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5 10:44:38

●劉伯承走出機艙,見朱德正向他揮手,他急步跨下舷梯,與朱德的手緊緊地握到了一起。

●朱德顯得興致勃勃,一邊走一邊講戰(zhàn)爭年代看地形的笑話。

●劉伯承用標準的軍人姿態(tài),正步走到軍旗前面,單膝跪倒在軍旗前,雙手捧起軍旗的下角,吻了一下,然后站起身來,接過軍旗致答詞。

● 軍事學院成立

共和國故事?將帥搖籃劉伯承出任校長

1950年10月27日,一架銀白色的客機從山城重慶呼嘯而起,在藍天上畫了個優(yōu)美的弧線后,一路穿云破霧向北京飛去。

寬闊的機艙里,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劉伯承透過舷窗,深情地望著腳下這片他為之奮斗的土地。

大巴山雄峻高大,層林盡染,江漢平原似綠色的錦緞一般伸展到天邊,奔騰的長江在錦緞上蜿蜒出一條閃亮的光鏈,像一條銀龍在扭動飛舞。

這就是我的祖國!

劉伯承俯瞰著腳下的錦繡河山,不禁思緒如潮,心潮澎湃,他想到了新中國建設的燦爛前景,想到了軍事教育事業(yè)即將出現的繁榮春天。

1950年6月間,劉伯承得知,中央軍委決定在戰(zhàn)爭年代創(chuàng)辦的各類學校的基礎上,改建適應現代戰(zhàn)爭條件的正規(guī)軍事學校,各軍、兵種都要新建自己的各級專業(yè)技術學校,作為先導,全軍要首先創(chuàng)辦一所教育訓練中、高級干部的陸軍大學。

一聽到這個消息,劉伯承心中立即萌動投身軍隊院校教育的念頭。

全國解放之后,隨著戰(zhàn)爭的硝煙淡去,全黨將工作重心由農村轉向城市,中心任務也由主要領導革命戰(zhàn)爭轉向領導大規(guī)模經濟建設。與此同時,人民解放軍的建設也進入到了一個嶄新的發(fā)展階段。

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由于客觀環(huán)境、條件的限制,使人民軍隊的建設一直處于比較低級的階段。即兵種單一,只有陸軍和少量炮兵、工程兵,裝備落后,步槍加小炮,特種裝備中全軍坦克不到100輛,軍隊編制、制度也不正規(guī),作戰(zhàn)指揮也不集中、不統一,部隊打仗還帶有游擊痕跡等等。

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國共產黨掌握了全國的統一政權,控制了城市工業(yè)和全國資源,并擁有強大而可靠的經濟基礎,人民軍隊的建設條件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

新時代給人民軍隊提出了新的歷史任務。今后,人民軍隊將主要擔負保衛(wèi)和鞏固人民民主專政的職責。這就給軍隊提出了如何進行正規(guī)化、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性課題。

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求軍隊進到建軍的高級階段,即建設諸軍兵種合成軍隊,和掌握現代軍事科學技術的階段。這是人民解放軍面臨的又一次偉大轉變。

毛澤東曾經說過,有了人才就有了一切。任何工作都是以人才建設為先導的。為了適應這個轉變,創(chuàng)辦、擴建以陸軍大學為首的一批軍事院校,自然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劉伯承正是考慮到這一點,才主動請求讓自己去辦軍校的。

建國后不久,有人向劉伯承透露,中共中央準備調他進京,出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一職。

劉伯承聽后,幽默而風趣地說:“我年紀大了,跑不動了,還當啥子總參謀長??倕⒅\長我已經當過4次了,總沒有當好嘛!這次就不要再去當吧。我還是去辦學校,搞教育,當教書先生吧!”

就這件事,中共中央也曾非正式地征求過劉伯承的意見。劉伯承明白,這是中共中央領導人對他的關懷,要為自己安排一個合適的職位。但劉伯承心里更明白自己的情況,自己年事已高,身體又不好。總參謀長是軍隊建設第一線上的重要職務,最好讓年富力強的人去擔任,自己應該另謀所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劉伯承認為:潛心鉆研學術,辦學校培養(yǎng)干部,這對自己來說倒是最合適的。于是,他給中共中央寫了一封信,請求辭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書記、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的職務,去參與籌建軍事學校。

在信中,劉伯承懇切地寫道:

要建設一支現代化的軍隊,最難的是干部的培養(yǎng),而培養(yǎng)干部最難的又是高級干部的培養(yǎng)。我愿意辭去在西南擔任的一切行政長官的職務,去辦一所軍事學校。戰(zhàn)爭已經結束了,我年齡這么大了,還是讓我去辦學校吧!

中共中央很快批準了劉伯承的要求,決定委派他去辦學校、搞教育,把他那豐富的作戰(zhàn)、建軍經驗傳授給全軍中、高級干部,從而在教育與訓練上更好地完成人民解放軍向正規(guī)化現代化軍隊的轉變。

為此,毛澤東和朱德給他寫了親筆信,讓他把西南的行政工作移交給鄧小平、賀龍負責,并盡快到北京領導籌建陸大。

創(chuàng)建正規(guī)化現代化高級指揮學府的使命,歷史性地落在了劉伯承的肩上。

對如何給劉伯承遞交信件,中共中央也很重視,特地委托代理總參謀長聶榮臻辦理。聶榮臻決定派遣華北軍政大學副教育長陶漢章專程前往重慶送信。

聶榮臻對陶漢章說:“你在紅二方面軍時就認識劉伯承同志,所以送信的差使讓你去。”

陶漢章到達重慶見到劉伯承,遞上了毛澤東、朱德的親筆信。

劉伯承看完信,摘下眼鏡,一邊擦一邊高興地說:“古語說得好,‘君命召,不俟駕而行’??!請你轉告聶老總,就說我愉快地接受了這個任務。我把這里的工作給小平同志和賀老總交代一下就走,不日即到京復命。”

幾天后,當陶漢章向劉伯承辭行時,劉伯承再次請他向聶榮臻轉述自己堅決服從調動,愿意去學校的愉快心情。還托他捎回一些四川榨菜、豆瓣醬之類的土特產食品,說:“朱老總、聶老總都是四川佬,這些東西又便宜又好吃,他們一定喜歡。”

就在劉伯承準備交接工作,到北京籌建陸軍大學的時候,朝鮮戰(zhàn)爭的形勢日益緊張起來。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zhàn)爆發(fā)。美帝國主義隨后宣布武裝援助南朝鮮,同時派遣海軍進入臺灣海峽,侵占中國的領土臺灣。

9月15日,美軍在仁川登陸,大舉向北朝鮮不斷進犯,并把戰(zhàn)火燒到了中國的東北邊境,熊熊的戰(zhàn)火隔江可見。

為了支援朝鮮人民的抗美戰(zhàn)爭,保家衛(wèi)國,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愿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開赴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前線。

現代戰(zhàn)爭打的是人才和裝備,朝鮮前線急需大批干部,而大批干部又需要加速培養(yǎng),需要系統地教育與訓練。形勢逼人,創(chuàng)辦陸軍大學已經刻不容緩。

就在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zhàn)的第四天,毛澤東給劉伯承發(fā)了一個急電:

伯承同志,此間恩來、總司令、榮桓、榮臻和我,希望你速來京主持籌建陸大,你意如何?

劉伯承接到電報,他在重慶再也坐不住了,他把西南的繁忙公務迅速交代完畢,便匆匆地登上了飛往北京的客機。

飛機一路穿云破霧,把巴山蜀水一股腦兒地拋在身后。幾個小時后,太行山脈和燕山山脈相繼映入眼簾,在峰巒之間逶迤奔騰的長城,以及紫禁城里金碧輝煌的建筑群剛剛在機身下掠過,飛機已緩緩地降落在北京西郊機場的跑道上了。

劉伯承走出機艙,見朱德正向他揮手,他疾步跨下舷梯,與朱德的手緊緊地握到了一起。學院定址南京

1950年6月間,在中央軍委的領導下,成立陸軍大學籌委會,從全軍各單位抽調得力干部參加,并派人到東北等地勘查地形,選擇建校地址,準備動工興建陸大校舍。

后來,因為抗美援朝戰(zhàn)爭爆發(fā),所以決定把校址建在北京或其他省市,具體地點授權劉伯承選定。

為了確定陸大的校址,劉伯承頂著北京11月里凜冽的寒風在北京尋找適合辦學的地點。

一天上午,劉伯承和陸軍大學籌備委員會蕭克等人,乘車出北京城尋找未來的陸大校址。朱德聽說要為陸大選校址,就說:“我和你們一起去看。”

劉伯承、朱德等人先坐車到府右街附近原北洋軍閥陸軍大學的舊址,一看,過去的建筑不大適合于現代教學。同時,房子太破,一下子修不起來,不行。又到五棵松一帶,還不行。后來,一行人又驅車來西郊的紅山口,一連跑了四五個小時,還是沒有找到合適的地點。

接下來,他們又向西到永定河沿岸,最后向東折回到八里莊忠烈祠。

他們不顧風沙撲面、寒氣襲人,幾次登上山崗,興致勃勃地察看地形、水源,選擇營建陸大的合適地點。朱德興致勃勃地,一邊走一邊講戰(zhàn)爭年代看地形的笑話。

但是,由于當時這一帶供水電困難,只好放棄。

第二天一早,劉伯承又驅車向西,出西直門,來到圓明園勘查。

圓明園位于京郊西北,西與頤和園、玉泉山遙遙相對,占地廣闊,環(huán)境幽靜,地理位置十分優(yōu)越,是辦學校的理想場所。

但是,圓明園對中國人民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圓明園曾是盛極一時的清朝皇家園林,在當時是與法國盧浮宮等世界著名皇家園林齊名,但是,英法聯軍1860年放火燒毀了它,至今只剩下一片廢墟。

劉伯承認為,圓明園遺址是帝國主義列強侵華的歷史見證,對于教育后代,激發(fā)人們的愛國主義精神具有重要意義,軍隊不應該占用。于是,劉伯承最終放棄了在這里建校的想法。

經過兩次實地勘查,劉伯承考慮到,要興建這樣一個大型的軍事學校要花很多的錢,而國家剛剛走出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財政經濟狀況還沒有根本好轉,而且抗美援朝戰(zhàn)爭正在進行,百廢待舉,百業(yè)待興,財力、物力都很緊張。更為重要的是,國家迫切需要大量軍事人才,如果中規(guī)中矩地建校,還需要一定的時間,這顯然不符合當下的要求。

為了早日開學,培養(yǎng)懂得現代戰(zhàn)爭的干部以支援朝鮮前線,也為了減輕人民的負擔,劉伯承建議:陸大的校舍暫不動工興建,先找一個可以辦學的地方把學校辦起來再說。劉伯承的意見得到陸大籌委會的贊同。

于是,劉伯承把目標投向了華東軍區(qū)軍政大學。華東軍大設在南京城的科南隅,原國民黨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和國防部的院內。占地約3平方公里,房屋面積達47萬平方米,各類設施也較齊全。

早在1949年5月,劉伯承主政南京的時候,就曾經去過那里,詳細查看過那里的房屋、設施情況,并向中共中央專門作過匯報。那時,劉伯承就考慮過將來在那里辦學校培養(yǎng)干部的問題。

蕭克從南京去考察回來后,報告說原國民黨陸軍大學的校址比較好,并提出軍事學院的校址設在南京。劉伯承欣然地說:“這事你定就行了。”

這樣,劉伯承決定向中共中央提出報告,建議把陸大暫時設在南京。這個建議得到了中共中央的批準。0周恩來會見劉伯承

1950年11月初,政務院總理周恩來特意把劉伯承等人請到中南海,就籌建中陸軍大學的相關事宜交換意見。

當劉伯承等人來到中南海西花廳總理辦公室的時候,周恩來剛剛起床,早飯還沒吃。

周恩來和大家一一握手問候,并親切地對劉伯承說:“劉老,你來了。我起晚了。”

劉伯承與周恩來久已相熟,從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到1932年5月中央蘇區(qū)第四次反“圍剿”,劉伯承曾與周恩來共事,由此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誼。劉伯承對周恩來一向十分敬佩,周恩來也對劉伯承很尊重,常常對人稱贊劉伯承博學強識,通曉古今,總是親切地稱他“劉老”。

聽到周恩來如此說,劉伯承百感交集,他知道周恩來日理萬機,經常通宵達旦地工作,常常不能按時睡眠。劉伯承深情地說:“總理,你多睡一會兒吧。我們昨天是睡久了。聽說你每天要工作到早晨三四點鐘才休息,太勞累了!”

周恩來擺了擺手說:“不要緊,我習慣了。”

這時,工作人員端來了早餐,周恩來跟大家打個招呼便開始用餐。

劉伯承仔細地看了老戰(zhàn)友的住所,房間陳舊,設備簡陋,靠墻排滿了書柜,3張方桌接成一個長會議桌。房間里最顯眼的是那張又寬又長的寫字臺,上面放滿了摞得很高的文件和書籍。

周恩來的餐桌上,擺著3塊烤饅頭片、1碟咸菜、1杯牛奶和1個煎雞蛋。

已經成為大國總理的周恩來,仍然保持著戰(zhàn)爭年代那種艱苦樸素的作風。看著這一切,劉伯承和同來的人都很感慨。

周恩來用完早餐后,談話開始。

“總理,我接到毛主席的電報就來了。”劉伯承微笑著向周恩來報到。

“你這個人組織性紀律性是非常強的,只要中央有命令,你馬上就會來。”周恩來的話語里透著十二萬分的滿意。

“我來是來了,就是怕搞不好。”劉伯承又謙遜地說。

聽到這話,周恩來笑了,鼓勵劉伯承說:“你搞得好,搞得好的。你有幾個特長:有學問,有搞教育的經驗,又非常嚴格,嚴師出高徒嘛!”

面對老戰(zhàn)友,劉伯承誠懇地表達自己的心情和要求:“總理,可不能那么講,我是能做一點就做一點。我能力實在不足,過去搞紅大,那個好搞,兩三個月就過去了。現在搞現代化,我也是沒有經驗的。你看能不能給我找?guī)讉€好助手?”

接下來,周恩來代表中共中央提出了陸大臨時黨委的組成方案,并和劉伯承一起,詳細研究了陸大的組織機構和一些領導干部的人選問題。

幾天后,周恩來再次會見劉伯承等人,向他們傳達毛澤東關于辦好陸大的指示。

毛澤東的指示基本精神是:

按照延安抗大總校的方針,要在人民解放軍建軍傳統的基礎上,認真學習外國軍隊的先進經驗。

1936年,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創(chuàng)辦了“中國抗日紅軍大學”,第二年更名為“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簡稱“抗大”。

毛澤東親自為抗大制定了“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機動靈活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的教育方針和“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校訓,為抗大建設指明了方向。

在談話中,周恩來還告訴劉伯承等人,為辦好陸大,毛澤東主席已經從蘇聯聘請了一批顧問。

聽到這個消息,劉伯承想起當年與共產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李德的交往。

李德那種獨斷專行、飛揚跋扈的霸道作風,曾給中國革命造成巨大損失,也在他的心中刻下了一道深深的傷痕。

于是,劉伯承向周恩來建議:“總理,我考慮了很長時間,叫顧問不如叫專家好。顧問,顧問,就是要‘顧’我們的‘問’。叫專家就超脫了。你當你的專家,我們干我們的工作。我請你,你就講;我不請你,你就不要‘顧問’我嘛!”

聽了劉伯承這番話,周恩來也想起了李德的事情,連忙說:“對,對,叫專家好。”

為此,國務院后來還專門發(fā)出通知:除過去按顧問名義聘請來華的外國專家仍稱顧問外,以后新聘請來華的和過去非按顧問名義聘請來華的外國專家,一律稱呼“專家”。

在這次會談中,周恩來還和劉伯承等人就籌建工作的一些具體事宜進行研究:

一是校名問題。鑒于將來要開辦海軍科和空軍科,劉伯承建議將陸大更名為軍事學院。

二是校址問題。為了早日開學,減少國家的財政支出,劉伯承提出把校址暫時設在南京華東軍大所在地。以后有條件營建新校舍再行搬遷。

三是干部問題。當時朝鮮前線急需干部,新建立的各軍兵種及其領導機關需要干部,地方上各條戰(zhàn)線也需要軍隊干部去支援,使軍隊的干部不夠用的問題顯得很突出。所以,從全軍調干部很困難。

針對第三個問題,劉伯承請求以華東軍大和華北軍大的一部分干部為基礎,依托華東軍區(qū)組織起軍事學院的各級機構。這些意見,周恩來完全贊同。

當談話結束,劉伯承等人起身準備離開的時候,周恩來再次親切地問劉伯承:“劉老,你看還有什么事情嗎?”

劉伯承用試探的口氣說:“總理,我想,校址既然設在南京,能不能讓陳老總來兼政委呢?”

周恩來臉上露出微笑,坦率地點穿了劉伯承的心思,“我明白你的意思,陳毅是華東軍區(qū)司令員,你讓他兼政委,找他要人、要錢、要房子就好說了,是這個意思吧?”

“是啊!我是有這個意思。”劉伯承一面回答,一面有點不好意思地笑了。

幾天后的一個晚上,周恩來第三次會見劉伯承。

他們首先研究了教學方針和教學內容。在大體確定軍事、政治、文化各課的課程后,周恩來特別強調要搞好文化教學,指出軍隊的干部文化低,這是歷史造成的。只有學好文化科學知識,才能掌握現代軍事科學技術。接著,又研究了教員問題。

劉伯承提出,現在從軍隊中選調教員非常困難,不過,在起義、投誠和解放過來的原國民黨軍官當中,有的人有較高的文化水平和軍事學術素養(yǎng)。

周恩來表示,可以讓這些人當教員,教育他們?yōu)樾轮袊膰澜ㄔO事業(yè)服務。以后,再從每期畢業(yè)學員中選留一些人員任教,逐步改變這種狀況。

最后,周恩來勉勵劉伯承說:“搞現代化軍隊建設,許多東西我們都沒有經驗。雖然劉老是個老教育家,搞了很久了,但搞現代化的軍事學院,也還要不斷地學習外國的先進經驗,學習現代軍事科學,研究現代戰(zhàn)爭的特點,把豐富的作戰(zhàn)、建軍經驗加以總結提高,傳授給全軍中、高級干部。”

這次談話進行了3個多小時才結束。劉伯承等人走出西花廳,沿著中南海湖畔的磚石道向大門口走去。

這時,夜已經很深了。中南海顯得格外寧安、靜謐,人們的腳步在水泥路上發(fā)出“嗒嗒”的聲音。當北京的市民已經進入夢鄉(xiāng)的時候,中南海的一座座庭院仍然放射出明亮的燈光。

瑟瑟寒風中,人民軍隊的現代化進程拉開帷幕,暗夜中的燈火里,解放軍正規(guī)化建設吹響了號角。劉伯承建設學院

1950年11月13日晚,劉伯承帶著《關于創(chuàng)建軍事學院的意見書》,又一次來到中南海西花廳周恩來總理辦公室,向周恩來和有關部門的負責人聶榮臻、蕭克等作詳細匯報。

周恩來主持匯報會,由他讀一條讓大家討論一條。遇到有修改補充的地方,就隨手記下來。

劉伯承起草的《關于創(chuàng)辦軍事學院的意見書》,除校名和校址按他原先的建議,定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暫設南京,主要內容是關于組織機構和訓練方針。

“意見書”是這樣的:

關于組織機構:

學員與班次。共設陸軍本科、陸軍速成科。空軍速成科、海軍速成科、情報參謀訓練班、俄文訓練班等6個學習單位,及1個陸軍函授科的業(yè)務機構。

陸軍本科定額370名,收團、營級及部分優(yōu)秀的連級干部,有初中文化水平,年齡在30歲左右者。

陸軍速成科定額500名,收軍、師、團及個別兵團級干部,具有高小文化水平者。

情報參謀訓練班,由總參情報部選送學員50名。

俄文訓練班,由中央軍委俄文編譯局負責選調50名相當大學文化程度、有俄文基礎的人員再予提高,并授以軍事知識,以解決軍事翻譯及俄文教員的缺額。函授科定額150名,收在職團級至兵團級干部,有自學能力者。

學制。陸軍本科2年,陸軍速成科、情報參謀訓練班、俄文訓練班均為1年,陸軍函授科1年半。海、空軍速成科暫緩成立。

領導機構:

全院設訓練部、政治部、院務部和干部管理處。并設立戰(zhàn)史、戰(zhàn)役戰(zhàn)術、司令部工作、后方勤務、通信聯絡、政治經濟、文化外語等15個教學組織,以及學術研究室和翻譯室。

所需干部:

除已決定調作學院領導干部的促其到職外,擬再由全國各大軍區(qū)調25名軍、師級及個別團級,有相當文化程度及實戰(zhàn)經驗,有培養(yǎng)前途的軍政干部來院培養(yǎng),做各教學組織和各學員科的領導。學院各級行政領導干部及工作人員,由華東軍大和華北軍大選調。

關于訓練方針:

在人民解放軍現有素質及軍事思想的基礎上,熟悉與指揮現代各技術兵種,并且組織其協同動作。同時熟悉參謀勤務與通信聯絡,以準備與美帝為首的侵略集團作戰(zhàn)。

《關于創(chuàng)辦軍事學院的意見書》由周恩來修改后,上報給中共中央。3天后,毛澤東親自批準了這個報告。從此,開始了籌建工作的新階段。

1950年11月21日夜晚,劉伯承乘火車趕赴南京,投入了緊張的建校和教學準備工作。

如果說,以前的工作主要是研究起草軍事學院的創(chuàng)辦計劃,那么,以后的工作則是把這個創(chuàng)辦計劃付諸實施,把藍圖變成現實。

劉伯承首先根據周恩來的指示,成立中國共產黨軍事學院臨時委員會。臨時黨委由劉伯承、陳士榘、陳伯鈞、鐘期光、劉忠5名委員和2名候補委員組成。接著,黨委會第一次會議在學院召開。

會議召開時,除劉忠之外,其他委員都已到職,會議進行到一半時,原任西康軍區(qū)司令員的劉忠千里迢迢趕來報到。

劉忠原是第一二九師和第二野戰(zhàn)軍的干部,是劉伯承的老部下。劉忠見到劉伯承倍覺親切,他一面向劉伯承立正、敬禮,一面氣喘吁吁地說:“劉司令員,我……我來晚了。”

劉伯承連忙從座位上站起,快步走到劉忠跟前,伸手緊緊握住劉忠的手,風趣地說:“劉忠同志,你來得不晚,來得正好。你看,就差你這一角了嘛!”

11月30日,中央軍委正式任命劉伯承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院長,同時,任命陳士榘為訓練部長,陳伯鈞、陶漢章為副部長,鐘期光為政治部主任兼干部管理處主任,劉忠為院務部部長。

這個領導班子是由中央軍委從全國各大軍區(qū)抽調干部組成的。其中,陳士榘、鐘期光來自華東軍區(qū),陳伯鈞來自中南軍區(qū),劉忠來自西南軍區(qū),陶漢章來自華北軍區(qū)。

領導班子組成后,在劉伯承的主持下,學院連續(xù)召開了院務工作會議、團以上干部會議和教學工作人員大會。在會議上,劉伯承號召全院同志“組織起來”,“行動起來”,把“組織起來”作為軍事學院開宗明義的“第一樂章”。

從11月下旬開始,奉中央軍委命令,由全國各大軍區(qū)調給軍事學院擔任領導工作的干部陸續(xù)報到了。但是,原定調的25名,只到了11名。其他大部分因種種原因沒有到任。

劉伯承只好先以這11名干部充任各教學組織和各學員科的領導,然后把從華東軍大、華北軍大調來的干部分配到機關各科室、各基層分隊工作。

另外,又把新入伍的1000多名青年學生編成1個教導團,下設步兵、炮兵、工兵、裝甲兵和通信兵等5個營,專供演習使用。就這樣,初步建立起了軍事學院的組織機構。

在選拔和使用干部上,劉伯承堅決服從中央軍委的決定和總政、總干的安排,堅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賢的原則。他說:“我辦軍事學院,是把華東軍大和華北軍大‘兩塊銀’鑲嵌在一起了。”

從12月份開始,從全軍招收的學員們陸續(xù)從全國各地前來軍事學院報到。

劉伯承根據報到的學員們的實際情況,重新調整了各個學員科的組成和學制。把原來的情報參謀訓練班改為情報科,學制2年;把原來的陸軍本科、陸軍速成科分為3個科:1個訓練團及部分優(yōu)秀的營級干部,學制2年;1個訓練師、團級干部,學制1年;1個訓練師以上高級干部,學制也是1年。

對于報到的學員,劉伯承按照中央軍委規(guī)定的入學條件進行了嚴格的復查,將“少數師團干部,因身體殘疾不能堅持學習者,及一部分營級干部,軍事基礎太淺,無實戰(zhàn)經驗,非優(yōu)秀干部,確無造就前途者”,一概退回。但是,由于當時干部的文化程度普遍很低,對學員文化程度的審查則不得不適當放寬尺度,只要求有高小甚至初小文化水平就可以了。

報到學員共900多名。經過復查,不符合入學條件,退回或轉送其他學校的有140多名,軍事學院只招收了758名學員。劉伯承說,這樣做的目的,是把好鋼用在刀刃上。選拔一個合格的學員入學,就要出一個合格的“產品”交給國家。

劉伯承對于各個學員科和教學組織的名稱,都字斟句酌,反復推敲。

訓練師以上高級干部的學員科,有人提議叫“將官班”。劉伯承認為這個名稱不好,因為國民黨陸軍大學就曾經設有“將官班”。這個“將官班”根本不是傳授軍事學術的組織,而是為蔣介石為了分化瓦解國民黨內部的各個派系,收買拉攏各派將領服務的,在國內早已聲名狼藉。

經過反復思考,劉伯承決定訓練將官的定名為高級速成科;訓練師、團級干部的定名為上級速成科;訓練團級及部分優(yōu)秀營級干部的定名為基本科。

12月15日,劉伯承頒布了軍事學院訓練工作大綱。

大綱規(guī)定: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的目的,在于訓練和培養(yǎng)高級和上級指揮員及參謀干部。在實施訓練之后,以能培養(yǎng)完全忠實于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央人民政府與中國人民事業(yè),且善于組織與指揮現代化團、師及諸兵種合成部隊。在戰(zhàn)場上進行諸兵種協同動作的指揮員。

大綱還規(guī)定了基本科、上級速成科、高級速成科、情報科的訓練內容和訓練方法,同時,還規(guī)定了軍事、政治、文化教育的時間比例。軍事訓練占70%,政治教育占12%,文化教育占18%。

不久,劉伯承又頒布了政治工作大綱。

大綱規(guī)定:

學院政治工作要掌握在我軍現有基礎上去建設現代國防的指導思想。掌握聯合兵種的作戰(zhàn)本領,必須是和總結我們過去的作戰(zhàn)經驗相結合。應當強調學習新東西,但不能脫離我們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實際情況。

……

一方面應當說明我們現在迫切需要迅速掌握現代化的軍事科學;又一方面又應根據學員實際情況,協助改進教學方法,鞏固與提高學習信心與學習情緒。同時,反對驕傲自滿、懶惰松懈,鬧個人主義以及無組織無紀律等現象。

這兩個大綱,體現了中央軍委關于創(chuàng)辦軍事學院的方針,明確了軍事學院訓練工作和政治工作的基本方向和任務。在學院初建的過程中,劉伯承把戰(zhàn)爭年代那種雷厲風行的作風帶到了工作中。雖然學院的組織機構尚未健全,但劉伯承已著手進行各項具體的教學準備。

軍事學院第一次訓練準備會,很快擬訂出基本、上級速成、高級速成和情報4個科第一學期的教學計劃;確定這4個科軍事基本課目的教授方法和野外作業(yè)實施方法;并組織了對一些重要課程的集體備課和試教工作。

這一年的最后一天,劉伯承向全體教員、學員和機關工作人員,作了題為《學習任務與學習任務的保障》的動員報告。

劉伯承說:

全國人民在今天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反對帝國主義的怒潮中,籌建了我們的軍事學院。也就是說,我們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是在國家被侵略的斗爭狀態(tài)之下籌建起來的。這是有著重大意義的。

經過將近3個月準備,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已具雛形,在1951年到來之際,學院舉行了隆重的成立典禮。隆重舉行成立典禮

1951年1月15日晨,風清日爽,碧空如洗。經過短短48天的時間,學院籌備工作就大體就緒?;究?、上級速成科、高級速成科和情報科第一期,已經在1月8日開始上課。

在這個人民軍隊歷史性的一天,軍事學院將舉行盛大的成立典禮。

學院大門口扎起了彩坊,路兩旁插上彩旗,樓房上懸掛著大幅的標語,到處呈現出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象。

校園里的中心廣場被布置得莊嚴肅穆。粉刷一新的檢閱臺上面懸掛著一顆巨大的“八一”軍徽,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檢閱臺兩側搭起了參觀臺和來賓席,再往外還豎立兩個橫向標語牌,一邊寫著“學習先進的軍事科學提高自己的軍事水準”,另一邊寫著“掌握現代的技術兵器指揮各兵種協同動作”。

廣場的中央矗立起一根銀白色的旗桿和一個金黃色的標語塔,上面寫著:“全學院教職學員團結努力,為完成學會戰(zhàn)勝敵人的軍事學術的任務而斗爭。”

中央軍委為軍事學院開學發(fā)來了祝詞。

祝詞說:

茲值軍事學院開學之際,特向你們致賀!望全院同志們努力學習,總結我軍作戰(zhàn)經驗,發(fā)揚我軍的優(yōu)良傳統,學習蘇聯的建軍經驗,掌握正規(guī)化的軍事科學與指揮藝術。

根據馬列主義的建軍原則與毛澤東同志的建軍思想,從我軍現有基礎上,為建設更強大的中國人民的國防軍而奮斗!

中央軍委送來了賀幛,上寫:

為建設正規(guī)化現代化的國防軍而奮斗!

中央軍委還派華東軍區(qū)司令員陳毅、總政副主任肖華、總參軍訓部長蕭克等人,出席成立典禮。

軍委各總部、各軍兵種、各大軍區(qū)、中國人民志愿軍和一些野戰(zhàn)軍,以及華東黨政機關,也送來了賀幛,并派代表參加這規(guī)模宏大的盛典。

黨和國家領導人還專門為學院成立題詞。

毛澤東為軍事學院成立題詞:

努力學習,保衛(wèi)國防

朱德為軍事學院成立題詞:

為建設現代化的強大的國防軍而奮斗!

8時,劉伯承身穿黃呢軍服,精神抖擻、步履穩(wěn)健地走上檢閱臺,向中央軍委代表報告典禮開始。這時,軍樂隊奏起國歌,鮮艷的五星紅旗在廣場中央的銀白色旗桿上冉冉升起。

首先舉行授旗儀式。

陳毅代表中央軍委授旗并講話。他說:

今天,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舉行成立授旗閱兵式。我代表中央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將我們中國人民解放軍偉大的光榮的“八一”旗幟,授予劉院長伯承同志和軍事學院全體同志。

這面旗幟,代表我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偉大領袖毛主席和偉大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克服困難,英勇戰(zhàn)斗,為人民服務的光榮傳統。這是常勝的旗幟,他強有力地莊嚴地顯示幾十年來中國勞動人民能以自己的武裝,英勇地戰(zhàn)勝帝國主義和國內反動派。

我希望軍事學院全體同志在劉院長領導之下,保持和繼承我軍的光榮傳統,去完成毛主席、中央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所給予的通曉馬列主義軍事科學、通曉毛澤東軍事思想、通曉組織與指揮現代化作戰(zhàn)、負責訓練與培養(yǎng)訓練高級指揮員的光榮教育任務!

我相信在劉院長領導下的軍事學院,將能在我國的軍事建設中以及在保衛(wèi)祖國、保衛(wèi)世界民主和平偉大斗爭中起重要作用。

陳毅講話結束后,向劉伯承授軍旗。

劉伯承用標準的軍人姿態(tài),正步走到軍旗前面,單膝跪倒在軍旗前,雙手捧起軍旗的下角,吻了一下,然后站起身來,接過軍旗致答詞。

劉伯承慷慨激昂的聲音通過麥克風傳遍全場:

我接受了我們軍事學院的戰(zhàn)斗旗幟之后,讓我在您面前,向我們中央人民政府和軍事委員會提出保證:我們全院人員將永遠保持這面尊嚴的富有光榮的斗爭歷史傳統的旗幟,作為我們軍人的英勇與榮譽的象征。

軍事委員會給予軍事學院的任務,是在人民解放軍現在素質及軍事思想的基礎上,訓練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忠實于中央人民政府及人民事業(yè),能熟悉與指揮現代各技術兵種并組織其協同動作,同時熟悉參謀勤務與通信聯絡,以準備與美帝為首的侵略集團作戰(zhàn)的指揮人員。我在此向您提出保證:我們剛成立的軍事學院的學員、教員、政治人員、行政人員,一定能團結努力,發(fā)揚高度的組織性,為如期完成這一光榮任務而斗爭。

劉伯承話后,手擎著軍旗走下檢閱臺,登上一輛敞篷吉普車,在兩名頭戴鋼盔、手握鋼槍的警衛(wèi)戰(zhàn)士的護衛(wèi)下,乘車繞場一周,向全場展示軍旗。然后,交給在儀仗隊前面站立的軍旗手。

接著,舉行閱兵式和分列式。

劉伯承同陳毅、肖華和蕭克,乘敞篷吉普車,檢閱了由學員、教員和機關工作人員組成的各個方隊,然后回到檢閱臺。在登上檢閱臺的時候,劉伯承、陳毅兩個人互相禮讓,劉伯承請陳毅先上,陳毅卻推劉伯承先上。最后,兩人笑著挽臂攜手,一同走上檢閱臺。

閱兵式和分列式開始,各個方隊以“八一”軍旗為前導,邁著整齊的步伐,呼著嘹亮的口號,一次通過檢閱臺。軍旗手手握鮮紅的軍旗在兩名護旗手的護衛(wèi)下走在方隊的最前列。在經過檢閱臺時,軍旗在行進中被風吹著,如一團火焰從方隊中升起,在碧藍的天空中劃出一道曲線,指向前方。

軍旗就是號角,隨著軍旗的舞動,通過檢閱臺的方隊由踏步走改為正步走,數百雙軍靴整齊如一地在廣場上落下又抬起,腳步聲、口號聲,震撼長空。整齊的軍裝,雪白的手套,閃亮的鋼槍,威武的鋼盔,在冬日的陽光下構成一道鋼澆鐵鑄的流動長城。

檢閱臺上的首長向通過檢閱臺的學員及工作人員敬禮。這標致著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開始向正規(guī)化、現代化建設邁出了第一步。

當晚,在南京市人民大會堂舉行了軍事學院成立慶祝大會。劉伯承致開幕詞,他首先對各單位前來參加成立典禮的代表們表示歡迎,對華東軍區(qū)、華北軍區(qū)參加籌建工作的人員以及華東黨政各機關表示感謝。他重申了中央軍委賦予軍事學院的訓練任務,要求學員要拿出打敗敵人的戰(zhàn)斗精神來攻讀所學的課業(yè),日有進益,像過去歷次戰(zhàn)斗勝利成功一樣,獲得學習的勝利成功。

陳毅代表中央軍委在會上講話。陳毅闡述了在人民解放軍優(yōu)良傳統的基礎上學習現代軍事科學的重要意義,號召全體學員“要用苦功從事學習,要有克服困難的決心,要打破輕視學習的情緒,要打破自高自大不求進步的情緒,要克服拒絕吸收新知識的保守傾向,要把戰(zhàn)場上的突進勇氣轉到學習上去。”

肖華、蕭克、學員代表、高級速成科班主任楊勇,也先后在大會上講了話。

至此,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籌建完成,開始為軍隊的正規(guī)化和現代化建設培育新苗,為新中國的國防事業(yè)培養(yǎng)高級人才。軍事集訓培養(yǎng)高級將領

1954年5月16日,劉伯承坐上了向北京奔馳而去的列車。他此行的任務是領導全軍高級干部進行“集團軍防御戰(zhàn)役”集訓。這是繼1952年5月,“集團軍進攻戰(zhàn)役”集訓后,又一次全軍范圍的在職高級干部短期軍事集訓。

這次集訓,是在劉伯承的積極倡議之下舉行的。全國解放后,劉伯承在給中央軍委的報告中和在許多會議上的講話里,在強調訓練一般干部重要意義的同時,特別強調訓練高級干部對于人民解放軍實現正規(guī)化、現代化的重要意義,提請中央軍委把這一工作逐步開展起來。

中央軍委十分重視劉伯承的意見。除按期選調一部分中、高級干部入軍事學院離職學習外,還采取多種方法訓練大多數在職中、高級干部:一是批準軍事學院開設了高級函授系,招收一批學員進行函授教育,在開學和畢業(yè)考試時到軍事學院短期集中,其他時間則在職學習,由軍事學院發(fā)給教材講義,并派出教員巡回輔導。二是在軍事學院舉行較大規(guī)模的軍事演習時,組織全軍中、高級干部參觀見習,從中學習諸軍兵種合成作戰(zhàn)的組織與指揮。3年多來,全軍共有1萬多名中、高級干部參觀見習。三是利用軍事學院的教學力量和教學條件,組織高級干部短期集訓,每次學習研究一個專題。

5月18日,中央軍委以軍委辦公廳、總參作戰(zhàn)部和軍事學院三家組成集訓班秘書處,以副總參謀長張宗遜為集訓班班主任,負責日常行政事務,而集訓班整個訓練工作則由劉伯承以軍事總導演的名義領導實施。參加集訓的正式學員有各大軍區(qū)、志愿軍,軍委各總部、各軍兵種、各軍事院校的領導干部,以及軍事學院高級速成系第二期學員,共138人,還有旁聽學員113人,總數為251人。

5月19日,集訓班正式開課,劉伯承把整個身心都撲在集訓班的工作上。他吃、住都在集訓班。白天,和學員們一起聽課,參加課題討論。晚上,聽取各個小組匯報,檢查學習進度和學習情況。他還擔任了“集團軍防御戰(zhàn)役原則”一課的講授任務,并組織指導了集團防御作業(yè)和室內半示范演習。

對于參加集訓的高級干部,劉伯承嚴格要求他們遵守紀律,遵守各項規(guī)章制度,努力學好軍事科學與指揮藝術。他對學員們說:“學習軍事科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家要多流點汗水,我是要提問大家的。”在他的領導和模范作用的影響下,學員們學習刻苦、作業(yè)認真,晚上經常加班到十一二點鐘,有時星期天也不休息。整個集訓班充滿著刻苦鉆研軍事科學的濃厚空氣。

6月19日,集訓結束。劉伯承作了學習總結和學術總講評。他首先指出:集團軍進攻與防御戰(zhàn)役集訓,統稱為戰(zhàn)役法集訓,是學習研究現代戰(zhàn)役法的一般準則,即組織戰(zhàn)役、指揮戰(zhàn)役的領導藝術。這是兵團以上高級指揮員及其領導機關參謀人員必須掌握的。接著,他結合軍事導演3個階段的實施過程,闡述了集團軍防御戰(zhàn)役中關于戰(zhàn)役計劃的擬制,集中主要力量,實施反沖擊、反突擊和反攻等若干軍事理論問題。他根據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對于現代化戰(zhàn)爭的不斷探索,把集團軍防御戰(zhàn)役這樣一個大兵團作戰(zhàn)的戰(zhàn)斗編成、戰(zhàn)役布勢和指揮方法等各個方面講得十分清楚透徹,使這次集訓的理論水平大為提高。

各個學習小組在總結時都說:集訓內容生動豐富,集訓方法靈活多樣,準備工作周到細致,教員講課系統熟練,軍事導演組織嚴密、指揮得當,在集中兵力和協同動作方面更有獨到之處。他們還一致談到,劉伯承院長的模范作用、嚴格要求和不斷督促檢查,砥礪和鞭策了大家,推動了學習的深入。

這次集訓結束后,各大軍區(qū)、各軍兵種仿照這次集訓的內容和方法,也普遍進行了一次戰(zhàn)役法集訓,從而掀起了全軍高級干部學習軍事科學的熱潮。

這次集訓也使劉伯承在訓練高級干部方面邁出了新的一步?;氐侥暇殖脽岽蜩F、馬不停蹄地組織籌備規(guī)??涨暗?ldquo;集團軍進攻轉海岸防御首長――司令部演習”,即山東半島演習……

劉伯承領導的軍事學院5年來的訓練工作究竟如何,事實已經做出了最好的回答。5年來,劉伯承為了辦好軍事學院,為了訓練好全軍中、高級干部,起早睡晚、廢寢忘食、殫精竭慮、嘔心瀝血,工作比戰(zhàn)爭年代還要繁重、更為辛苦。過度的疲勞,使得他多病的身體越來越衰弱了。他的夫人汪榮華說:“在我們共同生活的數十年中,我看到他這一時期的學習和工作是最辛苦的,身體也是最不好的。”

一、軍事學院成立

●劉伯承走出機艙,見朱德正向他揮手,他急步跨下舷梯,與朱德的手緊緊地握到了一起。

●朱德顯得興致勃勃,一邊走一邊講戰(zhàn)爭年代看地形的笑話。

●劉伯承用標準的軍人姿態(tài),正步走到軍旗前面,單膝跪倒在軍旗前,雙手捧起軍旗的下角,吻了一下,然后站起身來,接過軍旗致答詞。

● 軍事學院成立

共和國故事?將帥搖籃劉伯承出任校長

1950年10月27日,一架銀白色的客機從山城重慶呼嘯而起,在藍天上畫了個優(yōu)美的弧線后,一路穿云破霧向北京飛去。

寬闊的機艙里,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劉伯承透過舷窗,深情地望著腳下這片他為之奮斗的土地。

大巴山雄峻高大,層林盡染,江漢平原似綠色的錦緞一般伸展到天邊,奔騰的長江在錦緞上蜿蜒出一條閃亮的光鏈,像一條銀龍在扭動飛舞。

這就是我的祖國!

劉伯承俯瞰著腳下的錦繡河山,不禁思緒如潮,心潮澎湃,他想到了新中國建設的燦爛前景,想到了軍事教育事業(yè)即將出現的繁榮春天。

1950年6月間,劉伯承得知,中央軍委決定在戰(zhàn)爭年代創(chuàng)辦的各類學校的基礎上,改建適應現代戰(zhàn)爭條件的正規(guī)軍事學校,各軍、兵種都要新建自己的各級專業(yè)技術學校,作為先導,全軍要首先創(chuàng)辦一所教育訓練中、高級干部的陸軍大學。

一聽到這個消息,劉伯承心中立即萌動投身軍隊院校教育的念頭。

全國解放之后,隨著戰(zhàn)爭的硝煙淡去,全黨將工作重心由農村轉向城市,中心任務也由主要領導革命戰(zhàn)爭轉向領導大規(guī)模經濟建設。與此同時,人民解放軍的建設也進入到了一個嶄新的發(fā)展階段。

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由于客觀環(huán)境、條件的限制,使人民軍隊的建設一直處于比較低級的階段。即兵種單一,只有陸軍和少量炮兵、工程兵,裝備落后,步槍加小炮,特種裝備中全軍坦克不到100輛,軍隊編制、制度也不正規(guī),作戰(zhàn)指揮也不集中、不統一,部隊打仗還帶有游擊痕跡等等。

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國共產黨掌握了全國的統一政權,控制了城市工業(yè)和全國資源,并擁有強大而可靠的經濟基礎,人民軍隊的建設條件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

新時代給人民軍隊提出了新的歷史任務。今后,人民軍隊將主要擔負保衛(wèi)和鞏固人民民主專政的職責。這就給軍隊提出了如何進行正規(guī)化、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性課題。

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求軍隊進到建軍的高級階段,即建設諸軍兵種合成軍隊,和掌握現代軍事科學技術的階段。這是人民解放軍面臨的又一次偉大轉變。

毛澤東曾經說過,有了人才就有了一切。任何工作都是以人才建設為先導的。為了適應這個轉變,創(chuàng)辦、擴建以陸軍大學為首的一批軍事院校,自然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劉伯承正是考慮到這一點,才主動請求讓自己去辦軍校的。

建國后不久,有人向劉伯承透露,中共中央準備調他進京,出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一職。

劉伯承聽后,幽默而風趣地說:“我年紀大了,跑不動了,還當啥子總參謀長。總參謀長我已經當過4次了,總沒有當好嘛!這次就不要再去當吧。我還是去辦學校,搞教育,當教書先生吧!”

就這件事,中共中央也曾非正式地征求過劉伯承的意見。劉伯承明白,這是中共中央領導人對他的關懷,要為自己安排一個合適的職位。但劉伯承心里更明白自己的情況,自己年事已高,身體又不好??倕⒅\長是軍隊建設第一線上的重要職務,最好讓年富力強的人去擔任,自己應該另謀所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劉伯承認為:潛心鉆研學術,辦學校培養(yǎng)干部,這對自己來說倒是最合適的。于是,他給中共中央寫了一封信,請求辭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書記、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的職務,去參與籌建軍事學校。

在信中,劉伯承懇切地寫道:

要建設一支現代化的軍隊,最難的是干部的培養(yǎng),而培養(yǎng)干部最難的又是高級干部的培養(yǎng)。我愿意辭去在西南擔任的一切行政長官的職務,去辦一所軍事學校。戰(zhàn)爭已經結束了,我年齡這么大了,還是讓我去辦學校吧!

中共中央很快批準了劉伯承的要求,決定委派他去辦學校、搞教育,把他那豐富的作戰(zhàn)、建軍經驗傳授給全軍中、高級干部,從而在教育與訓練上更好地完成人民解放軍向正規(guī)化現代化軍隊的轉變。

為此,毛澤東和朱德給他寫了親筆信,讓他把西南的行政工作移交給鄧小平、賀龍負責,并盡快到北京領導籌建陸大。

創(chuàng)建正規(guī)化現代化高級指揮學府的使命,歷史性地落在了劉伯承的肩上。

對如何給劉伯承遞交信件,中共中央也很重視,特地委托代理總參謀長聶榮臻辦理。聶榮臻決定派遣華北軍政大學副教育長陶漢章專程前往重慶送信。

聶榮臻對陶漢章說:“你在紅二方面軍時就認識劉伯承同志,所以送信的差使讓你去。”

陶漢章到達重慶見到劉伯承,遞上了毛澤東、朱德的親筆信。

劉伯承看完信,摘下眼鏡,一邊擦一邊高興地說:“古語說得好,‘君命召,不俟駕而行’??!請你轉告聶老總,就說我愉快地接受了這個任務。我把這里的工作給小平同志和賀老總交代一下就走,不日即到京復命。”

幾天后,當陶漢章向劉伯承辭行時,劉伯承再次請他向聶榮臻轉述自己堅決服從調動,愿意去學校的愉快心情。還托他捎回一些四川榨菜、豆瓣醬之類的土特產食品,說:“朱老總、聶老總都是四川佬,這些東西又便宜又好吃,他們一定喜歡。”

就在劉伯承準備交接工作,到北京籌建陸軍大學的時候,朝鮮戰(zhàn)爭的形勢日益緊張起來。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zhàn)爆發(fā)。美帝國主義隨后宣布武裝援助南朝鮮,同時派遣海軍進入臺灣海峽,侵占中國的領土臺灣。

9月15日,美軍在仁川登陸,大舉向北朝鮮不斷進犯,并把戰(zhàn)火燒到了中國的東北邊境,熊熊的戰(zhàn)火隔江可見。

為了支援朝鮮人民的抗美戰(zhàn)爭,保家衛(wèi)國,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愿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開赴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前線。

現代戰(zhàn)爭打的是人才和裝備,朝鮮前線急需大批干部,而大批干部又需要加速培養(yǎng),需要系統地教育與訓練。形勢逼人,創(chuàng)辦陸軍大學已經刻不容緩。

就在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zhàn)的第四天,毛澤東給劉伯承發(fā)了一個急電:

伯承同志,此間恩來、總司令、榮桓、榮臻和我,希望你速來京主持籌建陸大,你意如何?

劉伯承接到電報,他在重慶再也坐不住了,他把西南的繁忙公務迅速交代完畢,便匆匆地登上了飛往北京的客機。

飛機一路穿云破霧,把巴山蜀水一股腦兒地拋在身后。幾個小時后,太行山脈和燕山山脈相繼映入眼簾,在峰巒之間逶迤奔騰的長城,以及紫禁城里金碧輝煌的建筑群剛剛在機身下掠過,飛機已緩緩地降落在北京西郊機場的跑道上了。

劉伯承走出機艙,見朱德正向他揮手,他疾步跨下舷梯,與朱德的手緊緊地握到了一起。學院定址南京

1950年6月間,在中央軍委的領導下,成立陸軍大學籌委會,從全軍各單位抽調得力干部參加,并派人到東北等地勘查地形,選擇建校地址,準備動工興建陸大校舍。

后來,因為抗美援朝戰(zhàn)爭爆發(fā),所以決定把校址建在北京或其他省市,具體地點授權劉伯承選定。

為了確定陸大的校址,劉伯承頂著北京11月里凜冽的寒風在北京尋找適合辦學的地點。

一天上午,劉伯承和陸軍大學籌備委員會蕭克等人,乘車出北京城尋找未來的陸大校址。朱德聽說要為陸大選校址,就說:“我和你們一起去看。”

劉伯承、朱德等人先坐車到府右街附近原北洋軍閥陸軍大學的舊址,一看,過去的建筑不大適合于現代教學。同時,房子太破,一下子修不起來,不行。又到五棵松一帶,還不行。后來,一行人又驅車來西郊的紅山口,一連跑了四五個小時,還是沒有找到合適的地點。

接下來,他們又向西到永定河沿岸,最后向東折回到八里莊忠烈祠。

他們不顧風沙撲面、寒氣襲人,幾次登上山崗,興致勃勃地察看地形、水源,選擇營建陸大的合適地點。朱德興致勃勃地,一邊走一邊講戰(zhàn)爭年代看地形的笑話。

但是,由于當時這一帶供水電困難,只好放棄。

第二天一早,劉伯承又驅車向西,出西直門,來到圓明園勘查。

圓明園位于京郊西北,西與頤和園、玉泉山遙遙相對,占地廣闊,環(huán)境幽靜,地理位置十分優(yōu)越,是辦學校的理想場所。

但是,圓明園對中國人民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圓明園曾是盛極一時的清朝皇家園林,在當時是與法國盧浮宮等世界著名皇家園林齊名,但是,英法聯軍1860年放火燒毀了它,至今只剩下一片廢墟。

劉伯承認為,圓明園遺址是帝國主義列強侵華的歷史見證,對于教育后代,激發(fā)人們的愛國主義精神具有重要意義,軍隊不應該占用。于是,劉伯承最終放棄了在這里建校的想法。

經過兩次實地勘查,劉伯承考慮到,要興建這樣一個大型的軍事學校要花很多的錢,而國家剛剛走出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財政經濟狀況還沒有根本好轉,而且抗美援朝戰(zhàn)爭正在進行,百廢待舉,百業(yè)待興,財力、物力都很緊張。更為重要的是,國家迫切需要大量軍事人才,如果中規(guī)中矩地建校,還需要一定的時間,這顯然不符合當下的要求。

為了早日開學,培養(yǎng)懂得現代戰(zhàn)爭的干部以支援朝鮮前線,也為了減輕人民的負擔,劉伯承建議:陸大的校舍暫不動工興建,先找一個可以辦學的地方把學校辦起來再說。劉伯承的意見得到陸大籌委會的贊同。

于是,劉伯承把目標投向了華東軍區(qū)軍政大學。華東軍大設在南京城的科南隅,原國民黨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和國防部的院內。占地約3平方公里,房屋面積達47萬平方米,各類設施也較齊全。

早在1949年5月,劉伯承主政南京的時候,就曾經去過那里,詳細查看過那里的房屋、設施情況,并向中共中央專門作過匯報。那時,劉伯承就考慮過將來在那里辦學校培養(yǎng)干部的問題。

蕭克從南京去考察回來后,報告說原國民黨陸軍大學的校址比較好,并提出軍事學院的校址設在南京。劉伯承欣然地說:“這事你定就行了。”

這樣,劉伯承決定向中共中央提出報告,建議把陸大暫時設在南京。這個建議得到了中共中央的批準。0周恩來會見劉伯承

1950年11月初,政務院總理周恩來特意把劉伯承等人請到中南海,就籌建中陸軍大學的相關事宜交換意見。

當劉伯承等人來到中南海西花廳總理辦公室的時候,周恩來剛剛起床,早飯還沒吃。

周恩來和大家一一握手問候,并親切地對劉伯承說:“劉老,你來了。我起晚了。”

劉伯承與周恩來久已相熟,從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到1932年5月中央蘇區(qū)第四次反“圍剿”,劉伯承曾與周恩來共事,由此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誼。劉伯承對周恩來一向十分敬佩,周恩來也對劉伯承很尊重,常常對人稱贊劉伯承博學強識,通曉古今,總是親切地稱他“劉老”。

聽到周恩來如此說,劉伯承百感交集,他知道周恩來日理萬機,經常通宵達旦地工作,常常不能按時睡眠。劉伯承深情地說:“總理,你多睡一會兒吧。我們昨天是睡久了。聽說你每天要工作到早晨三四點鐘才休息,太勞累了!”

周恩來擺了擺手說:“不要緊,我習慣了。”

這時,工作人員端來了早餐,周恩來跟大家打個招呼便開始用餐。

劉伯承仔細地看了老戰(zhàn)友的住所,房間陳舊,設備簡陋,靠墻排滿了書柜,3張方桌接成一個長會議桌。房間里最顯眼的是那張又寬又長的寫字臺,上面放滿了摞得很高的文件和書籍。

周恩來的餐桌上,擺著3塊烤饅頭片、1碟咸菜、1杯牛奶和1個煎雞蛋。

已經成為大國總理的周恩來,仍然保持著戰(zhàn)爭年代那種艱苦樸素的作風??粗@一切,劉伯承和同來的人都很感慨。

周恩來用完早餐后,談話開始。

“總理,我接到毛主席的電報就來了。”劉伯承微笑著向周恩來報到。

“你這個人組織性紀律性是非常強的,只要中央有命令,你馬上就會來。”周恩來的話語里透著十二萬分的滿意。

“我來是來了,就是怕搞不好。”劉伯承又謙遜地說。

聽到這話,周恩來笑了,鼓勵劉伯承說:“你搞得好,搞得好的。你有幾個特長:有學問,有搞教育的經驗,又非常嚴格,嚴師出高徒嘛!”

面對老戰(zhàn)友,劉伯承誠懇地表達自己的心情和要求:“總理,可不能那么講,我是能做一點就做一點。我能力實在不足,過去搞紅大,那個好搞,兩三個月就過去了。現在搞現代化,我也是沒有經驗的。你看能不能給我找?guī)讉€好助手?”

接下來,周恩來代表中共中央提出了陸大臨時黨委的組成方案,并和劉伯承一起,詳細研究了陸大的組織機構和一些領導干部的人選問題。

幾天后,周恩來再次會見劉伯承等人,向他們傳達毛澤東關于辦好陸大的指示。

毛澤東的指示基本精神是:

按照延安抗大總校的方針,要在人民解放軍建軍傳統的基礎上,認真學習外國軍隊的先進經驗。

1936年,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創(chuàng)辦了“中國抗日紅軍大學”,第二年更名為“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簡稱“抗大”。

毛澤東親自為抗大制定了“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機動靈活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的教育方針和“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校訓,為抗大建設指明了方向。

在談話中,周恩來還告訴劉伯承等人,為辦好陸大,毛澤東主席已經從蘇聯聘請了一批顧問。

聽到這個消息,劉伯承想起當年與共產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李德的交往。

李德那種獨斷專行、飛揚跋扈的霸道作風,曾給中國革命造成巨大損失,也在他的心中刻下了一道深深的傷痕。

于是,劉伯承向周恩來建議:“總理,我考慮了很長時間,叫顧問不如叫專家好。顧問,顧問,就是要‘顧’我們的‘問’。叫專家就超脫了。你當你的專家,我們干我們的工作。我請你,你就講;我不請你,你就不要‘顧問’我嘛!”

聽了劉伯承這番話,周恩來也想起了李德的事情,連忙說:“對,對,叫專家好。”

為此,國務院后來還專門發(fā)出通知:除過去按顧問名義聘請來華的外國專家仍稱顧問外,以后新聘請來華的和過去非按顧問名義聘請來華的外國專家,一律稱呼“專家”。

在這次會談中,周恩來還和劉伯承等人就籌建工作的一些具體事宜進行研究:

一是校名問題。鑒于將來要開辦海軍科和空軍科,劉伯承建議將陸大更名為軍事學院。

二是校址問題。為了早日開學,減少國家的財政支出,劉伯承提出把校址暫時設在南京華東軍大所在地。以后有條件營建新校舍再行搬遷。

三是干部問題。當時朝鮮前線急需干部,新建立的各軍兵種及其領導機關需要干部,地方上各條戰(zhàn)線也需要軍隊干部去支援,使軍隊的干部不夠用的問題顯得很突出。所以,從全軍調干部很困難。

針對第三個問題,劉伯承請求以華東軍大和華北軍大的一部分干部為基礎,依托華東軍區(qū)組織起軍事學院的各級機構。這些意見,周恩來完全贊同。

當談話結束,劉伯承等人起身準備離開的時候,周恩來再次親切地問劉伯承:“劉老,你看還有什么事情嗎?”

劉伯承用試探的口氣說:“總理,我想,校址既然設在南京,能不能讓陳老總來兼政委呢?”

周恩來臉上露出微笑,坦率地點穿了劉伯承的心思,“我明白你的意思,陳毅是華東軍區(qū)司令員,你讓他兼政委,找他要人、要錢、要房子就好說了,是這個意思吧?”

“是啊!我是有這個意思。”劉伯承一面回答,一面有點不好意思地笑了。

幾天后的一個晚上,周恩來第三次會見劉伯承。

他們首先研究了教學方針和教學內容。在大體確定軍事、政治、文化各課的課程后,周恩來特別強調要搞好文化教學,指出軍隊的干部文化低,這是歷史造成的。只有學好文化科學知識,才能掌握現代軍事科學技術。接著,又研究了教員問題。

劉伯承提出,現在從軍隊中選調教員非常困難,不過,在起義、投誠和解放過來的原國民黨軍官當中,有的人有較高的文化水平和軍事學術素養(yǎng)。

周恩來表示,可以讓這些人當教員,教育他們?yōu)樾轮袊膰澜ㄔO事業(yè)服務。以后,再從每期畢業(yè)學員中選留一些人員任教,逐步改變這種狀況。

最后,周恩來勉勵劉伯承說:“搞現代化軍隊建設,許多東西我們都沒有經驗。雖然劉老是個老教育家,搞了很久了,但搞現代化的軍事學院,也還要不斷地學習外國的先進經驗,學習現代軍事科學,研究現代戰(zhàn)爭的特點,把豐富的作戰(zhàn)、建軍經驗加以總結提高,傳授給全軍中、高級干部。”

這次談話進行了3個多小時才結束。劉伯承等人走出西花廳,沿著中南海湖畔的磚石道向大門口走去。

這時,夜已經很深了。中南海顯得格外寧安、靜謐,人們的腳步在水泥路上發(fā)出“嗒嗒”的聲音。當北京的市民已經進入夢鄉(xiāng)的時候,中南海的一座座庭院仍然放射出明亮的燈光。

瑟瑟寒風中,人民軍隊的現代化進程拉開帷幕,暗夜中的燈火里,解放軍正規(guī)化建設吹響了號角。劉伯承建設學院

1950年11月13日晚,劉伯承帶著《關于創(chuàng)建軍事學院的意見書》,又一次來到中南海西花廳周恩來總理辦公室,向周恩來和有關部門的負責人聶榮臻、蕭克等作詳細匯報。

周恩來主持匯報會,由他讀一條讓大家討論一條。遇到有修改補充的地方,就隨手記下來。

劉伯承起草的《關于創(chuàng)辦軍事學院的意見書》,除校名和校址按他原先的建議,定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暫設南京,主要內容是關于組織機構和訓練方針。

“意見書”是這樣的:

關于組織機構:

學員與班次。共設陸軍本科、陸軍速成科??哲娝俪煽啤⒑\娝俪煽?、情報參謀訓練班、俄文訓練班等6個學習單位,及1個陸軍函授科的業(yè)務機構。

陸軍本科定額370名,收團、營級及部分優(yōu)秀的連級干部,有初中文化水平,年齡在30歲左右者。

陸軍速成科定額500名,收軍、師、團及個別兵團級干部,具有高小文化水平者。

情報參謀訓練班,由總參情報部選送學員50名。

俄文訓練班,由中央軍委俄文編譯局負責選調50名相當大學文化程度、有俄文基礎的人員再予提高,并授以軍事知識,以解決軍事翻譯及俄文教員的缺額。函授科定額150名,收在職團級至兵團級干部,有自學能力者。

學制。陸軍本科2年,陸軍速成科、情報參謀訓練班、俄文訓練班均為1年,陸軍函授科1年半。海、空軍速成科暫緩成立。

領導機構:

全院設訓練部、政治部、院務部和干部管理處。并設立戰(zhàn)史、戰(zhàn)役戰(zhàn)術、司令部工作、后方勤務、通信聯絡、政治經濟、文化外語等15個教學組織,以及學術研究室和翻譯室。

所需干部:

除已決定調作學院領導干部的促其到職外,擬再由全國各大軍區(qū)調25名軍、師級及個別團級,有相當文化程度及實戰(zhàn)經驗,有培養(yǎng)前途的軍政干部來院培養(yǎng),做各教學組織和各學員科的領導。學院各級行政領導干部及工作人員,由華東軍大和華北軍大選調。

關于訓練方針:

在人民解放軍現有素質及軍事思想的基礎上,熟悉與指揮現代各技術兵種,并且組織其協同動作。同時熟悉參謀勤務與通信聯絡,以準備與美帝為首的侵略集團作戰(zhàn)。

《關于創(chuàng)辦軍事學院的意見書》由周恩來修改后,上報給中共中央。3天后,毛澤東親自批準了這個報告。從此,開始了籌建工作的新階段。

1950年11月21日夜晚,劉伯承乘火車趕赴南京,投入了緊張的建校和教學準備工作。

如果說,以前的工作主要是研究起草軍事學院的創(chuàng)辦計劃,那么,以后的工作則是把這個創(chuàng)辦計劃付諸實施,把藍圖變成現實。

劉伯承首先根據周恩來的指示,成立中國共產黨軍事學院臨時委員會。臨時黨委由劉伯承、陳士榘、陳伯鈞、鐘期光、劉忠5名委員和2名候補委員組成。接著,黨委會第一次會議在學院召開。

會議召開時,除劉忠之外,其他委員都已到職,會議進行到一半時,原任西康軍區(qū)司令員的劉忠千里迢迢趕來報到。

劉忠原是第一二九師和第二野戰(zhàn)軍的干部,是劉伯承的老部下。劉忠見到劉伯承倍覺親切,他一面向劉伯承立正、敬禮,一面氣喘吁吁地說:“劉司令員,我……我來晚了。”

劉伯承連忙從座位上站起,快步走到劉忠跟前,伸手緊緊握住劉忠的手,風趣地說:“劉忠同志,你來得不晚,來得正好。你看,就差你這一角了嘛!”

11月30日,中央軍委正式任命劉伯承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院長,同時,任命陳士榘為訓練部長,陳伯鈞、陶漢章為副部長,鐘期光為政治部主任兼干部管理處主任,劉忠為院務部部長。

這個領導班子是由中央軍委從全國各大軍區(qū)抽調干部組成的。其中,陳士榘、鐘期光來自華東軍區(qū),陳伯鈞來自中南軍區(qū),劉忠來自西南軍區(qū),陶漢章來自華北軍區(qū)。

領導班子組成后,在劉伯承的主持下,學院連續(xù)召開了院務工作會議、團以上干部會議和教學工作人員大會。在會議上,劉伯承號召全院同志“組織起來”,“行動起來”,把“組織起來”作為軍事學院開宗明義的“第一樂章”。

從11月下旬開始,奉中央軍委命令,由全國各大軍區(qū)調給軍事學院擔任領導工作的干部陸續(xù)報到了。但是,原定調的25名,只到了11名。其他大部分因種種原因沒有到任。

劉伯承只好先以這11名干部充任各教學組織和各學員科的領導,然后把從華東軍大、華北軍大調來的干部分配到機關各科室、各基層分隊工作。

另外,又把新入伍的1000多名青年學生編成1個教導團,下設步兵、炮兵、工兵、裝甲兵和通信兵等5個營,專供演習使用。就這樣,初步建立起了軍事學院的組織機構。

在選拔和使用干部上,劉伯承堅決服從中央軍委的決定和總政、總干的安排,堅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賢的原則。他說:“我辦軍事學院,是把華東軍大和華北軍大‘兩塊銀’鑲嵌在一起了。”

從12月份開始,從全軍招收的學員們陸續(xù)從全國各地前來軍事學院報到。

劉伯承根據報到的學員們的實際情況,重新調整了各個學員科的組成和學制。把原來的情報參謀訓練班改為情報科,學制2年;把原來的陸軍本科、陸軍速成科分為3個科:1個訓練團及部分優(yōu)秀的營級干部,學制2年;1個訓練師、團級干部,學制1年;1個訓練師以上高級干部,學制也是1年。

對于報到的學員,劉伯承按照中央軍委規(guī)定的入學條件進行了嚴格的復查,將“少數師團干部,因身體殘疾不能堅持學習者,及一部分營級干部,軍事基礎太淺,無實戰(zhàn)經驗,非優(yōu)秀干部,確無造就前途者”,一概退回。但是,由于當時干部的文化程度普遍很低,對學員文化程度的審查則不得不適當放寬尺度,只要求有高小甚至初小文化水平就可以了。

報到學員共900多名。經過復查,不符合入學條件,退回或轉送其他學校的有140多名,軍事學院只招收了758名學員。劉伯承說,這樣做的目的,是把好鋼用在刀刃上。選拔一個合格的學員入學,就要出一個合格的“產品”交給國家。

劉伯承對于各個學員科和教學組織的名稱,都字斟句酌,反復推敲。

訓練師以上高級干部的學員科,有人提議叫“將官班”。劉伯承認為這個名稱不好,因為國民黨陸軍大學就曾經設有“將官班”。這個“將官班”根本不是傳授軍事學術的組織,而是為蔣介石為了分化瓦解國民黨內部的各個派系,收買拉攏各派將領服務的,在國內早已聲名狼藉。

經過反復思考,劉伯承決定訓練將官的定名為高級速成科;訓練師、團級干部的定名為上級速成科;訓練團級及部分優(yōu)秀營級干部的定名為基本科。

12月15日,劉伯承頒布了軍事學院訓練工作大綱。

大綱規(guī)定: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的目的,在于訓練和培養(yǎng)高級和上級指揮員及參謀干部。在實施訓練之后,以能培養(yǎng)完全忠實于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央人民政府與中國人民事業(yè),且善于組織與指揮現代化團、師及諸兵種合成部隊。在戰(zhàn)場上進行諸兵種協同動作的指揮員。

大綱還規(guī)定了基本科、上級速成科、高級速成科、情報科的訓練內容和訓練方法,同時,還規(guī)定了軍事、政治、文化教育的時間比例。軍事訓練占70%,政治教育占12%,文化教育占18%。

不久,劉伯承又頒布了政治工作大綱。

大綱規(guī)定:

學院政治工作要掌握在我軍現有基礎上去建設現代國防的指導思想。掌握聯合兵種的作戰(zhàn)本領,必須是和總結我們過去的作戰(zhàn)經驗相結合。應當強調學習新東西,但不能脫離我們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實際情況。

……

一方面應當說明我們現在迫切需要迅速掌握現代化的軍事科學;又一方面又應根據學員實際情況,協助改進教學方法,鞏固與提高學習信心與學習情緒。同時,反對驕傲自滿、懶惰松懈,鬧個人主義以及無組織無紀律等現象。

這兩個大綱,體現了中央軍委關于創(chuàng)辦軍事學院的方針,明確了軍事學院訓練工作和政治工作的基本方向和任務。在學院初建的過程中,劉伯承把戰(zhàn)爭年代那種雷厲風行的作風帶到了工作中。雖然學院的組織機構尚未健全,但劉伯承已著手進行各項具體的教學準備。

軍事學院第一次訓練準備會,很快擬訂出基本、上級速成、高級速成和情報4個科第一學期的教學計劃;確定這4個科軍事基本課目的教授方法和野外作業(yè)實施方法;并組織了對一些重要課程的集體備課和試教工作。

這一年的最后一天,劉伯承向全體教員、學員和機關工作人員,作了題為《學習任務與學習任務的保障》的動員報告。

劉伯承說:

全國人民在今天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反對帝國主義的怒潮中,籌建了我們的軍事學院。也就是說,我們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是在國家被侵略的斗爭狀態(tài)之下籌建起來的。這是有著重大意義的。

經過將近3個月準備,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已具雛形,在1951年到來之際,學院舉行了隆重的成立典禮。隆重舉行成立典禮

1951年1月15日晨,風清日爽,碧空如洗。經過短短48天的時間,學院籌備工作就大體就緒?;究啤⑸霞壦俪煽?、高級速成科和情報科第一期,已經在1月8日開始上課。

在這個人民軍隊歷史性的一天,軍事學院將舉行盛大的成立典禮。

學院大門口扎起了彩坊,路兩旁插上彩旗,樓房上懸掛著大幅的標語,到處呈現出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象。

校園里的中心廣場被布置得莊嚴肅穆。粉刷一新的檢閱臺上面懸掛著一顆巨大的“八一”軍徽,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檢閱臺兩側搭起了參觀臺和來賓席,再往外還豎立兩個橫向標語牌,一邊寫著“學習先進的軍事科學提高自己的軍事水準”,另一邊寫著“掌握現代的技術兵器指揮各兵種協同動作”。

廣場的中央矗立起一根銀白色的旗桿和一個金黃色的標語塔,上面寫著:“全學院教職學員團結努力,為完成學會戰(zhàn)勝敵人的軍事學術的任務而斗爭。”

中央軍委為軍事學院開學發(fā)來了祝詞。

祝詞說:

茲值軍事學院開學之際,特向你們致賀!望全院同志們努力學習,總結我軍作戰(zhàn)經驗,發(fā)揚我軍的優(yōu)良傳統,學習蘇聯的建軍經驗,掌握正規(guī)化的軍事科學與指揮藝術。

根據馬列主義的建軍原則與毛澤東同志的建軍思想,從我軍現有基礎上,為建設更強大的中國人民的國防軍而奮斗!

中央軍委送來了賀幛,上寫:

為建設正規(guī)化現代化的國防軍而奮斗!

中央軍委還派華東軍區(qū)司令員陳毅、總政副主任肖華、總參軍訓部長蕭克等人,出席成立典禮。

軍委各總部、各軍兵種、各大軍區(qū)、中國人民志愿軍和一些野戰(zhàn)軍,以及華東黨政機關,也送來了賀幛,并派代表參加這規(guī)模宏大的盛典。

黨和國家領導人還專門為學院成立題詞。

毛澤東為軍事學院成立題詞:

努力學習,保衛(wèi)國防

朱德為軍事學院成立題詞:

為建設現代化的強大的國防軍而奮斗!

8時,劉伯承身穿黃呢軍服,精神抖擻、步履穩(wěn)健地走上檢閱臺,向中央軍委代表報告典禮開始。這時,軍樂隊奏起國歌,鮮艷的五星紅旗在廣場中央的銀白色旗桿上冉冉升起。

首先舉行授旗儀式。

陳毅代表中央軍委授旗并講話。他說:

今天,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舉行成立授旗閱兵式。我代表中央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將我們中國人民解放軍偉大的光榮的“八一”旗幟,授予劉院長伯承同志和軍事學院全體同志。

這面旗幟,代表我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偉大領袖毛主席和偉大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克服困難,英勇戰(zhàn)斗,為人民服務的光榮傳統。這是常勝的旗幟,他強有力地莊嚴地顯示幾十年來中國勞動人民能以自己的武裝,英勇地戰(zhàn)勝帝國主義和國內反動派。

我希望軍事學院全體同志在劉院長領導之下,保持和繼承我軍的光榮傳統,去完成毛主席、中央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所給予的通曉馬列主義軍事科學、通曉毛澤東軍事思想、通曉組織與指揮現代化作戰(zhàn)、負責訓練與培養(yǎng)訓練高級指揮員的光榮教育任務!

我相信在劉院長領導下的軍事學院,將能在我國的軍事建設中以及在保衛(wèi)祖國、保衛(wèi)世界民主和平偉大斗爭中起重要作用。

陳毅講話結束后,向劉伯承授軍旗。

劉伯承用標準的軍人姿態(tài),正步走到軍旗前面,單膝跪倒在軍旗前,雙手捧起軍旗的下角,吻了一下,然后站起身來,接過軍旗致答詞。

劉伯承慷慨激昂的聲音通過麥克風傳遍全場:

我接受了我們軍事學院的戰(zhàn)斗旗幟之后,讓我在您面前,向我們中央人民政府和軍事委員會提出保證:我們全院人員將永遠保持這面尊嚴的富有光榮的斗爭歷史傳統的旗幟,作為我們軍人的英勇與榮譽的象征。

軍事委員會給予軍事學院的任務,是在人民解放軍現在素質及軍事思想的基礎上,訓練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忠實于中央人民政府及人民事業(yè),能熟悉與指揮現代各技術兵種并組織其協同動作,同時熟悉參謀勤務與通信聯絡,以準備與美帝為首的侵略集團作戰(zhàn)的指揮人員。我在此向您提出保證:我們剛成立的軍事學院的學員、教員、政治人員、行政人員,一定能團結努力,發(fā)揚高度的組織性,為如期完成這一光榮任務而斗爭。

劉伯承話后,手擎著軍旗走下檢閱臺,登上一輛敞篷吉普車,在兩名頭戴鋼盔、手握鋼槍的警衛(wèi)戰(zhàn)士的護衛(wèi)下,乘車繞場一周,向全場展示軍旗。然后,交給在儀仗隊前面站立的軍旗手。

接著,舉行閱兵式和分列式。

劉伯承同陳毅、肖華和蕭克,乘敞篷吉普車,檢閱了由學員、教員和機關工作人員組成的各個方隊,然后回到檢閱臺。在登上檢閱臺的時候,劉伯承、陳毅兩個人互相禮讓,劉伯承請陳毅先上,陳毅卻推劉伯承先上。最后,兩人笑著挽臂攜手,一同走上檢閱臺。

閱兵式和分列式開始,各個方隊以“八一”軍旗為前導,邁著整齊的步伐,呼著嘹亮的口號,一次通過檢閱臺。軍旗手手握鮮紅的軍旗在兩名護旗手的護衛(wèi)下走在方隊的最前列。在經過檢閱臺時,軍旗在行進中被風吹著,如一團火焰從方隊中升起,在碧藍的天空中劃出一道曲線,指向前方。

軍旗就是號角,隨著軍旗的舞動,通過檢閱臺的方隊由踏步走改為正步走,數百雙軍靴整齊如一地在廣場上落下又抬起,腳步聲、口號聲,震撼長空。整齊的軍裝,雪白的手套,閃亮的鋼槍,威武的鋼盔,在冬日的陽光下構成一道鋼澆鐵鑄的流動長城。

檢閱臺上的首長向通過檢閱臺的學員及工作人員敬禮。這標致著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開始向正規(guī)化、現代化建設邁出了第一步。

當晚,在南京市人民大會堂舉行了軍事學院成立慶祝大會。劉伯承致開幕詞,他首先對各單位前來參加成立典禮的代表們表示歡迎,對華東軍區(qū)、華北軍區(qū)參加籌建工作的人員以及華東黨政各機關表示感謝。他重申了中央軍委賦予軍事學院的訓練任務,要求學員要拿出打敗敵人的戰(zhàn)斗精神來攻讀所學的課業(yè),日有進益,像過去歷次戰(zhàn)斗勝利成功一樣,獲得學習的勝利成功。

陳毅代表中央軍委在會上講話。陳毅闡述了在人民解放軍優(yōu)良傳統的基礎上學習現代軍事科學的重要意義,號召全體學員“要用苦功從事學習,要有克服困難的決心,要打破輕視學習的情緒,要打破自高自大不求進步的情緒,要克服拒絕吸收新知識的保守傾向,要把戰(zhàn)場上的突進勇氣轉到學習上去。”

肖華、蕭克、學員代表、高級速成科班主任楊勇,也先后在大會上講了話。

至此,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籌建完成,開始為軍隊的正規(guī)化和現代化建設培育新苗,為新中國的國防事業(yè)培養(yǎng)高級人才。軍事集訓培養(yǎng)高級將領

1954年5月16日,劉伯承坐上了向北京奔馳而去的列車。他此行的任務是領導全軍高級干部進行“集團軍防御戰(zhàn)役”集訓。這是繼1952年5月,“集團軍進攻戰(zhàn)役”集訓后,又一次全軍范圍的在職高級干部短期軍事集訓。

這次集訓,是在劉伯承的積極倡議之下舉行的。全國解放后,劉伯承在給中央軍委的報告中和在許多會議上的講話里,在強調訓練一般干部重要意義的同時,特別強調訓練高級干部對于人民解放軍實現正規(guī)化、現代化的重要意義,提請中央軍委把這一工作逐步開展起來。

中央軍委十分重視劉伯承的意見。除按期選調一部分中、高級干部入軍事學院離職學習外,還采取多種方法訓練大多數在職中、高級干部:一是批準軍事學院開設了高級函授系,招收一批學員進行函授教育,在開學和畢業(yè)考試時到軍事學院短期集中,其他時間則在職學習,由軍事學院發(fā)給教材講義,并派出教員巡回輔導。二是在軍事學院舉行較大規(guī)模的軍事演習時,組織全軍中、高級干部參觀見習,從中學習諸軍兵種合成作戰(zhàn)的組織與指揮。3年多來,全軍共有1萬多名中、高級干部參觀見習。三是利用軍事學院的教學力量和教學條件,組織高級干部短期集訓,每次學習研究一個專題。

5月18日,中央軍委以軍委辦公廳、總參作戰(zhàn)部和軍事學院三家組成集訓班秘書處,以副總參謀長張宗遜為集訓班班主任,負責日常行政事務,而集訓班整個訓練工作則由劉伯承以軍事總導演的名義領導實施。參加集訓的正式學員有各大軍區(qū)、志愿軍,軍委各總部、各軍兵種、各軍事院校的領導干部,以及軍事學院高級速成系第二期學員,共138人,還有旁聽學員113人,總數為251人。

5月19日,集訓班正式開課,劉伯承把整個身心都撲在集訓班的工作上。他吃、住都在集訓班。白天,和學員們一起聽課,參加課題討論。晚上,聽取各個小組匯報,檢查學習進度和學習情況。他還擔任了“集團軍防御戰(zhàn)役原則”一課的講授任務,并組織指導了集團防御作業(yè)和室內半示范演習。

對于參加集訓的高級干部,劉伯承嚴格要求他們遵守紀律,遵守各項規(guī)章制度,努力學好軍事科學與指揮藝術。他對學員們說:“學習軍事科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家要多流點汗水,我是要提問大家的。”在他的領導和模范作用的影響下,學員們學習刻苦、作業(yè)認真,晚上經常加班到十一二點鐘,有時星期天也不休息。整個集訓班充滿著刻苦鉆研軍事科學的濃厚空氣。

6月19日,集訓結束。劉伯承作了學習總結和學術總講評。他首先指出:集團軍進攻與防御戰(zhàn)役集訓,統稱為戰(zhàn)役法集訓,是學習研究現代戰(zhàn)役法的一般準則,即組織戰(zhàn)役、指揮戰(zhàn)役的領導藝術。這是兵團以上高級指揮員及其領導機關參謀人員必須掌握的。接著,他結合軍事導演3個階段的實施過程,闡述了集團軍防御戰(zhàn)役中關于戰(zhàn)役計劃的擬制,集中主要力量,實施反沖擊、反突擊和反攻等若干軍事理論問題。他根據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對于現代化戰(zhàn)爭的不斷探索,把集團軍防御戰(zhàn)役這樣一個大兵團作戰(zhàn)的戰(zhàn)斗編成、戰(zhàn)役布勢和指揮方法等各個方面講得十分清楚透徹,使這次集訓的理論水平大為提高。

各個學習小組在總結時都說:集訓內容生動豐富,集訓方法靈活多樣,準備工作周到細致,教員講課系統熟練,軍事導演組織嚴密、指揮得當,在集中兵力和協同動作方面更有獨到之處。他們還一致談到,劉伯承院長的模范作用、嚴格要求和不斷督促檢查,砥礪和鞭策了大家,推動了學習的深入。

這次集訓結束后,各大軍區(qū)、各軍兵種仿照這次集訓的內容和方法,也普遍進行了一次戰(zhàn)役法集訓,從而掀起了全軍高級干部學習軍事科學的熱潮。

這次集訓也使劉伯承在訓練高級干部方面邁出了新的一步?;氐侥暇?,他又趁熱打鐵、馬不停蹄地組織籌備規(guī)??涨暗?ldquo;集團軍進攻轉海岸防御首長――司令部演習”,即山東半島演習……

劉伯承領導的軍事學院5年來的訓練工作究竟如何,事實已經做出了最好的回答。5年來,劉伯承為了辦好軍事學院,為了訓練好全軍中、高級干部,起早睡晚、廢寢忘食、殫精竭慮、嘔心瀝血,工作比戰(zhàn)爭年代還要繁重、更為辛苦。過度的疲勞,使得他多病的身體越來越衰弱了。他的夫人汪榮華說:“在我們共同生活的數十年中,我看到他這一時期的學習和工作是最辛苦的,身體也是最不好的。”

點擊獲取下一章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