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5 10:43:25

●馮義趕緊問李鐘東:“你是不是在倒飛?”

對方回答:“正常。”

●張信民在黑暗的空間里看到一個粉紅色的球體,亮亮的,籃球大小,從左前方飄忽著朝他飛來。

●李鑫發(fā)現機翼上出現一種間歇性的敲打,很輕,但很急促,就像是夜間的敲門聲。

● 艱苦訓練戰(zhàn)勝倒飛的錯覺

有一天,馮義參加完電影拍攝,準備駕駛飛機返回機場。隊形解散后,隊長陳祥生單機先走,在前面?zhèn)刹焯鞖?,其?架飛機,便成雙成對地往回飛了。

馮義作為李鐘東的僚機,飛在最后一組。在開始的一段返程中,一切都很順利。

這天拍攝現場天氣不錯,任務也完成得順利,馮義跟在李鐘東后面,熟練地駕駛著飛機上升高度,在云上加入回程的航線。

6000米的高空,天空藍得發(fā)黑,有股子神秘的味道。飛機下面,則是雪原一樣無邊無際的云頂。在這個清爽的藍白世界里飛行,人的心情也容易變得清爽。

馮義已經是一位有近千小時空中經歷的飛行老手,在他感覺中,這會兒的飛行,飛機就像是在無形的冰面上自動向前滑行,十分輕松愉快。

幾分鐘后,前方出現了云層。云中飛行,互相容易丟失,李鐘東在耳機里對馮義下令:

編好密集隊形。

說話間,飛機不知不覺就進入了云中,座艙外的世界變得霧蒙蒙的。

馮義很沉著,手腳不停地操縱飛機,穩(wěn)定地保持著20乘30米的云中編隊隊形。馮義暗暗高興,云中的能見度比他預想的要好,能看出去50至100米左右,保持編隊不算很困難。

可是,這股高興勁沒持續(xù)多久。一分多鐘后,情況有點不妙了:氣流紊亂,飛機出現顛簸。馮義感到一陣頭暈目眩。

突然之間,馮義感覺自己在倒飛!他趕緊瞅了一眼地平儀,地平儀上那個小飛機造型的指針告訴他,飛機沒有倒飛。

馮義緊張了,他必須立即做出判斷:或者,是儀表出了故障;或者,是自己的感覺有了毛病。

這時,飛機在一片昏茫的云中飛行,從中根本看不出哪里是藍天,哪里是綠色大地,只有前面李鐘東的飛機是唯一的參照物。

馮義抬頭望去,又吃了一驚:李鐘東似乎也在倒飛,不過,正好和自己的飛機狀態(tài)相反。馮義不知道究竟是誰出了毛病。

情況非常危險,因為油箱設計的限制,這種飛機的倒飛狀態(tài)不能持續(xù)15秒鐘以上,否則會斷油,出現空中停車。

馮義趕緊問李鐘東:“你是不是在倒飛?”

對方回答:“正常。”

馮義全都明白了,是自己發(fā)生了“倒飛錯覺”!

作為飛行員,無論他的經驗有多豐富,駕駛技術有多高超,幾乎所有的人都會遇到空中錯覺。

這種錯覺類似“轉暈了”。人們都會有這樣的體驗,當轉圈轉多了的時候,即使人已經癱倒在地上,可是依然感覺眼前的景物還在旋轉,而且,在一段時間里還不能辨別方向。

飛行員雖然經過特殊的抗眩暈訓練,但在劇烈的刺激之下,也會出現上下不分,方向不明的情況。只不過,飛行員比一般人能很快調整。

此時在馮義眼中,儀表板上的一切都很正常,但他的感覺卻不是這樣。他覺得自己的的確確是在“倒飛”,他感到身體懸空,屁股隨時會脫離座椅,他不得不緊緊抓住駕駛桿,以免被飛機的慣性力無情地甩進空中。

他知道自己錯了,要相信儀表??墒牵麩o法擺脫自己的感覺,他陷入了判斷上的困境。

儀表在告訴馮義,飛機飛行正常。身體在警告馮義,飛機在倒飛,處境很危險。一時間,馮義的大腦里好像在有兩個人拔河,馮義成了不知所措的裁判,看著兩個人扯著自己的神經。

李鐘東從剛才的對話中知道馮義出現了“倒飛”錯覺,連忙呼叫馮義:“相信儀表,相信儀表……”李鐘東知道,在這數千米高空的云中,出現飛行錯覺是非常危險的。他擔心的是,如果馮義深深陷入矛盾之中,就會思維過程中斷,不能正確駕駛飛機。他也知道,世界上因為這種錯覺而機毀人亡的事故并不少見。

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空軍某訓練基地,3架戰(zhàn)斗機正在進行空戰(zhàn)戰(zhàn)術訓練。

當時晴空萬里,飛行的氣象條件很好。他們飛到1?7萬英尺的高度時,其中一名飛行員做了一個大坡度轉彎動作。

可是不知什么原因,飛機突然以每秒大約150度的速度開始滾轉。飛行員立即向地面報告:“飛機自動滾轉失去控制”,與此同時,飛機下降到1?5萬英尺。

事件就發(fā)生在機場上空,因此地面能夠觀察到的是,當雷達通報飛機高度8000英尺時,飛機的滾轉曾經瞬間出現過停止,說明飛行員至少成功地進行過一次挽救飛機的嘗試。

可是很不幸,從飛機發(fā)生問題開始的40秒鐘之后,飛行員沒辦法了,只好跳傘。更加不幸的是,跳傘時間已經晚了,飛行員沒能活著回到地面。

事后,根據通話錄音和有關飛行數據分析,事故原因是由于飛機的劇烈運動,飛行員發(fā)生了錯覺,使他無法觀看儀表,不能確定自然天地線,也因此不可能采取相應的有效措施,從而逃出困境。

馮義以往也發(fā)生過錯覺。那是在一次盤旋中,他本來是在平飛,但總覺得飛機上仰了45度,應該壓坡度。可是看看儀表,地平儀告訴他是在平飛,升降率指零,高度表也沒變化。

那次整整持續(xù)了兩分多鐘,直到盤旋結束,將飛機改平后,錯覺才自動消失。

馮義當然希望今天的錯覺也能自動消失,可是,它已經持續(xù)了近10來分鐘。

這時,馮義有些精神恍惚了,他操作著飛機“平飛”。飛機慢慢地歪過來,垂直尾翼指向了地面……

15秒后,飛機將空中停車!

千鈞一發(fā)之際,馮義的理智終于爆發(fā)出強大的力量,他用最大的力氣把駕駛桿扳向正確方向。升降速度指針沒有指零,而是像一個百米沖刺的運動員一樣,在巨大的慣性力作用下,急速地越過了零的刻度。

他成功了。

這天落地后,馮義回到家里,什么也沒說,直接把渾身濕透的衣褲讓妻子扔進了洗衣機。然后,哼著東北小曲,坐進飯桌。在妻子有些納悶的目光下,痛痛快快地灌下了兩瓶冰鎮(zhèn)啤酒。

妻子問他:“今天怎么了,衣服濕得這么厲害?”

馮義說:“今天拔河了。”

妻子以為部隊真的搞了運動會,問:“誰贏了?”

馮義很得意:“我!”機智飛出雷暴云

冬季里的一個星期日,天津楊村機場,飛行表演大隊在駐地機場正在進行復雜氣象條件下的飛行訓練。

7時25分,一顆綠色信號彈從塔臺上射出,天空里里立刻多了一個綠色大蝌蚪,拖著長長的尾巴在灰色的云朵下畫出亮晶晶的弧線。

看到信號彈滑落,張信民坐進機艙,打開對外通話器,說“洞三兩請求滑出。”

“滑出。”耳機里傳出指揮員的口令。

飛機發(fā)出興奮的低鳴,隨即開始滑動。飛機滑行到起飛線,在“T”字形前四五十米的地方停住,排好了隊形。

今天將進行的是“雙機穿云”課目訓練,這對張信民來說并不陌生。他還記得第一次穿云時的情景。

飛機好像飛進了地獄,座艙外周圍灰蒙蒙的。艙蓋上,靜電發(fā)出的綠色火花到處亂跳,像是墓地的鬼火;飛機像是被一支暴虐的手給抓住了,在顛簸的氣流中劇烈起伏。

這情景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倒不是因為害怕,而是因為從未見過。經過多次錘煉,他已經習慣了天空的喜怒無常,此刻他正等待重溫那種綺麗的體驗。

“起飛。”

聽到塔臺傳來的指令,張信民記下時間,然后加大油門。當發(fā)動機的轉速達到足夠的力量后,他松開剎車,帶著僚機,滿懷信心地沖進了天空。

天空里云層很厚,在7000米高度上,張信民才出了云。這時,張信民發(fā)現,頭頂上又出現了一層云。

這和天氣預報有些出入。雖然略感意外,但張信民并不慌張。他回頭看了一眼,兩三公里外,僚機正緊緊地跟著。按照空情預案,他帶領僚機在云層之間飛行,希望飛出云層后能進入晴空。

夾層中,氣流平穩(wěn),這段航程飛得很輕松。

然而,天空瞬息萬變。就在夾層消失時,飛機并沒有飛進晴空,反而鉆進了一團濃密的烏云。烏云里很暗,氣流也極不穩(wěn)定。飛機開始顛簸。

雷暴云!張信民突然明白了。他立即打開機外通話按鈕,大聲命令僚機:“回轉180度!可能進了雷暴云!”同時,蹬舵往回避開。

但是,暴虐的天空已經抓住了飛機。飛機開始劇烈顛簸,云中上下翻騰的氣流使飛機就像一片開水里的茶葉,一會兒被高高拋起,一下子又被狠狠扔下去。飛機抖動厲害,似乎隨時就要散架。儀表板上,許多儀表的指針喝醉了酒一樣一個勁地亂顫亂抖。

在上下來回的顫動中,張信民也被顛得頭暈目眩,飛行頭盔一次次撞上了艙蓋。但他還保持著清醒。他知道,此時不能蹬舵,不能做轉彎動作,也不能修正飛機在氣流中被動的轉彎狀態(tài),否則,只會使處境更加糟糕。多年的飛行經驗告訴他,這時必須保持著冷靜、鎮(zhèn)定,想方設法讓飛機盡量保持水平狀態(tài),等待運氣和機會。

突然,一道閃電在離機頭很近的地方亮起,接著,驚雷像炮彈一樣在附近炸響。幸運的是,飛機沒有被雷擊中。張信民連忙關閉無線電。這樣的天氣里,無線電只能引來麻煩。

雖然無線電不會再帶來麻煩了,但也切斷了與外界的聯(lián)系?,F在,誰也幫不了他了。在暴雨、雷電和張信民之間,只剩下了一層鋁皮。

黑漆漆的天幕里,雷電紛至沓來。每一次雷電,飛機都像要被撕裂一樣,猛烈地震動、顫栗不止。

張信民此時卻變得格外鎮(zhèn)定。他緊緊摟住駕駛桿,盡量保持住飛機的平衡。當他發(fā)現飛機外部開始積冰后,及時打開了除冰裝置,冷靜地瞅著云中密密麻麻的冰雹的襲擊。

就在這時,張信民在黑暗的空間里看到一個粉紅色的球體,亮亮的,籃球大小,從左前方飄忽著朝他飛來。

它很古怪,似乎完全不受氣流運動的影響,就像一個沒有質量、能夠穿墻過屋的精靈。它在座艙前停了一下,像在探頭打量,沒進來,又順著艙蓋滑下去,在飛機右翼的翼尖上彈了一彈,突然無聲地消失了。

那是球形閃電。球形閃電是帶電氣團,它不僅飄忽不定,速度很快,而且可以穿墻而過,能把它不喜歡遇到的一切瞬間炸得灰飛煙滅。世界航空史上有過記載:一個球狀閃電曾闖進一架飛機的座艙,炸毀了里面的設備和儀表。

幸運再一次降臨,張信民和死神擦肩而過!

“球狀閃電”剛剛消失,張信民突然感到飛機被一股強大的氣流抓住,飛機失去平衡,像塊鐵陀一樣歪著翅膀迅速往下跌落。

千鈞一發(fā)之際,張信民把飛機改平,飛機斜斜地重新升了起來。

又一次闖過了險關,張信民輕輕地松了口氣。他開始尋找云中的亮光,那是雷暴云的出口。只有找到它,才能脫離險境。

冰雹敲著機身,雷電不時在不遠處炸響,飛機在狂風中艱難地前進。

一道亮光在閃電之后突然出現,遠處的天空露出了一個小亮窗。

出口找到了!張信民立即駕駛飛機飛了過去。

前面越來越亮,氣流也漸漸變得平穩(wěn)。忽然之間,頭頂上大放光明,溫暖的陽光照進了座艙。

張信民憑借過硬的飛行技術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戰(zhàn)勝了雷暴云,安全地返回了地面。闖過高空的湍流

秋日里湛藍的天空像海水一樣清澈。純凈的空氣中,一架紅白相間的飛機在輕盈地飛行。

表演隊技術檢查主任李鑫坐在機艙里,擺弄了一下羅盤,讓飛機直指燕山南邊的機場。

已經飛行了個把小時了,李鑫感到有些寂寞。這次轉場任務沒有安排什么課目,這樣平靜的飛行多少有些讓他覺得不過癮。

在表演隊,所有的飛行員都是百里挑一的好手,都是不甘寂寞的人。一旦平靜下來,每個人都會閑得膀子難受。李鑫也一樣。在大隊,飛行員難得有自己飛的時候,但現在,他可以不用按照飛行計劃飛行。他決定“慰勞”自己一下。

李鑫加大油門,繼續(xù)爬高,暗暗祈禱能遇到順風,或者干脆闖進“高空急流”試上一把。

“高空急流”是隱藏在大氣中的一種看不見的強風帶,風速極快,最大的甚至能達到每秒一兩百米,被飛行員們稱為“飛行險灘”。

這是一個非常貼切的比喻。對于飛行,他的確像江河中的險灘,掌握不好容易翻船;但是,如果利用得好,則可以讓飛行員節(jié)省大量燃料和時間。

飛了一段時間,李鑫有些失望,他既沒有遇到可以“搭車”的“高空急流”,也沒有遇到其他麻煩。只有平和的大氣懶洋洋地托舉著飛機往前飛。

李鑫有點掃興地低下頭,掃了一眼儀表板,上面一切正常。他無奈地抬起頭看看天空,希望能發(fā)現點新鮮的東西,但天空里也很平靜。

就在李鑫百無聊賴時,飛機出現了一陣輕微的抖動。李鑫警覺起來。經驗告訴他,真正的暴風雨在來臨前,常常會出現這種不可思議的顫抖。

接著,李鑫發(fā)現機翼上出現一種間歇性的敲打,很輕,但很急促,就像是夜間的敲門聲。很快,飛機開始劇烈顛簸,一個更加奇怪的現象接踵而至。

飛機似乎懸停在空中了!

雖然飛機還在以數百公里的速度往前飛,但是,下面的山峰卻沒有向后移動。看上去,那些尖銳的懸崖峭壁仿佛是在機翼下轉圈。

李鑫明白了,自己今天的運氣實在不好,碰上了十分險惡的“湍流”。飛機被一團旋轉的氣團捉住了,正帶著飛機畫圈。

“湍流”是大氣不規(guī)則的局部升降和渦旋運動所形成的氣流。當空氣掠過平原、高山、樹林或地面建筑時,會受到大小不同的摩擦和阻礙,受阻的大氣形成不同速度的氣層。兩個不同速度、高度的氣層相遇后,在交接處就會出現“湍流。

李鑫正在通過的這片起伏不平的山區(qū),正是“湍流”發(fā)生的最好的溫床。

在世界航空史上,“湍流”曾使許多大型現代化飛機命隕長空。而此時李鑫駕駛的飛機不過是一架“輕量級”的殲教-5。所以,李鑫發(fā)現,儀表板上那些原本有規(guī)律地跳動的儀表,在飛機的劇烈顛簸中,全都像過電一樣劇烈地擺動。他已經無法通過儀表來判斷飛機的狀態(tài)了。

這時,李鑫開始為自己的“慰勞”行為有些后悔。飛機在猛烈地抖動。在旋轉的氣團里,飛機就像狂風中一片葉子,被越吸越低。李鑫的視野里,地面上的山峰在左右搖晃,時而高聳入云,時而陡然下落。

在回憶這段經歷時,李鑫翻出了一本飛行雜志,指著一個外國飛行員的回憶說:“我當時的情況和心情,就和這上面差不多。”

地平線?地平線已經沒有了。100余條橫列的山谷在眼前迅速擺動,亂成一片。

每次我似乎摸清了方向的時候,就又有一陣勁風襲來,吹得我團團轉或不斷翻滾。我和這個險惡的環(huán)境搏斗,弄得精疲力竭,好像在空中搶救一座積木搭成的大房子,雖然費盡心機,它還是不斷塌落。

近旁一堵高墻猛然升起,像浪潮似地撲向頭頂時,我根本不感到絲毫恐懼。我受到渦旋氣流的推送,眼見尖銳的山脊向飛機撞來,我的心里還是很坦然的。

每次這樣的險情都帶給我一陣迷茫,在茫然的心田里,我有一種感覺,那似乎是一種敬畏之心,我敬畏尖銳的山脊和山峰,我敬畏頭上的蒼天,我敬畏閃過周圍的那些橫谷。

山后面的疾風一旦灌入了我沿著飛航的那些個橫谷,他就馬上以雷霆萬鈞之勢對我迎面沖擊……

雖然有些后悔,不過,李鑫還是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他心里非常清楚,現在慌亂就等于自殺。

李鑫開始搏斗了。飛機的位置已經很低,四周都是兇狠的氣流和堅硬的山峰。他迅速搜索熟悉的地標,在左前方,他看到了一個有兩個圓頂的山峰,其中上面有個烽火臺。他認出來了,那是位于燕山山脈和平原交界處的雙尖山。

李鑫精神一振,從那里可以飛到平原,從而飛出“湍流”。但是,他首先要闖過山頂的氣流,設法避開那里的一股巨大的向下的壓力。

李鑫緊緊握住操作桿,又一次開始爬升。他試了許多次,但每次都沒能逃掉氣流那只像揉面團的大手;每次都是在要沖出去的時候,飛機就力氣衰竭了,劇烈地顛簸著,被重新推了回來。

經過幾番搏斗,飛機顯得力不從心了。由于劇烈的顛簸,影響了油路通暢,發(fā)動機的吼聲開始變得不穩(wěn)定,斷斷續(xù)續(xù)地作響;飛機抖動中,機身也發(fā)出“嘎嘎”的響聲,好像要被撕裂了。

李鑫已經與“湍流”艱苦搏斗了近30分鐘。他精疲力竭,渾身被汗水浸濕。有好幾次,他的屁股離開了飛行座椅,腦袋撞上了艙蓋。雖然戴著飛行頭盔,但他依然被撞得頭暈目眩。

突然,氣流似乎出現了某種停頓,這給了李鑫寶貴的一兩秒鐘時間。他立即抓住這個天賜的機會,駕駛飛機猛沖。

視野逐漸開闊起來,平原就在眼前了。

就在李鑫慶幸逃生的時候,一股從山頂刮來的烈風猝然擊中了飛機,飛機像一顆出膛的子彈,射向東面。

李鑫死死抓住操縱桿,穩(wěn)住飛機,接著再次爬升。

飛機終于被控制住了。當他抬起頭觀察情況時,機頭前方,美麗的華北平原張開了溫暖的懷抱。他終于戰(zhàn)勝了“湍流”。穿過時間的隧道

這天夜間,齊炳泉完成夜航課目后,將羅盤調到機場方向,駕駛飛機在天空里劃出了一個半圓,開始返航。

這是一個晴朗的暗夜,看不到月光,氣流也很平緩。頭頂上,黑黝黝的天幕里,繁星在輕微地抖動,不停眨著神秘的眼睛。

機翼下面,是塞北大漠,那里一片漆黑,偶爾出現一星半點燈火。

夜色很美,課目也完成得很順利,齊炳泉心里不由得涌起一陣淡淡的喜悅。但是,他沒覺察到,正是這種愉快的情緒使他有了一點小小疏漏:忘了記下返航時間。

于是,一場大的危機便悄悄潛伏下來。

對于這種墨一樣的夜空,齊炳泉一點也不著急,他早就不陌生了。飛機轉彎后,他再次調整了羅盤,并按計劃,操縱飛機將速度調整到每小時650公里,高度下降到了1000米,然后,不慌不忙地朝機場趕路。

機場離得不遠,就在前面數十公里的地方,再過抽支煙的工夫,就該看到跑道兩旁排列整齊像在夾道歡迎一樣的燈光了。

危機是在不知不覺間出現的。

慢慢地,齊炳泉開始覺得有些奇怪:機場早應該到了,可是,這會兒前面依然是一片黑暗。機場好像糖塊一樣溶化在黑芝麻糊般的夜色中了!

齊炳泉不相信這是真的,開始尋找那盞閃爍的霓虹燈。

夜航時,在機場跑道延長線上數百米處,都會有一個十分醒目的紅色霓虹燈。只要有飛機還在天上,這盞燈光就會閃爍不停,向夜空里的飛行員提醒機場的位置。

類似今天這種晴朗的夜晚,數十公里外就應該遠遠地瞧見??墒呛芄?,應該能夠見到的霓虹燈,現在也消失得無影無蹤!

齊炳泉很快又發(fā)現了更怪的事情:前面沒有任何其他亮光,甚至頭上的星星也一下子全不見了。上下左右全都黑森森的,沒有一點聲響,也見不到一絲光亮。他感覺自己就像鉆進了一個巨大的黑洞,或是飛進了另外一個完全不同的陌生空間。

齊炳泉從未遇到過這種情況,也沒想到這是錯覺。有一瞬間,他甚至想,是不是進入了只有科幻電影上才有的時間隧道;因為事情太離奇,怎么會轉眼之間,周圍的東西就突然全不見了呢?

現在,齊炳泉的世界里所能看到的,除了他自己的身體之外,唯一實在的東西,就是包裹著他的座艙和面前被熒光燈照亮的儀表板。

“鎮(zhèn)定,保持冷靜!”齊炳泉暗暗告誡自己。他有些緊張了,但還沒有驚慌失措。他首先檢查了全羅盤,發(fā)現表上的指針正對著“0”,一動沒動。他受到了一點鼓舞,這證明方向還沒出錯,機場仍在機頭前方。儀表板上,“地平儀”也顯示飛機還在平飛。

當目光和左前方的時鐘相遇時,齊炳泉的頭一下于變大了。他猛然發(fā)現了大問題:忘了記時間!

頓時,齊炳泉感到心提到了嗓子眼,全身的血液呼地涌到了腦袋里。

飛行中,時間是以秒為單位來計算的,每段航程,每個地標點,都需要參照飛行時間的長短來觀察和做出相應調整。因此,飛行員必須對時間做到心中有數。對于飛行員來說,丟了時間就等丟了位置。在浩瀚無邊的夜空中,不知道自己在哪就意味著回不去了。

如果是在白天,齊炳泉還可以憑著對附近地標的熟悉,及時判斷出自己的位置,找回機場;可今天是夜航,周圍全是黑色的深淵,他等于成了一個瞎子

齊炳泉無可奈何,目光再次回到時鐘上來。剎那間,他又看到了一個十分奇怪的現象。

不知什么原因,時鐘的秒針不再那么有規(guī)律地“咯咯”轉動,而是走走停停。即便走,也走得極慢。時間仿佛已經變成了一塊橡皮泥,有誰把它無限拉長了,每一秒鐘都很難走到頭。

齊炳泉連忙查看其他儀表。儀表板上,所有的儀表都在正常走動,惟有時鐘上的秒針在高速公路上被一只蝸牛牽引著爬行,很長時間里一動不動。

與此相反的是,盡管時速表仍指著360公里,但齊炳泉感覺到飛機正在加快速度,而且越來越快。他覺得,他正飛行在一個永遠也鉆不出去的黑洞,沒有星光,沒有云彩,也沒有一點點人間的氣息。

齊炳泉被種種虛幻和真實的現象包裹著,糾纏著,理不清思路,解不開謎底,恐懼一陣陣向他襲來。

齊炳泉發(fā)覺嘴里的牙齒在不由自主地敲打,他咬緊牙關,竭力讓自己保持鎮(zhèn)定。不過,這時候他實在沒有其他高招,唯一的辦法,就是盡可能保持好飛機狀態(tài)和飛行數據。同時,不管下面還有沒有機場,他讓羅盤死死對準表示機場方向的“0”位上,他強迫自己相信儀表,相信自己的恐懼只是一種臨時性的正常心理反應。

在巨大的壓力下,人們往往會產生幻覺。這幻覺往往和壓力的來源有關。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有3個英國士兵逃出戰(zhàn)俘營,一路向中立國瑞士狂奔。在逃亡過程中,他們總是感覺身后有個人在追蹤,甚至看到那個人在身后不遠處抽煙。可是在他們的雙腳跨進瑞士邊境的一剎那,那個人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那個人就是3個人共同的幻覺。他們一直擔心德國人追上來,所以不約而同地產生了被人追蹤的幻覺。齊炳泉遇到的情況正是如此。他如此關注時間,以至于把5秒鐘時間感覺得如一個世紀那樣漫長,就像鉆進了時空隧道一樣。

“洞兩三位置?”耳機里響起一個“久違”的聲音。齊炳泉聽見了某個聲音,就像在夢中,但是,的確像是有人在叫他。疑惑之間,呼叫聲又再次響起:

“洞兩三位置?”

齊炳泉聽出來了,是隊長的聲音。隊長今天在塔臺當指揮,聲音是從地面?zhèn)鱽淼?。剎那間,巨大的喜悅就像海潮一樣,涌滿了他的整個身體。

這時,又發(fā)生了奇怪的事情:剛才周圍還一片漆黑,隨著這聲呼叫,他覺得就像是斷電的城市接通了電源,一瞬間,眼前突然燈火通明,地面上那盞一直找不到的霓虹燈就在機頭前面閃爍。再遠一點,他清清楚楚地看到機場跑道那兩排溫暖的標志燈。

他終于鉆出了“時間隧道”。

飛機落地了,齊炳泉坐在機艙里好半天沒有動。戰(zhàn)友們問他怎么了,他說:“我今天飛進了黑洞!”遭遇麻雀的襲擊

又是一個飛行日。

陸兵坐進機艙,戴好氧氣面罩,操縱飛機滑上跑道,對準了跑道中線。接著,他把飛機剎住,繼續(xù)加大油門,讓發(fā)動機的轉速達到了每分鐘9000轉。這時,他再次檢查了地平儀和無線電羅盤。

一切正常。“洞兩三請求起飛!”陸兵呼叫塔臺。

“同意起飛。”

陸兵記下時間,松開剎車,飛機開始滑行。緊接著,機身輕輕一躍,升空了。

今天陸兵的訓練課目是“直線穿云”。飛機將沿著一條事先設計好的直線斜插進云里。出云后,在天空里繞一個數十公里的大圈,然后再對準跑道方向,往云里斜插進來,準備落地。

這會兒,陸兵最關心的是如何順利通過眼前這幾千米厚的云層。座艙外,云底凸凹不平,顏色灰暗,像毛坯房的屋頂。

在200米高度上,陸兵再次檢查了有關儀表,開始加速,當速度增大到每小時650公里,陸兵把駕駛桿往懷里輕輕一帶,讓飛機抬起腦袋,然后以18度的仰角沖進了黑壓壓的云團里面。

云中,由于氣流的不停運動,飛機像波浪中的小船,有些輕微的顛簸。座艙里暗了下來,飛機像突然從白天闖進了夜晚。接著,座艙里忽明忽暗,像是搖滾樂舞臺上的燈光效果。厚薄不勻和不斷運動的云層改變了陽光的亮度,陸兵的眼里充滿了夢一樣的光影。

云層很厚,似乎沒完沒了。

為了加快出云速度,高度表指到6000米的時候,陸兵打開了“加力”。就聽見鋼珠卡“咋喀”一響,隨后“砰”的一聲,飛機驕傲地抬高了腦袋,加快速度向上沖去。

速度還在加快,陸兵聽到了氣流高速沖擊舷窗發(fā)出的“呼呼”聲。與此同時,艙外也越來越亮。剎那間,座艙里大放光明,飛機以接近聲音的速度飛出了云層。

就在陸兵準備駕駛飛機,重新往云里鉆的時候,一副奇異瑰麗的景象出現在陸兵眼前。

向前望去,平闊的云頂一望無際,像是晴空下的雪原,又像是一張巨大的白色地毯。在這個雪白的云毯上,平平地鋪展著一個很大的七彩圓環(huán)。飛機的身影,正好套在這個亮麗的七彩圓環(huán)中間。

飛機在動,圓環(huán)也像有靈性,跟著一起運動,總是把飛機溫柔地圈在它彩色的懷抱里。

陸兵知道自己遇到了難得一見的“寶光”。這是一種非常動人的天象。有的飛行員稱它是“圓形彩虹”,但這并不確切,它更像有人在四川峨眉山頂看到過的那種“峨眉寶光”。陸兵早就聽老飛行員講過,天上可以遇到這個東西,可他一直沒這份運氣。沒想到今天遇到了。

陸兵高興得“哇”地大叫了一聲。接著他又沉默了,屏住氣息,小心翼翼駕駛飛機,像是害怕發(fā)動機的聲響把它驚嚇跑似的。

一剎那,他立即清醒過來,記起了自己今天的責任:他需要馬上下去。

陸兵溫柔地朝“寶光”投去了最后一眼,在心里喊了聲“拜拜”,便推下機頭,朝云里鉆去。

就在陸兵興高采烈投進“寶光”的時候,云下的某處,一群黑色的鳥兒也正在悠然自得地向南飛行。而且,就在陸兵的航路上。

鉆出了云底后,陸兵放下起落架和15度襟翼,在200米高度上以400公里的時速向前平飛。航線把握得十分準確,陸兵已經看到,跑道就在他的正前方,再過數秒鐘,他就該到達下滑點,準備接地了。

就在這個時候,陸兵覺得眼前一暗,有個東西迎面飛撲過來。緊接著他聽到“砰砰”兩響,機身也輕輕一抖。

大約有三四只鳥撞到了飛機上,有兩只鳥正好撞在前風擋玻璃上。雖然風擋玻璃沒有撞破,但是巨大的沖擊力使鳥的尸體變成了許多碎片,血液和內臟分散開來,粘糊在艙外的玻璃上。頓時,前風擋一片殷紅,成了不透明的毛玻璃。

飛機就要落地了,飛行員卻被遮住了視線!

世界航空史上,因為撞上飛鳥而機毀人亡的事故屢見不鮮。

1983年到1987年的5年間,美國陸、海、空軍就因為鳥撞損失了9架飛機和6名飛行員。造成經濟損失達3?18億美元。

1987年9月27日,美國空軍一架B-1B型戰(zhàn)略轟炸機與一只白鷺相撞,結果墜毀,3名飛行員遇難。

陸兵看到過不少鳥撞飛機的資料,自己卻是第一回碰上。他急忙呼叫塔臺:“前邊擋死了,我看不見了!”

“怎么回事?”地面指揮員問了一句。

“被鳥撞了。請求復飛。”

“復飛!”地面回答得很干脆。

陸兵抬起機頭,加大油門,急忙重新飛了上去。在重新飛起后,陸兵開始冷靜地分析當下的處境。

陸兵想,重新飛上一圈后,也許氣流能把風擋玻璃上的東西吹走。于是,他駕駛飛機高速飛行。但是沒用,氣流吹走了那些碎肉和骨頭,但吹不走凝結的血塊。不僅如此,血塊的分布面反倒更大了,原有的一些空隙也被堵住了。

很快,陸兵又進入了落地前的下滑位置。而此時油料不多了,他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決定:或者盲目強行落地,或者棄機跳傘。

地面上,救護車和消防車早就出動了,正呼嘯著奔向著陸線。這是人們唯一可以做的。

塔臺里,指揮員也束手無策。他不知道上面的具體情況,最多只能給對方一些例行公事似的提醒。

陸兵決定破釜沉舟了。因為他發(fā)現,隨著大地的逼近,風擋玻璃的有些部位還能模糊地看到外面一些情況,雖然不能解決問題,但多少可以作些參考。

他覺得憑他的駕駛技術,他有一定的把握迫降。

他向地面提出了馬上落地的請求,并要求借用地面指揮員的眼睛,向自己連續(xù)通報飛機狀態(tài)。

飛機呼嘯著開始著陸,最危險的時刻到來了。陸兵透過一片殷紅,捕捉座艙外一切可以看到的能參考的東西。耳機里不時傳來指揮員溫暖的聲音。

“你做的是好的……機頭抬高點,好,速度再慢點……”

陸兵開始把飛機拉平,油門也收到了慢車位置,憑感覺,他知道飛機已進入離地一米時的平飄。

指揮員:“好的,好,好……可以著陸!”

機身輕輕一震,輪胎擦上了堅硬的跑道。飛機安全著陸了。果斷處理羅盤失靈

1983年春末的一天,陳元吉坐進機艙,準備起飛。

起飛前,陳元吉在座艙里望了一眼天空,藍藍的天空明凈高遠,就像剛擦過的玻璃,只有南邊天上孤零零地浮著幾朵白云。

氣象預報告訴他,今天風速不大,水平能見度也不錯,能看出去七八公里。略微不盡如人意的是,地面能見度不太好,看地標有點兒困難。

不過陳元吉對這個到不太在意。飛這么多年了,還沒遇到什么“特殊情況”,而且,飛機上又有各種各樣的定向羅盤,他沒有任何擔心的理由。

陳元吉穿上降落傘,系緊傘扣時顯得很平靜,底氣十足。輕松灑脫的樣子完全不像是到天上去訓練,更像是星期天準備騎自行車到附近自由市場逛一圈似的。

10時20分,聽到指揮員的命令后,陳元吉把飛機滑上跑道,飛進了灑滿陽光的天空。

25分鐘后,陳元吉在空域里順利完成了預定課目,開始返航。飛行是很消耗體力的運動,他有點餓了,禁不住朝著肚子瞟了一眼,安慰肚子說:“別急,幾分鐘后就給你塞餅干。”

這時,陳元吉仔細檢查了一下座艙里的情況:儀表板上,“全羅盤”指針很穩(wěn)定,清楚地顯示出機場就在航線右前方“10”度方位;油量也很充足。

耳機里傳出地面指揮員的聲音,告訴他,現在飛機距離機場還有110公里。

和平日一樣,一切似乎都很正常。陳元吉調整航向,對準機場方向,稍稍加大了油門,不慌不忙朝機場飛去。

陳元吉在令人愜意的陽光里已經飛了近兩分鐘,他按照時間推算了一下,覺得差不多應該看到機場了。

按照飛行預定方案,這時的航線應該和機場成直角。從空中看,機場那條灰白的細線也應該出現在航線前方。

陳元吉把目光投向艙外,尋找機場和其它地標。但是,艙外的情況讓他皺眉頭了?;颐擅傻牡孛嫔?,不僅機場沒有出現,甚至看不到一個熟悉的地標。

陳元吉吃了一驚:不可能!他又瞇起眼睛仔細搜索,一遍又一遍,仍然找不到本來應該看到的地標。

他立即按下機外通話按鈕,向塔臺指揮員詢問自己的位置。很奇怪,指揮員沒有回答。耳機里一片靜寂,他最渴望的聲音杳無蹤跡。

陳元吉穩(wěn)定了一下情緒,讓自己冷靜下來,然后開始檢查座艙設備。與此同時,他迅速回憶著前一段時間的飛行情況。回憶中,他沒發(fā)現自己有什么失誤。于是,他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儀表板上。

根據綜合情況判斷,陳元吉有點懷疑是右邊配電板上的“全羅盤”在搗亂。

在座艙的儀表板上,確定飛機空中方位的主要有“磁羅盤”、“陀螺磁羅盤”和“無線電全羅盤”三個儀表。前兩個儀表作用基本相同,是利用磁條受地球磁場吸引,恒定地指在地磁南北的特性來測定飛機的航向。

“無線電全羅盤”的作用有些不同。在機場附近區(qū)域,為了給飛機進行引導,通常都設有一個不斷發(fā)射電波的導航臺,“全羅盤”的作用就是用來接收地面導航臺的電波,由此指示出相對方位角。

這是一個圓形儀表,分成360度。如果指針指在“0”度,表示導航臺正好在飛機的正前方;指“90”度表示導航臺在飛機正右方;指“180”度,則導航臺在飛機正后方。

總之,不管導航臺在飛機的什么方位,指針總是指向導航臺的??梢哉f,這個儀表是飛機在返場時最重要的依據。

現在,讓陳元吉納悶的是,“全羅盤”的工作又似乎很正常:控制箱的波段、形狀位置都對;人工定向反應正確;指示器指針也穩(wěn)定地指在“0”度??墒牵褪锹牪坏綄Ш脚_信號,耳機里只有無線電“噼啪”作響的雜音。

陳元吉心里一沉,終于明白,自己碰到了以前從沒遇到過的“特殊情況”:他迷航了!

這時,陳元吉已經肯定是“全羅盤”出了問題。因為按照“全羅盤”的工作范圍,如果它正常工作的話,就能聽到指揮員的聲音。

陳元吉看了一眼油量表,換算了一下,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如果再不做出決定,飛機在10分鐘后就會耗盡燃油。

陳元吉不停地呼叫著塔臺,但塔臺沒有回答。讓他失望的是,由于機載進口電臺與定向臺不匹配,因此無法利用定向臺復航。

陳元吉不能盲目飛行,必須立即做出選擇??墒牵F在“全羅盤”出了問題,無法幫助他做出正確選擇。

無可奈何下,陳元吉決心賭上一把。

聯(lián)系到兩分鐘以前還可以與塔臺溝通無線電聯(lián)絡的情況,陳元吉判斷自己現在可能是背離機場飛行,正在離機場越來越遠。于是,他毅然做出決定,在天空劃出一個大弧線,掉轉了機頭!

這是一個讓所有飛行員都很難做出的決定。正常情況下,對準機場飛行時,“全羅盤”應該指“0”,而這時飛機的儀表板,“全羅盤”的指針卻對著180度,也就是說,正好是相反方向!

陳元吉硬著頭皮,用這種似乎背道而馳的180度航向繼續(xù)向前飛行。

大約過了一兩分鐘,忽然間,耳機中隱隱傳來某種熟悉的聲音。他聽出來了,沒錯,是指揮員的聲音。他立刻精神大振!又過了半分多鐘,他終于和指揮員聯(lián)絡上了。

飛機離機場還有100多公里,指揮員要求陳元吉上升高度,原地盤旋。

陳元吉看了一眼油料表,上面顯示,剩油只有700升了。他擔心上升盤旋后,雖然可以讓地面雷達給自己提供更準確的方位數據,但那樣將消耗掉更多寶貴的油料,會來不及返回地面。于是他報告指揮員:要求直接飛向機場。指揮員同意了他的請求。

又過了一分多鐘,紅色警告燈亮起,顯示飛機剩油已經不多了。離機場只剩下14公里了,陳元吉已經看到了發(fā)現那條細長的跑道。

陳元吉掃了一眼“全羅盤”,“全羅盤”的指針準確地對著機場方向,它突然又奇怪地恢復了正常。

陳元吉安全回到了地面。機務人員趕緊跑上飛機檢查,終于找到了這次迷航的原因――“全羅盤”的導線質量出了問題。

在檢查油箱時,機務人員倒抽了一口涼氣:剩油只有300公升了。要是再晚幾分鐘,陳元吉也許就只能用降落傘回到地面了。解決飛機空中漏油

1991年6月6日,表演大隊機場上空陽光燦爛,微風輕拂,空氣如明凈的玻璃窗一樣透明。這是個非常不錯的天氣。

李秋登上飛機,準備進行“簡單氣象”課目的飛行訓練。

10時37分,9架飛機以15秒的間隔陸續(xù)拔地而起,飛入湛藍的天空。

順利起飛后,李秋緊緊盯住長機,手腳嫻熟準確地操縱著飛機,與戰(zhàn)友們組成前后相距不到5米,上下相差不到5米的密集9機編隊。

在這個密集編隊里,李秋代號為843,飛的是6號機。6號機在右梯隊的最外面,是9機編隊中最難飛的位置之一,它和5號與9號機一樣,都離長機最遠。這里傳遞誤差大,長機每做一個小的機動動作,他們則需要有大得多的動作量。

開始的10多分鐘,他們飛得不錯,順利地完成了預定的前兩套動作。可是,就在做第三套動作時,李秋的飛機出事了。

當時,機群排成菱形編隊,在天空翻了一個斤斗,俯沖下來后,已經越過了400米的最低點。按照計劃,接下來飛機應當向上拉起,做上升轉彎動作。

李秋把飛機改平后,柔和地帶回駕駛桿,將飛機慢慢拉起。這時,他突然感到飛機像被人砸了一錘,猛烈地抖動了一下;與此同時,他聽到了“轟隆”一聲巨響。接著,飛機便像得了怪病似的,很不正常地“嗡嗡”響個不停。

此刻,時鐘指著10點50分。

“843發(fā)動機有故障!”843是李秋的空中代號。

李秋毫不猶豫,立即向地面塔臺報告。

李秋沒有看儀表,完全是憑感覺做出的判斷。他沒有時間看儀表。這是一個非常小的編隊,飛機之間的距離只有僅僅5米。在這種密集隊形中,飛行員的視線一旦離開前機,就有可能來不及調整編隊的誤差,從而造成整個機群的混亂,甚至災難。

險情中,李秋首先想到的是戰(zhàn)友的安全。飛行界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話,“最有可能與你空中相撞的,就是在編隊協(xié)同準備時坐在你身邊的那個家伙。”李秋不想成為“那個家伙”,他必須想辦法盡快脫離機群。

長期的飛行實踐,李秋錘煉出了堅強的神經。雖然遇到了重大險情,但李秋頭腦清醒,也很沉著,在向地面報告的同時,他下意識地做出了正確的動作反應:收小了油門。

飛機在機場上空飛行,可以憑借高度差利用慣性與機群脫離。而且,跑道離得近,只要爭取到一定高度,即使發(fā)動機停車,失去了動力,李秋也有把握利用高度差帶來的慣性作用使飛機迫降成功。在李秋報告空中發(fā)生問題后,地面塔臺及時傳來指令:“到三邊去。到三轉彎直接加人航線著陸。”

“843明白。”

按照各國通用的習慣,在起飛落地中,都把機場上空的天空看成是一個巨大的長方形,分別稱之為一、二、三、四邊,起飛后向左或向右的第一次90度轉彎為一轉彎。

李秋的眼前,是緊密排列的機群,機群正準備右轉。如果是左轉,李秋的情況也會好一些,因為他處在機群的最右后的位置,可以直接減速脫離。所以,雖然天空很大,但此時留給他的空間卻很小。

李秋看準機會,調整桿位,減小了上升角度。

瞬息之間,戰(zhàn)友的飛機從李秋的頭頂飛過。天空暗了一下,變亮了;再暗了一下,又亮了,就像閃光燈。閃光之后,座艙里陽光燦爛,李秋發(fā)現自己在空中變得孤零零了。

李秋高興起來,他知道,他已經順利脫離了編隊;機群安全了。他不失時機地將飛機拉到1500米的高度,這樣,一旦發(fā)動機停車,他就能利用飛機的慣性滑翔,贏得更多的迫降機會。

看到6號機脫離了機群,地面指揮員稍稍松了口氣,接著問李秋:“843什么故障?”

李秋:“發(fā)動機振動。”

“843高度?”

“現在高度1500米。”

了解到這些情況后,指揮員又重復了前面的指示:“可以左轉,到三轉彎直接著陸。”

通話間,李秋發(fā)現了新的問題:鼻子里突然鉆進來一股很濃的煤油味。猛然間,座艙的增壓孔噴出了白色氣體,辛辣的氣味把他的眼睛刺激得又酸又痛。

這時油泵信號燈又亮了起來,提示李秋,油泵出于不正常的狀態(tài)。李秋猜想到可能是飛機出現嚴重漏油,他立即向塔臺報告了這一新的情況,。

實際上,李秋遇到的情況遠比他想到的要危險。

剛才那“轟隆”一聲響,是主油箱至發(fā)動機的煤油導管接頭斷裂的聲音。接頭斷裂后,鋁制導管的一部分飛進發(fā)動機,被發(fā)動機的葉片絞成了碎片。碎片在通過燃燒室的時候,又熔化成了無數顆鋁滴,從飛機的尾噴口飛進天空。

更加危險的是,導管接頭的破碎,使主油箱的航空煤油就像沒有龍頭的水管一樣,開始大量漏油。這些燃油與飛機穿破空氣時產生的高溫相遇,就隨時可能引發(fā)空中起火。

通常來說,飛機上都安裝了防火設備,一旦起火,只要打開滅火開關,大火就能撲滅??墒?,今天漏油的部位很特殊,正好處在防火設備夠不著的地方。

李秋是在駕駛炸彈飛行!他必須搶在這個“不定時炸彈”爆炸前落地。

天空里,戰(zhàn)友們都知道李秋遇到了“特殊情況”,在塔臺指揮下,機群遠遠地離開了李秋,原地盤旋,給李秋騰出足夠的空間位置。戰(zhàn)友們一直保持無線電靜默,以便于他和地面的通話。

此刻,戰(zhàn)友們的心都崩得緊緊的。一方面,他們?yōu)槌ο嗵幍睦钋飺模环矫?,他們自己也面臨著險情。

飛機起飛時沒有帶副油箱,所剩的油料已經不多了,沒有足夠的油量去其他機場落地。如果李秋迫降失敗,跑道就會被堵上。如果那樣,那么他們能否在油料耗光之前安全降落就成了未知數。

表演大隊正面臨空前的危機。

李秋開始下降高度。

現在,李秋已經飛到與跑道沿長線垂直的三轉彎了,只要再轉最后一次彎,他就應該對準機場跑道的沿長線,準備落地。

按照正常情況下的起落航線,這時李秋的高度應該在500米。為了爭取機動時間,他把這個高度提高到了800米;出于同樣的原因,他也推遲了放起落架的時間,準備進入四轉彎時再放。

李秋駕駛飛機進入了四轉彎,他放下了起落架和襟翼,準備落地了。

看到李秋的飛機拖著白霧降落,指揮塔臺里的人們分外緊張。為了安全著陸,有時飛機要在空中盤旋,將油箱里的油消耗到安全線之后才能降落。人人都知道,一架漏油著陸的飛機是非常危險的。此時,一顆“不定時炸彈”正在飛向機場。

信號員架起望遠鏡,舉起了信號槍。其他人都把腦袋扭向飛機將要出現的方向。這個四面都是玻璃墻壁的房子里非常安靜,只有指揮員和天空的通話聲。

與此同時,所有人視線之外的情況是,在李秋的飛機肚皮里,噴出的航空煤油越來越多,溫度也在繼續(xù)增高。每一瞬間,飛機都可能突然起火爆炸。

塔臺與李秋之間的通話錄音記錄了這次極其驚險的降落過程:

李秋:放起落架啦。

塔臺:稍晚一點放。轉速多少?

李秋:現在6000。

塔臺:843,速度?

李秋:現在速度380。

塔臺:速度不要小!

李秋:現在高度1000,在放襟翼位置。

塔臺:可以放起落架。

李秋:起落架、襟翼都放下了。高度800。

塔臺:速度多少?

李秋:350?,F在遠距上空。

塔臺:看到你了……高度好的。慢慢下降……下降不要快。現在轉速多少?

李秋:現在6000。

塔臺:可以……現在好的,挺好……現在好的……不要收油門!……好!收油門。好!挺好!

機場上,警笛在呼嘯。著陸線上,消防車來了,救護車也趕來了。

天空中,6號機已經臨近跑道。

李秋穩(wěn)住駕駛桿,在離地一米處平飄了一段距離,然后在100多米處平穩(wěn)接地……

點了幾次剎車后,李秋穩(wěn)穩(wěn)地控制住飛機,脫離跑道,滑到著陸線,在機務人員的小旗前剎住了飛機。飛機剛停穩(wěn),他立即關閉發(fā)動機,斷開了所有電源,隨即跳出了機艙。

機務人員趕緊跑向飛機。機務大隊林副大隊長爬上座艙一看,臉全白了。

座艙里面,油漏得就像打開了自來水開關,從機身下發(fā)動機艙蓋往出流。發(fā)動機艙蓋一打開,航油就像噴泉一樣向外噴。

林副大隊長連忙關上防火開關,但航油還是噴個不停。

“馬上把飛機推走!這里離加油線近,別起火爆炸了。”林副大隊長立即命令。

李秋站在附近的草地上,靜靜地瞅著機務人員的動作,看到了飛機漏油的位置,不由長長吐了一口氣:還好,飛機沒有起火。

兩天后,機務人員把發(fā)動機分解開,發(fā)現里面好大一截沒有了。尤其危險的是,瀉油位置是在發(fā)動機艙里,在防火開關前面,一旦起火,根本無法撲滅。處理發(fā)動機空中停車

1985年夏天,表演大隊機場上空萬里無云,陽光普照??諝庀袼б粯油该?。

8時45分,吳國輝按照飛行計劃,駕駛120號飛機起飛了。

起飛過程中一切正常。座艙里,吳國輝滿意地看著各種儀表在有規(guī)律地不停跳動,愜意地聽發(fā)動機傳來輕輕的轟響。他操縱飛機,輕快地飛到了1000多米的天空。

這時,在吳國輝的視野里,大地罩上了一層輕煙,漸漸遠去。他加大油門,像海洋中一只自由自在的海豚,在透明大氣的托舉下繼續(xù)向上爬升。

今天的課目是飛特技,在5000米的高度上,他按照飛行計劃的安排,進入7號空域,開始俯沖。

就在這時,危險悄悄降臨了。

吳國輝的身后,發(fā)動機的渦輪盤飛速地轉動著,大聲吼叫著給飛機提供著強大的動力??墒牵坪跤行├哿?,“喀“地一響,渦輪盤的根部突然出現了一條裂紋!在劇烈的震蕩下,裂紋在伸展、擴大……

吳國輝并不知道險情就在背后不到一米的地方。他在天空翻著“斤斗”。當飛機快俯沖到大地邊緣時,他柔和地輕輕帶回駕駛桿,飛機很聽話地慢慢抬起腦袋,吼叫著重新躍升,鉆進了湛藍的晴空。

9點3分,裂紋終于“咬住“了發(fā)動機!

發(fā)動機在高速旋轉中,由于出現了裂紋,渦輪盤再也無法承受巨大的應力,它斷裂了,被突然甩出飛機。

它就像一把旋轉的切刀,在脫落的過程中,切斷了冷氣和液壓供應導管,穿透了3號4號油箱,打裂了阻力傘的收放動作筒殼,還將右發(fā)動機切開了一個半米長、兩三厘米寬的口子。隨后,它擊穿飛機蒙皮,飛進空中,消失了。

發(fā)動機發(fā)出“嗷’的一聲爆音,飛機好像受到劇痛的打擊,抖動了一下。

吳國輝心里一怔:出事了!

他沒有慌亂,趕緊掃視面前的各種儀表。他發(fā)現,其他都好好的,唯有左側發(fā)動機的轉速表在急速下降,飛機的轟鳴聲也在減弱。

與此同時,整個飛機也像得了“肌肉痙攣”癥,顫抖個不停。很快,左發(fā)動機的轉速表指針停在了“0”位。飛機開始向左傾斜,墜了下去。

這種飛機上一共只有兩臺發(fā)動機?,F在,由于左邊發(fā)動機停車,飛機的動力系統(tǒng)失去平衡,極難控制,而吳國輝又必須制止住飛機一個勁地向左旋轉。因此,飛機抖動得越來越厲害。

吳國輝對自己的駕駛技術非常自信,加上他這時并不完全清楚自己的危險和嚴重程度,因此,面對危機,他仍然信心十足,沒有慌亂。

“370左發(fā)停車!”吳國輝迅速做出判斷,并立即向地面指揮員報告了這一緊急情況。

“370高度?”地面指揮員在焦急地詢問。

“370”是吳國輝的代號。

吳國輝瞅了一眼高度表,向地面報告:“5000米。”

飛機還在急速下降……

吳國輝不斷提醒自己要保持冷靜。他沉著地按照處置程序,關掉了左邊發(fā)動機的電門,收回油門,改平了飛機的坡度。

終于在3800米高度上,吳國輝控制住了飛機的下降,他克制住內心的激動,慢慢向左轉彎,調整航向,對準了導航臺,以500多公里的時速向機場飛去。

突然間,兩個紅色警告燈亮了,這是液壓和冷氣全部漏光的警燈!

液壓為0,就無法控制飛行;沒有冷氣,飛機在著陸時就不能剎車減速。吳國輝真正陷入了上天無路,落地無門的危險境地。

吳國輝感到今天大事不妙了。

地面塔臺上,對講機里響起了吳國輝從天空傳來的報告。塔臺頓時變得格外安靜。指揮員臉色大變,從座椅上跳起來,伸長脖子,盯住了遠處的天空。

視野里只有一片神秘的蔚藍,看不到飛機的影子。指揮員完全能夠想象吳國輝的危險狀況,但現在,只能靠吳國輝自己了。

天空里,隨著時間的推移,吳國輝的處境已經愈發(fā)困難。

平時很聽話的駕駛桿,現在卻像一匹發(fā)了瘋的烈馬,一點也不聽他吩咐;只剩下一個發(fā)動機在工作,動力失去平衡,飛機因此像個醉漢,上下起伏,左右搖擺,完全失去了控制。

吳國輝清楚地意識到,他現在只有兩種選擇:迫降,或者棄機跳傘。

想到這點,他不由得瞅了一眼面前的紅色彈射手柄。這是用于跳傘的救生設備,只要打開保險,輕輕一拉,艙蓋就會拋掉,屁股下面的彈射座椅就會在瞬間點火發(fā)射,把他彈出座艙,在降落傘的幫助下就會脫離危險的。

但是,如果自己棄機跳傘,飛機卻會變成一顆從天而降的炸彈。如果運氣好的話,“炸彈“可能會摔到沒有人煙的野地,不會造成其他災難;但也可能這顆“炸彈”會選中某個村莊或附近城市的居民區(qū),后果將不堪設想……

和吳國輝一樣,塔臺上的指揮員也心急如焚,一面是朝夕相處的戰(zhàn)友,一面是地面上的無辜生命,這些都要在他的舌尖上瞬間決定生死。

時間在一秒秒流逝,危險在一步步接近……

終于,指揮員下了決心:“370,實在不行……避開居民點,準備跳傘!”

指揮員完全清楚吳國輝面臨的極大危險,但他又無法了解機上的全部情況。無可奈何之下,他把最后的選擇權交給了吳國輝。

揚聲器里響起吳國輝平靜而堅決的聲音:“370決心飛回機場!”

雖然身處險境,但吳國輝的頭腦一直保持著高度清醒。他知道,飛機上還有一套應急的備份電操縱系統(tǒng)。剛才,他下意識地動了一下這套系統(tǒng),發(fā)現它似乎還能工作;不由得大為振奮。高度表也顯示,還有3500米的高度。他從中看到了某種希望,增強了信心。

塔臺指揮員沒有馬上回話,他很明白,吳國輝的電操縱系統(tǒng)還能工作,這是個喜訊。但是,即使在其他設備完好的情況下,這套系統(tǒng)使用起來也很不方便。更何況,現在飛機的左發(fā)動機和許多設備都完全失效,靠它就更加沒有把握了。

“370,注意安全!”指揮員舍此沒有它法,同意了。

“370明白。”

吳國輝憑借著高超的駕駛技術,艱難地把飛機飛到了機場上空,又通過應急的辦法,放下了起落架。這時,他就面臨著著陸這一關了。

飛機速度很大,在正常情況下,機輪接地后,要靠剎車系統(tǒng)和投放阻力傘來克服強大的余速。

但是,現在剎車系統(tǒng)已經失靈,投放阻力傘的導管也被擊穿,傘投放不出,就連放下襟翼增加空氣阻力的辦法也行不通。

由于是電操縱,飛機狀態(tài)極不穩(wěn)定。如果放下襟翼,飛機容易偏轉,或者上下跳動,對于一架沒有正常操縱系統(tǒng)的飛機來講,這種辦法無異于剜肉補瘡,是條絕路,行不通。

這么一來,飛機不得不以平時降落時幾倍的速度降落。在這樣的情況下,一旦飛機沖出跑道,就會在柔軟的草地上翻滾、起火、爆炸。

現在,飛機已經失去了足夠高度,就是跳傘也來不及了。但這是吳國輝意料之中的情況,是他自己的選擇。他只有硬著頭皮,強行落地。

救火車、救護車呼叫著奔到了著陸線,焦急地等在那里。

飛機下來了……20米……10米……5米……1米……飛機觸地了。

飛機沖進跑道,像一匹脫韁的野馬,以100多公里的時速怪叫著向前狂奔。除了機翼下三個機輪在磨擦地面,飛機沒有其他阻攔,它怒吼著沖出跑道,闖進草地,撞上了外面的攔阻網。在巨大的沖擊下,攔阻繩在一根根繃斷。

飛機還在往前沖,前面是一條深溝,飛機就要沖進溝里了。

所有的目光都盯住這里,人們的心堵在了嗓子眼,神經都快繃斷了。

突然,飛機似乎力氣衰竭,停住了。

“關電門!離開飛機!快!”指揮員在大喊。

吳國輝跳出座艙,趕緊逃開。他找了個土坑,趴在里面。

1秒……10秒……1分鐘……沒有爆炸聲。

飛機保住了。人們歡呼起來。

吳國輝站起身,靜靜地瞅著不遠處的飛機??粗粗中α?。雖然飛機發(fā)了脾氣,但終究沒有拋棄他。這有點像兩口子吵架,吵完了還好得跟一個人似的。

雖然在生死關上走了一回,但吳國輝還是深愛著飛行,深愛著自己的飛機。

1985年年末的一天,中國八一飛行表演隊的飛行員接到邀請,以客人身份,來到了坐落在北京朝陽區(qū)的美國大使館。

在宴會上,一個美國飛行員小聲問吳國輝:“你有幾個情婦?”

聽到這么個特殊的問題,吳國輝一愣,以為聽錯了。

看到吳國輝的表情,美國人又用不很熟練的中國話重復了一句:“吳,我問,你有幾個情婦?”

吳國輝怎么也沒料想到會碰到這樣一個怪問題。他笑著搖了搖頭。

美國飛行員說:“沒有?”

吳國輝說:“沒有。”

美國飛行員連連搖頭;“NO,NO,全世界的飛行員都有情婦,你們中國飛行員難道沒有?不可能!”

看到對方窮追不舍的勁頭,吳國輝覺得好笑。他想盡快結束這個話題,便湊過去,悄悄向對方伸出一個手指頭,小聲說:“‘情婦’,有一個,但是紀律不允許……你要給我保密。”

美國飛行員這才滿意地笑了。

吳國輝也笑了。他說到“情婦”時,想到的是那架編號為“120”的飛機。處置空速管結冰

20世紀80年代末秋季的一天,李鐘東正駕駛一架剛剛完成大修的飛機從東北飛回部隊。順利飛行了近千公里后,他已經進入了本部隊的空域。用不了幾分鐘,飛機就可以著陸了。

李鐘東準確地穿過了機場上空的云層,見到了落地航線。在繞場一周后,來到了四轉彎。機場上空有一層薄云,跑道看起來就像蒙上了薄紗。但李鐘東沒把它當回事。

作為一級飛行員,李鐘東的飛行技術非常過硬。在這條跑道上,他已經起降了上千次了。而且地面雷達反饋的信息也告訴他,落地航線沒有任何問題。這片薄云實在沒什么好擔心的。

李鐘東按照程序檢查了一下儀表板,上面顯示,高度350米,速度每小時400公里。一切正常,一兩分鐘后,他的飛行靴就可以踩到踏實的跑道上了。

但是,那層浮云并不是簡單的云,里面藏著很多“過冷水滴”,這些“過冷水滴”很快就會在李鐘東的飛機上結冰,從而給他帶來巨大的麻煩。

地面上,水在低于0度的時候就會結冰;但在空中卻不是。在沒有受到擾動的情況下,大氣中的水滴即使在低于0度到20度之間的空氣中也不會結冰,而是以“過冷水滴”的形態(tài)懸浮在空氣中,并形成不穩(wěn)定的云和霧。

飛機穿云而過時,如果遇到這樣的云和霧,就會打破“過冷水滴”的不穩(wěn)定狀態(tài),“過冷水滴”就會立即貼在飛機上結冰。這不僅會增加飛機重力,造成飛機降低高度,而且冰晶還可能損壞重要儀器,從而使飛機墜毀。因為結冰而機毀人亡的例子,在世界航空史上并不少見。

李鐘東在下降過程中,正好遇到了“過冷水滴”,這些小水滴迅速凍結,飛機的空速管被凍住了。但李鐘東并不知道這一點。

飛機開始下滑。通過和導航臺的聯(lián)系,李鐘東確信飛機正處在跑道中線的延長線上,不需要作修正。接著,他降低發(fā)動機的轉速,并放下了減速板,開始減小飛機速度。

但是,預料之中的減速并“沒有到來”。

李鐘東感到有些奇怪。通常情況下,當發(fā)動機轉速減小,尤其是放下減速板后,應該明顯感覺到飛機的減速變化,但是,現在他的這種感覺似乎并不明顯。他看了看速度表,速度表指向400公里。

雖然有點奇怪,但李鐘東沒有著急。他繼續(xù)把速度減小到每小時370公里,并把減速板放到更大的角度。

但是,出乎他的意料,速度表的指針依舊指在400公里。李鐘東開始著急了,再次把發(fā)動機的轉速調小。

空速管一旦被凍住,速度表就不能顯示航速,指針將一直指向未凍結前的速度。雖然顯示是400公里,但實際上飛機早就低于這個速度了。飛機已經開始抖動,說明它正處在要失速的臨界點。

地面上的指揮員看出了問題,飛機正以不正常的速度下滑。他對著話筒緊急呼叫:“洞五三,現在你高于下滑航跡!”

李鐘東大聲對自己說:“別慌!別慌!”

千鈞一發(fā)之際,李鐘東冷靜下來。他屏住呼吸,仔細掃視座艙設備,看看有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他開始懷疑速度表可能出現了問題。果然,他看到空速管的加溫開關沒打開。他終于明白了,是空速管被凍住了。

李鐘東立即把發(fā)動機加大到最大轉速,給飛機提供新的動力。同時,他扳下了空速管的加溫開關。

飛機開始復飛,吼叫著慢慢抬起腦袋,低低地掠過跑道,重新飛入天空。

幾秒鐘后,李鐘東發(fā)現,僵硬的速度表指針一下子就甩到了240公里。這才是它的真實速度!

李鐘東安全著陸了。戰(zhàn)勝脫離的錯覺

“洞兩三,準備滑出。”耳機里穿出塔臺的命令。

“明白!”馮軍努力讓自己的聲音顯得平靜。如果不是帶著手套,他浸濕汗水的手早已抓不住操縱桿了。

到飛行表演隊已經有一段日子了,也飛了10多個架次,但是,那次檢查帶飛時的錯覺始終像夢魘一樣,每當馮軍進入降落時的三轉彎就會出現。

幾天前,馮軍和隊長肖慶友乘一架教練機進行訓練。當飛機改出三轉彎時,馮軍突然發(fā)現那個明顯的地標,小樹林后面兩個閃閃發(fā)亮的魚塘,忽然躲進黃色的塵霧里不見了。

緊接著,一個十分奇怪的感覺占領了馮軍的每一個神經:自己正在飛行,可是又不像是在飛,自己已經離開了座艙,正瞅著自己在飛;他感覺自己仿佛在一瞬間靈魂出竅了。

剛開始時,馮軍對這種感覺有點新鮮,但不久就覺得有些恐懼了。

他感到自己看不見機場,也看不到地面。腦子也發(fā)木,渾身軟綿綿的,沒有了力氣。

馮軍只記得曾經有個魚塘,也知道機場就在魚塘附近,就懵懵懂懂地駕駛飛機向魚塘飛去。

飛機偏離了航向,直接向地面扎了下來。

坐在后艙的肖慶友急忙利用后艙的操縱桿操縱飛機拉起改平。飛機與樹枝擦肩而過,幾乎能聽見樹枝刮鋁皮時發(fā)出的吱吱聲。

馮軍進入了飛行錯覺中的“脫離現象”,在瞬間失去了對飛機的定位能力。這種錯覺就像汽車司機在開快車時,有一陣會突然不認識曾經非常熟悉的景色,并由此陷入迷茫。

這對飛行員來說本是正常,但對馮軍來說卻有些不一樣。他是個新手,剛干飛行表演就遇到了這樣的錯覺,所以在心理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每當進入三轉彎時,一種恐懼的感覺就會帶著馮軍進入錯覺。

為了幫助馮軍戰(zhàn)勝錯覺,肖慶友隊長決定再帶馮軍飛一次。

馮軍回答塔臺后,瞟了一眼左邊的天空。當他確認沒有要著陸的飛機后,就把飛機滑到了起飛線跑道的正中央位置,然后捏緊了剎車,準備升空。

“洞兩三,起飛!”

“洞兩三明白!”

馮軍渾吸了一口氣,又緩緩地吐了出來。松開剎車,打開油門,加速……飛機輕輕一躍,起飛了。

飛機上升到600米后改平,順暢平穩(wěn)地向前飛。

艙外,高速氣流“嘶嘶”地刮過鋁皮。座艙后面,發(fā)動機“嗡嗡”地有節(jié)奏地轟鳴;儀表板上,一切都正常。

馮軍的自信漸漸回到了身上。他挺直腰桿,斜瞟了一眼左邊的地面。細長的跑道正掛在左翼的翼刀上。他知道,再過數十秒就該進入三轉彎了。他拉下左上方的紅色手柄,耳邊傳來“咣當”一聲,緊接著,顯示起落架放下后的綠燈亮了起來。

“進入三轉彎。”坐在后駕駛座上肖慶友提醒馮軍。上一次飛行時馮軍的表現讓肖慶友很傷心,他知道馮軍是個有天賦的飛行員,遇到這樣的情況純屬偶然。但是,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卻有些不應該了。

肖慶友不想讓一個優(yōu)秀的飛行員就此消沉,所以自從坐進后艙開始,就一直在想辦法幫助馮軍走出困境。

這時,他提醒馮軍,就是想讓馮軍做好心理準備。

馮軍聽了,心里一緊。“別緊張,放松一些。”他在心里對自己說。他讓方向舵和駕駛桿柔和一致地形成45度,然后向斜后方稍稍帶桿,穩(wěn)住坡度和高度。

飛機順從地歪斜著身子開始左轉。

馮軍沒有勇氣把眼睛離開儀表板,雖然他知道此時目光應該投到風擋上,他害怕再次出現錯覺。

“抬起頭,注意天地線投影!”肖慶友的聲音再次響起。馮軍只好抬起頭,看著傾斜在視野中的天地線。

錯覺很快就出現了。

他看見了那兩個魚塘,開始時很平靜,藍藍地反射著天光。這種景象沒持續(xù)多久,馮軍就又什么都不認識了。在他的腦海中,分明看到的是一兩個黑洞洞的怪眼在猙獰地盯著自己……

飛機再一次向地面扎了下去。

肖慶友急忙搶過駕駛桿,把飛機拉了起來。

“我不行了……”馮軍對后艙的肖慶友說。

“別婆婆媽媽的,接著干。”肖慶友說:“進入四轉彎了,對準下滑點。方向。高度。”語氣堅定。

想到身后有隊長保駕,馮軍一狠心,接過了駕駛桿。但他的錯覺還是沒有消失,地面上的跑道還是像在水里一樣飄飄渺渺。

飛機歪歪斜斜地向跑道飛去。

“偏右,偏右!”后艙的聲音在尖叫。

馮軍聽到了隊長的喊聲,知道應該蹬舵扭正偏轉。他蹬了蹬舵,可腳沒有力量,手也變得冰冷麻木。

飛機以極大的角度向地面俯沖。

“混蛋!拉起來,拉起來!”肖慶友憤怒地大喊。

馮軍想去拉操縱桿,但手上一點力氣也沒有。

飛機還在俯沖,根本不是降落,倒像是要掃射。地面上的地勤兵看到飛機不正常,連忙四散奔逃。

肖慶友急忙搶過駕駛桿,把飛機拉了回來。

“呼”地一聲,飛機幾乎擦著地皮掠過跑道,又鉆進天空。

馮軍終于清醒過來。他回頭看了一眼機場,又看到了那兩個小魚塘。魚塘又恢復了本來面貌,成了兩個不起眼的小光點。

“隊長,我……”

“還不錯,我老婆寡婦沒當成。”

“下次就難說了……如果還讓我飛。”

后艙沉默了。

“你就這么熊包?”肖慶友有些失望了,他還沒有絕望。他知道,所有優(yōu)秀的飛行員都是有血性的,他要“激勵”馮軍。

“你知道嗎,現在撒手,你就是個罪犯。”

馮軍明白隊長的意思。國家為了培養(yǎng)一個飛行員,要花費比飛行員身體還要重得多的金子。

“這我知道……隊長,別逼我了。”自信還是沒有回到馮軍的身上。

“我不逼你,逼也沒用。你要自己逼自己。”肖慶友語氣緩和了一些,“你的聰明哪去了?真以為闖不過這一關?別犯傻!”

“隊長,我真的不行了!”馮軍想起了隊長的妻兒,還有剛才地面上四散奔逃的地勤兵。

“不行也得干。”

“隊長,你就別……”

“你――真讓人把心傷透?”

馮軍不說話了。他不想傷別人的心,他自己已經很傷心了。

“那好吧,都別干,讓飛機自己飄……”

好一陣子,后艙一直沒有聲音。

馮軍無意中碰了一下駕駛桿,發(fā)現上面沒有后艙的握力。他連忙對著送話器呼叫,可是沒有回答。馮軍松開降落傘帶,費力地轉過身一看,頓時傻了眼。

隊長緊閉雙眼,口吐白沫,兩只胳膊無力地下垂,暈倒在座椅上。

馮軍馬上反應過來,自己必須把飛機飛回去,不為自己也要為隊長。

他立即坐回座椅,慢慢收小油門,駕駛飛機爬升。經驗告訴他,在不能落地的情況下,首先要節(jié)省寶貴的燃油,同時還應該盡可能保持安全的高度。

飛機平飛后,馮軍把情況告訴了塔臺。塔臺指揮員說:“保持鎮(zhèn)定,把飛機飛回來。”

這對馮軍沒什么幫助,但此時也沒有人能幫他,不可能有人來代替他駕駛飛機。

馮軍看了一眼油量表,還可以飛20多分鐘。他希望在這20多分鐘耗光之前,隊長能醒過來。

于是,地面上的人看到,飛機在天上一圈一圈地轉。

時間過得很快,馮軍已經在天上飛了3圈。儀表板上,油量警示燈亮了,告訴馮軍,2、3、4號油箱已經見底,很快,剩油警告燈的紅光就該閃動了。

隊長還在昏迷,馮軍依然孤獨一個人面對這一切。

紅燈終于亮了起來。警告馮軍,他還可以在機場上空的航線上飛一圈多一點。也就是說,他只有一次落地機會了。

“啊”馮軍對自己咆哮起來。求生的欲望和絕望后的憤怒使他振奮起來。他做了一個近乎瘋狂的動作。

馮軍扳開右邊一個電門,豪不猶豫地按下了左上方的紅色按鈕。“通通”兩聲,炮彈上膛了。

馮軍打算對自己的錯覺射擊!

手中有了武器,心中有了底氣。馮軍駕駛飛機飛進了三轉彎。

“出來,你出來呀!”馮軍壓下機頭,興奮地大喊。

錯覺沒有出現,灰白色的跑道出現在風擋前方。飛機平安地落地了。馮軍終于戰(zhàn)勝了“脫離現象”。

飛機一落地,馮軍連忙打開后艙蓋,想把隊長送到醫(yī)院。可是回身一看,隊長好端端地坐在那里,臉上露出得意的喜悅,眨著眼睛說:“我說你行吧!”

二、艱苦訓練

●馮義趕緊問李鐘東:“你是不是在倒飛?”

對方回答:“正常。”

●張信民在黑暗的空間里看到一個粉紅色的球體,亮亮的,籃球大小,從左前方飄忽著朝他飛來。

●李鑫發(fā)現機翼上出現一種間歇性的敲打,很輕,但很急促,就像是夜間的敲門聲。

● 艱苦訓練戰(zhàn)勝倒飛的錯覺

有一天,馮義參加完電影拍攝,準備駕駛飛機返回機場。隊形解散后,隊長陳祥生單機先走,在前面?zhèn)刹焯鞖?,其?架飛機,便成雙成對地往回飛了。

馮義作為李鐘東的僚機,飛在最后一組。在開始的一段返程中,一切都很順利。

這天拍攝現場天氣不錯,任務也完成得順利,馮義跟在李鐘東后面,熟練地駕駛著飛機上升高度,在云上加入回程的航線。

6000米的高空,天空藍得發(fā)黑,有股子神秘的味道。飛機下面,則是雪原一樣無邊無際的云頂。在這個清爽的藍白世界里飛行,人的心情也容易變得清爽。

馮義已經是一位有近千小時空中經歷的飛行老手,在他感覺中,這會兒的飛行,飛機就像是在無形的冰面上自動向前滑行,十分輕松愉快。

幾分鐘后,前方出現了云層。云中飛行,互相容易丟失,李鐘東在耳機里對馮義下令:

編好密集隊形。

說話間,飛機不知不覺就進入了云中,座艙外的世界變得霧蒙蒙的。

馮義很沉著,手腳不停地操縱飛機,穩(wěn)定地保持著20乘30米的云中編隊隊形。馮義暗暗高興,云中的能見度比他預想的要好,能看出去50至100米左右,保持編隊不算很困難。

可是,這股高興勁沒持續(xù)多久。一分多鐘后,情況有點不妙了:氣流紊亂,飛機出現顛簸。馮義感到一陣頭暈目眩。

突然之間,馮義感覺自己在倒飛!他趕緊瞅了一眼地平儀,地平儀上那個小飛機造型的指針告訴他,飛機沒有倒飛。

馮義緊張了,他必須立即做出判斷:或者,是儀表出了故障;或者,是自己的感覺有了毛病。

這時,飛機在一片昏茫的云中飛行,從中根本看不出哪里是藍天,哪里是綠色大地,只有前面李鐘東的飛機是唯一的參照物。

馮義抬頭望去,又吃了一驚:李鐘東似乎也在倒飛,不過,正好和自己的飛機狀態(tài)相反。馮義不知道究竟是誰出了毛病。

情況非常危險,因為油箱設計的限制,這種飛機的倒飛狀態(tài)不能持續(xù)15秒鐘以上,否則會斷油,出現空中停車。

馮義趕緊問李鐘東:“你是不是在倒飛?”

對方回答:“正常。”

馮義全都明白了,是自己發(fā)生了“倒飛錯覺”!

作為飛行員,無論他的經驗有多豐富,駕駛技術有多高超,幾乎所有的人都會遇到空中錯覺。

這種錯覺類似“轉暈了”。人們都會有這樣的體驗,當轉圈轉多了的時候,即使人已經癱倒在地上,可是依然感覺眼前的景物還在旋轉,而且,在一段時間里還不能辨別方向。

飛行員雖然經過特殊的抗眩暈訓練,但在劇烈的刺激之下,也會出現上下不分,方向不明的情況。只不過,飛行員比一般人能很快調整。

此時在馮義眼中,儀表板上的一切都很正常,但他的感覺卻不是這樣。他覺得自己的的確確是在“倒飛”,他感到身體懸空,屁股隨時會脫離座椅,他不得不緊緊抓住駕駛桿,以免被飛機的慣性力無情地甩進空中。

他知道自己錯了,要相信儀表??墒?,他無法擺脫自己的感覺,他陷入了判斷上的困境。

儀表在告訴馮義,飛機飛行正常。身體在警告馮義,飛機在倒飛,處境很危險。一時間,馮義的大腦里好像在有兩個人拔河,馮義成了不知所措的裁判,看著兩個人扯著自己的神經。

李鐘東從剛才的對話中知道馮義出現了“倒飛”錯覺,連忙呼叫馮義:“相信儀表,相信儀表……”李鐘東知道,在這數千米高空的云中,出現飛行錯覺是非常危險的。他擔心的是,如果馮義深深陷入矛盾之中,就會思維過程中斷,不能正確駕駛飛機。他也知道,世界上因為這種錯覺而機毀人亡的事故并不少見。

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空軍某訓練基地,3架戰(zhàn)斗機正在進行空戰(zhàn)戰(zhàn)術訓練。

當時晴空萬里,飛行的氣象條件很好。他們飛到1?7萬英尺的高度時,其中一名飛行員做了一個大坡度轉彎動作。

可是不知什么原因,飛機突然以每秒大約150度的速度開始滾轉。飛行員立即向地面報告:“飛機自動滾轉失去控制”,與此同時,飛機下降到1?5萬英尺。

事件就發(fā)生在機場上空,因此地面能夠觀察到的是,當雷達通報飛機高度8000英尺時,飛機的滾轉曾經瞬間出現過停止,說明飛行員至少成功地進行過一次挽救飛機的嘗試。

可是很不幸,從飛機發(fā)生問題開始的40秒鐘之后,飛行員沒辦法了,只好跳傘。更加不幸的是,跳傘時間已經晚了,飛行員沒能活著回到地面。

事后,根據通話錄音和有關飛行數據分析,事故原因是由于飛機的劇烈運動,飛行員發(fā)生了錯覺,使他無法觀看儀表,不能確定自然天地線,也因此不可能采取相應的有效措施,從而逃出困境。

馮義以往也發(fā)生過錯覺。那是在一次盤旋中,他本來是在平飛,但總覺得飛機上仰了45度,應該壓坡度??墒强纯磧x表,地平儀告訴他是在平飛,升降率指零,高度表也沒變化。

那次整整持續(xù)了兩分多鐘,直到盤旋結束,將飛機改平后,錯覺才自動消失。

馮義當然希望今天的錯覺也能自動消失,可是,它已經持續(xù)了近10來分鐘。

這時,馮義有些精神恍惚了,他操作著飛機“平飛”。飛機慢慢地歪過來,垂直尾翼指向了地面……

15秒后,飛機將空中停車!

千鈞一發(fā)之際,馮義的理智終于爆發(fā)出強大的力量,他用最大的力氣把駕駛桿扳向正確方向。升降速度指針沒有指零,而是像一個百米沖刺的運動員一樣,在巨大的慣性力作用下,急速地越過了零的刻度。

他成功了。

這天落地后,馮義回到家里,什么也沒說,直接把渾身濕透的衣褲讓妻子扔進了洗衣機。然后,哼著東北小曲,坐進飯桌。在妻子有些納悶的目光下,痛痛快快地灌下了兩瓶冰鎮(zhèn)啤酒。

妻子問他:“今天怎么了,衣服濕得這么厲害?”

馮義說:“今天拔河了。”

妻子以為部隊真的搞了運動會,問:“誰贏了?”

馮義很得意:“我!”機智飛出雷暴云

冬季里的一個星期日,天津楊村機場,飛行表演大隊在駐地機場正在進行復雜氣象條件下的飛行訓練。

7時25分,一顆綠色信號彈從塔臺上射出,天空里里立刻多了一個綠色大蝌蚪,拖著長長的尾巴在灰色的云朵下畫出亮晶晶的弧線。

看到信號彈滑落,張信民坐進機艙,打開對外通話器,說“洞三兩請求滑出。”

“滑出。”耳機里傳出指揮員的口令。

飛機發(fā)出興奮的低鳴,隨即開始滑動。飛機滑行到起飛線,在“T”字形前四五十米的地方停住,排好了隊形。

今天將進行的是“雙機穿云”課目訓練,這對張信民來說并不陌生。他還記得第一次穿云時的情景。

飛機好像飛進了地獄,座艙外周圍灰蒙蒙的。艙蓋上,靜電發(fā)出的綠色火花到處亂跳,像是墓地的鬼火;飛機像是被一支暴虐的手給抓住了,在顛簸的氣流中劇烈起伏。

這情景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倒不是因為害怕,而是因為從未見過。經過多次錘煉,他已經習慣了天空的喜怒無常,此刻他正等待重溫那種綺麗的體驗。

“起飛。”

聽到塔臺傳來的指令,張信民記下時間,然后加大油門。當發(fā)動機的轉速達到足夠的力量后,他松開剎車,帶著僚機,滿懷信心地沖進了天空。

天空里云層很厚,在7000米高度上,張信民才出了云。這時,張信民發(fā)現,頭頂上又出現了一層云。

這和天氣預報有些出入。雖然略感意外,但張信民并不慌張。他回頭看了一眼,兩三公里外,僚機正緊緊地跟著。按照空情預案,他帶領僚機在云層之間飛行,希望飛出云層后能進入晴空。

夾層中,氣流平穩(wěn),這段航程飛得很輕松。

然而,天空瞬息萬變。就在夾層消失時,飛機并沒有飛進晴空,反而鉆進了一團濃密的烏云。烏云里很暗,氣流也極不穩(wěn)定。飛機開始顛簸。

雷暴云!張信民突然明白了。他立即打開機外通話按鈕,大聲命令僚機:“回轉180度!可能進了雷暴云!”同時,蹬舵往回避開。

但是,暴虐的天空已經抓住了飛機。飛機開始劇烈顛簸,云中上下翻騰的氣流使飛機就像一片開水里的茶葉,一會兒被高高拋起,一下子又被狠狠扔下去。飛機抖動厲害,似乎隨時就要散架。儀表板上,許多儀表的指針喝醉了酒一樣一個勁地亂顫亂抖。

在上下來回的顫動中,張信民也被顛得頭暈目眩,飛行頭盔一次次撞上了艙蓋。但他還保持著清醒。他知道,此時不能蹬舵,不能做轉彎動作,也不能修正飛機在氣流中被動的轉彎狀態(tài),否則,只會使處境更加糟糕。多年的飛行經驗告訴他,這時必須保持著冷靜、鎮(zhèn)定,想方設法讓飛機盡量保持水平狀態(tài),等待運氣和機會。

突然,一道閃電在離機頭很近的地方亮起,接著,驚雷像炮彈一樣在附近炸響。幸運的是,飛機沒有被雷擊中。張信民連忙關閉無線電。這樣的天氣里,無線電只能引來麻煩。

雖然無線電不會再帶來麻煩了,但也切斷了與外界的聯(lián)系?,F在,誰也幫不了他了。在暴雨、雷電和張信民之間,只剩下了一層鋁皮。

黑漆漆的天幕里,雷電紛至沓來。每一次雷電,飛機都像要被撕裂一樣,猛烈地震動、顫栗不止。

張信民此時卻變得格外鎮(zhèn)定。他緊緊摟住駕駛桿,盡量保持住飛機的平衡。當他發(fā)現飛機外部開始積冰后,及時打開了除冰裝置,冷靜地瞅著云中密密麻麻的冰雹的襲擊。

就在這時,張信民在黑暗的空間里看到一個粉紅色的球體,亮亮的,籃球大小,從左前方飄忽著朝他飛來。

它很古怪,似乎完全不受氣流運動的影響,就像一個沒有質量、能夠穿墻過屋的精靈。它在座艙前停了一下,像在探頭打量,沒進來,又順著艙蓋滑下去,在飛機右翼的翼尖上彈了一彈,突然無聲地消失了。

那是球形閃電。球形閃電是帶電氣團,它不僅飄忽不定,速度很快,而且可以穿墻而過,能把它不喜歡遇到的一切瞬間炸得灰飛煙滅。世界航空史上有過記載:一個球狀閃電曾闖進一架飛機的座艙,炸毀了里面的設備和儀表。

幸運再一次降臨,張信民和死神擦肩而過!

“球狀閃電”剛剛消失,張信民突然感到飛機被一股強大的氣流抓住,飛機失去平衡,像塊鐵陀一樣歪著翅膀迅速往下跌落。

千鈞一發(fā)之際,張信民把飛機改平,飛機斜斜地重新升了起來。

又一次闖過了險關,張信民輕輕地松了口氣。他開始尋找云中的亮光,那是雷暴云的出口。只有找到它,才能脫離險境。

冰雹敲著機身,雷電不時在不遠處炸響,飛機在狂風中艱難地前進。

一道亮光在閃電之后突然出現,遠處的天空露出了一個小亮窗。

出口找到了!張信民立即駕駛飛機飛了過去。

前面越來越亮,氣流也漸漸變得平穩(wěn)。忽然之間,頭頂上大放光明,溫暖的陽光照進了座艙。

張信民憑借過硬的飛行技術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戰(zhàn)勝了雷暴云,安全地返回了地面。闖過高空的湍流

秋日里湛藍的天空像海水一樣清澈。純凈的空氣中,一架紅白相間的飛機在輕盈地飛行。

表演隊技術檢查主任李鑫坐在機艙里,擺弄了一下羅盤,讓飛機直指燕山南邊的機場。

已經飛行了個把小時了,李鑫感到有些寂寞。這次轉場任務沒有安排什么課目,這樣平靜的飛行多少有些讓他覺得不過癮。

在表演隊,所有的飛行員都是百里挑一的好手,都是不甘寂寞的人。一旦平靜下來,每個人都會閑得膀子難受。李鑫也一樣。在大隊,飛行員難得有自己飛的時候,但現在,他可以不用按照飛行計劃飛行。他決定“慰勞”自己一下。

李鑫加大油門,繼續(xù)爬高,暗暗祈禱能遇到順風,或者干脆闖進“高空急流”試上一把。

“高空急流”是隱藏在大氣中的一種看不見的強風帶,風速極快,最大的甚至能達到每秒一兩百米,被飛行員們稱為“飛行險灘”。

這是一個非常貼切的比喻。對于飛行,他的確像江河中的險灘,掌握不好容易翻船;但是,如果利用得好,則可以讓飛行員節(jié)省大量燃料和時間。

飛了一段時間,李鑫有些失望,他既沒有遇到可以“搭車”的“高空急流”,也沒有遇到其他麻煩。只有平和的大氣懶洋洋地托舉著飛機往前飛。

李鑫有點掃興地低下頭,掃了一眼儀表板,上面一切正常。他無奈地抬起頭看看天空,希望能發(fā)現點新鮮的東西,但天空里也很平靜。

就在李鑫百無聊賴時,飛機出現了一陣輕微的抖動。李鑫警覺起來。經驗告訴他,真正的暴風雨在來臨前,常常會出現這種不可思議的顫抖。

接著,李鑫發(fā)現機翼上出現一種間歇性的敲打,很輕,但很急促,就像是夜間的敲門聲。很快,飛機開始劇烈顛簸,一個更加奇怪的現象接踵而至。

飛機似乎懸停在空中了!

雖然飛機還在以數百公里的速度往前飛,但是,下面的山峰卻沒有向后移動。看上去,那些尖銳的懸崖峭壁仿佛是在機翼下轉圈。

李鑫明白了,自己今天的運氣實在不好,碰上了十分險惡的“湍流”。飛機被一團旋轉的氣團捉住了,正帶著飛機畫圈。

“湍流”是大氣不規(guī)則的局部升降和渦旋運動所形成的氣流。當空氣掠過平原、高山、樹林或地面建筑時,會受到大小不同的摩擦和阻礙,受阻的大氣形成不同速度的氣層。兩個不同速度、高度的氣層相遇后,在交接處就會出現“湍流。

李鑫正在通過的這片起伏不平的山區(qū),正是“湍流”發(fā)生的最好的溫床。

在世界航空史上,“湍流”曾使許多大型現代化飛機命隕長空。而此時李鑫駕駛的飛機不過是一架“輕量級”的殲教-5。所以,李鑫發(fā)現,儀表板上那些原本有規(guī)律地跳動的儀表,在飛機的劇烈顛簸中,全都像過電一樣劇烈地擺動。他已經無法通過儀表來判斷飛機的狀態(tài)了。

這時,李鑫開始為自己的“慰勞”行為有些后悔。飛機在猛烈地抖動。在旋轉的氣團里,飛機就像狂風中一片葉子,被越吸越低。李鑫的視野里,地面上的山峰在左右搖晃,時而高聳入云,時而陡然下落。

在回憶這段經歷時,李鑫翻出了一本飛行雜志,指著一個外國飛行員的回憶說:“我當時的情況和心情,就和這上面差不多。”

地平線?地平線已經沒有了。100余條橫列的山谷在眼前迅速擺動,亂成一片。

每次我似乎摸清了方向的時候,就又有一陣勁風襲來,吹得我團團轉或不斷翻滾。我和這個險惡的環(huán)境搏斗,弄得精疲力竭,好像在空中搶救一座積木搭成的大房子,雖然費盡心機,它還是不斷塌落。

近旁一堵高墻猛然升起,像浪潮似地撲向頭頂時,我根本不感到絲毫恐懼。我受到渦旋氣流的推送,眼見尖銳的山脊向飛機撞來,我的心里還是很坦然的。

每次這樣的險情都帶給我一陣迷茫,在茫然的心田里,我有一種感覺,那似乎是一種敬畏之心,我敬畏尖銳的山脊和山峰,我敬畏頭上的蒼天,我敬畏閃過周圍的那些橫谷。

山后面的疾風一旦灌入了我沿著飛航的那些個橫谷,他就馬上以雷霆萬鈞之勢對我迎面沖擊……

雖然有些后悔,不過,李鑫還是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他心里非常清楚,現在慌亂就等于自殺。

李鑫開始搏斗了。飛機的位置已經很低,四周都是兇狠的氣流和堅硬的山峰。他迅速搜索熟悉的地標,在左前方,他看到了一個有兩個圓頂的山峰,其中上面有個烽火臺。他認出來了,那是位于燕山山脈和平原交界處的雙尖山。

李鑫精神一振,從那里可以飛到平原,從而飛出“湍流”。但是,他首先要闖過山頂的氣流,設法避開那里的一股巨大的向下的壓力。

李鑫緊緊握住操作桿,又一次開始爬升。他試了許多次,但每次都沒能逃掉氣流那只像揉面團的大手;每次都是在要沖出去的時候,飛機就力氣衰竭了,劇烈地顛簸著,被重新推了回來。

經過幾番搏斗,飛機顯得力不從心了。由于劇烈的顛簸,影響了油路通暢,發(fā)動機的吼聲開始變得不穩(wěn)定,斷斷續(xù)續(xù)地作響;飛機抖動中,機身也發(fā)出“嘎嘎”的響聲,好像要被撕裂了。

李鑫已經與“湍流”艱苦搏斗了近30分鐘。他精疲力竭,渾身被汗水浸濕。有好幾次,他的屁股離開了飛行座椅,腦袋撞上了艙蓋。雖然戴著飛行頭盔,但他依然被撞得頭暈目眩。

突然,氣流似乎出現了某種停頓,這給了李鑫寶貴的一兩秒鐘時間。他立即抓住這個天賜的機會,駕駛飛機猛沖。

視野逐漸開闊起來,平原就在眼前了。

就在李鑫慶幸逃生的時候,一股從山頂刮來的烈風猝然擊中了飛機,飛機像一顆出膛的子彈,射向東面。

李鑫死死抓住操縱桿,穩(wěn)住飛機,接著再次爬升。

飛機終于被控制住了。當他抬起頭觀察情況時,機頭前方,美麗的華北平原張開了溫暖的懷抱。他終于戰(zhàn)勝了“湍流”。穿過時間的隧道

這天夜間,齊炳泉完成夜航課目后,將羅盤調到機場方向,駕駛飛機在天空里劃出了一個半圓,開始返航。

這是一個晴朗的暗夜,看不到月光,氣流也很平緩。頭頂上,黑黝黝的天幕里,繁星在輕微地抖動,不停眨著神秘的眼睛。

機翼下面,是塞北大漠,那里一片漆黑,偶爾出現一星半點燈火。

夜色很美,課目也完成得很順利,齊炳泉心里不由得涌起一陣淡淡的喜悅。但是,他沒覺察到,正是這種愉快的情緒使他有了一點小小疏漏:忘了記下返航時間。

于是,一場大的危機便悄悄潛伏下來。

對于這種墨一樣的夜空,齊炳泉一點也不著急,他早就不陌生了。飛機轉彎后,他再次調整了羅盤,并按計劃,操縱飛機將速度調整到每小時650公里,高度下降到了1000米,然后,不慌不忙地朝機場趕路。

機場離得不遠,就在前面數十公里的地方,再過抽支煙的工夫,就該看到跑道兩旁排列整齊像在夾道歡迎一樣的燈光了。

危機是在不知不覺間出現的。

慢慢地,齊炳泉開始覺得有些奇怪:機場早應該到了,可是,這會兒前面依然是一片黑暗。機場好像糖塊一樣溶化在黑芝麻糊般的夜色中了!

齊炳泉不相信這是真的,開始尋找那盞閃爍的霓虹燈。

夜航時,在機場跑道延長線上數百米處,都會有一個十分醒目的紅色霓虹燈。只要有飛機還在天上,這盞燈光就會閃爍不停,向夜空里的飛行員提醒機場的位置。

類似今天這種晴朗的夜晚,數十公里外就應該遠遠地瞧見??墒呛芄?,應該能夠見到的霓虹燈,現在也消失得無影無蹤!

齊炳泉很快又發(fā)現了更怪的事情:前面沒有任何其他亮光,甚至頭上的星星也一下子全不見了。上下左右全都黑森森的,沒有一點聲響,也見不到一絲光亮。他感覺自己就像鉆進了一個巨大的黑洞,或是飛進了另外一個完全不同的陌生空間。

齊炳泉從未遇到過這種情況,也沒想到這是錯覺。有一瞬間,他甚至想,是不是進入了只有科幻電影上才有的時間隧道;因為事情太離奇,怎么會轉眼之間,周圍的東西就突然全不見了呢?

現在,齊炳泉的世界里所能看到的,除了他自己的身體之外,唯一實在的東西,就是包裹著他的座艙和面前被熒光燈照亮的儀表板。

“鎮(zhèn)定,保持冷靜!”齊炳泉暗暗告誡自己。他有些緊張了,但還沒有驚慌失措。他首先檢查了全羅盤,發(fā)現表上的指針正對著“0”,一動沒動。他受到了一點鼓舞,這證明方向還沒出錯,機場仍在機頭前方。儀表板上,“地平儀”也顯示飛機還在平飛。

當目光和左前方的時鐘相遇時,齊炳泉的頭一下于變大了。他猛然發(fā)現了大問題:忘了記時間!

頓時,齊炳泉感到心提到了嗓子眼,全身的血液呼地涌到了腦袋里。

飛行中,時間是以秒為單位來計算的,每段航程,每個地標點,都需要參照飛行時間的長短來觀察和做出相應調整。因此,飛行員必須對時間做到心中有數。對于飛行員來說,丟了時間就等丟了位置。在浩瀚無邊的夜空中,不知道自己在哪就意味著回不去了。

如果是在白天,齊炳泉還可以憑著對附近地標的熟悉,及時判斷出自己的位置,找回機場;可今天是夜航,周圍全是黑色的深淵,他等于成了一個瞎子

齊炳泉無可奈何,目光再次回到時鐘上來。剎那間,他又看到了一個十分奇怪的現象。

不知什么原因,時鐘的秒針不再那么有規(guī)律地“咯咯”轉動,而是走走停停。即便走,也走得極慢。時間仿佛已經變成了一塊橡皮泥,有誰把它無限拉長了,每一秒鐘都很難走到頭。

齊炳泉連忙查看其他儀表。儀表板上,所有的儀表都在正常走動,惟有時鐘上的秒針在高速公路上被一只蝸牛牽引著爬行,很長時間里一動不動。

與此相反的是,盡管時速表仍指著360公里,但齊炳泉感覺到飛機正在加快速度,而且越來越快。他覺得,他正飛行在一個永遠也鉆不出去的黑洞,沒有星光,沒有云彩,也沒有一點點人間的氣息。

齊炳泉被種種虛幻和真實的現象包裹著,糾纏著,理不清思路,解不開謎底,恐懼一陣陣向他襲來。

齊炳泉發(fā)覺嘴里的牙齒在不由自主地敲打,他咬緊牙關,竭力讓自己保持鎮(zhèn)定。不過,這時候他實在沒有其他高招,唯一的辦法,就是盡可能保持好飛機狀態(tài)和飛行數據。同時,不管下面還有沒有機場,他讓羅盤死死對準表示機場方向的“0”位上,他強迫自己相信儀表,相信自己的恐懼只是一種臨時性的正常心理反應。

在巨大的壓力下,人們往往會產生幻覺。這幻覺往往和壓力的來源有關。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有3個英國士兵逃出戰(zhàn)俘營,一路向中立國瑞士狂奔。在逃亡過程中,他們總是感覺身后有個人在追蹤,甚至看到那個人在身后不遠處抽煙??墒窃谒麄兊碾p腳跨進瑞士邊境的一剎那,那個人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那個人就是3個人共同的幻覺。他們一直擔心德國人追上來,所以不約而同地產生了被人追蹤的幻覺。齊炳泉遇到的情況正是如此。他如此關注時間,以至于把5秒鐘時間感覺得如一個世紀那樣漫長,就像鉆進了時空隧道一樣。

“洞兩三位置?”耳機里響起一個“久違”的聲音。齊炳泉聽見了某個聲音,就像在夢中,但是,的確像是有人在叫他。疑惑之間,呼叫聲又再次響起:

“洞兩三位置?”

齊炳泉聽出來了,是隊長的聲音。隊長今天在塔臺當指揮,聲音是從地面?zhèn)鱽淼摹x那間,巨大的喜悅就像海潮一樣,涌滿了他的整個身體。

這時,又發(fā)生了奇怪的事情:剛才周圍還一片漆黑,隨著這聲呼叫,他覺得就像是斷電的城市接通了電源,一瞬間,眼前突然燈火通明,地面上那盞一直找不到的霓虹燈就在機頭前面閃爍。再遠一點,他清清楚楚地看到機場跑道那兩排溫暖的標志燈。

他終于鉆出了“時間隧道”。

飛機落地了,齊炳泉坐在機艙里好半天沒有動。戰(zhàn)友們問他怎么了,他說:“我今天飛進了黑洞!”遭遇麻雀的襲擊

又是一個飛行日。

陸兵坐進機艙,戴好氧氣面罩,操縱飛機滑上跑道,對準了跑道中線。接著,他把飛機剎住,繼續(xù)加大油門,讓發(fā)動機的轉速達到了每分鐘9000轉。這時,他再次檢查了地平儀和無線電羅盤。

一切正常。“洞兩三請求起飛!”陸兵呼叫塔臺。

“同意起飛。”

陸兵記下時間,松開剎車,飛機開始滑行。緊接著,機身輕輕一躍,升空了。

今天陸兵的訓練課目是“直線穿云”。飛機將沿著一條事先設計好的直線斜插進云里。出云后,在天空里繞一個數十公里的大圈,然后再對準跑道方向,往云里斜插進來,準備落地。

這會兒,陸兵最關心的是如何順利通過眼前這幾千米厚的云層。座艙外,云底凸凹不平,顏色灰暗,像毛坯房的屋頂。

在200米高度上,陸兵再次檢查了有關儀表,開始加速,當速度增大到每小時650公里,陸兵把駕駛桿往懷里輕輕一帶,讓飛機抬起腦袋,然后以18度的仰角沖進了黑壓壓的云團里面。

云中,由于氣流的不停運動,飛機像波浪中的小船,有些輕微的顛簸。座艙里暗了下來,飛機像突然從白天闖進了夜晚。接著,座艙里忽明忽暗,像是搖滾樂舞臺上的燈光效果。厚薄不勻和不斷運動的云層改變了陽光的亮度,陸兵的眼里充滿了夢一樣的光影。

云層很厚,似乎沒完沒了。

為了加快出云速度,高度表指到6000米的時候,陸兵打開了“加力”。就聽見鋼珠卡“咋喀”一響,隨后“砰”的一聲,飛機驕傲地抬高了腦袋,加快速度向上沖去。

速度還在加快,陸兵聽到了氣流高速沖擊舷窗發(fā)出的“呼呼”聲。與此同時,艙外也越來越亮。剎那間,座艙里大放光明,飛機以接近聲音的速度飛出了云層。

就在陸兵準備駕駛飛機,重新往云里鉆的時候,一副奇異瑰麗的景象出現在陸兵眼前。

向前望去,平闊的云頂一望無際,像是晴空下的雪原,又像是一張巨大的白色地毯。在這個雪白的云毯上,平平地鋪展著一個很大的七彩圓環(huán)。飛機的身影,正好套在這個亮麗的七彩圓環(huán)中間。

飛機在動,圓環(huán)也像有靈性,跟著一起運動,總是把飛機溫柔地圈在它彩色的懷抱里。

陸兵知道自己遇到了難得一見的“寶光”。這是一種非常動人的天象。有的飛行員稱它是“圓形彩虹”,但這并不確切,它更像有人在四川峨眉山頂看到過的那種“峨眉寶光”。陸兵早就聽老飛行員講過,天上可以遇到這個東西,可他一直沒這份運氣。沒想到今天遇到了。

陸兵高興得“哇”地大叫了一聲。接著他又沉默了,屏住氣息,小心翼翼駕駛飛機,像是害怕發(fā)動機的聲響把它驚嚇跑似的。

一剎那,他立即清醒過來,記起了自己今天的責任:他需要馬上下去。

陸兵溫柔地朝“寶光”投去了最后一眼,在心里喊了聲“拜拜”,便推下機頭,朝云里鉆去。

就在陸兵興高采烈投進“寶光”的時候,云下的某處,一群黑色的鳥兒也正在悠然自得地向南飛行。而且,就在陸兵的航路上。

鉆出了云底后,陸兵放下起落架和15度襟翼,在200米高度上以400公里的時速向前平飛。航線把握得十分準確,陸兵已經看到,跑道就在他的正前方,再過數秒鐘,他就該到達下滑點,準備接地了。

就在這個時候,陸兵覺得眼前一暗,有個東西迎面飛撲過來。緊接著他聽到“砰砰”兩響,機身也輕輕一抖。

大約有三四只鳥撞到了飛機上,有兩只鳥正好撞在前風擋玻璃上。雖然風擋玻璃沒有撞破,但是巨大的沖擊力使鳥的尸體變成了許多碎片,血液和內臟分散開來,粘糊在艙外的玻璃上。頓時,前風擋一片殷紅,成了不透明的毛玻璃。

飛機就要落地了,飛行員卻被遮住了視線!

世界航空史上,因為撞上飛鳥而機毀人亡的事故屢見不鮮。

1983年到1987年的5年間,美國陸、海、空軍就因為鳥撞損失了9架飛機和6名飛行員。造成經濟損失達3?18億美元。

1987年9月27日,美國空軍一架B-1B型戰(zhàn)略轟炸機與一只白鷺相撞,結果墜毀,3名飛行員遇難。

陸兵看到過不少鳥撞飛機的資料,自己卻是第一回碰上。他急忙呼叫塔臺:“前邊擋死了,我看不見了!”

“怎么回事?”地面指揮員問了一句。

“被鳥撞了。請求復飛。”

“復飛!”地面回答得很干脆。

陸兵抬起機頭,加大油門,急忙重新飛了上去。在重新飛起后,陸兵開始冷靜地分析當下的處境。

陸兵想,重新飛上一圈后,也許氣流能把風擋玻璃上的東西吹走。于是,他駕駛飛機高速飛行。但是沒用,氣流吹走了那些碎肉和骨頭,但吹不走凝結的血塊。不僅如此,血塊的分布面反倒更大了,原有的一些空隙也被堵住了。

很快,陸兵又進入了落地前的下滑位置。而此時油料不多了,他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決定:或者盲目強行落地,或者棄機跳傘。

地面上,救護車和消防車早就出動了,正呼嘯著奔向著陸線。這是人們唯一可以做的。

塔臺里,指揮員也束手無策。他不知道上面的具體情況,最多只能給對方一些例行公事似的提醒。

陸兵決定破釜沉舟了。因為他發(fā)現,隨著大地的逼近,風擋玻璃的有些部位還能模糊地看到外面一些情況,雖然不能解決問題,但多少可以作些參考。

他覺得憑他的駕駛技術,他有一定的把握迫降。

他向地面提出了馬上落地的請求,并要求借用地面指揮員的眼睛,向自己連續(xù)通報飛機狀態(tài)。

飛機呼嘯著開始著陸,最危險的時刻到來了。陸兵透過一片殷紅,捕捉座艙外一切可以看到的能參考的東西。耳機里不時傳來指揮員溫暖的聲音。

“你做的是好的……機頭抬高點,好,速度再慢點……”

陸兵開始把飛機拉平,油門也收到了慢車位置,憑感覺,他知道飛機已進入離地一米時的平飄。

指揮員:“好的,好,好……可以著陸!”

機身輕輕一震,輪胎擦上了堅硬的跑道。飛機安全著陸了。果斷處理羅盤失靈

1983年春末的一天,陳元吉坐進機艙,準備起飛。

起飛前,陳元吉在座艙里望了一眼天空,藍藍的天空明凈高遠,就像剛擦過的玻璃,只有南邊天上孤零零地浮著幾朵白云。

氣象預報告訴他,今天風速不大,水平能見度也不錯,能看出去七八公里。略微不盡如人意的是,地面能見度不太好,看地標有點兒困難。

不過陳元吉對這個到不太在意。飛這么多年了,還沒遇到什么“特殊情況”,而且,飛機上又有各種各樣的定向羅盤,他沒有任何擔心的理由。

陳元吉穿上降落傘,系緊傘扣時顯得很平靜,底氣十足。輕松灑脫的樣子完全不像是到天上去訓練,更像是星期天準備騎自行車到附近自由市場逛一圈似的。

10時20分,聽到指揮員的命令后,陳元吉把飛機滑上跑道,飛進了灑滿陽光的天空。

25分鐘后,陳元吉在空域里順利完成了預定課目,開始返航。飛行是很消耗體力的運動,他有點餓了,禁不住朝著肚子瞟了一眼,安慰肚子說:“別急,幾分鐘后就給你塞餅干。”

這時,陳元吉仔細檢查了一下座艙里的情況:儀表板上,“全羅盤”指針很穩(wěn)定,清楚地顯示出機場就在航線右前方“10”度方位;油量也很充足。

耳機里傳出地面指揮員的聲音,告訴他,現在飛機距離機場還有110公里。

和平日一樣,一切似乎都很正常。陳元吉調整航向,對準機場方向,稍稍加大了油門,不慌不忙朝機場飛去。

陳元吉在令人愜意的陽光里已經飛了近兩分鐘,他按照時間推算了一下,覺得差不多應該看到機場了。

按照飛行預定方案,這時的航線應該和機場成直角。從空中看,機場那條灰白的細線也應該出現在航線前方。

陳元吉把目光投向艙外,尋找機場和其它地標。但是,艙外的情況讓他皺眉頭了?;颐擅傻牡孛嫔希粌H機場沒有出現,甚至看不到一個熟悉的地標。

陳元吉吃了一驚:不可能!他又瞇起眼睛仔細搜索,一遍又一遍,仍然找不到本來應該看到的地標。

他立即按下機外通話按鈕,向塔臺指揮員詢問自己的位置。很奇怪,指揮員沒有回答。耳機里一片靜寂,他最渴望的聲音杳無蹤跡。

陳元吉穩(wěn)定了一下情緒,讓自己冷靜下來,然后開始檢查座艙設備。與此同時,他迅速回憶著前一段時間的飛行情況?;貞浿?,他沒發(fā)現自己有什么失誤。于是,他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儀表板上。

根據綜合情況判斷,陳元吉有點懷疑是右邊配電板上的“全羅盤”在搗亂。

在座艙的儀表板上,確定飛機空中方位的主要有“磁羅盤”、“陀螺磁羅盤”和“無線電全羅盤”三個儀表。前兩個儀表作用基本相同,是利用磁條受地球磁場吸引,恒定地指在地磁南北的特性來測定飛機的航向。

“無線電全羅盤”的作用有些不同。在機場附近區(qū)域,為了給飛機進行引導,通常都設有一個不斷發(fā)射電波的導航臺,“全羅盤”的作用就是用來接收地面導航臺的電波,由此指示出相對方位角。

這是一個圓形儀表,分成360度。如果指針指在“0”度,表示導航臺正好在飛機的正前方;指“90”度表示導航臺在飛機正右方;指“180”度,則導航臺在飛機正后方。

總之,不管導航臺在飛機的什么方位,指針總是指向導航臺的??梢哉f,這個儀表是飛機在返場時最重要的依據。

現在,讓陳元吉納悶的是,“全羅盤”的工作又似乎很正常:控制箱的波段、形狀位置都對;人工定向反應正確;指示器指針也穩(wěn)定地指在“0”度??墒?,就是聽不到導航臺信號,耳機里只有無線電“噼啪”作響的雜音。

陳元吉心里一沉,終于明白,自己碰到了以前從沒遇到過的“特殊情況”:他迷航了!

這時,陳元吉已經肯定是“全羅盤”出了問題。因為按照“全羅盤”的工作范圍,如果它正常工作的話,就能聽到指揮員的聲音。

陳元吉看了一眼油量表,換算了一下,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如果再不做出決定,飛機在10分鐘后就會耗盡燃油。

陳元吉不停地呼叫著塔臺,但塔臺沒有回答。讓他失望的是,由于機載進口電臺與定向臺不匹配,因此無法利用定向臺復航。

陳元吉不能盲目飛行,必須立即做出選擇??墒?,現在“全羅盤”出了問題,無法幫助他做出正確選擇。

無可奈何下,陳元吉決心賭上一把。

聯(lián)系到兩分鐘以前還可以與塔臺溝通無線電聯(lián)絡的情況,陳元吉判斷自己現在可能是背離機場飛行,正在離機場越來越遠。于是,他毅然做出決定,在天空劃出一個大弧線,掉轉了機頭!

這是一個讓所有飛行員都很難做出的決定。正常情況下,對準機場飛行時,“全羅盤”應該指“0”,而這時飛機的儀表板,“全羅盤”的指針卻對著180度,也就是說,正好是相反方向!

陳元吉硬著頭皮,用這種似乎背道而馳的180度航向繼續(xù)向前飛行。

大約過了一兩分鐘,忽然間,耳機中隱隱傳來某種熟悉的聲音。他聽出來了,沒錯,是指揮員的聲音。他立刻精神大振!又過了半分多鐘,他終于和指揮員聯(lián)絡上了。

飛機離機場還有100多公里,指揮員要求陳元吉上升高度,原地盤旋。

陳元吉看了一眼油料表,上面顯示,剩油只有700升了。他擔心上升盤旋后,雖然可以讓地面雷達給自己提供更準確的方位數據,但那樣將消耗掉更多寶貴的油料,會來不及返回地面。于是他報告指揮員:要求直接飛向機場。指揮員同意了他的請求。

又過了一分多鐘,紅色警告燈亮起,顯示飛機剩油已經不多了。離機場只剩下14公里了,陳元吉已經看到了發(fā)現那條細長的跑道。

陳元吉掃了一眼“全羅盤”,“全羅盤”的指針準確地對著機場方向,它突然又奇怪地恢復了正常。

陳元吉安全回到了地面。機務人員趕緊跑上飛機檢查,終于找到了這次迷航的原因――“全羅盤”的導線質量出了問題。

在檢查油箱時,機務人員倒抽了一口涼氣:剩油只有300公升了。要是再晚幾分鐘,陳元吉也許就只能用降落傘回到地面了。解決飛機空中漏油

1991年6月6日,表演大隊機場上空陽光燦爛,微風輕拂,空氣如明凈的玻璃窗一樣透明。這是個非常不錯的天氣。

李秋登上飛機,準備進行“簡單氣象”課目的飛行訓練。

10時37分,9架飛機以15秒的間隔陸續(xù)拔地而起,飛入湛藍的天空。

順利起飛后,李秋緊緊盯住長機,手腳嫻熟準確地操縱著飛機,與戰(zhàn)友們組成前后相距不到5米,上下相差不到5米的密集9機編隊。

在這個密集編隊里,李秋代號為843,飛的是6號機。6號機在右梯隊的最外面,是9機編隊中最難飛的位置之一,它和5號與9號機一樣,都離長機最遠。這里傳遞誤差大,長機每做一個小的機動動作,他們則需要有大得多的動作量。

開始的10多分鐘,他們飛得不錯,順利地完成了預定的前兩套動作??墒?,就在做第三套動作時,李秋的飛機出事了。

當時,機群排成菱形編隊,在天空翻了一個斤斗,俯沖下來后,已經越過了400米的最低點。按照計劃,接下來飛機應當向上拉起,做上升轉彎動作。

李秋把飛機改平后,柔和地帶回駕駛桿,將飛機慢慢拉起。這時,他突然感到飛機像被人砸了一錘,猛烈地抖動了一下;與此同時,他聽到了“轟隆”一聲巨響。接著,飛機便像得了怪病似的,很不正常地“嗡嗡”響個不停。

此刻,時鐘指著10點50分。

“843發(fā)動機有故障!”843是李秋的空中代號。

李秋毫不猶豫,立即向地面塔臺報告。

李秋沒有看儀表,完全是憑感覺做出的判斷。他沒有時間看儀表。這是一個非常小的編隊,飛機之間的距離只有僅僅5米。在這種密集隊形中,飛行員的視線一旦離開前機,就有可能來不及調整編隊的誤差,從而造成整個機群的混亂,甚至災難。

險情中,李秋首先想到的是戰(zhàn)友的安全。飛行界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話,“最有可能與你空中相撞的,就是在編隊協(xié)同準備時坐在你身邊的那個家伙。”李秋不想成為“那個家伙”,他必須想辦法盡快脫離機群。

長期的飛行實踐,李秋錘煉出了堅強的神經。雖然遇到了重大險情,但李秋頭腦清醒,也很沉著,在向地面報告的同時,他下意識地做出了正確的動作反應:收小了油門。

飛機在機場上空飛行,可以憑借高度差利用慣性與機群脫離。而且,跑道離得近,只要爭取到一定高度,即使發(fā)動機停車,失去了動力,李秋也有把握利用高度差帶來的慣性作用使飛機迫降成功。在李秋報告空中發(fā)生問題后,地面塔臺及時傳來指令:“到三邊去。到三轉彎直接加人航線著陸。”

“843明白。”

按照各國通用的習慣,在起飛落地中,都把機場上空的天空看成是一個巨大的長方形,分別稱之為一、二、三、四邊,起飛后向左或向右的第一次90度轉彎為一轉彎。

李秋的眼前,是緊密排列的機群,機群正準備右轉。如果是左轉,李秋的情況也會好一些,因為他處在機群的最右后的位置,可以直接減速脫離。所以,雖然天空很大,但此時留給他的空間卻很小。

李秋看準機會,調整桿位,減小了上升角度。

瞬息之間,戰(zhàn)友的飛機從李秋的頭頂飛過。天空暗了一下,變亮了;再暗了一下,又亮了,就像閃光燈。閃光之后,座艙里陽光燦爛,李秋發(fā)現自己在空中變得孤零零了。

李秋高興起來,他知道,他已經順利脫離了編隊;機群安全了。他不失時機地將飛機拉到1500米的高度,這樣,一旦發(fā)動機停車,他就能利用飛機的慣性滑翔,贏得更多的迫降機會。

看到6號機脫離了機群,地面指揮員稍稍松了口氣,接著問李秋:“843什么故障?”

李秋:“發(fā)動機振動。”

“843高度?”

“現在高度1500米。”

了解到這些情況后,指揮員又重復了前面的指示:“可以左轉,到三轉彎直接著陸。”

通話間,李秋發(fā)現了新的問題:鼻子里突然鉆進來一股很濃的煤油味。猛然間,座艙的增壓孔噴出了白色氣體,辛辣的氣味把他的眼睛刺激得又酸又痛。

這時油泵信號燈又亮了起來,提示李秋,油泵出于不正常的狀態(tài)。李秋猜想到可能是飛機出現嚴重漏油,他立即向塔臺報告了這一新的情況,。

實際上,李秋遇到的情況遠比他想到的要危險。

剛才那“轟隆”一聲響,是主油箱至發(fā)動機的煤油導管接頭斷裂的聲音。接頭斷裂后,鋁制導管的一部分飛進發(fā)動機,被發(fā)動機的葉片絞成了碎片。碎片在通過燃燒室的時候,又熔化成了無數顆鋁滴,從飛機的尾噴口飛進天空。

更加危險的是,導管接頭的破碎,使主油箱的航空煤油就像沒有龍頭的水管一樣,開始大量漏油。這些燃油與飛機穿破空氣時產生的高溫相遇,就隨時可能引發(fā)空中起火。

通常來說,飛機上都安裝了防火設備,一旦起火,只要打開滅火開關,大火就能撲滅??墒牵裉炻┯偷牟课缓芴厥?,正好處在防火設備夠不著的地方。

李秋是在駕駛炸彈飛行!他必須搶在這個“不定時炸彈”爆炸前落地。

天空里,戰(zhàn)友們都知道李秋遇到了“特殊情況”,在塔臺指揮下,機群遠遠地離開了李秋,原地盤旋,給李秋騰出足夠的空間位置。戰(zhàn)友們一直保持無線電靜默,以便于他和地面的通話。

此刻,戰(zhàn)友們的心都崩得緊緊的。一方面,他們?yōu)槌ο嗵幍睦钋飺?,一方面,他們自己也面臨著險情。

飛機起飛時沒有帶副油箱,所剩的油料已經不多了,沒有足夠的油量去其他機場落地。如果李秋迫降失敗,跑道就會被堵上。如果那樣,那么他們能否在油料耗光之前安全降落就成了未知數。

表演大隊正面臨空前的危機。

李秋開始下降高度。

現在,李秋已經飛到與跑道沿長線垂直的三轉彎了,只要再轉最后一次彎,他就應該對準機場跑道的沿長線,準備落地。

按照正常情況下的起落航線,這時李秋的高度應該在500米。為了爭取機動時間,他把這個高度提高到了800米;出于同樣的原因,他也推遲了放起落架的時間,準備進入四轉彎時再放。

李秋駕駛飛機進入了四轉彎,他放下了起落架和襟翼,準備落地了。

看到李秋的飛機拖著白霧降落,指揮塔臺里的人們分外緊張。為了安全著陸,有時飛機要在空中盤旋,將油箱里的油消耗到安全線之后才能降落。人人都知道,一架漏油著陸的飛機是非常危險的。此時,一顆“不定時炸彈”正在飛向機場。

信號員架起望遠鏡,舉起了信號槍。其他人都把腦袋扭向飛機將要出現的方向。這個四面都是玻璃墻壁的房子里非常安靜,只有指揮員和天空的通話聲。

與此同時,所有人視線之外的情況是,在李秋的飛機肚皮里,噴出的航空煤油越來越多,溫度也在繼續(xù)增高。每一瞬間,飛機都可能突然起火爆炸。

塔臺與李秋之間的通話錄音記錄了這次極其驚險的降落過程:

李秋:放起落架啦。

塔臺:稍晚一點放。轉速多少?

李秋:現在6000。

塔臺:843,速度?

李秋:現在速度380。

塔臺:速度不要?。?/p>

李秋:現在高度1000,在放襟翼位置。

塔臺:可以放起落架。

李秋:起落架、襟翼都放下了。高度800。

塔臺:速度多少?

李秋:350?,F在遠距上空。

塔臺:看到你了……高度好的。慢慢下降……下降不要快。現在轉速多少?

李秋:現在6000。

塔臺:可以……現在好的,挺好……現在好的……不要收油門!……好!收油門。好!挺好!

機場上,警笛在呼嘯。著陸線上,消防車來了,救護車也趕來了。

天空中,6號機已經臨近跑道。

李秋穩(wěn)住駕駛桿,在離地一米處平飄了一段距離,然后在100多米處平穩(wěn)接地……

點了幾次剎車后,李秋穩(wěn)穩(wěn)地控制住飛機,脫離跑道,滑到著陸線,在機務人員的小旗前剎住了飛機。飛機剛停穩(wěn),他立即關閉發(fā)動機,斷開了所有電源,隨即跳出了機艙。

機務人員趕緊跑向飛機。機務大隊林副大隊長爬上座艙一看,臉全白了。

座艙里面,油漏得就像打開了自來水開關,從機身下發(fā)動機艙蓋往出流。發(fā)動機艙蓋一打開,航油就像噴泉一樣向外噴。

林副大隊長連忙關上防火開關,但航油還是噴個不停。

“馬上把飛機推走!這里離加油線近,別起火爆炸了。”林副大隊長立即命令。

李秋站在附近的草地上,靜靜地瞅著機務人員的動作,看到了飛機漏油的位置,不由長長吐了一口氣:還好,飛機沒有起火。

兩天后,機務人員把發(fā)動機分解開,發(fā)現里面好大一截沒有了。尤其危險的是,瀉油位置是在發(fā)動機艙里,在防火開關前面,一旦起火,根本無法撲滅。處理發(fā)動機空中停車

1985年夏天,表演大隊機場上空萬里無云,陽光普照。空氣像水晶一樣透明。

8時45分,吳國輝按照飛行計劃,駕駛120號飛機起飛了。

起飛過程中一切正常。座艙里,吳國輝滿意地看著各種儀表在有規(guī)律地不停跳動,愜意地聽發(fā)動機傳來輕輕的轟響。他操縱飛機,輕快地飛到了1000多米的天空。

這時,在吳國輝的視野里,大地罩上了一層輕煙,漸漸遠去。他加大油門,像海洋中一只自由自在的海豚,在透明大氣的托舉下繼續(xù)向上爬升。

今天的課目是飛特技,在5000米的高度上,他按照飛行計劃的安排,進入7號空域,開始俯沖。

就在這時,危險悄悄降臨了。

吳國輝的身后,發(fā)動機的渦輪盤飛速地轉動著,大聲吼叫著給飛機提供著強大的動力??墒牵坪跤行├哿?,“喀“地一響,渦輪盤的根部突然出現了一條裂紋!在劇烈的震蕩下,裂紋在伸展、擴大……

吳國輝并不知道險情就在背后不到一米的地方。他在天空翻著“斤斗”。當飛機快俯沖到大地邊緣時,他柔和地輕輕帶回駕駛桿,飛機很聽話地慢慢抬起腦袋,吼叫著重新躍升,鉆進了湛藍的晴空。

9點3分,裂紋終于“咬住“了發(fā)動機!

發(fā)動機在高速旋轉中,由于出現了裂紋,渦輪盤再也無法承受巨大的應力,它斷裂了,被突然甩出飛機。

它就像一把旋轉的切刀,在脫落的過程中,切斷了冷氣和液壓供應導管,穿透了3號4號油箱,打裂了阻力傘的收放動作筒殼,還將右發(fā)動機切開了一個半米長、兩三厘米寬的口子。隨后,它擊穿飛機蒙皮,飛進空中,消失了。

發(fā)動機發(fā)出“嗷’的一聲爆音,飛機好像受到劇痛的打擊,抖動了一下。

吳國輝心里一怔:出事了!

他沒有慌亂,趕緊掃視面前的各種儀表。他發(fā)現,其他都好好的,唯有左側發(fā)動機的轉速表在急速下降,飛機的轟鳴聲也在減弱。

與此同時,整個飛機也像得了“肌肉痙攣”癥,顫抖個不停。很快,左發(fā)動機的轉速表指針停在了“0”位。飛機開始向左傾斜,墜了下去。

這種飛機上一共只有兩臺發(fā)動機?,F在,由于左邊發(fā)動機停車,飛機的動力系統(tǒng)失去平衡,極難控制,而吳國輝又必須制止住飛機一個勁地向左旋轉。因此,飛機抖動得越來越厲害。

吳國輝對自己的駕駛技術非常自信,加上他這時并不完全清楚自己的危險和嚴重程度,因此,面對危機,他仍然信心十足,沒有慌亂。

“370左發(fā)停車!”吳國輝迅速做出判斷,并立即向地面指揮員報告了這一緊急情況。

“370高度?”地面指揮員在焦急地詢問。

“370”是吳國輝的代號。

吳國輝瞅了一眼高度表,向地面報告:“5000米。”

飛機還在急速下降……

吳國輝不斷提醒自己要保持冷靜。他沉著地按照處置程序,關掉了左邊發(fā)動機的電門,收回油門,改平了飛機的坡度。

終于在3800米高度上,吳國輝控制住了飛機的下降,他克制住內心的激動,慢慢向左轉彎,調整航向,對準了導航臺,以500多公里的時速向機場飛去。

突然間,兩個紅色警告燈亮了,這是液壓和冷氣全部漏光的警燈!

液壓為0,就無法控制飛行;沒有冷氣,飛機在著陸時就不能剎車減速。吳國輝真正陷入了上天無路,落地無門的危險境地。

吳國輝感到今天大事不妙了。

地面塔臺上,對講機里響起了吳國輝從天空傳來的報告。塔臺頓時變得格外安靜。指揮員臉色大變,從座椅上跳起來,伸長脖子,盯住了遠處的天空。

視野里只有一片神秘的蔚藍,看不到飛機的影子。指揮員完全能夠想象吳國輝的危險狀況,但現在,只能靠吳國輝自己了。

天空里,隨著時間的推移,吳國輝的處境已經愈發(fā)困難。

平時很聽話的駕駛桿,現在卻像一匹發(fā)了瘋的烈馬,一點也不聽他吩咐;只剩下一個發(fā)動機在工作,動力失去平衡,飛機因此像個醉漢,上下起伏,左右搖擺,完全失去了控制。

吳國輝清楚地意識到,他現在只有兩種選擇:迫降,或者棄機跳傘。

想到這點,他不由得瞅了一眼面前的紅色彈射手柄。這是用于跳傘的救生設備,只要打開保險,輕輕一拉,艙蓋就會拋掉,屁股下面的彈射座椅就會在瞬間點火發(fā)射,把他彈出座艙,在降落傘的幫助下就會脫離危險的。

但是,如果自己棄機跳傘,飛機卻會變成一顆從天而降的炸彈。如果運氣好的話,“炸彈“可能會摔到沒有人煙的野地,不會造成其他災難;但也可能這顆“炸彈”會選中某個村莊或附近城市的居民區(qū),后果將不堪設想……

和吳國輝一樣,塔臺上的指揮員也心急如焚,一面是朝夕相處的戰(zhàn)友,一面是地面上的無辜生命,這些都要在他的舌尖上瞬間決定生死。

時間在一秒秒流逝,危險在一步步接近……

終于,指揮員下了決心:“370,實在不行……避開居民點,準備跳傘!”

指揮員完全清楚吳國輝面臨的極大危險,但他又無法了解機上的全部情況。無可奈何之下,他把最后的選擇權交給了吳國輝。

揚聲器里響起吳國輝平靜而堅決的聲音:“370決心飛回機場!”

雖然身處險境,但吳國輝的頭腦一直保持著高度清醒。他知道,飛機上還有一套應急的備份電操縱系統(tǒng)。剛才,他下意識地動了一下這套系統(tǒng),發(fā)現它似乎還能工作;不由得大為振奮。高度表也顯示,還有3500米的高度。他從中看到了某種希望,增強了信心。

塔臺指揮員沒有馬上回話,他很明白,吳國輝的電操縱系統(tǒng)還能工作,這是個喜訊。但是,即使在其他設備完好的情況下,這套系統(tǒng)使用起來也很不方便。更何況,現在飛機的左發(fā)動機和許多設備都完全失效,靠它就更加沒有把握了。

“370,注意安全!”指揮員舍此沒有它法,同意了。

“370明白。”

吳國輝憑借著高超的駕駛技術,艱難地把飛機飛到了機場上空,又通過應急的辦法,放下了起落架。這時,他就面臨著著陸這一關了。

飛機速度很大,在正常情況下,機輪接地后,要靠剎車系統(tǒng)和投放阻力傘來克服強大的余速。

但是,現在剎車系統(tǒng)已經失靈,投放阻力傘的導管也被擊穿,傘投放不出,就連放下襟翼增加空氣阻力的辦法也行不通。

由于是電操縱,飛機狀態(tài)極不穩(wěn)定。如果放下襟翼,飛機容易偏轉,或者上下跳動,對于一架沒有正常操縱系統(tǒng)的飛機來講,這種辦法無異于剜肉補瘡,是條絕路,行不通。

這么一來,飛機不得不以平時降落時幾倍的速度降落。在這樣的情況下,一旦飛機沖出跑道,就會在柔軟的草地上翻滾、起火、爆炸。

現在,飛機已經失去了足夠高度,就是跳傘也來不及了。但這是吳國輝意料之中的情況,是他自己的選擇。他只有硬著頭皮,強行落地。

救火車、救護車呼叫著奔到了著陸線,焦急地等在那里。

飛機下來了……20米……10米……5米……1米……飛機觸地了。

飛機沖進跑道,像一匹脫韁的野馬,以100多公里的時速怪叫著向前狂奔。除了機翼下三個機輪在磨擦地面,飛機沒有其他阻攔,它怒吼著沖出跑道,闖進草地,撞上了外面的攔阻網。在巨大的沖擊下,攔阻繩在一根根繃斷。

飛機還在往前沖,前面是一條深溝,飛機就要沖進溝里了。

所有的目光都盯住這里,人們的心堵在了嗓子眼,神經都快繃斷了。

突然,飛機似乎力氣衰竭,停住了。

“關電門!離開飛機!快!”指揮員在大喊。

吳國輝跳出座艙,趕緊逃開。他找了個土坑,趴在里面。

1秒……10秒……1分鐘……沒有爆炸聲。

飛機保住了。人們歡呼起來。

吳國輝站起身,靜靜地瞅著不遠處的飛機??粗粗中α?。雖然飛機發(fā)了脾氣,但終究沒有拋棄他。這有點像兩口子吵架,吵完了還好得跟一個人似的。

雖然在生死關上走了一回,但吳國輝還是深愛著飛行,深愛著自己的飛機。

1985年年末的一天,中國八一飛行表演隊的飛行員接到邀請,以客人身份,來到了坐落在北京朝陽區(qū)的美國大使館。

在宴會上,一個美國飛行員小聲問吳國輝:“你有幾個情婦?”

聽到這么個特殊的問題,吳國輝一愣,以為聽錯了。

看到吳國輝的表情,美國人又用不很熟練的中國話重復了一句:“吳,我問,你有幾個情婦?”

吳國輝怎么也沒料想到會碰到這樣一個怪問題。他笑著搖了搖頭。

美國飛行員說:“沒有?”

吳國輝說:“沒有。”

美國飛行員連連搖頭;“NO,NO,全世界的飛行員都有情婦,你們中國飛行員難道沒有?不可能!”

看到對方窮追不舍的勁頭,吳國輝覺得好笑。他想盡快結束這個話題,便湊過去,悄悄向對方伸出一個手指頭,小聲說:“‘情婦’,有一個,但是紀律不允許……你要給我保密。”

美國飛行員這才滿意地笑了。

吳國輝也笑了。他說到“情婦”時,想到的是那架編號為“120”的飛機。處置空速管結冰

20世紀80年代末秋季的一天,李鐘東正駕駛一架剛剛完成大修的飛機從東北飛回部隊。順利飛行了近千公里后,他已經進入了本部隊的空域。用不了幾分鐘,飛機就可以著陸了。

李鐘東準確地穿過了機場上空的云層,見到了落地航線。在繞場一周后,來到了四轉彎。機場上空有一層薄云,跑道看起來就像蒙上了薄紗。但李鐘東沒把它當回事。

作為一級飛行員,李鐘東的飛行技術非常過硬。在這條跑道上,他已經起降了上千次了。而且地面雷達反饋的信息也告訴他,落地航線沒有任何問題。這片薄云實在沒什么好擔心的。

李鐘東按照程序檢查了一下儀表板,上面顯示,高度350米,速度每小時400公里。一切正常,一兩分鐘后,他的飛行靴就可以踩到踏實的跑道上了。

但是,那層浮云并不是簡單的云,里面藏著很多“過冷水滴”,這些“過冷水滴”很快就會在李鐘東的飛機上結冰,從而給他帶來巨大的麻煩。

地面上,水在低于0度的時候就會結冰;但在空中卻不是。在沒有受到擾動的情況下,大氣中的水滴即使在低于0度到20度之間的空氣中也不會結冰,而是以“過冷水滴”的形態(tài)懸浮在空氣中,并形成不穩(wěn)定的云和霧。

飛機穿云而過時,如果遇到這樣的云和霧,就會打破“過冷水滴”的不穩(wěn)定狀態(tài),“過冷水滴”就會立即貼在飛機上結冰。這不僅會增加飛機重力,造成飛機降低高度,而且冰晶還可能損壞重要儀器,從而使飛機墜毀。因為結冰而機毀人亡的例子,在世界航空史上并不少見。

李鐘東在下降過程中,正好遇到了“過冷水滴”,這些小水滴迅速凍結,飛機的空速管被凍住了。但李鐘東并不知道這一點。

飛機開始下滑。通過和導航臺的聯(lián)系,李鐘東確信飛機正處在跑道中線的延長線上,不需要作修正。接著,他降低發(fā)動機的轉速,并放下了減速板,開始減小飛機速度。

但是,預料之中的減速并“沒有到來”。

李鐘東感到有些奇怪。通常情況下,當發(fā)動機轉速減小,尤其是放下減速板后,應該明顯感覺到飛機的減速變化,但是,現在他的這種感覺似乎并不明顯。他看了看速度表,速度表指向400公里。

雖然有點奇怪,但李鐘東沒有著急。他繼續(xù)把速度減小到每小時370公里,并把減速板放到更大的角度。

但是,出乎他的意料,速度表的指針依舊指在400公里。李鐘東開始著急了,再次把發(fā)動機的轉速調小。

空速管一旦被凍住,速度表就不能顯示航速,指針將一直指向未凍結前的速度。雖然顯示是400公里,但實際上飛機早就低于這個速度了。飛機已經開始抖動,說明它正處在要失速的臨界點。

地面上的指揮員看出了問題,飛機正以不正常的速度下滑。他對著話筒緊急呼叫:“洞五三,現在你高于下滑航跡!”

李鐘東大聲對自己說:“別慌!別慌!”

千鈞一發(fā)之際,李鐘東冷靜下來。他屏住呼吸,仔細掃視座艙設備,看看有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他開始懷疑速度表可能出現了問題。果然,他看到空速管的加溫開關沒打開。他終于明白了,是空速管被凍住了。

李鐘東立即把發(fā)動機加大到最大轉速,給飛機提供新的動力。同時,他扳下了空速管的加溫開關。

飛機開始復飛,吼叫著慢慢抬起腦袋,低低地掠過跑道,重新飛入天空。

幾秒鐘后,李鐘東發(fā)現,僵硬的速度表指針一下子就甩到了240公里。這才是它的真實速度!

李鐘東安全著陸了。戰(zhàn)勝脫離的錯覺

“洞兩三,準備滑出。”耳機里穿出塔臺的命令。

“明白!”馮軍努力讓自己的聲音顯得平靜。如果不是帶著手套,他浸濕汗水的手早已抓不住操縱桿了。

到飛行表演隊已經有一段日子了,也飛了10多個架次,但是,那次檢查帶飛時的錯覺始終像夢魘一樣,每當馮軍進入降落時的三轉彎就會出現。

幾天前,馮軍和隊長肖慶友乘一架教練機進行訓練。當飛機改出三轉彎時,馮軍突然發(fā)現那個明顯的地標,小樹林后面兩個閃閃發(fā)亮的魚塘,忽然躲進黃色的塵霧里不見了。

緊接著,一個十分奇怪的感覺占領了馮軍的每一個神經:自己正在飛行,可是又不像是在飛,自己已經離開了座艙,正瞅著自己在飛;他感覺自己仿佛在一瞬間靈魂出竅了。

剛開始時,馮軍對這種感覺有點新鮮,但不久就覺得有些恐懼了。

他感到自己看不見機場,也看不到地面。腦子也發(fā)木,渾身軟綿綿的,沒有了力氣。

馮軍只記得曾經有個魚塘,也知道機場就在魚塘附近,就懵懵懂懂地駕駛飛機向魚塘飛去。

飛機偏離了航向,直接向地面扎了下來。

坐在后艙的肖慶友急忙利用后艙的操縱桿操縱飛機拉起改平。飛機與樹枝擦肩而過,幾乎能聽見樹枝刮鋁皮時發(fā)出的吱吱聲。

馮軍進入了飛行錯覺中的“脫離現象”,在瞬間失去了對飛機的定位能力。這種錯覺就像汽車司機在開快車時,有一陣會突然不認識曾經非常熟悉的景色,并由此陷入迷茫。

這對飛行員來說本是正常,但對馮軍來說卻有些不一樣。他是個新手,剛干飛行表演就遇到了這樣的錯覺,所以在心理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每當進入三轉彎時,一種恐懼的感覺就會帶著馮軍進入錯覺。

為了幫助馮軍戰(zhàn)勝錯覺,肖慶友隊長決定再帶馮軍飛一次。

馮軍回答塔臺后,瞟了一眼左邊的天空。當他確認沒有要著陸的飛機后,就把飛機滑到了起飛線跑道的正中央位置,然后捏緊了剎車,準備升空。

“洞兩三,起飛!”

“洞兩三明白!”

馮軍渾吸了一口氣,又緩緩地吐了出來。松開剎車,打開油門,加速……飛機輕輕一躍,起飛了。

飛機上升到600米后改平,順暢平穩(wěn)地向前飛。

艙外,高速氣流“嘶嘶”地刮過鋁皮。座艙后面,發(fā)動機“嗡嗡”地有節(jié)奏地轟鳴;儀表板上,一切都正常。

馮軍的自信漸漸回到了身上。他挺直腰桿,斜瞟了一眼左邊的地面。細長的跑道正掛在左翼的翼刀上。他知道,再過數十秒就該進入三轉彎了。他拉下左上方的紅色手柄,耳邊傳來“咣當”一聲,緊接著,顯示起落架放下后的綠燈亮了起來。

“進入三轉彎。”坐在后駕駛座上肖慶友提醒馮軍。上一次飛行時馮軍的表現讓肖慶友很傷心,他知道馮軍是個有天賦的飛行員,遇到這樣的情況純屬偶然。但是,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卻有些不應該了。

肖慶友不想讓一個優(yōu)秀的飛行員就此消沉,所以自從坐進后艙開始,就一直在想辦法幫助馮軍走出困境。

這時,他提醒馮軍,就是想讓馮軍做好心理準備。

馮軍聽了,心里一緊。“別緊張,放松一些。”他在心里對自己說。他讓方向舵和駕駛桿柔和一致地形成45度,然后向斜后方稍稍帶桿,穩(wěn)住坡度和高度。

飛機順從地歪斜著身子開始左轉。

馮軍沒有勇氣把眼睛離開儀表板,雖然他知道此時目光應該投到風擋上,他害怕再次出現錯覺。

“抬起頭,注意天地線投影!”肖慶友的聲音再次響起。馮軍只好抬起頭,看著傾斜在視野中的天地線。

錯覺很快就出現了。

他看見了那兩個魚塘,開始時很平靜,藍藍地反射著天光。這種景象沒持續(xù)多久,馮軍就又什么都不認識了。在他的腦海中,分明看到的是一兩個黑洞洞的怪眼在猙獰地盯著自己……

飛機再一次向地面扎了下去。

肖慶友急忙搶過駕駛桿,把飛機拉了起來。

“我不行了……”馮軍對后艙的肖慶友說。

“別婆婆媽媽的,接著干。”肖慶友說:“進入四轉彎了,對準下滑點。方向。高度。”語氣堅定。

想到身后有隊長保駕,馮軍一狠心,接過了駕駛桿。但他的錯覺還是沒有消失,地面上的跑道還是像在水里一樣飄飄渺渺。

飛機歪歪斜斜地向跑道飛去。

“偏右,偏右!”后艙的聲音在尖叫。

馮軍聽到了隊長的喊聲,知道應該蹬舵扭正偏轉。他蹬了蹬舵,可腳沒有力量,手也變得冰冷麻木。

飛機以極大的角度向地面俯沖。

“混蛋!拉起來,拉起來!”肖慶友憤怒地大喊。

馮軍想去拉操縱桿,但手上一點力氣也沒有。

飛機還在俯沖,根本不是降落,倒像是要掃射。地面上的地勤兵看到飛機不正常,連忙四散奔逃。

肖慶友急忙搶過駕駛桿,把飛機拉了回來。

“呼”地一聲,飛機幾乎擦著地皮掠過跑道,又鉆進天空。

馮軍終于清醒過來。他回頭看了一眼機場,又看到了那兩個小魚塘。魚塘又恢復了本來面貌,成了兩個不起眼的小光點。

“隊長,我……”

“還不錯,我老婆寡婦沒當成。”

“下次就難說了……如果還讓我飛。”

后艙沉默了。

“你就這么熊包?”肖慶友有些失望了,他還沒有絕望。他知道,所有優(yōu)秀的飛行員都是有血性的,他要“激勵”馮軍。

“你知道嗎,現在撒手,你就是個罪犯。”

馮軍明白隊長的意思。國家為了培養(yǎng)一個飛行員,要花費比飛行員身體還要重得多的金子。

“這我知道……隊長,別逼我了。”自信還是沒有回到馮軍的身上。

“我不逼你,逼也沒用。你要自己逼自己。”肖慶友語氣緩和了一些,“你的聰明哪去了?真以為闖不過這一關?別犯傻!”

“隊長,我真的不行了!”馮軍想起了隊長的妻兒,還有剛才地面上四散奔逃的地勤兵。

“不行也得干。”

“隊長,你就別……”

“你――真讓人把心傷透?”

馮軍不說話了。他不想傷別人的心,他自己已經很傷心了。

“那好吧,都別干,讓飛機自己飄……”

好一陣子,后艙一直沒有聲音。

馮軍無意中碰了一下駕駛桿,發(fā)現上面沒有后艙的握力。他連忙對著送話器呼叫,可是沒有回答。馮軍松開降落傘帶,費力地轉過身一看,頓時傻了眼。

隊長緊閉雙眼,口吐白沫,兩只胳膊無力地下垂,暈倒在座椅上。

馮軍馬上反應過來,自己必須把飛機飛回去,不為自己也要為隊長。

他立即坐回座椅,慢慢收小油門,駕駛飛機爬升。經驗告訴他,在不能落地的情況下,首先要節(jié)省寶貴的燃油,同時還應該盡可能保持安全的高度。

飛機平飛后,馮軍把情況告訴了塔臺。塔臺指揮員說:“保持鎮(zhèn)定,把飛機飛回來。”

這對馮軍沒什么幫助,但此時也沒有人能幫他,不可能有人來代替他駕駛飛機。

馮軍看了一眼油量表,還可以飛20多分鐘。他希望在這20多分鐘耗光之前,隊長能醒過來。

于是,地面上的人看到,飛機在天上一圈一圈地轉。

時間過得很快,馮軍已經在天上飛了3圈。儀表板上,油量警示燈亮了,告訴馮軍,2、3、4號油箱已經見底,很快,剩油警告燈的紅光就該閃動了。

隊長還在昏迷,馮軍依然孤獨一個人面對這一切。

紅燈終于亮了起來。警告馮軍,他還可以在機場上空的航線上飛一圈多一點。也就是說,他只有一次落地機會了。

“啊”馮軍對自己咆哮起來。求生的欲望和絕望后的憤怒使他振奮起來。他做了一個近乎瘋狂的動作。

馮軍扳開右邊一個電門,豪不猶豫地按下了左上方的紅色按鈕。“通通”兩聲,炮彈上膛了。

馮軍打算對自己的錯覺射擊!

手中有了武器,心中有了底氣。馮軍駕駛飛機飛進了三轉彎。

“出來,你出來呀!”馮軍壓下機頭,興奮地大喊。

錯覺沒有出現,灰白色的跑道出現在風擋前方。飛機平安地落地了。馮軍終于戰(zhàn)勝了“脫離現象”。

飛機一落地,馮軍連忙打開后艙蓋,想把隊長送到醫(yī)院??墒腔厣硪豢矗犻L好端端地坐在那里,臉上露出得意的喜悅,眨著眼睛說:“我說你行吧!”

點擊獲取下一章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