主峰。

襲擊偵察排的這股土匪,為首名叫彭玉清,芷江縣公坪鄉(xiāng)人。15歲上山為匪,嗜殺成性。他原名彭仁基,鄉(xiāng)間民眾因懼怕不敢直呼其名,但又恨他入骨,故特意將其尊稱“仁基公”念成“靈雞公”,以示丑化和泄恨。

彭玉清匪部雖然只有五百多人,但其武器精良,配備齊全,擁有山地作戰(zhàn)的迫擊炮、輕機槍、沖鋒槍、卡賓槍等,是在湘西股匪中戰(zhàn)斗力較強的一支。1949年3月,彭玉清率一百多人洗劫黔城,受到“長沙綏靖公署第三縱隊”司令楊永清的賞識,封他為下屬第三支隊的副支隊長兼大隊長。

此后,彭玉清變本加厲,公然與解放軍對抗,多次帶領匪徒在楓坡、牛坡、路城坡等地伏擊剿匪部隊的小分隊,反動氣焰極其囂張。

芷江解放之初,我軍分區(qū)曾派四二○團偵察排長劉玉飛先后兩次到其老巢高莊,向彭玉清交代政策,指明出路,勸其放下屠刀,歸順人民。但他執(zhí)迷不悟,甚至還當著劉玉飛的面說:“我彭玉清決不向解放軍投降,哪怕最后只剩下我一個人,我也不會降。”

此時,劉玉飛估計一定是遇到了這伙慣匪,所以,他一面派出兩名偵察兵回團部報信,一面讓大家構筑工事,準備戰(zhàn)斗。

原來彭玉清早就派出暗探跟蹤劉玉飛,當他聽到劉排長只帶五十余名戰(zhàn)士,便迅速集中了一千多名土匪奔向孟家拗,準備將偵察排一口吃掉。

彭玉清殺氣騰騰地帶著匪兵沖進村內(nèi),卻沒看見一個解放軍。這時他才醒悟,劉玉飛早已帶領偵察排占領了村后的主峰。

他沒有想到解放軍的行動這么快,心中已有幾分膽怯。但事已至此,他只好硬著頭皮出兵包圍孟拗村后主峰,占領主峰后面的高地,以切斷偵察排的退路。

然后親自督陣,鼓動匪兵向主峰沖擊,他揮舞著手槍向匪兵們鼓勁:“抓住劉玉飛,獎光洋500元,抓住一個偵察兵獎光洋50元。”

在金錢的誘惑下,匪兵們一窩蜂似的向主峰沖去。

劉玉飛從望遠鏡里發(fā)現(xiàn)山下的匪徒已將主峰包圍,便要求每個班在不同方向實施阻擊。他要求全體人員發(fā)揚英勇善戰(zhàn)的傳統(tǒng),匪不近前不開火,要做到彈無虛發(fā),槍槍中敵,以節(jié)約子彈,留待后用。

不一會,呦呦叫喊著的匪徒進入了偵察排的火力圈。劉玉飛一舉槍,喊道:“打!”

頓時,陣地前沿一片火海。只見沖在前面的匪兵一排排倒下去,跟在后面的匪兵也急忙滾了下來。

一次敗下陣來,彭玉清又組織下一次沖鋒,但都被劉玉飛居高臨下地打退了。時近傍晚,彭玉清先后組織的6次沖擊,都被偵察排―一打垮。

彭玉清仍不死心。這次,他親自帶隊,并將懸賞捉拿劉玉飛的金額提高到1000元,利用土匪普遍的貪婪心理,分2路再次向主峰沖去。

劉玉飛見狀,意識到匪徒們的這次沖擊會更加瘋狂。他命令3個班加固工事,并調(diào)整火力,沉著御敵。

不出所料,匪徒們的這次沖擊異常猛烈,偵察排的機槍手曹忠義,不幸胸部中彈,倒在了地上。正當劉排長過去要接過機槍時,只見曹忠義猛地從地上站起,他不顧傷痛,又端起機槍向匪徒掃射。

曹忠義的英勇行為鼓舞了全排,大家用更猛的火力反擊匪徒。在激戰(zhàn)中,彭玉清手下一名最兇狠的團長被擊斃,劉排長乘勢發(fā)起反沖鋒,在憤怒的火舌中,匪徒們的進攻再次被打退了。

夜幕降臨了,陣地出現(xiàn)了暫時的沉寂。劉排長想:雖然白天接連打退了土匪多次進攻,但是在山上饑寒相加,也不能久留。原先想等待援軍解圍,現(xiàn)在看來不能坐等了。必須趁匪徒久攻不下,死傷增多,產(chǎn)生恐懼心理的時機,設法突圍。

他找來班長和骨干戰(zhàn)士研究突圍辦法。大家提出,現(xiàn)在山下的匪兵人數(shù)多,包圍緊,宜用疑兵之計將匪調(diào)動,然后再突出去。劉排長同意了這個想法。

他找來司號員小王,讓他在主峰的左右兩側高地,輪番吹起調(diào)動和聯(lián)絡部隊的軍號。同時,令全體人員做好突圍的行動準備。

22時左右,山間突然響起了嘹亮的軍號聲,而且時而在左,時而在右,匪兵一聽,以為是解放軍的援軍來了,嚇得紛紛后逃。挨打了一天的彭玉清,此時半信半疑,又難以阻擋匪兵潰退,不得不跟著往后跑。

劉排長在山上看到山下的火把逐漸往遠處散去,知道這是匪兵在往回撤退。

他趕緊帶領全排人員沖下山去,跳出了包圍圈。

彭玉清撤了一段路程之后,發(fā)覺號聲停了,山下似乎也沒大部隊活動的影蹤,這才知道中了劉玉飛的計。于是,趕緊率領匪徒殺回孟家拗,可當他們沖上主峰之后,連一個人影也沒見到,彭玉清內(nèi)心后悔不迭。

劉玉飛帶領偵察排,在半路上遇到了增援部隊。一交換情況,才知道增援部隊來晚了是因為在路上遇上了另一股土匪,打了一仗,殲匪100多人,并繳獲了一批槍支彈藥。

劉玉飛在支援部隊勝利消息的鼓舞下,心計一動,隨即提出建議:我們來殺一個回馬槍。他估計彭玉清在識破疑兵計之后,肯定會率匪重返孟家拗再圍主峰,現(xiàn)在我們來一個反包圍,正好打他個措手不及。

大家同意了這個建議。

劉玉飛隨即帶領偵察排為前導,與增援部隊一起,跑步趕至了孟家拗。這時,彭玉清等匪兵剛從主峰下來,一個個筋疲力盡,正要準備休息。

劉玉飛一聲令下,頓時槍聲大作,殺聲震天,匪兵們被這突如其來的喊殺聲嚇得膽戰(zhàn)心驚,彭玉清明白,這一次再也不是共軍的小部隊了。他立即命令土匪摸黑抄小路逃遁。

彭玉清此次遭受重創(chuàng)之后,所剩人馬已不過半。但他仍未死心,又到處搜羅散匪,擴充兵力,繼續(xù)同解放軍為患。

1950年4月,湘西軍區(qū)司令員曹里懷來到芷江,會同軍分區(qū)的領導,研究貫徹中南軍區(qū)高干會議精神,確定將彭玉清股匪列為重點打擊的對象。

會議決定,將清剿彭玉清股匪的任務交給一四?師四一九團。

4月下旬,四一九團與地方政府一起,研究了匪情,制定了發(fā)動群眾配合剿匪的措施,并提出了響亮的口號:“活捉靈雞公,拔掉匪禍根。”

5月2日,四一九團各進剿分隊進駐彭玉清股匪盤踞的地區(qū),并先后占領了桐樹溪、高莊、通溪、公坪等地區(qū)。

在解放大軍的打擊下,彭玉清只好命令土匪埋藏槍支,化整為零,以躲避風險。

四一九團也隨之改變策略,轉入就地駐剿。他們通過各種方式,廣泛宣傳剿匪決心,發(fā)動群眾減租減息,在村內(nèi)清匪收槍。

這些舉措使在彭匪殘害下的廣大群眾很快覺悟,很多群眾都主動加入到剿匪斗爭的行列。

童養(yǎng)媳出身的王玉梅,在解放軍的宣傳教育下,主動向剿匪部隊報告匪蹤,并幫助部隊從蠻子洞取出了彭玉清埋藏的8挺機槍、48支步槍、一萬多發(fā)子彈和一部分軍用物品。

這些武器是彭玉清今后準備東山再起的唯一救命“稻草”,如今他的后備軍火庫給端掉了,使他遭到重大打擊。

6月初,彭玉清在桐樹溪一帶企圖搶奪地方武裝槍支。四一九團獲悉,立即派出3個連展開重點清剿。

彭玉清聞訊又率匪六十余人竄至芒江、懷化邊界的四印坡,企圖憑借這里險峻的地勢棲身安命。

剿匪部隊隨與駐懷化的四二○團聯(lián)系,對彭匪實施夾擊。彭玉清在四面受困、兩頭夾擊的情況下,鉆進四印坡的一個寨棚,利用土墻掩護,在天黑后才逃出解放軍的包圍圈。但其同伙在同我軍的對抗中,大部被殲。

戰(zhàn)斗結束后,進剿分隊就地展開了搜山追捕,并開展政治攻勢,廣泛張貼標語,宣傳對匪政策。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調(diào)查與準備,剿匪部隊召開了懲匪反霸大會,對幾名真心歸降、抓匪有功的人員實行獎勵,對死不改悔、拒絕投降的匪首彭林娃則宣布執(zhí)行死刑。

這次大會,使廣大群眾看到了人民政府和解放軍懲治土匪的決心,他們一掃過去害怕土匪報復的顧慮心理,積極參與到剿匪斗爭中來。

一些匪屬也紛紛勸說親人自首,此后僅十多天時間,就有一百多人向剿匪分隊繳械自新。

彭玉清逃脫后,輾轉山區(qū),吃住無著,夜不能安,日日心驚。

兩個月后的一天,他終于攜帶老婆、孩子和幾名隨從,走出山林,向進剿分隊投降。

這個早年曾口出狂言要與解放軍對抗到底的惡匪,在我強大的軍事力量和政治攻勢的夾擊下,終于違背了他自己的誓言,低下了他罪惡的頭。

至此,芷江東部地區(qū)的股匪全部消滅。軍民聯(lián)手擒拿匪首

1950年10月19日,湘西軍區(qū)調(diào)集一三九師四一五團、軍直山炮營、師直警衛(wèi)營共18個連隊,組成雪峰山區(qū)剿匪部隊,開赴雪峰山地區(qū),正式開始對活動在這一地區(qū)的股匪進行搜剿。

雪峰山山高林密,道路陡險,地形復雜,南部連接湖南的黔陽、會同、綏寧等地,多年來一直是土匪的藏身之處。

此時,盤踞在這里的股匪有“反共救國軍華南總部”前沿指揮官段明堂部,他們的活動地區(qū)在熟坪、羅翁一帶;前沿副指揮兼“第四縱隊”司令易豪部,活動于鐵山廟、大坪一帶,同在這一帶的還有“第四縱隊”所屬的“第一支隊”支隊長易朗照部;另外,還有活動于龍船塘、沙灣一帶的“第三方面軍第五縱隊第二游擊指揮部”指揮官兼“第四縱隊第二支隊”支隊長周連生部等。這些土匪加上一批小型股匪、散匪,共有一千三百多人。

剿匪部隊統(tǒng)由四一五團團長楊德榮、政委鄭文翰指揮,于10月19日開始,采取分割包圍、逐股聚殲的戰(zhàn)術,分兵4路,向雪峰山區(qū)的匪巢進軍。

楊德榮團長率領8個連,直撲鐵山廟,對易豪、易朗照股匪發(fā)起攻擊。

團參謀長李洪杰率領5個連,直奔羅翁,攻擊段明堂股匪。

四一五團鄭政委、黔陽縣長張茂林率領四一五團3個連及縣大隊一部,奔襲龍船塘周連生股匪。

黔陽縣第二區(qū)區(qū)長曾祿率領區(qū)小隊,配合四一五團兩個連進擊熟坪、竹坡區(qū)“第二游擊指揮部”副指揮黃大淵股匪。

20日拂曉,各路人馬殺向預定目標。在解放大軍凌厲的攻勢下,匪“第四縱隊第一支隊”大部被殲,其余股匪被打得七零八落,四散潛逃。

段明堂、易豪等匪首率殘部竄向鐵山,四一五團一、二連迅即以每小時七八公里的速度跑步追擊,終于在21日登上了海拔1500米的鐵山。

段明堂見解放軍勢不可擋,連指揮部的印章也來不及帶便慌慌張張地逃命去了,余匪一百多人被殲。

攻克鐵山之后,四一五團接著奔襲九牛塘,在這里又殲匪四百多人。

匪“第二游擊指揮部”指揮官周連生逃至大麻沖,又遭圍困,其高參黃東旭、政工室主任胡益、副指揮楊榮卿等人被擒。周連生在無路可逃的情況下,只好舉槍自殺。

戰(zhàn)斗結束后,經(jīng)清查,發(fā)現(xiàn)段明堂、易豪、易朗照、黃大淵等匪首在逃。四一五團首長和張茂林縣長根據(jù)新的情況作出決定,組織部隊發(fā)動群眾展開搜山清匪,緝拿匪首。

當?shù)卣€在鐵山、仙洋溪、大坪等地設立自新登記處,展開政治攻勢,敦促土匪自首。

經(jīng)過大張旗鼓的宣傳,這些地區(qū)僅10天時間就有五百多名匪徒登記自新。

駐軍四一五團配合當?shù)卣恼喂?,對在逃的匪首,組織武裝追捕,也取得了極大的戰(zhàn)果。

匪首段明堂從鐵山、九牛塘單槍匹馬逃出之后,先是隱藏在白攏的深山,后見解放軍來這里動員群眾搜山,只好連夜轉移至三定坡,躲藏在一個叫段順和的婦女家中,后來又轉到刀背領的一個巖洞內(nèi)。

11月11日,追捕段明堂的小分隊在楊繼元隊長的帶領下,先后在白垅、槽垅一帶偵察,獲得了確切訊息,便趕至三定坡段順和家,從其雙目失明的老母親的口中證實了段匪就隱藏在這里。

這時,恰逢段順和給土匪送飯回來,楊繼元問:

“你給誰送飯去了?”

段順和說:“不是送飯,是給鄰居送點東西。”

楊繼元指指她籃子里的飯碗說:“你這碗上還有米粒,你還敢說謊話。”

隨即,楊繼元向段順和交代政策,曉以利害,段順和這才說了實話。楊繼元當即讓她帶路,于當日16時,將段明堂擒獲。

易豪從鐵山潰逃之后,率殘部向黔陽、綏寧、武岡邊境一帶流竄。

四一五團組織多次圍殲,其殘部大部分被消滅,但易豪仍未落網(wǎng)。

黔陽縣二區(qū)區(qū)長王輔庭向部隊介紹說:“易豪肯定不會逃遠。他對洗馬鄉(xiāng)的山山水水、曲徑小路都很熟。又有家屬、親戚、明朋暗友作耳目,回旋余地大??梢詳喽ㄋ投阍诶霞腋浇?。”

四一五團首長聽后,抽調(diào)一個連配合區(qū)政府行動。區(qū)政府同部隊一起在洗馬鄉(xiāng)動員了六千多民兵拉網(wǎng)搜山,終于在李木沖發(fā)現(xiàn)了易豪的藏身洞,但人已逃走。

追捕分隊當即展開偵察,了解到易豪已逃往三角溪。追捕分隊隨即馬不停蹄地追到三角溪。當小分隊在古樓坪正與農(nóng)會武裝委員易鐵成研究緝拿方案時,一個叫易圣富的農(nóng)民跑來報告易豪的情況。

原來,易豪跑到三角溪后,找到與他同名同姓的易圣富(易豪原名圣富),企圖讓他幫忙弄張路條遠逃。

易圣富假意答應了他,并將他隱藏到一個地方,然后趕緊跑來報告。當夜,由易圣富帶路,15名解放軍戰(zhàn)士和15名全副武裝的民兵,在程連長的帶領下,迅速將易豪藏身地包圍。易豪企圖頑抗,當即被擊斃。

另一匪首易朗照從鐵山廟逃走后,讓他的20名隨從各奔生路,隨后同他的4個哥哥商議,決定往武漢暫避風險。

次日夜晚,他化裝成商人,從仙福橋搭木排去了常德。四一五團與區(qū)政府得到消息后,決定由偵察排長許漢章帶隊組成一個行動小組立即出發(fā),沿流水向常德追捕。經(jīng)25天,行程1000多公里,終于將匪首易朗照緝拿歸案。

鐵山大捷后,匪首黃大淵一部被殲,黃大淵只身逃往懷化排樓鄉(xiāng),潛藏在他的一佃戶家里。但當?shù)氐拿癖找共樵L匪情,令他無法安身,他只好又竄回土溪鄉(xiāng)新克村自己家,準備第2天遠逃他鄉(xiāng)。

他家昔日的長工龔振良,解放后受到土溪鄉(xiāng)農(nóng)會的教育,當上了治安員,此時見黃大淵潛回,便連夜報告了農(nóng)會。

農(nóng)會主席張遠家隨即召集農(nóng)會委員和民兵武裝委員開會,決定當晚行動,抓獲黃大淵。他們的行動方案是:集合民兵將黃大淵的家團團圍住,然后,由農(nóng)會主席張遠家、民兵武裝委員曾繼慶、農(nóng)會組織委員石光茂和龔振良4人破門入房,徒手擒拿黃大淵。

凌晨2時,六十多名干部、民兵悄悄地圍住了黃大淵的住宅。

張遠家等4人各持一支長手電筒和一把短馬刀,輕手輕腳地進入了黃大淵住房。4只手電筒一齊射向黃大淵,石光茂一個箭步上去,將尚在床上的黃大淵壓住,其他3人一齊動手,繳了他的槍,將他五花大綁,押送到了沙灣區(qū)政府。

到12月,四一五團在當?shù)卣闹С窒?,斃、傷、俘虜雪峰山區(qū)匪徒四百多人,敦促一千二百余人登記自新,緝拿全部潛逃的重要匪首歸案,圓滿地完成了剿匪任務。直搗土匪老巢

1950年12月,人民解放軍駐湘黔邊界地區(qū)部隊組成了聯(lián)合會剿指揮部,決定對盤踞在湘西邊界的最后一股土匪進行致命的一擊。

參加會剿的主力部隊有駐貴州邊境的第十七軍五十師一四九團、一五○團和師直屬分隊,第十六軍四十七師一三九團,駐湘西的第四十七軍一四○師四一九團,及當?shù)氐牡胤轿溲b和民兵組織。

盤踞在這一帶的匪首主要有原芷江匪首、“湘黔邊區(qū)反共救國軍”總司令楊永清等7人。

楊永清在中心區(qū)被解放軍擊潰后,逃至晃縣的涼傘,邀集在晃縣的匪首姚大榜、貴州天柱縣的匪首楊德莊、田大進、鎮(zhèn)遠縣的匪首楊漢章、三穗縣的匪首粟滿庭、玉屏縣的匪首龍湘池等人商定對策。

商議的結果,他們決定成立“湘黔邊區(qū)反共游擊總司令部”,并推舉楊永清為總司令,姚大榜、楊德莊為副總司令,以幫會形式統(tǒng)領5000名匪徒,在湘黔邊界進行反共破壞活動。

這伙土匪的主要活動地點在貴州三穗縣的雪洞與湖南晃縣的涼傘(簡稱雪涼地區(qū))一帶。

我軍駐湘黔邊界地區(qū)部隊聯(lián)合會剿指揮部針對這伙土匪的活動特點,制定了“雪涼會剿”方案。

方案決定,四一九團負責圍殲晃縣之匪,貴州部隊負責合圍雪洞、涼傘地區(qū)之匪,玉屏駐軍負責堵截北逃的匪徒。

12月6日,參加湘黔邊界會剿的二十多個連隊和地方武裝、民兵共三千多人,按照預定方案全面展開。

傍晚時分,四一九團三營營長、晃縣剿匪指揮部指揮長李玉春、副營長王清元、中共晃縣縣委書記趙振英,率領5個連隊直接進攻中寨。

7日拂曉,四一九團二營從芷江奔襲過來,首先占領了中寨后山高地,接著三營趕到,形成了對中寨的包圍。盤踞在中寨的楊伯南等股匪,招架不住兩路大軍的圍剿,沒放幾槍就四散逃竄,中寨隨即解放。

8日,縣剿匪指揮部決定兵分兩路,分別由李玉春、王清元率領,圍殲在新寨的姚大榜股匪。

部隊出發(fā)后,姚大榜就察覺了我軍的意圖,隨即率眾匪逃往毫慶灣。

9日清晨,王清元帶部隊在毫慶灣與姚大榜匪部三百多人打響,經(jīng)數(shù)小時激戰(zhàn),姚匪率二百多人逃脫。解放軍俘獲了姚大榜的老婆、女婿及其他匪眾五十多人,擊斃姚大榜的三兒子姚應金以下四十多人。

接著,指揮部以一部分兵力繼續(xù)追殲姚大榜匪部,其余力量則前去奔襲琴堂。在琴堂,我軍又殲滅土匪一個營,繳獲一批武器。

12月25日,姚大榜率殘部經(jīng)禾灘竄至十家坪,準備于當晚在蔣家溪、酒家塘一帶偷渡武水,再逃往貴州六龍山老窩。

剿匪指揮部獲悉這一情況后,立即調(diào)集3個區(qū)中隊扼守渡河要點;四一九團組織一個特種排,攜帶小炮、機槍、沖鋒槍,埋伏在武水渡口邊,準備將匪殲滅于河中。

23時左右,姚大榜率匪徒來到武水河邊,自己率領一部分人登船。

船至中流,在這里守候的區(qū)中隊和解放軍一齊開火,船上土匪亂成一團,結果船翻人亡,姚大榜被擊斃。

岸上未上船的土匪見受到解放軍阻擊,轉身往山上跑,也被早已埋伏在這里的區(qū)中隊殲滅。

在姚大榜股匪覆滅的同時,貴州剿匪部隊也先后在雪洞、涼傘等地,殲滅了鄒志權、楊漢章率領的匪“第十二縱隊”,俘獲匪“第二前進指揮所”指揮官楊德莊、“第八縱隊”司令汪昌仁等人。

匪總司令楊永清設在涼傘尖鋒坡的指揮部,被我軍的小炮摧毀。他只好帶幾個心腹逃往登豐鄉(xiāng)的一個深山老林藏身。

楊永清在山上藏了幾天,缺衣少食,饑餓難忍,便讓他的小老婆下山找糧食,她的行蹤正好被貴州鎮(zhèn)遠軍分區(qū)偵察連副連長焦志林率領的便衣小組發(fā)現(xiàn)。

焦志林不動聲色跟蹤上山,在楊永清正吃他老婆帶回的食物時,將其擒拿,其余匪徒也被偵察連的同志全部活捉。

12月26日,楊永清被押回芷江,在這里接受由芷江、黔陽、晃縣等6個縣的六千多名人民代表參加的公審大會的會審,最后被執(zhí)行槍決。

雪涼合圍戰(zhàn),歷時二十多天,共殲匪五千八百多人。匪“湘黔邊區(qū)反共游擊總司令部”的傾巢覆滅,使湘西及貴州邊界地區(qū)的人民得到了永久的安寧。

湘西邊沿地區(qū)的剿匪,至1950年12月基本結束,共殲匪2?3萬余人,其中大隊長以上匪首一百余人。在會剿期間,中共湖南省委、省人民政府、湖南軍區(qū)聯(lián)合發(fā)出指示,在廣大農(nóng)村發(fā)動群眾清匪肅特,實現(xiàn)了黨政軍民齊動手的總體戰(zhàn)略。

1950年10月至1951年2月,全省有計劃地組織農(nóng)民開展大規(guī)模的搜山行動達一千余次,捕捉到匪特分子七千多人。其中,湘西地區(qū)有30萬民兵配合部隊行動,僅麻陽、鳳凰2縣一次大搜山就有3?25萬人參加,擊斃了為害鳳凰人民長達30年之久的慣匪頭目龍云飛,捕獲了“川湘黔反共救國軍”副總指揮田瑞清等一百多名散匪。

湘西邊緣區(qū)會剿的勝利結束,打破了“湘西土匪永剿不滅”的神話,也徹底粉碎了蔣介石要把湘西變成“大陸游擊根據(jù)地”的美夢。

這一勝利,進一步穩(wěn)定了社會秩序,保證了土地改革的實施,也為抽調(diào)兵力參加抗美援朝和加強海邊防提供了最基本的保證。本書主要參考資料

《解放戰(zhàn)爭大全景之解放湖南》豫穎主編軍事誼文出版社

《中南大剿匪紀實》彭新云易忠李佑軍著解放軍出版社

《中南大剿匪》劉文彥湖北人民出版社

《軍事歷史期刊之奔襲嘉藍臨――憶湘南剿匪戰(zhàn)役》作者:曹海炳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

《湘潮期刊之岳陽“四三”反革命暴亂案始末》秦小燕著中共湖南省委黨史研究室主辦湘潮雜志社編輯出版

《岳陽市情網(wǎng):岳陽黨史之“四三”慘案的教訓》郝湘基著中共岳陽市委黨史市志辦公室

《岳陽市情網(wǎng):岳陽黨史之我所經(jīng)歷的“四三”慘案》李長林著中共岳陽市委黨史市志辦公室

《中國常德史志網(wǎng):常德史志之武陵古今之送“西天王”上西天》譚燕鄧福先著常德市黨史辦

《中國常德史志網(wǎng):常德史志之平息暴亂》常德市黨史辦

《中國常德史志網(wǎng):常德史志之再擒匪首“郭和尚”》魯祖安著常德市黨史辦

《臨澧史志:史志天地之臨澧縣剿匪實錄》張榮錦著臨澧縣史志辦

《常德市檔案局網(wǎng)站:常德歷史上的今天之太浮山剿匪》湖南省常德市檔案局辦

《反特鎮(zhèn)反運動實錄》曉鋒美東北根著金城出版社

《中國土匪大結局》劉革學著湖北人民出版社

五、清除湘西匪患

●彭玉清向匪兵們鼓勁:“抓住一個偵察兵獎光洋50元。”

●凌晨2時,六十多名干部、民兵悄悄地圍住了黃大淵的住宅。

●湘西邊緣區(qū)會剿的勝利結束,打破了“湘西土匪永剿不滅”的神話。

● 清除湘西匪患麻陽城再度解放

湖南解放后,湘西一帶由于環(huán)境復雜,地勢險要,成為國民黨土匪的主要棲息地。

1950年2月,湘西軍區(qū)決定組織沅陵、會同兩個軍分區(qū)的部分兵力,進剿麻陽。

麻陽縣四周環(huán)山,境內(nèi)崇山峻嶺,密布原始森林,交通十分不便。盤踞在麻陽地帶的股匪有國民黨“暫編第二軍”張玉琳部二千余人;地方勢力派、國民黨麻陽縣長龍漢奎部一千余人;慣匪、“麻陽人民義壯軍”團長聶煥章部一千余人,以及從其他地區(qū)竄逃至此的股匪一千余人。他們劃地割據(jù),上麻陽為“義壯軍”的勢力范圍,下麻陽則為“暫二軍”的活動地區(qū),受害的老百姓對這種“處處有匪、日日有難”的日子十分怨恨,盼望早日結束。

早在1949年9月下旬,人民解放軍第三十八軍一一二師曾解放了麻陽縣城。當時,衡寶戰(zhàn)役展開在即,部隊處在戰(zhàn)略進軍之中,所以這個縣還來不及組建人民政權和建立黨的領導。

大軍開進時,讓當?shù)毓偌澨镞_光等人組織維持會,支援大軍過境。大軍過后,維持會當?shù)毓偌澙^續(xù)把持領導權,與當?shù)毓煞讼喙唇Y,仍然實施舊的統(tǒng)治。

他們利用合法組織的名義對人民群眾橫征暴斂,敲詐勒索。整個麻陽縣,實際上處在土匪的控制之中,其中張玉琳股勢力較大。

張玉琳,麻陽縣茶田攏人,1918年出生在一個大地主莊園。1929年,在當?shù)胤税韵酄幹g,張玉琳的全家被土匪殺害。張玉琳改名換姓,逃至沅陵讀書。

家人的慘死,給張玉琳留下了嚴重的創(chuàng)傷,他放棄升學,報名參加了常德社訓總隊,受訓半年后被任命為社會軍事總隊小隊長。

為了報仇,張玉琳辭去了官職,回到老家從后山挖出了十多條他父親生前埋下的槍,組織了二十多名家丁,在一天夜里將仇人殺死。隨后,報了仇的張玉琳帶上這二十多名家丁上山為寇,開始了他的土匪生涯。

1949年春,張玉琳與另一土匪頭子石玉湘聯(lián)手,占領辰溪兵工廠,奪槍上萬支,然后發(fā)給鄉(xiāng)民,成立國防軍第1軍,自任軍長,石玉湘為副軍長。

1949年7月,原國民黨永順第八區(qū)專員兼保安司令張中寧,奉蔣介石之命專程從美國趕回辰溪,收編張玉琳。

張玉琳內(nèi)心很激動。他多年想甩掉“土匪”帽子,換上“國軍”頭銜的愿望,今天終于實現(xiàn)了。

酒宴之后,張中寧讓軍官們在大廳列隊,宣讀任職命令:

“奉蔣總裁的命令,任命張中寧為暫編第二軍軍長;張玉琳為暫編第二軍副軍長;李師魯為暫編第二軍參謀長;楊長耀為暫編第二軍政治部主任。米昭英為暫編第二軍第六師師長,駐防辰溪;石玉湘為暫編第二軍第七師師長,駐防淑浦;胡震為暫編第二軍第八師師長,駐防麻陽。”

1949年9月,人民解放軍第三十八軍、三十九軍,分兩路直入湘西。18日晚進占沅陵城。接著,第一一二師向麻陽挺進,29日,解放麻陽。

“暫二軍”聞風逃竄,軍長張中寧逃往芷江乘飛機逃跑,張玉琳等人就地藏了起來。

大軍過境之后,張玉琳等人感到壓力減輕了,又在麻陽一帶開始活動。

1950年2月,湘西軍區(qū)決定組織沅陵、會同兩個軍分區(qū)的部分兵力,進剿麻陽,具體部署是:

沅陵軍分區(qū)即第一三九師四一六團和四一七團進至麻陽北部高村以及鳳凰縣一線,四一五團進至中和鋪;會同軍分區(qū)即第一四○師四一八團、四一九團和四二○團的一個營分別集結于榆樹灣、左江、晃縣等地,從南北兩個主要方向采取分進合擊的戰(zhàn)術對土匪實施夾攻。

2月10日,麻陽合圍戰(zhàn)正式展開。

四一六團兩個營從鳳凰出發(fā),沿鳳凰邊界南下,在李家拗、江家坪、肖家坡一線留下一個營堵截匪西逃之路,一個營進至羊頭司和瓦屋地區(qū),由北向南直取麻陽城,消滅尤漢奎、田達光土匪;四一九團分別由晃縣、便水、大小洪山出發(fā),北上與四一六團銜接,由西向東進攻下麻陽,合擊“義壯軍”聶煥章和楊永清等股匪;四一七團由高村出發(fā),分數(shù)路向麻陽城東北的龍家鋪、房家莊地帶之周開宣、胡震等股匪合擊;四一八團和四一五團一個營由懷化和中和鋪一帶出發(fā),從東向西合擊麻陽城東江口地區(qū)之張玉琳匪部。四二○團一個營分布于懷化、麻陽邊界,防匪東竄。

在合圍中,各進剿分隊依照指揮部的統(tǒng)一部署,按時進入了指定位置,并主動出擊,打擊股匪。

四一七團和四一六團一部,在進抵麻陽縣城鄰近地區(qū)時,由土匪武裝控制的縣長兼自衛(wèi)總隊司令龍漢奎、國民黨軍少將軍官田達光,自知與解放軍對抗不行,便與匪首聶煥章、周開宣、特務張嗣孝等人密謀,以假投降方式企圖誘騙解放軍入城后聚而殲之。他們派人到高村向四一七團報告,“縣長龍漢奎已與各方面人士達成協(xié)議,歡迎貴軍進入麻陽縣城。”

四一七團非常警惕,首先派出一個連去試探情況,結果在土地拗遭到土匪伏擊。四一七團隨即用武力強行進駐麻陽城,迫使龍漢奎、田達光率部四百余人投降,但聶煥章等匪部逃出了包圍圈。

匪“暫二軍”張玉琳部,當獲悉解放軍進了山時,即令其所屬各部分散活動。進剿分隊則采用軍事打擊與政治瓦解相結合的方式,展開圍剿,至2月17日,消滅張王琳部五百余人,其建制系統(tǒng)和指揮機構被打垮。

隨后,四一六團北上古水,四一八團、四一九團南下左江,四一七團則在麻陽縣境內(nèi)發(fā)動群眾,建立政權,繼續(xù)清剿股匪。

在解放軍的軍事打擊下,逃匿于山林之匪走投無路,不得不走出山林。匪“暫二軍”副軍長張玉琳潛逃香港,所屬“第七師”副師長胡振華及一團團長張治平、鄧遠勝、傅玉湘等六百余人投降,我軍共收繳輕重機槍四十余挺、步槍六百余支。

至此,麻陽地區(qū)人民迎來了真正和平的日子。解放軍合圍興隆場

1950年2月,沅陵軍分區(qū)一三九師四一六團參加完“麻陽合圍戰(zhàn)”之后,又奉命進駐瀘溪一帶剿匪。

瀘溪位于湖南省西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東南部,是土匪活動的又一個重要地點。解放前,土匪徐漢章就在此長期為匪,后被國民黨收編,擔任“暫九師”副師長兼“第二旅”旅長,他手下有五千多人。

1949年9月,瀘溪縣城解放,徐漢章聞訊,率領“暫九師”主力逃往興隆場,繼續(xù)頑抗。

為了迅速瓦解“暫九師”的武裝勢力,沅陵軍分區(qū)一三九師派政治部謝主任和瀘溪縣二區(qū)副區(qū)長郝靜恩二人前往中塘與徐漢章談判,想以和平方式平息這一帶的匪患。但徐漢章匪性不改,竟然劫持我方談判代表。

一三九師及縣人民政府當即對徐匪進行了警告,徐漢章懾于我軍強大威力,不得不將謝、郝兩人送回。并假意打出“投降”的旗號,但在大軍過后,他又露出了殘暴兇惡的本來面目。

1950年元月25日,徐漢章派部下楊云飛及乾城股匪張躍發(fā)共一千余人,在瀘溪松柏潭與乾城黃連溪一帶,襲擊護送貨船的我四十七軍直屬山炮連,搶走食鹽十多萬斤及其他貨物,殺害解放軍戰(zhàn)士多名。

“暫九師”的行動,激起了當?shù)厝罕姾拖嫖鬈妳^(qū)指戰(zhàn)員的無比憤恨,他們紛紛要求迅速出擊,消滅這股頑匪。

軍區(qū)首長將圍剿任務交給了一三九師四一六團完成。四一六團領命后,首先令團部機炮連進駐瀘溪縣大陂流。

大陂流,地處武水河邊,湘川公路穿境而過,是一個擁有數(shù)百戶人口的大村落。盤踞在這里的土匪,就是搶劫解放軍護航商船的楊云飛部。

楊云飛是徐漢章手下的一員得力干將,此人大字不識一個,鬼點子卻有很多。他為人心狠手辣,是個殺人不眨眼的劊子手。

解放軍進入湘西后,他以大陂流為據(jù)點,率領匪徒在瀘溪、乾城邊境及公路沿線,多次搶劫解放軍軍車和軍用物資,并傷害多名解放軍戰(zhàn)士。

為了消滅這股頑匪,四一六團機炮連在連長王雪清的率領下,像一支楔子楔入了土匪的心臟。

王雪清是楊云飛的老對手,早在楊云飛年初伏擊運鹽商船時,擔任那次護航任務的就是他。那時,王雪清在軍直山炮營任副連長,率領兩個排六十多人,護衛(wèi)48只商船二百多名船工溯武水向所里進發(fā)。在遭遇楊云飛一千多人的伏擊中,王雪清指揮護航戰(zhàn)士英勇還擊,終因寡不敵眾,護航戰(zhàn)士大部分犧牲,僅5人帶著不同程度的槍傷幸存下來,48只貨船全被掠去。

王雪清傷愈后,調(diào)任現(xiàn)在的機炮連連長。這次奉命進駐大陂流,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找楊云飛算賬。

然而,當王雪清率領機炮連進抵大陂流后,卻已沒有了楊云飛部的蹤影。經(jīng)向當?shù)厝罕娏私?,王雪清才知道土匪們已聞風逃往離大陂流二十多公里的小龍溪地區(qū)。

王雪清立即請報告消息的群眾帶路,這些群眾都是深受過土匪迫害的苦難百姓,他們非常樂意為解放軍提供幫助。

經(jīng)過準備,當天晚上,8名帶路群眾各領一個班,分成多路直奔小龍溪。

從大陂流到小龍溪的路都是山路,很難行走,當進剿分隊趕到小龍溪時天已大亮,濃霧也快散盡。

王連長立即下令沖進寨去,戰(zhàn)斗剛一打響,土匪就四散逃跑。戰(zhàn)斗結束后,進剿部隊只抓到十多名散匪,繳獲十多支步槍和3部電話機,以及幾桶鹽巴,其余土匪全部逃跑。

機炮連返回大陂流后,將這次奔襲小龍溪的情況向團部作了匯報。團部經(jīng)過研究,決定一面派人對楊云飛進行勸降,一面集中兵力,進行軍事解決。

幾天之后,勸降工作未見起色,團部隨即下達攻擊命令,具體部署為:駐馬頸拗的二營從西北張網(wǎng),阻止乾城匪首梁光湘、熊高宙對楊云飛的增援,并由北向南壓縮,防楊匪北竄;王雪清率機炮連和團直警衛(wèi)連擔任主攻,由南向北推進。

南路部隊在團司令部劉副參謀長的指揮下,連夜渡過武水,迅速來到兩狼山下,對土匪構成了一個弧形包圍圈。天一亮,即對土匪發(fā)起突襲。楊云飛被這突如其來槍炮聲打得暈頭轉向,連忙下令撤退。進剿分隊乘勢沖上山去,一陣猛烈攻擊,殲匪一百多人。

楊云飛退到桌子坪后,尚有二百多人,4挺機槍。他趕緊把匪兵分布在桌子坪的幾座山上,妄圖憑借山高林密,負隅頑抗。他的如意算盤是,抵抗一段時間,乾城匪首梁光湘、熊高宙得到消息會派兵來救援。他哪里知道,不久得到消息前來增援的梁、熊匪部已被解放軍阻擊部隊打得落花流水。

此時,南路的機炮連、警衛(wèi)連也追到桌子坪,占領了幾座山頭,與楊云飛匪部形成了對峙局面。

機炮連、警衛(wèi)連正欲向匪部發(fā)起攻擊,突然從西北方向響起了“嘀嘀嗒嗒”的軍號聲,這是二營部隊趕過來了,劉副參謀長令機炮連司號員趕緊吹號回應。這樣,兩支部隊就開始從南北2個方向向土匪盤踞的山頭展開了攻擊。

夜幕降臨,解放軍向土匪占領的山頭上空連打數(shù)發(fā)照明彈,將土匪的陣地照得一清二楚。機炮連的重機槍、迫擊炮也一齊開火。土匪從來沒見過這照明彈,不知道這是什么新式武器,一個個慌了神,四處逃散。

楊云飛見人心已亂,無法指揮,就讓幾個心腹將多余的槍支埋掉,然后分路逃命。

此時,南北兩路解放軍已封鎖一切路口,并在三岔口處設下埋伏,捉拿逃匪。到天亮,打掃戰(zhàn)場,有幾十名土匪被擊斃,一百多名土匪被俘,槍支彈藥撒遍山頭。清查被俘土匪,卻沒發(fā)現(xiàn)匪首楊云飛,原來楊云飛已只身乘坐一只小船,沿沅水逃往常德。

數(shù)月后,從瀘溪縣政府傳來喜訊,楊云飛在此處被瀘溪縣人民武裝飛行小組捕捉歸案。

楊云飛股匪的覆滅,狠狠地打擊了匪首徐漢章的囂張氣焰,也堅定了當?shù)厝罕娊藴缤练说臎Q心。

1950年3月上旬,湘西軍區(qū)決定對徐漢章股匪實施合圍。一三九師四一五團的兩個營,四一六團的一個營,分別從瀘溪、鳳凰、麻陽出發(fā),多路合圍興隆場。

3月3日拂曉,薄霧蒙蒙,晨風習習。各路人馬朝著預定目標開進。

四一五團一營兵分兩路,一路進至巴斗山北麓,截匪后路,一路從合水進至乃野溪,經(jīng)磨州直插彭總管村。

彭總管村四面環(huán)山,僅有狹窄出口通往合水,形似口袋。土匪李子斌團的一個連駐守在村邊山頭上的一座庵堂里。

進剿分隊派出一個尖兵班,靜悄悄的干掉了匪徒設在村口的哨兵,然后向庵堂發(fā)起猛攻。但庵堂里的匪兵居高臨下,拼死頑抗,尖兵班一時難以攻克。四一五團團長立即命令向庵堂開炮。炮彈像長了眼似的,落到了庵堂的天井中,匪連長符云先被彈片擊中腹部,慌忙率匪徒后撤。

進剿分隊進入村中,一面搜捕散匪,一面安定百姓,并向空中發(fā)射3顆信號彈,向另一路告之彭總管村已經(jīng)攻克的消息。

正在東側都蘭山上與土匪激戰(zhàn)的解放軍指戰(zhàn)員,見到了信號彈,攻擊更加勇猛,匪李祥云團見支持不住,慌忙向木蛇、都里坪方面逃竄。

四一六團三營,由團參謀長帶領,在瀘溪縣人民自衛(wèi)總隊的配合下,在豬石沖、磨刀巖、呂布溪等地與匪相遇。土匪見大兵壓境,一觸即潰,戰(zhàn)斗很快結束。

經(jīng)過連續(xù)3天的追殲、搜剿,四一五團三營生俘匪大隊長楊瑞生以下一百六十余人,繳獲火藥5萬斤,步槍數(shù)十支。在強大的軍事打擊下,興隆場土匪有的繳械投降,有的則四散逃離。

興隆場解放后,匪團長李子斌在附近潛藏了幾天,見解放軍日夜搜索,走投無路,只好乖乖地出山投降。

解放軍合圍興隆場時,徐漢章事先得到了消息,將主力調(diào)往夏安鄉(xiāng)隱蔽,自己則躲在石榴坪遙控指揮,當?shù)弥d隆場失敗的消息,他很快逃出了解放軍的包圍圈。

但剿匪部隊很快偵悉到徐漢章的行蹤,并令四一六團的兩個營于3月8日凌晨4時分3路向徐匪窩藏地達嵐進發(fā)。

團政委李光旭親自帶領兩個連從興隆場出發(fā),上大巖州,包圍新田土匪,截斷他們退路。參謀長劉定國率領另一路從浦市出發(fā),以一個加強連堵住新田水牛凼要道,以防匪往巖牛山方向逃竄;再一路由王副團長率主力一營,從浦市出發(fā)經(jīng)長坪沖大壟,迂回到達嵐境內(nèi)的巖寨,從正面直取高拗,然后再進攻達嵐拗和新田。

達嵐拗山高百丈,地勢險峻,山間僅狹窄的石板小路通往山下。山拗兩側各有一個山峰,既可控制山下達嵐沖的大道,又可用火力封鎖達嵐西側的山嶺,盤踞在此的土匪營長李健清就是企圖憑借這里的險要地形進行頑抗。

王副團長看了看地形,立即兵分兩路,沿達嵐沖左側的豬場嶺和右側的檀木嶺往上攻擊。并令炮兵向山拗頂部轟擊。

從右側往上的小分隊沖到離拗頂不遠的一個小山頭后,遇到李健清匪部的機槍封鎖,解放軍一戰(zhàn)士趁土匪機槍突然停射的瞬間,猛地甩出兩顆手榴彈,部隊趁著手榴彈爆炸的煙霧沖上制高點,占領了達嵐拗。

李健清率匪眾只得往新田方向逃去。

守在紅巖拗的土匪李云厚帶領一百多人來到麻坪天堂坡,同徐漢章的機炮連八十多人會合,分兩路反攻達嵐拗,想重新奪回制高點。但多次沖擊,都被解放軍擊退。李云厚只好帶上十幾名殘匪,逃回老巢石榴坪。

3月16日,四一六團派出一個排,進攻石榴坪,石榴坪守敵一擊即潰,徐漢章率殘匪流竄于麻陽、鳳凰、乾城邊界地帶。

3月29日,徐漢章在大華鄉(xiāng)被剿匪部隊痛擊,右臉被打傷,身邊僅剩兩名匪徒,只得晝伏夜出,潛往外地。

興隆場合圍戰(zhàn),歷時半月有余,共殲匪一千多人,繳獲槍支一千多支。但由于兵力分散、包圍不嚴,未能實現(xiàn)全殲股匪的目標。

流竄到外地的匪首徐漢章直到1952年1月才被瀘溪縣人民政府捕匪行動小組緝拿歸案,其余匪眾則在其他地區(qū)的剿匪戰(zhàn)斗中被陸續(xù)抓獲。猛追土匪“靈雞公”

湖南解放后,在湘西芷江縣的東北地區(qū),仍有一股土匪在芷江、懷化邊界地帶搶劫百姓,襲擊解放軍,成為當?shù)貫楹ψ畲蟮囊还深B匪。

一天,我軍四二○團偵察排長劉玉飛帶其偵察排出巡。行至芷江縣孟家拗,已是中午時分,便準備在此停留吃飯。

劉排長看了看村外的地形,在四周布置了警戒,便進村去準備做飯。

正當偵察排開飯時,忽聽3聲槍響。劉玉飛知道這是自己的哨兵鳴槍示警,說明情況緊急。大家立即丟下飯碗,跑步搶占村后的主峰。

襲擊偵察排的這股土匪,為首名叫彭玉清,芷江縣公坪鄉(xiāng)人。15歲上山為匪,嗜殺成性。他原名彭仁基,鄉(xiāng)間民眾因懼怕不敢直呼其名,但又恨他入骨,故特意將其尊稱“仁基公”念成“靈雞公”,以示丑化和泄恨。

彭玉清匪部雖然只有五百多人,但其武器精良,配備齊全,擁有山地作戰(zhàn)的迫擊炮、輕機槍、沖鋒槍、卡賓槍等,是在湘西股匪中戰(zhàn)斗力較強的一支。1949年3月,彭玉清率一百多人洗劫黔城,受到“長沙綏靖公署第三縱隊”司令楊永清的賞識,封他為下屬第三支隊的副支隊長兼大隊長。

此后,彭玉清變本加厲,公然與解放軍對抗,多次帶領匪徒在楓坡、牛坡、路城坡等地伏擊剿匪部隊的小分隊,反動氣焰極其囂張。

芷江解放之初,我軍分區(qū)曾派四二○團偵察排長劉玉飛先后兩次到其老巢高莊,向彭玉清交代政策,指明出路,勸其放下屠刀,歸順人民。但他執(zhí)迷不悟,甚至還當著劉玉飛的面說:“我彭玉清決不向解放軍投降,哪怕最后只剩下我一個人,我也不會降。”

此時,劉玉飛估計一定是遇到了這伙慣匪,所以,他一面派出兩名偵察兵回團部報信,一面讓大家構筑工事,準備戰(zhàn)斗。

原來彭玉清早就派出暗探跟蹤劉玉飛,當他聽到劉排長只帶五十余名戰(zhàn)士,便迅速集中了一千多名土匪奔向孟家拗,準備將偵察排一口吃掉。

彭玉清殺氣騰騰地帶著匪兵沖進村內(nèi),卻沒看見一個解放軍。這時他才醒悟,劉玉飛早已帶領偵察排占領了村后的主峰。

他沒有想到解放軍的行動這么快,心中已有幾分膽怯。但事已至此,他只好硬著頭皮出兵包圍孟拗村后主峰,占領主峰后面的高地,以切斷偵察排的退路。

然后親自督陣,鼓動匪兵向主峰沖擊,他揮舞著手槍向匪兵們鼓勁:“抓住劉玉飛,獎光洋500元,抓住一個偵察兵獎光洋50元。”

在金錢的誘惑下,匪兵們一窩蜂似的向主峰沖去。

劉玉飛從望遠鏡里發(fā)現(xiàn)山下的匪徒已將主峰包圍,便要求每個班在不同方向實施阻擊。他要求全體人員發(fā)揚英勇善戰(zhàn)的傳統(tǒng),匪不近前不開火,要做到彈無虛發(fā),槍槍中敵,以節(jié)約子彈,留待后用。

不一會,呦呦叫喊著的匪徒進入了偵察排的火力圈。劉玉飛一舉槍,喊道:“打!”

頓時,陣地前沿一片火海。只見沖在前面的匪兵一排排倒下去,跟在后面的匪兵也急忙滾了下來。

一次敗下陣來,彭玉清又組織下一次沖鋒,但都被劉玉飛居高臨下地打退了。時近傍晚,彭玉清先后組織的6次沖擊,都被偵察排―一打垮。

彭玉清仍不死心。這次,他親自帶隊,并將懸賞捉拿劉玉飛的金額提高到1000元,利用土匪普遍的貪婪心理,分2路再次向主峰沖去。

劉玉飛見狀,意識到匪徒們的這次沖擊會更加瘋狂。他命令3個班加固工事,并調(diào)整火力,沉著御敵。

不出所料,匪徒們的這次沖擊異常猛烈,偵察排的機槍手曹忠義,不幸胸部中彈,倒在了地上。正當劉排長過去要接過機槍時,只見曹忠義猛地從地上站起,他不顧傷痛,又端起機槍向匪徒掃射。

曹忠義的英勇行為鼓舞了全排,大家用更猛的火力反擊匪徒。在激戰(zhàn)中,彭玉清手下一名最兇狠的團長被擊斃,劉排長乘勢發(fā)起反沖鋒,在憤怒的火舌中,匪徒們的進攻再次被打退了。

夜幕降臨了,陣地出現(xiàn)了暫時的沉寂。劉排長想:雖然白天接連打退了土匪多次進攻,但是在山上饑寒相加,也不能久留。原先想等待援軍解圍,現(xiàn)在看來不能坐等了。必須趁匪徒久攻不下,死傷增多,產(chǎn)生恐懼心理的時機,設法突圍。

他找來班長和骨干戰(zhàn)士研究突圍辦法。大家提出,現(xiàn)在山下的匪兵人數(shù)多,包圍緊,宜用疑兵之計將匪調(diào)動,然后再突出去。劉排長同意了這個想法。

他找來司號員小王,讓他在主峰的左右兩側高地,輪番吹起調(diào)動和聯(lián)絡部隊的軍號。同時,令全體人員做好突圍的行動準備。

22時左右,山間突然響起了嘹亮的軍號聲,而且時而在左,時而在右,匪兵一聽,以為是解放軍的援軍來了,嚇得紛紛后逃。挨打了一天的彭玉清,此時半信半疑,又難以阻擋匪兵潰退,不得不跟著往后跑。

劉排長在山上看到山下的火把逐漸往遠處散去,知道這是匪兵在往回撤退。

他趕緊帶領全排人員沖下山去,跳出了包圍圈。

彭玉清撤了一段路程之后,發(fā)覺號聲停了,山下似乎也沒大部隊活動的影蹤,這才知道中了劉玉飛的計。于是,趕緊率領匪徒殺回孟家拗,可當他們沖上主峰之后,連一個人影也沒見到,彭玉清內(nèi)心后悔不迭。

劉玉飛帶領偵察排,在半路上遇到了增援部隊。一交換情況,才知道增援部隊來晚了是因為在路上遇上了另一股土匪,打了一仗,殲匪100多人,并繳獲了一批槍支彈藥。

劉玉飛在支援部隊勝利消息的鼓舞下,心計一動,隨即提出建議:我們來殺一個回馬槍。他估計彭玉清在識破疑兵計之后,肯定會率匪重返孟家拗再圍主峰,現(xiàn)在我們來一個反包圍,正好打他個措手不及。

大家同意了這個建議。

劉玉飛隨即帶領偵察排為前導,與增援部隊一起,跑步趕至了孟家拗。這時,彭玉清等匪兵剛從主峰下來,一個個筋疲力盡,正要準備休息。

劉玉飛一聲令下,頓時槍聲大作,殺聲震天,匪兵們被這突如其來的喊殺聲嚇得膽戰(zhàn)心驚,彭玉清明白,這一次再也不是共軍的小部隊了。他立即命令土匪摸黑抄小路逃遁。

彭玉清此次遭受重創(chuàng)之后,所剩人馬已不過半。但他仍未死心,又到處搜羅散匪,擴充兵力,繼續(xù)同解放軍為患。

1950年4月,湘西軍區(qū)司令員曹里懷來到芷江,會同軍分區(qū)的領導,研究貫徹中南軍區(qū)高干會議精神,確定將彭玉清股匪列為重點打擊的對象。

會議決定,將清剿彭玉清股匪的任務交給一四?師四一九團。

4月下旬,四一九團與地方政府一起,研究了匪情,制定了發(fā)動群眾配合剿匪的措施,并提出了響亮的口號:“活捉靈雞公,拔掉匪禍根。”

5月2日,四一九團各進剿分隊進駐彭玉清股匪盤踞的地區(qū),并先后占領了桐樹溪、高莊、通溪、公坪等地區(qū)。

在解放大軍的打擊下,彭玉清只好命令土匪埋藏槍支,化整為零,以躲避風險。

四一九團也隨之改變策略,轉入就地駐剿。他們通過各種方式,廣泛宣傳剿匪決心,發(fā)動群眾減租減息,在村內(nèi)清匪收槍。

這些舉措使在彭匪殘害下的廣大群眾很快覺悟,很多群眾都主動加入到剿匪斗爭的行列。

童養(yǎng)媳出身的王玉梅,在解放軍的宣傳教育下,主動向剿匪部隊報告匪蹤,并幫助部隊從蠻子洞取出了彭玉清埋藏的8挺機槍、48支步槍、一萬多發(fā)子彈和一部分軍用物品。

這些武器是彭玉清今后準備東山再起的唯一救命“稻草”,如今他的后備軍火庫給端掉了,使他遭到重大打擊。

6月初,彭玉清在桐樹溪一帶企圖搶奪地方武裝槍支。四一九團獲悉,立即派出3個連展開重點清剿。

彭玉清聞訊又率匪六十余人竄至芒江、懷化邊界的四印坡,企圖憑借這里險峻的地勢棲身安命。

剿匪部隊隨與駐懷化的四二○團聯(lián)系,對彭匪實施夾擊。彭玉清在四面受困、兩頭夾擊的情況下,鉆進四印坡的一個寨棚,利用土墻掩護,在天黑后才逃出解放軍的包圍圈。但其同伙在同我軍的對抗中,大部被殲。

戰(zhàn)斗結束后,進剿分隊就地展開了搜山追捕,并開展政治攻勢,廣泛張貼標語,宣傳對匪政策。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調(diào)查與準備,剿匪部隊召開了懲匪反霸大會,對幾名真心歸降、抓匪有功的人員實行獎勵,對死不改悔、拒絕投降的匪首彭林娃則宣布執(zhí)行死刑。

這次大會,使廣大群眾看到了人民政府和解放軍懲治土匪的決心,他們一掃過去害怕土匪報復的顧慮心理,積極參與到剿匪斗爭中來。

一些匪屬也紛紛勸說親人自首,此后僅十多天時間,就有一百多人向剿匪分隊繳械自新。

彭玉清逃脫后,輾轉山區(qū),吃住無著,夜不能安,日日心驚。

兩個月后的一天,他終于攜帶老婆、孩子和幾名隨從,走出山林,向進剿分隊投降。

這個早年曾口出狂言要與解放軍對抗到底的惡匪,在我強大的軍事力量和政治攻勢的夾擊下,終于違背了他自己的誓言,低下了他罪惡的頭。

至此,芷江東部地區(qū)的股匪全部消滅。軍民聯(lián)手擒拿匪首

1950年10月19日,湘西軍區(qū)調(diào)集一三九師四一五團、軍直山炮營、師直警衛(wèi)營共18個連隊,組成雪峰山區(qū)剿匪部隊,開赴雪峰山地區(qū),正式開始對活動在這一地區(qū)的股匪進行搜剿。

雪峰山山高林密,道路陡險,地形復雜,南部連接湖南的黔陽、會同、綏寧等地,多年來一直是土匪的藏身之處。

此時,盤踞在這里的股匪有“反共救國軍華南總部”前沿指揮官段明堂部,他們的活動地區(qū)在熟坪、羅翁一帶;前沿副指揮兼“第四縱隊”司令易豪部,活動于鐵山廟、大坪一帶,同在這一帶的還有“第四縱隊”所屬的“第一支隊”支隊長易朗照部;另外,還有活動于龍船塘、沙灣一帶的“第三方面軍第五縱隊第二游擊指揮部”指揮官兼“第四縱隊第二支隊”支隊長周連生部等。這些土匪加上一批小型股匪、散匪,共有一千三百多人。

剿匪部隊統(tǒng)由四一五團團長楊德榮、政委鄭文翰指揮,于10月19日開始,采取分割包圍、逐股聚殲的戰(zhàn)術,分兵4路,向雪峰山區(qū)的匪巢進軍。

楊德榮團長率領8個連,直撲鐵山廟,對易豪、易朗照股匪發(fā)起攻擊。

團參謀長李洪杰率領5個連,直奔羅翁,攻擊段明堂股匪。

四一五團鄭政委、黔陽縣長張茂林率領四一五團3個連及縣大隊一部,奔襲龍船塘周連生股匪。

黔陽縣第二區(qū)區(qū)長曾祿率領區(qū)小隊,配合四一五團兩個連進擊熟坪、竹坡區(qū)“第二游擊指揮部”副指揮黃大淵股匪。

20日拂曉,各路人馬殺向預定目標。在解放大軍凌厲的攻勢下,匪“第四縱隊第一支隊”大部被殲,其余股匪被打得七零八落,四散潛逃。

段明堂、易豪等匪首率殘部竄向鐵山,四一五團一、二連迅即以每小時七八公里的速度跑步追擊,終于在21日登上了海拔1500米的鐵山。

段明堂見解放軍勢不可擋,連指揮部的印章也來不及帶便慌慌張張地逃命去了,余匪一百多人被殲。

攻克鐵山之后,四一五團接著奔襲九牛塘,在這里又殲匪四百多人。

匪“第二游擊指揮部”指揮官周連生逃至大麻沖,又遭圍困,其高參黃東旭、政工室主任胡益、副指揮楊榮卿等人被擒。周連生在無路可逃的情況下,只好舉槍自殺。

戰(zhàn)斗結束后,經(jīng)清查,發(fā)現(xiàn)段明堂、易豪、易朗照、黃大淵等匪首在逃。四一五團首長和張茂林縣長根據(jù)新的情況作出決定,組織部隊發(fā)動群眾展開搜山清匪,緝拿匪首。

當?shù)卣€在鐵山、仙洋溪、大坪等地設立自新登記處,展開政治攻勢,敦促土匪自首。

經(jīng)過大張旗鼓的宣傳,這些地區(qū)僅10天時間就有五百多名匪徒登記自新。

駐軍四一五團配合當?shù)卣恼喂?,對在逃的匪首,組織武裝追捕,也取得了極大的戰(zhàn)果。

匪首段明堂從鐵山、九牛塘單槍匹馬逃出之后,先是隱藏在白攏的深山,后見解放軍來這里動員群眾搜山,只好連夜轉移至三定坡,躲藏在一個叫段順和的婦女家中,后來又轉到刀背領的一個巖洞內(nèi)。

11月11日,追捕段明堂的小分隊在楊繼元隊長的帶領下,先后在白垅、槽垅一帶偵察,獲得了確切訊息,便趕至三定坡段順和家,從其雙目失明的老母親的口中證實了段匪就隱藏在這里。

這時,恰逢段順和給土匪送飯回來,楊繼元問:

“你給誰送飯去了?”

段順和說:“不是送飯,是給鄰居送點東西。”

楊繼元指指她籃子里的飯碗說:“你這碗上還有米粒,你還敢說謊話。”

隨即,楊繼元向段順和交代政策,曉以利害,段順和這才說了實話。楊繼元當即讓她帶路,于當日16時,將段明堂擒獲。

易豪從鐵山潰逃之后,率殘部向黔陽、綏寧、武岡邊境一帶流竄。

四一五團組織多次圍殲,其殘部大部分被消滅,但易豪仍未落網(wǎng)。

黔陽縣二區(qū)區(qū)長王輔庭向部隊介紹說:“易豪肯定不會逃遠。他對洗馬鄉(xiāng)的山山水水、曲徑小路都很熟。又有家屬、親戚、明朋暗友作耳目,回旋余地大??梢詳喽ㄋ投阍诶霞腋浇?。”

四一五團首長聽后,抽調(diào)一個連配合區(qū)政府行動。區(qū)政府同部隊一起在洗馬鄉(xiāng)動員了六千多民兵拉網(wǎng)搜山,終于在李木沖發(fā)現(xiàn)了易豪的藏身洞,但人已逃走。

追捕分隊當即展開偵察,了解到易豪已逃往三角溪。追捕分隊隨即馬不停蹄地追到三角溪。當小分隊在古樓坪正與農(nóng)會武裝委員易鐵成研究緝拿方案時,一個叫易圣富的農(nóng)民跑來報告易豪的情況。

原來,易豪跑到三角溪后,找到與他同名同姓的易圣富(易豪原名圣富),企圖讓他幫忙弄張路條遠逃。

易圣富假意答應了他,并將他隱藏到一個地方,然后趕緊跑來報告。當夜,由易圣富帶路,15名解放軍戰(zhàn)士和15名全副武裝的民兵,在程連長的帶領下,迅速將易豪藏身地包圍。易豪企圖頑抗,當即被擊斃。

另一匪首易朗照從鐵山廟逃走后,讓他的20名隨從各奔生路,隨后同他的4個哥哥商議,決定往武漢暫避風險。

次日夜晚,他化裝成商人,從仙福橋搭木排去了常德。四一五團與區(qū)政府得到消息后,決定由偵察排長許漢章帶隊組成一個行動小組立即出發(fā),沿流水向常德追捕。經(jīng)25天,行程1000多公里,終于將匪首易朗照緝拿歸案。

鐵山大捷后,匪首黃大淵一部被殲,黃大淵只身逃往懷化排樓鄉(xiāng),潛藏在他的一佃戶家里。但當?shù)氐拿癖找共樵L匪情,令他無法安身,他只好又竄回土溪鄉(xiāng)新克村自己家,準備第2天遠逃他鄉(xiāng)。

他家昔日的長工龔振良,解放后受到土溪鄉(xiāng)農(nóng)會的教育,當上了治安員,此時見黃大淵潛回,便連夜報告了農(nóng)會。

農(nóng)會主席張遠家隨即召集農(nóng)會委員和民兵武裝委員開會,決定當晚行動,抓獲黃大淵。他們的行動方案是:集合民兵將黃大淵的家團團圍住,然后,由農(nóng)會主席張遠家、民兵武裝委員曾繼慶、農(nóng)會組織委員石光茂和龔振良4人破門入房,徒手擒拿黃大淵。

凌晨2時,六十多名干部、民兵悄悄地圍住了黃大淵的住宅。

張遠家等4人各持一支長手電筒和一把短馬刀,輕手輕腳地進入了黃大淵住房。4只手電筒一齊射向黃大淵,石光茂一個箭步上去,將尚在床上的黃大淵壓住,其他3人一齊動手,繳了他的槍,將他五花大綁,押送到了沙灣區(qū)政府。

到12月,四一五團在當?shù)卣闹С窒?,斃、傷、俘虜雪峰山區(qū)匪徒四百多人,敦促一千二百余人登記自新,緝拿全部潛逃的重要匪首歸案,圓滿地完成了剿匪任務。直搗土匪老巢

1950年12月,人民解放軍駐湘黔邊界地區(qū)部隊組成了聯(lián)合會剿指揮部,決定對盤踞在湘西邊界的最后一股土匪進行致命的一擊。

參加會剿的主力部隊有駐貴州邊境的第十七軍五十師一四九團、一五○團和師直屬分隊,第十六軍四十七師一三九團,駐湘西的第四十七軍一四○師四一九團,及當?shù)氐牡胤轿溲b和民兵組織。

盤踞在這一帶的匪首主要有原芷江匪首、“湘黔邊區(qū)反共救國軍”總司令楊永清等7人。

楊永清在中心區(qū)被解放軍擊潰后,逃至晃縣的涼傘,邀集在晃縣的匪首姚大榜、貴州天柱縣的匪首楊德莊、田大進、鎮(zhèn)遠縣的匪首楊漢章、三穗縣的匪首粟滿庭、玉屏縣的匪首龍湘池等人商定對策。

商議的結果,他們決定成立“湘黔邊區(qū)反共游擊總司令部”,并推舉楊永清為總司令,姚大榜、楊德莊為副總司令,以幫會形式統(tǒng)領5000名匪徒,在湘黔邊界進行反共破壞活動。

這伙土匪的主要活動地點在貴州三穗縣的雪洞與湖南晃縣的涼傘(簡稱雪涼地區(qū))一帶。

我軍駐湘黔邊界地區(qū)部隊聯(lián)合會剿指揮部針對這伙土匪的活動特點,制定了“雪涼會剿”方案。

方案決定,四一九團負責圍殲晃縣之匪,貴州部隊負責合圍雪洞、涼傘地區(qū)之匪,玉屏駐軍負責堵截北逃的匪徒。

12月6日,參加湘黔邊界會剿的二十多個連隊和地方武裝、民兵共三千多人,按照預定方案全面展開。

傍晚時分,四一九團三營營長、晃縣剿匪指揮部指揮長李玉春、副營長王清元、中共晃縣縣委書記趙振英,率領5個連隊直接進攻中寨。

7日拂曉,四一九團二營從芷江奔襲過來,首先占領了中寨后山高地,接著三營趕到,形成了對中寨的包圍。盤踞在中寨的楊伯南等股匪,招架不住兩路大軍的圍剿,沒放幾槍就四散逃竄,中寨隨即解放。

8日,縣剿匪指揮部決定兵分兩路,分別由李玉春、王清元率領,圍殲在新寨的姚大榜股匪。

部隊出發(fā)后,姚大榜就察覺了我軍的意圖,隨即率眾匪逃往毫慶灣。

9日清晨,王清元帶部隊在毫慶灣與姚大榜匪部三百多人打響,經(jīng)數(shù)小時激戰(zhàn),姚匪率二百多人逃脫。解放軍俘獲了姚大榜的老婆、女婿及其他匪眾五十多人,擊斃姚大榜的三兒子姚應金以下四十多人。

接著,指揮部以一部分兵力繼續(xù)追殲姚大榜匪部,其余力量則前去奔襲琴堂。在琴堂,我軍又殲滅土匪一個營,繳獲一批武器。

12月25日,姚大榜率殘部經(jīng)禾灘竄至十家坪,準備于當晚在蔣家溪、酒家塘一帶偷渡武水,再逃往貴州六龍山老窩。

剿匪指揮部獲悉這一情況后,立即調(diào)集3個區(qū)中隊扼守渡河要點;四一九團組織一個特種排,攜帶小炮、機槍、沖鋒槍,埋伏在武水渡口邊,準備將匪殲滅于河中。

23時左右,姚大榜率匪徒來到武水河邊,自己率領一部分人登船。

船至中流,在這里守候的區(qū)中隊和解放軍一齊開火,船上土匪亂成一團,結果船翻人亡,姚大榜被擊斃。

岸上未上船的土匪見受到解放軍阻擊,轉身往山上跑,也被早已埋伏在這里的區(qū)中隊殲滅。

在姚大榜股匪覆滅的同時,貴州剿匪部隊也先后在雪洞、涼傘等地,殲滅了鄒志權、楊漢章率領的匪“第十二縱隊”,俘獲匪“第二前進指揮所”指揮官楊德莊、“第八縱隊”司令汪昌仁等人。

匪總司令楊永清設在涼傘尖鋒坡的指揮部,被我軍的小炮摧毀。他只好帶幾個心腹逃往登豐鄉(xiāng)的一個深山老林藏身。

楊永清在山上藏了幾天,缺衣少食,饑餓難忍,便讓他的小老婆下山找糧食,她的行蹤正好被貴州鎮(zhèn)遠軍分區(qū)偵察連副連長焦志林率領的便衣小組發(fā)現(xiàn)。

焦志林不動聲色跟蹤上山,在楊永清正吃他老婆帶回的食物時,將其擒拿,其余匪徒也被偵察連的同志全部活捉。

12月26日,楊永清被押回芷江,在這里接受由芷江、黔陽、晃縣等6個縣的六千多名人民代表參加的公審大會的會審,最后被執(zhí)行槍決。

雪涼合圍戰(zhàn),歷時二十多天,共殲匪五千八百多人。匪“湘黔邊區(qū)反共游擊總司令部”的傾巢覆滅,使湘西及貴州邊界地區(qū)的人民得到了永久的安寧。

湘西邊沿地區(qū)的剿匪,至1950年12月基本結束,共殲匪2?3萬余人,其中大隊長以上匪首一百余人。在會剿期間,中共湖南省委、省人民政府、湖南軍區(qū)聯(lián)合發(fā)出指示,在廣大農(nóng)村發(fā)動群眾清匪肅特,實現(xiàn)了黨政軍民齊動手的總體戰(zhàn)略。

1950年10月至1951年2月,全省有計劃地組織農(nóng)民開展大規(guī)模的搜山行動達一千余次,捕捉到匪特分子七千多人。其中,湘西地區(qū)有30萬民兵配合部隊行動,僅麻陽、鳳凰2縣一次大搜山就有3?25萬人參加,擊斃了為害鳳凰人民長達30年之久的慣匪頭目龍云飛,捕獲了“川湘黔反共救國軍”副總指揮田瑞清等一百多名散匪。

湘西邊緣區(qū)會剿的勝利結束,打破了“湘西土匪永剿不滅”的神話,也徹底粉碎了蔣介石要把湘西變成“大陸游擊根據(jù)地”的美夢。

這一勝利,進一步穩(wěn)定了社會秩序,保證了土地改革的實施,也為抽調(diào)兵力參加抗美援朝和加強海邊防提供了最基本的保證。本書主要參考資料

《解放戰(zhàn)爭大全景之解放湖南》豫穎主編軍事誼文出版社

《中南大剿匪紀實》彭新云易忠李佑軍著解放軍出版社

《中南大剿匪》劉文彥湖北人民出版社

《軍事歷史期刊之奔襲嘉藍臨――憶湘南剿匪戰(zhàn)役》作者:曹海炳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

《湘潮期刊之岳陽“四三”反革命暴亂案始末》秦小燕著中共湖南省委黨史研究室主辦湘潮雜志社編輯出版

《岳陽市情網(wǎng):岳陽黨史之“四三”慘案的教訓》郝湘基著中共岳陽市委黨史市志辦公室

《岳陽市情網(wǎng):岳陽黨史之我所經(jīng)歷的“四三”慘案》李長林著中共岳陽市委黨史市志辦公室

《中國常德史志網(wǎng):常德史志之武陵古今之送“西天王”上西天》譚燕鄧福先著常德市黨史辦

《中國常德史志網(wǎng):常德史志之平息暴亂》常德市黨史辦

《中國常德史志網(wǎng):常德史志之再擒匪首“郭和尚”》魯祖安著常德市黨史辦

《臨澧史志:史志天地之臨澧縣剿匪實錄》張榮錦著臨澧縣史志辦

《常德市檔案局網(wǎng)站:常德歷史上的今天之太浮山剿匪》湖南省常德市檔案局辦

《反特鎮(zhèn)反運動實錄》曉鋒美東北根著金城出版社

《中國土匪大結局》劉革學著湖北人民出版社

點擊獲取下一章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