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9 17:44:50

新安首源姚際恒著

大雅

說見小雅

文王

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本韻。有、周、不、顯,帝命不時。文王陟降,在帝左右。本韻?!鹳x也。下同。[評]每四句承上語作轉韻,委委屬屬,連成一片,曹植贈白馬王彪詩本此。

亹、亹、文、王,令聞不已。陳錫哉周,侯文王孫子。本韻。文王孫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顯亦世。本韻。

世、之、不、顯,厥猶翼翼。思皇多士,生此王國。本韻。王、國、克、生,維周之楨;濟濟多士,文王以寧。本韻。

穆、穆、文、王,于緝熙敬止。假哉天命,有商孫子。本韻。商、之、孫、子,其麗不億;上帝既命,侯于周服。本韻。

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膚敏,祼將于京。本韻。厥、作、祼、將,常服黼冔。王之藎臣,無念爾祖!本韻。

無、念、爾、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本韻。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評]此以第二句承上第三句,奇變。宜鑒于殷,駿命不易!本韻。

命、之、不、易,無遏爾躬。宣昭義問,有虞殷自天。通韻。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評]奇語。儀刑文王,萬、邦、作、孚、!本韻。[評]須知此語一更不可作轉。

小序謂「文王受命作周」,非也。文王未嘗為王,無受命之說。偽武成曰:「文王……誕膺天命,……惟九年,大統(tǒng)未集」,正與此同,皆誣文王也。呂覽引此詩,以為周公作,近之。集傳因以為「戒成王」,則亦可以想見爾。

[一章]「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是有天下以后之辭,雖原本于文王,不可泥為命文王耳?!覆伙@」,「不」字,楊慎、陸深皆作「丕」,謂古字通,從之;后放此。丕,說文「大也」。

[二章]「亹」,爾雅訓「勉」,毛傳亦云「亹亹,勉也」。集傳云「勉強之貌」,增「強」字,非。又云「文王非有所勉也,純亦不已,而人見其若有所勉耳」。既不以為勉,如何又加「強」字耶按圣人豈無勉功中庸云「不勉而中」,非是。集傳乃為此斡旋之說,豈信中庸,不信周公乎集傳亦謂周公作也?!覆伙@亦世」,倒句法。

[三章]此章單承「凡周之士」言,而歸美于文王也。

[四章]嚴氏曰:「侯,維也。服,釋文云『事也,用也』,言服行其職也?!古f說以「侯」為「君」,謂為君于周九服之中。此解「侯于周服」則順,解「侯服于周」則不通。

[五章]「王之藎臣」,承上「殷士」言,謂「此殷士今皆為王所進用之臣,豈得無念爾祖文王之德乎!」義自明順。集傳曰:「于是呼王之藎臣而告之曰:『得無念爾祖文王之德乎!』蓋以戒王而不敢斥言,猶所謂『敢告仆夫』云爾?!蛊渥詾橛刈救绱?

[六章]言殷「克配上帝」,與上「永言配命」對照,更覺可畏。所以宜鑒殷而知大命之難得也。

[七章]「上天之載,無聲無臭」,非寫天事微妙,無聲氣可尋,若是,亦何關于正旨哉!正言其可畏也。予庸言錄云:「天畀人以是日,聽人之為善為惡,可畏哉!」正此意。

【文王七章,章八句?!?/p>

大明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難忱斯,不易維王。天位殷適,使不挾四方。本韻?!鹳x也。下同。

摯仲氏任,自彼殷商,來嫁于周,曰嬪于京。乃及王季,維德之行。大任有、身,生此文王。本韻。

維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懷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國。本韻。

天監(jiān)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載,天。作。之。合。本韻。[評]佳語。在、洽、之、陽,在、渭、之、涘、文王嘉止,大邦有子。本韻。

大邦有子,俔天之妹。文定厥祥,親迎于渭。本韻。造、舟、為、梁,不顯其光。本韻。

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評]總上二句。纘女維莘,長子維行,篤生武生。保右命爾,燮伐大商。本韻。

殷商之旅,其會如林。矢于牧野,維予侯興?!干系叟R女,無貳爾心!」本韻。

牧野洋洋,檀車煌煌,駟騵彭彭。維師尚父,時、維、鷹、揚、涼彼武王,肆伐大商,會朝清明。本韻。

此敘周家二母以及文王、武王之事,亦所以告成王與毛稚黃「稚黃」原作「維黃」,今改。曰:「大明頌二母而末及尚父,邑姜已在其中,蓋芝本、醴源,文詞之妙,所謂意而筆不到耳?!?/p>

[一章]「挾」,猶持也。集傳訓「有」,非。

[二章]「摯仲氏任」,鄒肇敏曰:「漢儒謂禮惟嫁長女,余皆為媵,自殷以前皆然;然則摯任非耶」此說良是。「來嫁于周」二句,集傳云「『嬪于京』迭言,以釋上句之意,猶曰『厘降二女于溈汭,嬪于虞』」。按,書曰「降」,言其下嫁也;曰「嬪」,言其成婦也;曰「溈汭」,詳其地名也;曰「虞」,詳其國名也。此詩正與之同?!竵砑蕖?,始嫁也;「嬪」,成婦也;「周」,國名也;本地名,為國?!妇梗熤匾?。古人立言悉有文理,其層次毫忽不茍;乃皆誤以詩、書為迭言,胡文理淺事尚不之知而談經耶!「身」,毛傳曰「重平聲。也」。鄭氏曰「重,謂懷孕也?!箍资显弧敢陨碇袕陀幸簧?,故言『重』」。古人解析字義,其精如此。集傳但曰「身,懷孕也」,甚粗。

[三章]「方國」,為方百里之國。孟子曰「文王猶方百里起」r1「猶」原誤「由」,「里」字原脫,今補正。R是也。鄭氏謂「四方來附之國」,向來從之,非。

[五章]「俔」,未詳。韓詩作「磬」。說文云「諭也」??资显弧溉缃袼渍Z譬喻物曰『磬作』然也」。集傳云「俔,磬也」,「俔」不訓「磬」。又引說文云「俔,譬也」,字亦誤。「妹」,少女之稱。女將歸,故易卦名歸妹?!柑烀谩梗鸱Q之也,猶王曰「天王」之義?!冈熘蹫榱骸?,當時適有此事,故詩及之。爾雅云「天子造舟,諸侯維舟」云云,而毛傳用之,恐涉附會。

[六章]「于周于京,纘女維莘」連讀?!赣谥苡诰箍偟诙麓笕巍竵砑抻谥埽粙逵诰寡灾?,謂得纘大任之業(yè)者其女維莘也。「纘」字略斷,「女維莘」倒字法也。

[七章]「維予侯興」,鄭氏解「侯」為諸侯,謂武王也。集傳以「侯」為「維」,非。

[八章]「涼」,韓詩作「亮」。

【大明八章:四章章六句;四章章八句?!?/p>

●、●、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復、陶、穴,未、有、家、室、本韻。[評]不諱,妙?!鸨榷x也。

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來胥宇。本韻?!鹳x也。下同。

周原膴膴,堇、荼如飴。[評]閑點。爰始爰謀,爰契我龜,曰止曰時,筑室于茲。本韻。

乃慰乃止,乃左乃右,乃疆乃理,乃宣乃畝。自西徂東,周爰執(zhí)事本韻。

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本韻。其繩則直,縮版以載,作△廟△翼翼。本韻。

捄之陾陾,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屢馮馮。百△堵△皆興,鼛鼓弗勝。本韻。

乃立△門△,門有伉。乃立應△門△,應門將將。乃立?!魍痢?,戎丑攸行。本韻。

肆、不、殄、厥、慍,亦、不、隕、厥、問、本韻。柞、棫拔矣,行道兌矣,昆夷駾矣,維其喙本韻。矣。

虞、芮、質、厥、成,文、王、蹶、厥、生、本韻。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后,予、曰、有、奔奏,予、曰、有、御侮。[評]以四句直收,章法甚奇,亦饒姿態(tài)。

小序謂「文王之興本由大王」,亦是。集傳謂「周公戒成王之詩」,則臆測矣。孫文融曰:「若周公戒成王詩,豈應稱古公耶!」是也。

孫文融曰:「此詩不但稱『古公』,且仍書其名,乃后又稱『文王』,豈武王初克商,甫尊文王,尚未追王大王,是彼時作耶」按此誠不可曉。季明德以末章言文王,與大王不相連屬,疑為錯簡,殊妄。左傳昭二年,已賦●之卒章,以晉侯比文王,以韓子比四輔矣。

[一章]「陶」,說文「瓦器也」,蓋瓴、甓之屬?!笍汀拐撸降乩弁翞橹?,故曰復?!秆ā拐撸林惺乙?。復、穴雖皆土所為,而以瓴、甓之類甃之:復則以拒風、雨,穴則以隔土氣。集傳云,「陶,也;復,重也」,絕不明。

[二章]「走馬」,顧野王作「趣馬」,是。古不乘馬而走,「趣」字或省作「走」耳?!溉ゑR」,亦官名。

[三章]嚴氏曰,「內則言婦養(yǎng)舅姑,公食禮言君待其臣,皆以堇,則堇是美菜。七月言食夫以荼,則荼非美菜也。雨、露所濡,甘若薺實。堇、荼皆甘如飴,言美、惡皆宜也??资现^堇即烏頭,且引晉語驪姬『寘酖于酒,寘堇于肉』為證,蓋以此堇為爾雅『芨,堇』之堇也。說者皆祖之。若為驪姬寘堇肉之堇,則與酖毒同類,與荼菜可食之物非其類矣。詩人稱周原之美,不應言其宜毒物也。且毒物不可食,何由知其如飴乎」○侄炳曰:「釋草曰:『嚙,苦堇』,此堇乃苦堇,詩與苦荼并舉而見甘美耳;亦非美、惡咸宜之說也?!垢?。

[四章]此章言其定民居、田畝也。

[五章]「司空」、「司徒」、「司馬」,商世所有之官,天子有之,諸侯亦有之,故武王牧誓呼此三官,而此詩以筑室之故召此二官也。毛傳曰:「君子將營宮室,宗廟為先,廄、庫為次,居室為后。」釋詩者無不述之。予謂禮自言先、后之義。詩曰「俾立室家」,應前「未有家室」也;曰「作廟翼翼」,特重之辭也:不必定以禮為證。然宗廟之重于室家,亦自可見矣。

[六章]集傳曰「此言治宮室」,非也。上章言治宮室矣,此言筑墻也。予嘗聞木工言,必須筑室畢,然后筑墻。彼傳讖語云「先打墻,莫思量」。今可見古亦如此,又可見詩人立言之有次第也。

[七章]郭門曰「門」,正門曰「應門」,當時所命名,后因以為天子門名耳。社則天子、諸侯皆立之。

[八章]「肆不殄厥慍」二句,必指當時與昆夷之事實言,今不可考矣。觀二「厥」字與下章「虞、芮質厥成」二句二「厥」字同,可見彼為事實,則此章亦事實可知。

[九章]「文王蹶厥生」,「蹶」字難解,然其義自承上句「虞、芮質厥成」來,而文王乃為之「蹶厥生」,大約是謂動其生讓畔之心耳。解者離上句釋之,便紛然摹儗,益無是處矣。

【●九章,章六句?!?/p>

棫樸

芃芃棫、樸,薪之槱之。濟濟辟王,左右趣平聲。本韻。之。興也。

濟濟辟王,左右奉璋。本韻。奉璋峨峨,髦士攸宜。本韻?!鹳x也。

淠、彼、涇、舟,烝、徒、楫、之、周王于邁,六師及本韻。之。比而賦也。下同。

倬。彼。云。漢。為。章。于。天。[評]天文也,文亦至文。周王壽考,遐不作人本韻。

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勉勉我王,綱紀四方本韻。

此言文王能作士也。小序謂「文王能官人」,差些,蓋襲左傳釋卷耳之說。

[一章、二章]此二章言文王得助祭之事也。鄭氏皆指文王祭言,是。觀兩章皆有「濟濟辟王」句及「左右」字可見。先言「左右趣之」,泛謂其趨蹌也;下則單指奉璋之事而言也。集傳循序「官人」之意,故但謂「德盛而人心歸附趨向」,泛甚;蓋本之歐、蘇。

[三章]此章言文王得征伐之士也。

[四章]此章言文王法天之文章,以興文治而作人材也。

[五章]此承上章而言?!缸?、琢」、「金、玉」皆人力勉然之事,又以見文王益加勉乎其文而綱紀此四方也?!纲颈嗽茲h,為章于天」,天文也;「追、琢其章,金、玉其相」,人文也。

【棫樸五章,章四句。】

旱麓

瞻彼旱麓,榛、楛濟濟。豈弟君子,干祿豈弟。本韻?!鹋d也。

瑟、彼、玉、瓚,黃、流、在、中、[評]華語。豈弟君子,福、祿攸降。本韻?!鹋d也。

鳶飛戾天;魚躍于淵。豈弟君子,遐不作人本韻?!鹋d也。

清酒既載,骍牡既備,以享以祀,以介景福。本韻?!鹳x也。

瑟彼柞、棫,民所燎矣。豈弟君子,神所勞本韻。矣。興也。

莫莫葛藟,施于條枚。豈弟君子,求福不回。本韻。○興也。

小序謂「受祖」,大序因以為「周之先祖世修后稷、公劉之業(yè),大王、王季申以百福干祿」。集傳、詩緝則以為文王,或又以為武王。愚意,此篇與上篇亦相似,大抵其祭祀而獲福,因祭祀及其助祭者以見其作人之盛,則謂文王為近也。

[一章]「干祿」,干天之祿也,猶言「求?!?,與下「福、祿攸降」及「求福不回」為一例語。祿自我干,福自我求,故福、祿攸降非他人所預也。集傳誤認作論語「子張學干祿」為不美字樣,因為之回護曰「『干祿豈弟』,言其干祿之有道,猶曰『其爭也君子』云爾」,絕可哂。且士人干王者之祿,王者則干何人之祿,而為之回護,并此亦不一思,何也

[二章]此言祭時用圭、瓚也。即所用金玉美器以之,而見君子既祭獲福、祿也。

[三章]此言作人也。上篇曰「倬彼云漢,為章于天」,此言「鳶戾天,魚躍淵」,亦見魚、鳥文藻掞及天、淵之意,故亦曰「豈弟君子,遐不作人」

下三章則皆以祭祀獲福言之。

【旱麓六章,章四句?!?/p>

思齊

思、齊、齋大任,文。王。之。母。[評]一篇眼目。思、媚、周姜,京室之婦。本韻。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本韻。○賦也。下同。

惠于宗公,神、罔、時、怨,神、罔、時、恫、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本韻。

雝、雝、在、宮,[評]以下皆選言而出,精工練凈。肅、肅、在、廟、不、顯、亦、臨,無、射、亦、保、本韻。

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韻。不、聞、亦、式,不、諫、亦、入、本韻。[評]妙旨。

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古之人無斁。譽髦斯士。通韻。

小序謂「文王所以圣」「圣」,原誤作「興」,今改。是。嚴氏謂「皆言文王之所以圣,謂文王之所以得圣,由其賢母所生,止是首章之意耳」。按,此詩自以首章為主:首章特言文王之母,則以下言文王之圣即是言其所由以圣也;嚴說非是。此篇只重大任,其大姜固帶言而大姒亦不重。

[一章]「思齊」者,言其為母道也?!杆济摹拐?,言其為婦道也?!复箧λ没找簟?,嗣其「思齊」、「思媚」也。

[二章]謂此篇不重大姒者,若重則不當言「刑于寡妻」矣。

下三章皆言文王之圣,正見其所由圣處。

【思齊五章:二章章六句;三章章四句。】

皇矣

皇矣上帝,臨下有赫。監(jiān)觀四方,求民之莫。維、此、二、國,其政不獲。維、彼、四、國,爰究爰度。上帝耆之,憎其式廓。乃。眷。西。顧。[評]雋語。此維與宅。本韻。○賦也。下同。

作、之、屏、之,其、菑、其、翳、修、之、平、之,其、灌、其、栵、本韻。啟、之、辟、之,其、檉、其、椐、攘、之、剔、之,其、齻、其、柘、帝遷明德,串夷載路。天立厥配,受命既固。本韻。

帝。省。其。山。[評]將上帝看作家人,語甚奇。柞、棫斯拔,松、柏斯兌。帝作邦作對,自大伯、王季。維此王季,因。心。則。友。本韻。則。友。其。兄。則。篤。其。慶。載。錫。之。光。受祿無喪,奄有四方。本韻。

維此王季,帝。度。其。心。貊其德音。本韻。其。德???。明。克。明。克。類??恕iL???。君。通韻。王此大邦,克。順???。比。[評]斷續(xù)得妙。比于文王,其德靡悔。既受帝祉,施于孫子。本韻。

帝。謂。文。王。「無、然、畔、援,無、然、歆、羨,誕、先、登、于、岸、」。本韻。密人不恭,敢距大邦,侵阮徂共。本韻。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按徂旅,以篤于「于」字原脫,今補。周祜,以對于天下。本韻。

依其在京,侵自阮疆。陟我高岡。本韻?!笩o、矢、我、陵,我、陵、我、阿、無、飲、我、泉,我、泉、我、池」。本韻。度其鮮原,居岐之陽,在渭之將,萬邦之方,下民之王。本韻。

帝謂文王,「予懷明德,不、大、聲、以、色,不、長、夏、以、革、不、識、不、知,順、帝、之、則、」。本韻。帝謂文王,「詢爾仇方,同爾兄弟,以爾鉤援,與爾臨沖,以伐崇墉」。本韻。

臨沖閑閑,崇墉言言,執(zhí)訊連連,攸馘安安。本韻。是類是禡,是致是附,四、方、以、無、侮、本韻。臨沖茀茀,崇墉仡仡。是伐是肆,是絕是忽,四方以無拂。本韻。

小序謂「美周」,泛混。大抵上篇思齊與此篇皆文王:思齊則述文王之母大任,上及王母大姜,此篇則述文王之祖大王、父王季,皆推原其所生以見其為圣也。

[一章]「二國」,商、周也。「獲」,得也。商、周之政大不相得,于是悉反之,承上天監(jiān)民定而言。舊解「二國」為夏、商;不應遠及夏。且「此」者,本國及紂云也;若夏、商,亦不云「此」矣。于是猶恐不達于天下民情也,維彼四方之國而究之度之,不敢自已也。

[二章]「串」,或作「患」。大意謂大王于岐周之地修治林木,上帝遷此明德之君,所患之夷亦滿路而不恣,內又有「天立厥配」之大姜為助,而我周所受之命從茲堅固也。

[三章]「帝」,上帝也。柞、棫拔而松、柏兌,往來道通,人物蕃盛,于是始成其為邦而有君矣,故曰「帝作邦作對」?!缸鲗Α梗q「對于天下」也。自大伯、王季以來,由大伯讓于王季而文王興,故言王季先及大伯?!敢蛐摹拐?,王季因大王之心也,故受大伯之讓而不辭,則是能友矣。下單承「則友」言,「則友其兄」,因以「篤慶」、「錫光」;描摹家庭一段,藹然致祥光景也。舊解皆切合受讓上糾纏作解,古人作詩要無此意。

[五章]此言帝告文王以為西伯之事也。文王為西伯,紂使之征伐?!概显?,猶跋扈也;「歆羨」,猶覬覦也;「無然」,謂無使其然;「誕先登于岸」,謂先據(jù)高以制下也。于是密人之不恭則征之。「不恭」,即畔援、歆羨之類?!赴丁?,鄭氏謂「獄」,固非,集傳說作「道」,無論解詩不可說入理障,且下「密人不恭」如何接得去又以道為岸:「彼岸」,釋氏之教也。解詩不可入吾儒之理,況可入釋氏之理耶!

[六章]此言定都也。謂依其在周京之時,蓋從伐密之侵阮來,在伐密以后也。集傳云:「文王安然在周之京,而所整之兵既遏密人,遂從阮疆而出以侵密?!拱醇仍啤付裘堋?,又云「出以侵密」,無異醉夢語,可怪殊甚。且侵阮本謂密人,即上「侵阮徂共」也,乃云「侵密」,尤不通?!铬r原」必是地名,今無考?;驌?jù)竹書紀年為地名以證,此書不可信。

[七章]帝謂予懷文王之明德,其整旅、遏旅之時,不大其聲音與色相也,不長其侈大與變革也。集傳解「不大」句,謂「德之深微,不暴著其形跡」,全本中庸說理。不知中庸斷章取義,豈可從乎!

【皇矣八章,章十二句。】

靈臺

經始靈臺,經之營之,庶民攻之,不日成本韻。之。經始勿亟,庶民子來!本韻?!鹳x也。下同。

王在靈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鳥、翯、翯、王在靈沼,于。牣。魚。躍。本韻。

虡、業(yè)維樅,賁鼓維鏞;于論鼓鐘,于樂辟廱。本韻。

于論鼓鐘,于樂辟廱。鼉鼓逢逢,蒙、瞍奏公。本韻。

小序謂「民始附」,混謬語。文王以前,民不附乎大王遷岐,何以從之如歸市也大序謂「民樂其有靈德以及鳥、獸、昆蟲焉」,規(guī)摹孟子「樂其有麋、鹿、魚、」為說,然而遺下二章言作樂之義矣。呂氏曰:「前二章樂文王有臺、池、鳥、獸之樂也,后二章樂文王有鐘、鼓之樂也,皆述民樂之辭也?!褂璋雌浞终路ㄊ且?;其謂「民樂」,亦是。孟子推說詩意以告齊王,詩但言「庶民攻之」之速,「子來」之誠,雖未嘗不可言同樂,然而詩則無此意也。

[一章]集傳云:「謂之『靈』者,言其倏然而成,如神靈之所為也」。此系臆解,且使「靈」字之義反說得小家矣。

[二章]「白鳥」大抵是鷺,然亦可謂之鶴也。鹿本駭而伏,魚本潛而躍,皆言其自得而無畏人之意,寫物理入妙。

[三章]「論」,論鐘、鼓之節(jié)度,不必改作倫。

[四章]「辟廱」非天子之學,戴仲培、楊用修皆辟之。今按毛傳第言「水旋丘如璧曰『辟廱』,以節(jié)觀者」,鄭氏于文王有聲篇曰「武王于鎬京行辟廱之禮」,皆不言天子之學。自王制曰「天子之學曰辟廱」。毛傳輯「輯」下疑脫「于」字。王制之時,鄭在其后而皆不之信,則王制之說果未然也。大抵「辟」,君也;「廱」,和也。文王有聲上章曰「皇王維辟」,下章曰「鎬京辟廱」,正可證。謂之「辟廱」者,作樂之地也;故莊子言歷代之樂曰「文王有辟廱」,是矣?!告€京辟廱」者,筑城池,建垣翰,以成京師,而亦法文王為作樂之地焉。然則辟廱既非學,即毛傳「水旋丘如璧」之說亦非實。然自有此說,而以魯頌「泮水」為半璧之形所自來矣?!更児摹蛊湫?,則知革音不獨用牛矣。乃或反疑之,作為別解,非。「公」,公庭;毛傳訓「事」,非。國風云「公庭萬舞」;頌云「有瞽有瞽,在周之庭」。或云「公庭」,或云「庭」,或云「公」,皆取協(xié)韻耳。

【靈臺四章:二章章六句;二章章四句?!?/p>

下武

下武維周,世有哲王。三、后、在、天,王配于京。本韻?!鹳x也。下同。

王、配、于、京,世德作求。永言配命,成王之孚。本韻。

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永言孝思,孝思維則。本韻。

媚茲一人,應侯順德。永、言、孝、思,[評]第三句應上第三句變。昭哉嗣服。本韻。

昭、茲、來、許,繩其祖武。于萬斯年,受天之祜。本韻。

受、天、之、祜,四方來賀。于萬斯年,不遐有佐。本韻。

小序謂「繼文」,是,蓋武王也。

[一章]「下」,后也;「武」,繼也,也,即下「繩其祖武」之武。謂下世而能步武乎前人者維周也,以其世世有哲王也。傳、箋解此亦皆明。集傳忽云「『下』義未詳;或曰「曰」,原誤作「亦」,今校改?!鹤之斪鳌肝摹埂弧埂o論詩多拗字,處處皆然。且下言「三后」中有文王,豈有下言「三后」而上又言文、武者乎此不通于文義也。其云「『下』義未詳」,吾患其「武」義未詳,豈止「下」義而已!此不通于字義也。自集傳為此猜疑之說,故嚴氏因為之解曰「武王之心上文不上武」。嗟乎,既不上武,何以謚為武,而其樂亦名武乎武王取天下以武,故謚以武,樂亦名武,初未嘗諱也。下篇云,「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文王伐崇伐密且以武名,況武王乎!偽傳、說又因以「下」作「大」,尤謬。此皆「『下』義未詳」之說害之,故如此。

[五章]「繩其祖武」,兼祖、考言。集傳曰「或疑此詩有『成王』字,當為康王以后之詩;然考尋文義」云云。按,此等不通稚論直當遠屏,不必載之篇簡。乃有鯫生者拾其所吐棄,方奉為至寶,又不足嗤已!

【下武六章,章四句?!?/p>

文王有聲

文王有聲,遹駿有聲,遹求厥寧,遹觀厥成。本韻。文、王、烝、哉、!賦也。

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豐。本韻。文、王、烝、哉、!賦也。

筑城伊淢,作豐伊匹。匪棘其欲,遹追來孝。本韻。王、后、烝、哉、!賦也。

王公伊濯,維豐之垣。四方攸同,王后維翰。本韻。王、后、烝、哉、!賦也。

豐水東注,維禹之績。四方攸同,皇王維辟。本韻?;?、王、烝、哉、!賦也。

鎬京辟廱,自西自東,本韻。自南自北,無思不服。本韻?;省⑼?、烝、哉、!賦也。

考卜維王,宅是鎬京。維龜正之,武王成本韻。之。武、王、烝、哉、賦也。

豐水有,武王豈不仕!詒厥孫謀,以燕翼子。本韻。武、王、烝、哉、!興也。

小序謂「繼伐」,以詩中「既伐于崇」而言;此詩豈重此句哉!集傳謂文王遷豐,武王遷鎬,是矣。

「烝」,說文「火氣上行」,贊其熾盛升進之意。舊說謂「君」,非是「是」,原誤作「如」,今改。;「王后」、「皇王」即君也,又曰「君哉」,可乎!首二章詩中皆有「文王」字,故下贊之曰「文王烝哉!」末二章詩中皆有「武王」字,故下贊之曰「武王烝哉!」首末言「文」、「武」者,以見文始之、武終之也。中四章皆言武王,鄧潛谷說如此。今為推廣之:言「武王者,本其崩后之謚而言也。言「王后」、「皇王」者,本其在生為君而言也。四章詩中有「王后」字,故三、四兩章皆言「王后烝哉!」三章「作豐伊匹」,書洛誥「作周匹休,謂營洛與周為匹,此謂營鎬與豐為匹也?!疙沧穪硇ⅰ?,孝文王也。四章「維豐之垣」,謂作豐之藩籬也?!妇S翰」,作豐之屏翰也。「四方攸同」,大君之象,惟武王可當,文王不敢當也。五章「豐水東注」,直言鎬在豐水之東也。六、七兩章始露「鎬京」字,正見文筆隱顯之妙。然七章始言「宅是鎬京」,則以前皆是營鎬而寫其氣象如此也。八章,孔氏曰:「述用材也。豐水之傍以潤澤生谷,喻養(yǎng)成人材也。武王豈有不仕之以官者,言無不用之,無遺材也。蓋欲傳其孫之謀,而燕安輔翼其子耳。」

或必欲標此詩為成王時之詩,愚謂正不必。夫曰「武王」,人豈有不知為成王時詩乎!

【文王有聲八章,章五句?!?/p>

生民

厥初生民,時維姜嫄。本韻。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無、子、[評]倒字句。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本韻。載。震。載。夙。載。生。載。育。時。維。后。稷。本韻。[評]借事見奇,古人為文已如此,又何疑焉。○賦也。下同。

誕彌厥月,先生如達。不坼不副,無菑無害。本韻。以赫厥靈,上帝不寧。本韻。不康禋祀,居。然。生。子。本韻。[評]奇句。

誕、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隔二句與下「之」。[評]極其弄姿,迭出奇致。誕、寘、之、平、林,會、伐、平、林、二「林」同韻。誕、寘、之、寒、冰,鳥、覆、翼、之、見上。鳥。乃。去。矣。后。稷。呱。矣。實覃實吁,厥、聲、載、路、本韻。

誕、實、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本韻。蓺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穟、穟、本韻。麻、麥、幪、幪,瓜、瓞、唪唪。本韻。

誕后稷之穡,有相之道。茀厥豐草,種之黃茂。實、方、實、苞,實、種、實、褎,實、發(fā)、實、秀,實、堅、實、好,本韻。實、穎、實、栗、即有邰家室。本韻。

誕降嘉種,維秬維秠,維穈維芑。恒、之、秬、秠,是、獲、是、畝、恒、之、穈、芑,是、任、是、負、以歸肇祀。本韻。

誕、我、祀、如、何、或、舂、或、揄,或、簸、或、蹂、釋、之、叟、叟,烝、之、浮、浮、載謀載惟,取蕭、祭脂,本韻。取羝以軷;載燔載烈,以興嗣歲。本韻。

卬盛于豆,于豆于豋。其。香。始。升。本韻。上。帝。居。歆。與下「今」。胡臭亶時!后稷肇祀,庶、無、罪、悔,本韻。以、迄、于、今、見上。

小序謂「尊祖」;大序謂「文、武之功起于后稷,故推以配天」。集傳從之,謂「周公制禮,尊后稷配天,故作此詩」。何玄子謂此詩「郊祀后稷以祈谷也」,引左襄七年孟獻子曰:「郊祀后稷,以祈農事也,是故啟蟄而郊,郊而后耕?!拱丛娧浴敢詺w肇祀」、「誕我祀如何」及「以興嗣歲」、「上帝居歆」等語,正言后稷種谷成,始修祀事,興嗣來歲,如后世祈谷之祭然。鄭氏以大序言郊祀以后稷配天,即解詩中所言為后稷配天事,固紕謬無理,而后人以此詩為郊祀后稷以祈谷者,亦取詩義以證此詩之用。按詩語自詩語,詩用自詩用;今將詩語、詩用混而為一,吾未有以見其然也。集傳又謂「受厘、頒胙之禮」,詩中無一字及之,更不足辯。

此詩,周公述始祖后稷誕生之異,以及其播種百谷之功而肇修祀典也。

[一章]姜嫄,高辛氏之世妃,或云元妃,歷來相傳如此。然有可疑。高辛氏,帝嚳也,與堯為弟兄,何以堯不用而舜始用之或曰,堯官之矣;然后稷之生其異如此,是有圣德而宜有天下也,丹朱不肖,何不傳弟而必傳異姓耶且詩何不言帝嚳之子而言其母姜嫄,何也此皆可疑也?!敢愿o子」,字拗難解,似謂弗使其無子。鄭氏以「弗」作「祓」,謂「祓除其無子之疾」,殊迂鑿?!嘎牡畚涿綮А?,按史記曰「姜嫄出野,見巨人跡,心欣然說,欲踐之;踐之而心動如孕者?!故酚洷赜兴?,與詩句合;列子亦云。但列子偽書,在史記后,不足信。故鄭氏循之為解。又按魯頌亦述姜嫄事,括此詩為言曰「上帝是依」,其微辭正可想見,亦是明證。自歐陽氏以來,辨其不經者多矣。然「履帝武」之義,如毛傳謂履高辛氏之跡,「從于帝而見于天」,亦自可通;其如「誕寘之隘巷」一章作何解豈有從帝禋祀所求而得之子,如是多方以棄寘之乎庶民之家尚不如此,奚況帝子!蓋棄之者怪之也,怪之者以其非人道之所感也。若鄧潛谷、季明德以為姜嫄未嫁而生子,則又過矣。人惟知駁解詩者,而于詩第三章則不敢于議論,何也或謂羊七月而生,此亦七月,故棄之。然曰「誕爾厥月」,則「如達」明謂易生,魯頌亦曰「彌月不遲」,可證。大抵上古世事本多奇異,而詩人形容或不無過正,如后人作文,喜取異事妝點,使其文勝耳。不如且依舊解,存其異,賞其奇文可也。

[二章]「居然生子」,「居然」二字非拗文也,其于無人道之感意亦顯然。

[三章]「腓」,芘同。「字」,乳之也?!笗テ搅帧梗苑ツ?,不言人收。「鳥乃去矣」,亦但言鳥去,不言人收。皆用縮筆,有意到筆不到之妙。

[五章]「即邰家室」,毛傳曰:「邰,姜嫄之國也。堯見天因邰而生后稷,故國后稷于邰?!箍资显唬骸港斪杂芯?;所以得封后稷者,或時君絕滅,遷之他所也?!沽_泌駁之曰:「昔者帝嚳取于有駘氏,曰姜嫄,生后稷;而后稷之封亦曰駘。說者咸謂帝堯以其母國封之。然及太王復取于有駘氏曰大姜,是姜姓之駘至周猶在,豈得云以是而封稷哉!不知稷封之駘在于武功,而姜姓之駘在于瑯琊,固不同也。」何玄子曰:「瑯琊之駘,固齊地,乃有逢伯陵所居,大姜祖也。然大姜之『有臺』,據(jù)列女傳作『有呂』,『呂』、『臺』相似,疑但當作『呂』耳。呂,姜姓也。國語云『堯胙四岳國,命為侯伯,賜姓曰姜,氏曰有呂』。嫄固姜姓,或是訛『有呂』為『有臺』,轉訛為『有邰』,未可知也」。羅說是,何說亦存之。

[七章]「軷」為祭行,月令冬「祀行」本此。「以興嗣歲」,祈來歲也。

[八章]「卬」,我也。鄭氏曰,「我后稷也?!菇K言「后稷肇祀」,至于今承而行之,幸得無罪悔也。以是作收,意淳辭質。

【生民八章,四章章十句;四章章八句?!繌募瘋鳌?/p>

第十三卷

新安首源姚際恒著

大雅

說見小雅

文王

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本韻。有、周、不、顯,帝命不時。文王陟降,在帝左右。本韻?!鹳x也。下同。[評]每四句承上語作轉韻,委委屬屬,連成一片,曹植贈白馬王彪詩本此。

亹、亹、文、王,令聞不已。陳錫哉周,侯文王孫子。本韻。文王孫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顯亦世。本韻。

世、之、不、顯,厥猶翼翼。思皇多士,生此王國。本韻。王、國、克、生,維周之楨;濟濟多士,文王以寧。本韻。

穆、穆、文、王,于緝熙敬止。假哉天命,有商孫子。本韻。商、之、孫、子,其麗不億;上帝既命,侯于周服。本韻。

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膚敏,祼將于京。本韻。厥、作、祼、將,常服黼冔。王之藎臣,無念爾祖!本韻。

無、念、爾、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本韻。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評]此以第二句承上第三句,奇變。宜鑒于殷,駿命不易!本韻。

命、之、不、易,無遏爾躬。宣昭義問,有虞殷自天。通韻。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評]奇語。儀刑文王,萬、邦、作、孚、!本韻。[評]須知此語一更不可作轉。

小序謂「文王受命作周」,非也。文王未嘗為王,無受命之說。偽武成曰:「文王……誕膺天命,……惟九年,大統(tǒng)未集」,正與此同,皆誣文王也。呂覽引此詩,以為周公作,近之。集傳因以為「戒成王」,則亦可以想見爾。

[一章]「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是有天下以后之辭,雖原本于文王,不可泥為命文王耳?!覆伙@」,「不」字,楊慎、陸深皆作「丕」,謂古字通,從之;后放此。丕,說文「大也」。

[二章]「亹」,爾雅訓「勉」,毛傳亦云「亹亹,勉也」。集傳云「勉強之貌」,增「強」字,非。又云「文王非有所勉也,純亦不已,而人見其若有所勉耳」。既不以為勉,如何又加「強」字耶按圣人豈無勉功中庸云「不勉而中」,非是。集傳乃為此斡旋之說,豈信中庸,不信周公乎集傳亦謂周公作也。「不顯亦世」,倒句法。

[三章]此章單承「凡周之士」言,而歸美于文王也。

[四章]嚴氏曰:「侯,維也。服,釋文云『事也,用也』,言服行其職也。」舊說以「侯」為「君」,謂為君于周九服之中。此解「侯于周服」則順,解「侯服于周」則不通。

[五章]「王之藎臣」,承上「殷士」言,謂「此殷士今皆為王所進用之臣,豈得無念爾祖文王之德乎!」義自明順。集傳曰:「于是呼王之藎臣而告之曰:『得無念爾祖文王之德乎!』蓋以戒王而不敢斥言,猶所謂『敢告仆夫』云爾。」其自為迂拙如此!

[六章]言殷「克配上帝」,與上「永言配命」對照,更覺可畏。所以宜鑒殷而知大命之難得也。

[七章]「上天之載,無聲無臭」,非寫天事微妙,無聲氣可尋,若是,亦何關于正旨哉!正言其可畏也。予庸言錄云:「天畀人以是日,聽人之為善為惡,可畏哉!」正此意。

【文王七章,章八句?!?/p>

大明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難忱斯,不易維王。天位殷適,使不挾四方。本韻。○賦也。下同。

摯仲氏任,自彼殷商,來嫁于周,曰嬪于京。乃及王季,維德之行。大任有、身,生此文王。本韻。

維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懷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國。本韻。

天監(jiān)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載,天。作。之。合。本韻。[評]佳語。在、洽、之、陽,在、渭、之、涘、文王嘉止,大邦有子。本韻。

大邦有子,俔天之妹。文定厥祥,親迎于渭。本韻。造、舟、為、梁,不顯其光。本韻。

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評]總上二句。纘女維莘,長子維行,篤生武生。保右命爾,燮伐大商。本韻。

殷商之旅,其會如林。矢于牧野,維予侯興?!干系叟R女,無貳爾心!」本韻。

牧野洋洋,檀車煌煌,駟騵彭彭。維師尚父,時、維、鷹、揚、涼彼武王,肆伐大商,會朝清明。本韻。

此敘周家二母以及文王、武王之事,亦所以告成王與毛稚黃「稚黃」原作「維黃」,今改。曰:「大明頌二母而末及尚父,邑姜已在其中,蓋芝本、醴源,文詞之妙,所謂意而筆不到耳?!?/p>

[一章]「挾」,猶持也。集傳訓「有」,非。

[二章]「摯仲氏任」,鄒肇敏曰:「漢儒謂禮惟嫁長女,余皆為媵,自殷以前皆然;然則摯任非耶」此說良是?!竵砑抻谥堋苟?,集傳云「『嬪于京』迭言,以釋上句之意,猶曰『厘降二女于溈汭,嬪于虞』」。按,書曰「降」,言其下嫁也;曰「嬪」,言其成婦也;曰「溈汭」,詳其地名也;曰「虞」,詳其國名也。此詩正與之同?!竵砑蕖梗技抟玻弧笅濉梗蓩D也;「周」,國名也;本地名,為國?!妇梗熤匾病9湃肆⒀韵び形睦恚鋵哟魏梁霾黄垼荒私哉`以詩、書為迭言,胡文理淺事尚不之知而談經耶!「身」,毛傳曰「重平聲。也」。鄭氏曰「重,謂懷孕也。」孔氏曰「以身中復有一身,故言『重』」。古人解析字義,其精如此。集傳但曰「身,懷孕也」,甚粗。

[三章]「方國」,為方百里之國。孟子曰「文王猶方百里起」r1「猶」原誤「由」,「里」字原脫,今補正。R是也。鄭氏謂「四方來附之國」,向來從之,非。

[五章]「俔」,未詳。韓詩作「磬」。說文云「諭也」。孔氏曰「如今俗語譬喻物曰『磬作』然也」。集傳云「俔,磬也」,「俔」不訓「磬」。又引說文云「俔,譬也」,字亦誤。「妹」,少女之稱。女將歸,故易卦名歸妹。「天妹」,尊稱之也,猶王曰「天王」之義。「造舟為梁」,當時適有此事,故詩及之。爾雅云「天子造舟,諸侯維舟」云云,而毛傳用之,恐涉附會。

[六章]「于周于京,纘女維莘」連讀。「于周于京」總第二章大任「來嫁于周,曰嬪于京」言之,謂得纘大任之業(yè)者其女維莘也?!咐y」字略斷,「女維莘」倒字法也。

[七章]「維予侯興」,鄭氏解「侯」為諸侯,謂武王也。集傳以「侯」為「維」,非。

[八章]「涼」,韓詩作「亮」。

【大明八章:四章章六句;四章章八句?!?/p>

●、●、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復、陶、穴,未、有、家、室、本韻。[評]不諱,妙?!鸨榷x也。

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來胥宇。本韻?!鹳x也。下同。

周原膴膴,堇、荼如飴。[評]閑點。爰始爰謀,爰契我龜,曰止曰時,筑室于茲。本韻。

乃慰乃止,乃左乃右,乃疆乃理,乃宣乃畝。自西徂東,周爰執(zhí)事本韻。

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本韻。其繩則直,縮版以載,作△廟△翼翼。本韻。

捄之陾陾,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屢馮馮。百△堵△皆興,鼛鼓弗勝。本韻。

乃立△門△,門有伉。乃立應△門△,應門將將。乃立?!魍痢?,戎丑攸行。本韻。

肆、不、殄、厥、慍,亦、不、隕、厥、問、本韻。柞、棫拔矣,行道兌矣,昆夷駾矣,維其喙本韻。矣。

虞、芮、質、厥、成,文、王、蹶、厥、生、本韻。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后,予、曰、有、奔奏,予、曰、有、御侮。[評]以四句直收,章法甚奇,亦饒姿態(tài)。

小序謂「文王之興本由大王」,亦是。集傳謂「周公戒成王之詩」,則臆測矣。孫文融曰:「若周公戒成王詩,豈應稱古公耶!」是也。

孫文融曰:「此詩不但稱『古公』,且仍書其名,乃后又稱『文王』,豈武王初克商,甫尊文王,尚未追王大王,是彼時作耶」按此誠不可曉。季明德以末章言文王,與大王不相連屬,疑為錯簡,殊妄。左傳昭二年,已賦●之卒章,以晉侯比文王,以韓子比四輔矣。

[一章]「陶」,說文「瓦器也」,蓋瓴、甓之屬?!笍汀拐?,平地累土為之,故曰復?!秆ā拐?,土中室也。復、穴雖皆土所為,而以瓴、甓之類甃之:復則以拒風、雨,穴則以隔土氣。集傳云,「陶,也;復,重也」,絕不明。

[二章]「走馬」,顧野王作「趣馬」,是。古不乘馬而走,「趣」字或省作「走」耳。「趣馬」,亦官名。

[三章]嚴氏曰,「內則言婦養(yǎng)舅姑,公食禮言君待其臣,皆以堇,則堇是美菜。七月言食夫以荼,則荼非美菜也。雨、露所濡,甘若薺實。堇、荼皆甘如飴,言美、惡皆宜也??资现^堇即烏頭,且引晉語驪姬『寘酖于酒,寘堇于肉』為證,蓋以此堇為爾雅『芨,堇』之堇也。說者皆祖之。若為驪姬寘堇肉之堇,則與酖毒同類,與荼菜可食之物非其類矣。詩人稱周原之美,不應言其宜毒物也。且毒物不可食,何由知其如飴乎」○侄炳曰:「釋草曰:『嚙,苦堇』,此堇乃苦堇,詩與苦荼并舉而見甘美耳;亦非美、惡咸宜之說也?!垢?。

[四章]此章言其定民居、田畝也。

[五章]「司空」、「司徒」、「司馬」,商世所有之官,天子有之,諸侯亦有之,故武王牧誓呼此三官,而此詩以筑室之故召此二官也。毛傳曰:「君子將營宮室,宗廟為先,廄、庫為次,居室為后?!贯屧娬邿o不述之。予謂禮自言先、后之義。詩曰「俾立室家」,應前「未有家室」也;曰「作廟翼翼」,特重之辭也:不必定以禮為證。然宗廟之重于室家,亦自可見矣。

[六章]集傳曰「此言治宮室」,非也。上章言治宮室矣,此言筑墻也。予嘗聞木工言,必須筑室畢,然后筑墻。彼傳讖語云「先打墻,莫思量」。今可見古亦如此,又可見詩人立言之有次第也。

[七章]郭門曰「門」,正門曰「應門」,當時所命名,后因以為天子門名耳。社則天子、諸侯皆立之。

[八章]「肆不殄厥慍」二句,必指當時與昆夷之事實言,今不可考矣。觀二「厥」字與下章「虞、芮質厥成」二句二「厥」字同,可見彼為事實,則此章亦事實可知。

[九章]「文王蹶厥生」,「蹶」字難解,然其義自承上句「虞、芮質厥成」來,而文王乃為之「蹶厥生」,大約是謂動其生讓畔之心耳。解者離上句釋之,便紛然摹儗,益無是處矣。

【●九章,章六句?!?/p>

棫樸

芃芃棫、樸,薪之槱之。濟濟辟王,左右趣平聲。本韻。之。興也。

濟濟辟王,左右奉璋。本韻。奉璋峨峨,髦士攸宜。本韻?!鹳x也。

淠、彼、涇、舟,烝、徒、楫、之、周王于邁,六師及本韻。之。比而賦也。下同。

倬。彼。云。漢。為。章。于。天。[評]天文也,文亦至文。周王壽考,遐不作人本韻。

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勉勉我王,綱紀四方本韻。

此言文王能作士也。小序謂「文王能官人」,差些,蓋襲左傳釋卷耳之說。

[一章、二章]此二章言文王得助祭之事也。鄭氏皆指文王祭言,是。觀兩章皆有「濟濟辟王」句及「左右」字可見。先言「左右趣之」,泛謂其趨蹌也;下則單指奉璋之事而言也。集傳循序「官人」之意,故但謂「德盛而人心歸附趨向」,泛甚;蓋本之歐、蘇。

[三章]此章言文王得征伐之士也。

[四章]此章言文王法天之文章,以興文治而作人材也。

[五章]此承上章而言?!缸贰⒆痢?、「金、玉」皆人力勉然之事,又以見文王益加勉乎其文而綱紀此四方也?!纲颈嗽茲h,為章于天」,天文也;「追、琢其章,金、玉其相」,人文也。

【棫樸五章,章四句?!?/p>

旱麓

瞻彼旱麓,榛、楛濟濟。豈弟君子,干祿豈弟。本韻?!鹋d也。

瑟、彼、玉、瓚,黃、流、在、中、[評]華語。豈弟君子,福、祿攸降。本韻。○興也。

鳶飛戾天;魚躍于淵。豈弟君子,遐不作人本韻。○興也。

清酒既載,骍牡既備,以享以祀,以介景福。本韻?!鹳x也。

瑟彼柞、棫,民所燎矣。豈弟君子,神所勞本韻。矣。興也。

莫莫葛藟,施于條枚。豈弟君子,求福不回。本韻?!鹋d也。

小序謂「受祖」,大序因以為「周之先祖世修后稷、公劉之業(yè),大王、王季申以百福干祿」。集傳、詩緝則以為文王,或又以為武王。愚意,此篇與上篇亦相似,大抵其祭祀而獲福,因祭祀及其助祭者以見其作人之盛,則謂文王為近也。

[一章]「干祿」,干天之祿也,猶言「求福」,與下「福、祿攸降」及「求福不回」為一例語。祿自我干,福自我求,故福、祿攸降非他人所預也。集傳誤認作論語「子張學干祿」為不美字樣,因為之回護曰「『干祿豈弟』,言其干祿之有道,猶曰『其爭也君子』云爾」,絕可哂。且士人干王者之祿,王者則干何人之祿,而為之回護,并此亦不一思,何也

[二章]此言祭時用圭、瓚也。即所用金玉美器以之,而見君子既祭獲福、祿也。

[三章]此言作人也。上篇曰「倬彼云漢,為章于天」,此言「鳶戾天,魚躍淵」,亦見魚、鳥文藻掞及天、淵之意,故亦曰「豈弟君子,遐不作人」

下三章則皆以祭祀獲福言之。

【旱麓六章,章四句?!?/p>

思齊

思、齊、齋大任,文。王。之。母。[評]一篇眼目。思、媚、周姜,京室之婦。本韻。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本韻?!鹳x也。下同。

惠于宗公,神、罔、時、怨,神、罔、時、恫、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本韻。

雝、雝、在、宮,[評]以下皆選言而出,精工練凈。肅、肅、在、廟、不、顯、亦、臨,無、射、亦、保、本韻。

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韻。不、聞、亦、式,不、諫、亦、入、本韻。[評]妙旨。

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古之人無斁。譽髦斯士。通韻。

小序謂「文王所以圣」「圣」,原誤作「興」,今改。是。嚴氏謂「皆言文王之所以圣,謂文王之所以得圣,由其賢母所生,止是首章之意耳」。按,此詩自以首章為主:首章特言文王之母,則以下言文王之圣即是言其所由以圣也;嚴說非是。此篇只重大任,其大姜固帶言而大姒亦不重。

[一章]「思齊」者,言其為母道也?!杆济摹拐撸云錇閶D道也?!复箧λ没找簟梗闷洹杆箭R」、「思媚」也。

[二章]謂此篇不重大姒者,若重則不當言「刑于寡妻」矣。

下三章皆言文王之圣,正見其所由圣處。

【思齊五章:二章章六句;三章章四句。】

皇矣

皇矣上帝,臨下有赫。監(jiān)觀四方,求民之莫。維、此、二、國,其政不獲。維、彼、四、國,爰究爰度。上帝耆之,憎其式廓。乃。眷。西。顧。[評]雋語。此維與宅。本韻。○賦也。下同。

作、之、屏、之,其、菑、其、翳、修、之、平、之,其、灌、其、栵、本韻。啟、之、辟、之,其、檉、其、椐、攘、之、剔、之,其、齻、其、柘、帝遷明德,串夷載路。天立厥配,受命既固。本韻。

帝。省。其。山。[評]將上帝看作家人,語甚奇。柞、棫斯拔,松、柏斯兌。帝作邦作對,自大伯、王季。維此王季,因。心。則。友。本韻。則。友。其。兄。則。篤。其。慶。載。錫。之。光。受祿無喪,奄有四方。本韻。

維此王季,帝。度。其。心。貊其德音。本韻。其。德。克。明。克。明???。類???。長???。君。通韻。王此大邦,克。順??恕1?。[評]斷續(xù)得妙。比于文王,其德靡悔。既受帝祉,施于孫子。本韻。

帝。謂。文。王?!笩o、然、畔、援,無、然、歆、羨,誕、先、登、于、岸、」。本韻。密人不恭,敢距大邦,侵阮徂共。本韻。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按徂旅,以篤于「于」字原脫,今補。周祜,以對于天下。本韻。

依其在京,侵自阮疆。陟我高岡。本韻。「無、矢、我、陵,我、陵、我、阿、無、飲、我、泉,我、泉、我、池」。本韻。度其鮮原,居岐之陽,在渭之將,萬邦之方,下民之王。本韻。

帝謂文王,「予懷明德,不、大、聲、以、色,不、長、夏、以、革、不、識、不、知,順、帝、之、則、」。本韻。帝謂文王,「詢爾仇方,同爾兄弟,以爾鉤援,與爾臨沖,以伐崇墉」。本韻。

臨沖閑閑,崇墉言言,執(zhí)訊連連,攸馘安安。本韻。是類是禡,是致是附,四、方、以、無、侮、本韻。臨沖茀茀,崇墉仡仡。是伐是肆,是絕是忽,四方以無拂。本韻。

小序謂「美周」,泛混。大抵上篇思齊與此篇皆文王:思齊則述文王之母大任,上及王母大姜,此篇則述文王之祖大王、父王季,皆推原其所生以見其為圣也。

[一章]「二國」,商、周也?!斧@」,得也。商、周之政大不相得,于是悉反之,承上天監(jiān)民定而言。舊解「二國」為夏、商;不應遠及夏。且「此」者,本國及紂云也;若夏、商,亦不云「此」矣。于是猶恐不達于天下民情也,維彼四方之國而究之度之,不敢自已也。

[二章]「串」,或作「患」。大意謂大王于岐周之地修治林木,上帝遷此明德之君,所患之夷亦滿路而不恣,內又有「天立厥配」之大姜為助,而我周所受之命從茲堅固也。

[三章]「帝」,上帝也。柞、棫拔而松、柏兌,往來道通,人物蕃盛,于是始成其為邦而有君矣,故曰「帝作邦作對」。「作對」,猶「對于天下」也。自大伯、王季以來,由大伯讓于王季而文王興,故言王季先及大伯?!敢蛐摹拐撸跫疽虼笸踔囊?,故受大伯之讓而不辭,則是能友矣。下單承「則友」言,「則友其兄」,因以「篤慶」、「錫光」;描摹家庭一段,藹然致祥光景也。舊解皆切合受讓上糾纏作解,古人作詩要無此意。

[五章]此言帝告文王以為西伯之事也。文王為西伯,紂使之征伐?!概显?,猶跋扈也;「歆羨」,猶覬覦也;「無然」,謂無使其然;「誕先登于岸」,謂先據(jù)高以制下也。于是密人之不恭則征之?!覆还А梗磁显?、歆羨之類。「岸」,鄭氏謂「獄」,固非,集傳說作「道」,無論解詩不可說入理障,且下「密人不恭」如何接得去又以道為岸:「彼岸」,釋氏之教也。解詩不可入吾儒之理,況可入釋氏之理耶!

[六章]此言定都也。謂依其在周京之時,蓋從伐密之侵阮來,在伐密以后也。集傳云:「文王安然在周之京,而所整之兵既遏密人,遂從阮疆而出以侵密?!拱醇仍啤付裘堋梗衷啤赋鲆郧置堋?,無異醉夢語,可怪殊甚。且侵阮本謂密人,即上「侵阮徂共」也,乃云「侵密」,尤不通?!铬r原」必是地名,今無考。或據(jù)竹書紀年為地名以證,此書不可信。

[七章]帝謂予懷文王之明德,其整旅、遏旅之時,不大其聲音與色相也,不長其侈大與變革也。集傳解「不大」句,謂「德之深微,不暴著其形跡」,全本中庸說理。不知中庸斷章取義,豈可從乎!

【皇矣八章,章十二句?!?/p>

靈臺

經始靈臺,經之營之,庶民攻之,不日成本韻。之。經始勿亟,庶民子來!本韻?!鹳x也。下同。

王在靈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鳥、翯、翯、王在靈沼,于。牣。魚。躍。本韻。

虡、業(yè)維樅,賁鼓維鏞;于論鼓鐘,于樂辟廱。本韻。

于論鼓鐘,于樂辟廱。鼉鼓逢逢,蒙、瞍奏公。本韻。

小序謂「民始附」,混謬語。文王以前,民不附乎大王遷岐,何以從之如歸市也大序謂「民樂其有靈德以及鳥、獸、昆蟲焉」,規(guī)摹孟子「樂其有麋、鹿、魚、」為說,然而遺下二章言作樂之義矣。呂氏曰:「前二章樂文王有臺、池、鳥、獸之樂也,后二章樂文王有鐘、鼓之樂也,皆述民樂之辭也。」予按其分章法是已;其謂「民樂」,亦是。孟子推說詩意以告齊王,詩但言「庶民攻之」之速,「子來」之誠,雖未嘗不可言同樂,然而詩則無此意也。

[一章]集傳云:「謂之『靈』者,言其倏然而成,如神靈之所為也」。此系臆解,且使「靈」字之義反說得小家矣。

[二章]「白鳥」大抵是鷺,然亦可謂之鶴也。鹿本駭而伏,魚本潛而躍,皆言其自得而無畏人之意,寫物理入妙。

[三章]「論」,論鐘、鼓之節(jié)度,不必改作倫。

[四章]「辟廱」非天子之學,戴仲培、楊用修皆辟之。今按毛傳第言「水旋丘如璧曰『辟廱』,以節(jié)觀者」,鄭氏于文王有聲篇曰「武王于鎬京行辟廱之禮」,皆不言天子之學。自王制曰「天子之學曰辟廱」。毛傳輯「輯」下疑脫「于」字。王制之時,鄭在其后而皆不之信,則王制之說果未然也。大抵「辟」,君也;「廱」,和也。文王有聲上章曰「皇王維辟」,下章曰「鎬京辟廱」,正可證。謂之「辟廱」者,作樂之地也;故莊子言歷代之樂曰「文王有辟廱」,是矣?!告€京辟廱」者,筑城池,建垣翰,以成京師,而亦法文王為作樂之地焉。然則辟廱既非學,即毛傳「水旋丘如璧」之說亦非實。然自有此說,而以魯頌「泮水」為半璧之形所自來矣。「鼉鼓」其新,則知革音不獨用牛矣。乃或反疑之,作為別解,非?!腹?,公庭;毛傳訓「事」,非。國風云「公庭萬舞」;頌云「有瞽有瞽,在周之庭」。或云「公庭」,或云「庭」,或云「公」,皆取協(xié)韻耳。

【靈臺四章:二章章六句;二章章四句?!?/p>

下武

下武維周,世有哲王。三、后、在、天,王配于京。本韻?!鹳x也。下同。

王、配、于、京,世德作求。永言配命,成王之孚。本韻。

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永言孝思,孝思維則。本韻。

媚茲一人,應侯順德。永、言、孝、思,[評]第三句應上第三句變。昭哉嗣服。本韻。

昭、茲、來、許,繩其祖武。于萬斯年,受天之祜。本韻。

受、天、之、祜,四方來賀。于萬斯年,不遐有佐。本韻。

小序謂「繼文」,是,蓋武王也。

[一章]「下」,后也;「武」,繼也,也,即下「繩其祖武」之武。謂下世而能步武乎前人者維周也,以其世世有哲王也。傳、箋解此亦皆明。集傳忽云「『下』義未詳;或曰「曰」,原誤作「亦」,今校改?!鹤之斪鳌肝摹埂弧?。無論詩多拗字,處處皆然。且下言「三后」中有文王,豈有下言「三后」而上又言文、武者乎此不通于文義也。其云「『下』義未詳」,吾患其「武」義未詳,豈止「下」義而已!此不通于字義也。自集傳為此猜疑之說,故嚴氏因為之解曰「武王之心上文不上武」。嗟乎,既不上武,何以謚為武,而其樂亦名武乎武王取天下以武,故謚以武,樂亦名武,初未嘗諱也。下篇云,「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文王伐崇伐密且以武名,況武王乎!偽傳、說又因以「下」作「大」,尤謬。此皆「『下』義未詳」之說害之,故如此。

[五章]「繩其祖武」,兼祖、考言。集傳曰「或疑此詩有『成王』字,當為康王以后之詩;然考尋文義」云云。按,此等不通稚論直當遠屏,不必載之篇簡。乃有鯫生者拾其所吐棄,方奉為至寶,又不足嗤已!

【下武六章,章四句。】

文王有聲

文王有聲,遹駿有聲,遹求厥寧,遹觀厥成。本韻。文、王、烝、哉、!賦也。

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豐。本韻。文、王、烝、哉、!賦也。

筑城伊淢,作豐伊匹。匪棘其欲,遹追來孝。本韻。王、后、烝、哉、!賦也。

王公伊濯,維豐之垣。四方攸同,王后維翰。本韻。王、后、烝、哉、!賦也。

豐水東注,維禹之績。四方攸同,皇王維辟。本韻。皇、王、烝、哉、!賦也。

鎬京辟廱,自西自東,本韻。自南自北,無思不服。本韻。皇、王、烝、哉、!賦也。

考卜維王,宅是鎬京。維龜正之,武王成本韻。之。武、王、烝、哉、賦也。

豐水有,武王豈不仕!詒厥孫謀,以燕翼子。本韻。武、王、烝、哉、!興也。

小序謂「繼伐」,以詩中「既伐于崇」而言;此詩豈重此句哉!集傳謂文王遷豐,武王遷鎬,是矣。

「烝」,說文「火氣上行」,贊其熾盛升進之意。舊說謂「君」,非是「是」,原誤作「如」,今改。;「王后」、「皇王」即君也,又曰「君哉」,可乎!首二章詩中皆有「文王」字,故下贊之曰「文王烝哉!」末二章詩中皆有「武王」字,故下贊之曰「武王烝哉!」首末言「文」、「武」者,以見文始之、武終之也。中四章皆言武王,鄧潛谷說如此。今為推廣之:言「武王者,本其崩后之謚而言也。言「王后」、「皇王」者,本其在生為君而言也。四章詩中有「王后」字,故三、四兩章皆言「王后烝哉!」三章「作豐伊匹」,書洛誥「作周匹休,謂營洛與周為匹,此謂營鎬與豐為匹也?!疙沧穪硇ⅰ?,孝文王也。四章「維豐之垣」,謂作豐之藩籬也。「維翰」,作豐之屏翰也?!杆姆截?,大君之象,惟武王可當,文王不敢當也。五章「豐水東注」,直言鎬在豐水之東也。六、七兩章始露「鎬京」字,正見文筆隱顯之妙。然七章始言「宅是鎬京」,則以前皆是營鎬而寫其氣象如此也。八章,孔氏曰:「述用材也。豐水之傍以潤澤生谷,喻養(yǎng)成人材也。武王豈有不仕之以官者,言無不用之,無遺材也。蓋欲傳其孫之謀,而燕安輔翼其子耳?!?/p>

或必欲標此詩為成王時之詩,愚謂正不必。夫曰「武王」,人豈有不知為成王時詩乎!

【文王有聲八章,章五句?!?/p>

生民

厥初生民,時維姜嫄。本韻。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無、子、[評]倒字句。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本韻。載。震。載。夙。載。生。載。育。時。維。后。稷。本韻。[評]借事見奇,古人為文已如此,又何疑焉?!鹳x也。下同。

誕彌厥月,先生如達。不坼不副,無菑無害。本韻。以赫厥靈,上帝不寧。本韻。不康禋祀,居。然。生。子。本韻。[評]奇句。

誕、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隔二句與下「之」。[評]極其弄姿,迭出奇致。誕、寘、之、平、林,會、伐、平、林、二「林」同韻。誕、寘、之、寒、冰,鳥、覆、翼、之、見上。鳥。乃。去。矣。后。稷。呱。矣。實覃實吁,厥、聲、載、路、本韻。

誕、實、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本韻。蓺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穟、穟、本韻。麻、麥、幪、幪,瓜、瓞、唪唪。本韻。

誕后稷之穡,有相之道。茀厥豐草,種之黃茂。實、方、實、苞,實、種、實、褎,實、發(fā)、實、秀,實、堅、實、好,本韻。實、穎、實、栗、即有邰家室。本韻。

誕降嘉種,維秬維秠,維穈維芑。恒、之、秬、秠,是、獲、是、畝、恒、之、穈、芑,是、任、是、負、以歸肇祀。本韻。

誕、我、祀、如、何、或、舂、或、揄,或、簸、或、蹂、釋、之、叟、叟,烝、之、浮、浮、載謀載惟,取蕭、祭脂,本韻。取羝以軷;載燔載烈,以興嗣歲。本韻。

卬盛于豆,于豆于豋。其。香。始。升。本韻。上。帝。居。歆。與下「今」。胡臭亶時!后稷肇祀,庶、無、罪、悔,本韻。以、迄、于、今、見上。

小序謂「尊祖」;大序謂「文、武之功起于后稷,故推以配天」。集傳從之,謂「周公制禮,尊后稷配天,故作此詩」。何玄子謂此詩「郊祀后稷以祈谷也」,引左襄七年孟獻子曰:「郊祀后稷,以祈農事也,是故啟蟄而郊,郊而后耕?!拱丛娧浴敢詺w肇祀」、「誕我祀如何」及「以興嗣歲」、「上帝居歆」等語,正言后稷種谷成,始修祀事,興嗣來歲,如后世祈谷之祭然。鄭氏以大序言郊祀以后稷配天,即解詩中所言為后稷配天事,固紕謬無理,而后人以此詩為郊祀后稷以祈谷者,亦取詩義以證此詩之用。按詩語自詩語,詩用自詩用;今將詩語、詩用混而為一,吾未有以見其然也。集傳又謂「受厘、頒胙之禮」,詩中無一字及之,更不足辯。

此詩,周公述始祖后稷誕生之異,以及其播種百谷之功而肇修祀典也。

[一章]姜嫄,高辛氏之世妃,或云元妃,歷來相傳如此。然有可疑。高辛氏,帝嚳也,與堯為弟兄,何以堯不用而舜始用之或曰,堯官之矣;然后稷之生其異如此,是有圣德而宜有天下也,丹朱不肖,何不傳弟而必傳異姓耶且詩何不言帝嚳之子而言其母姜嫄,何也此皆可疑也?!敢愿o子」,字拗難解,似謂弗使其無子。鄭氏以「弗」作「祓」,謂「祓除其無子之疾」,殊迂鑿。「履帝武敏歆」,按史記曰「姜嫄出野,見巨人跡,心欣然說,欲踐之;踐之而心動如孕者?!故酚洷赜兴荆c詩句合;列子亦云。但列子偽書,在史記后,不足信。故鄭氏循之為解。又按魯頌亦述姜嫄事,括此詩為言曰「上帝是依」,其微辭正可想見,亦是明證。自歐陽氏以來,辨其不經者多矣。然「履帝武」之義,如毛傳謂履高辛氏之跡,「從于帝而見于天」,亦自可通;其如「誕寘之隘巷」一章作何解豈有從帝禋祀所求而得之子,如是多方以棄寘之乎庶民之家尚不如此,奚況帝子!蓋棄之者怪之也,怪之者以其非人道之所感也。若鄧潛谷、季明德以為姜嫄未嫁而生子,則又過矣。人惟知駁解詩者,而于詩第三章則不敢于議論,何也或謂羊七月而生,此亦七月,故棄之。然曰「誕爾厥月」,則「如達」明謂易生,魯頌亦曰「彌月不遲」,可證。大抵上古世事本多奇異,而詩人形容或不無過正,如后人作文,喜取異事妝點,使其文勝耳。不如且依舊解,存其異,賞其奇文可也。

[二章]「居然生子」,「居然」二字非拗文也,其于無人道之感意亦顯然。

[三章]「腓」,芘同?!缸帧?,乳之也。「會伐平林」,但言伐木,不言人收?!给B乃去矣」,亦但言鳥去,不言人收。皆用縮筆,有意到筆不到之妙。

[五章]「即邰家室」,毛傳曰:「邰,姜嫄之國也。堯見天因邰而生后稷,故國后稷于邰?!箍资显唬骸港斪杂芯?;所以得封后稷者,或時君絕滅,遷之他所也?!沽_泌駁之曰:「昔者帝嚳取于有駘氏,曰姜嫄,生后稷;而后稷之封亦曰駘。說者咸謂帝堯以其母國封之。然及太王復取于有駘氏曰大姜,是姜姓之駘至周猶在,豈得云以是而封稷哉!不知稷封之駘在于武功,而姜姓之駘在于瑯琊,固不同也?!购涡釉唬骸脯樼鹬~,固齊地,乃有逢伯陵所居,大姜祖也。然大姜之『有臺』,據(jù)列女傳作『有呂』,『呂』、『臺』相似,疑但當作『呂』耳。呂,姜姓也。國語云『堯胙四岳國,命為侯伯,賜姓曰姜,氏曰有呂』。嫄固姜姓,或是訛『有呂』為『有臺』,轉訛為『有邰』,未可知也」。羅說是,何說亦存之。

[七章]「軷」為祭行,月令冬「祀行」本此。「以興嗣歲」,祈來歲也。

[八章]「卬」,我也。鄭氏曰,「我后稷也?!菇K言「后稷肇祀」,至于今承而行之,幸得無罪悔也。以是作收,意淳辭質。

【生民八章,四章章十句;四章章八句?!繌募瘋?。

點擊獲取下一章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