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8 22:09:56

“誰?”我立刻起身,打著手電筒,向周圍查看。

四下里都是密密麻麻的樹林,枝杈在黑暗中張牙舞爪,隨著燈光閃過,如圖一只只怪物的爪牙。

一時間,我耳里只聽得一片風聲、林木摩擦聲,還有,便是那陣若有若無,竊竊私語的說話聲。

那聲音飄忽不定,一會兒像是在左,一會兒像是在右,我豎著耳朵仔細辨別,想弄清楚聲音的來源。

然而,就在這時,周圍的風突然加大了,隨著風勢加大,篝火的火苗,打著璇兒被往上拉,如同被一只無形的手給揪著。

伴隨著呼呼而響的風聲,那陣私語聲驀的戛然而止,下一秒,那讓人熟悉的、刺耳的怪笑聲就跟著響了起來。

期初只是微弱的,夾雜在風中幾乎被忽略,但很快笑聲就越來越清晰,甚至變得尖銳起來!

這一次,我非常準確的判斷出了怪笑聲的來源,不由猛地回身,目光看向了篝火邊不遠處的木匣子。

此刻,那木匣中,正放著那只端瓶,那尖銳的笑聲,赫然就是從端瓶中發(fā)出的!

“嘶……”我倒抽一口涼氣。

難道……每天晚上,發(fā)出怪笑聲的,就是這只端瓶?莫非太爺爺所說的‘老物作妖’,是真有其事?

一想到自己每晚將這東西寶貝似的放在床頭,任由這邪門兒的玩意兒腦袋邊上怪笑,我就一陣頭皮發(fā)麻,腦子里幾乎想象出了這樣一幅畫面:一只惡鬼從瓶中鉆出,然后趴在我的床頭,瞪著我詭笑,不知道打著什么主意。

“臥槽!又來!”睡草堆上的李堯被這動靜驚醒了,整個人睡眼惺忪,一臉暴躁的起身。

他紅著眼和我對視了一眼,緊接著,目光很快聚集到了端瓶處。

此刻的怪笑聲,幾乎變得尖銳刺耳,和之前幾晚都不一樣,因此李堯也一瞬間就鎖定住了聲音的來源。

他目瞪口呆,結(jié)結(jié)巴巴道:“怎、怎么回事,愿來聲音是它……靠,這瓶子成精了!難怪這兩天怪事頻頻,合著都是這玩意兒在搗鬼!”

說歸說,但一時間看著那瓶子,我倆還真不敢上前了。

誰知道這瓶子到底是怎么回事?里面是不是真住著一只惡鬼?

李堯手腳僵硬的走到我身邊,片刻后,用手肘捅了捅我:“哎,你、你去……”

我道:“我去干什么?”

李堯一急:“廢話,這你帶來的東西,你去看看是怎么回事?。?rdquo;

我去?我又不傻!這時候我才不去呢。

我道:“別急,先看看!它之前幾晚不也在叫,但咱們也沒出什么事不是?”想起那一陣竊竊私語之聲,我不由暗自琢磨:如果這里面真住了惡鬼,肯定是兩只,沒準還一公一母。

難不成我和李堯睡覺的時候,這兩鬼就在瓶子里說悄悄話,只是聲音小,所以我們沒察覺?說完悄悄話,再爬出來盯著我們兩人怪笑?笑什么?這倆鬼的笑點是不是太低了?

就在我和李堯,渾身緊繃,盯著那瓶子一動不動時,周圍的風漸漸小了。

這時,我猛然留意到,隨著風變小,那尖銳的怪笑聲,進入也跟著變小了。

等只剩下微風時,怪笑聲則完全消失,周圍變得一片平靜。

我回憶起剛才的整個過程,猛然意識到,這端瓶發(fā)出的怪聲,似乎和風力有些關(guān)系?莫非……我突然想起了‘腔體共振’的事兒。

瓷器本身中空,越是好的瓷器,質(zhì)地越緊密,不同的器型、不同的腔體,在摩擦、撞擊、空氣對流下,會產(chǎn)生腔體共振的出聲現(xiàn)象,我們一般稱為瓷器共振。

但是瓷器共振的聲音不會太大,除非人為的刻意去吹走,比如用瓷器做的一些樂器、細頸長管瓶,在人的吹奏下,是可以發(fā)出超出‘瓷器共振’以外的高音的。

可眼前這件端瓶……并沒有人去吹動它呀?如果只是自然風,怎么會發(fā)出那么尖銳的聲音?

估計是我思考太入神,臉上的神情變化太快,一邊的李堯又捅了捅我,說:“哎,它不響了。你這一會兒皺眉,一會兒嘖嘖有聲的,你在想什么呢?”

我被他一打斷,便將剛才自己的推測跟他說道了一番,李堯聞言,道:“是啊。這人在吹氣的時候,局部氣流的風速,相當于自然界十一二級的風速,所以能把樂器吹響……如果是自然風共振,聲音不該像剛才那么大才對?”

我這時已經(jīng)想到了一種可能,便道:“如果它內(nèi)部結(jié)構(gòu),有利于自然風共振呢?”說完,我不再多言,大著膽子蹲回篝火邊,將端瓶拿在手里,打著手電筒往離看。

之前我也看過,但對于內(nèi)部,我只是摸了前端,以及照了瓶底,對于它周圍的腔體,卻沒有多下功夫。

一來是因為腔體外觀部分并沒有損毀,二來是沒有想到修復(fù)手法,對于這種修復(fù)中比較細枝末節(jié)的部分,就打算放到最后。

一邊看,我一邊摸出腰間戶外包里的工具。

我們手藝人,一個戶外包里面,放一些隨取隨用的小工具,方便干活。

我摸出了一個自己改裝的小探鏡子,就是一個簡單的折射鏡,能將腔體的情況,反射在外面的鏡面上,方便查探一些器物內(nèi)部的結(jié)構(gòu)和情況。

我讓李堯幫我打光,自己轉(zhuǎn)動著探鏡去看,這一看,瞬間就看出門道了!

只見這端瓶的腹腔內(nèi),竟然厚薄不一,形成了兩圈螺紋,而且形造規(guī)整,明顯是人為的!

我有些懷疑自己的知識儲備了。

金絲鐵線,沒聽說過要在器物內(nèi)部做文章的???這兩圈螺紋,就如同一個擴音器一樣,將振動的頻率給放大了。

正疑惑間,更不得了的事兒出現(xiàn)了,在腔體的一側(cè),竟然還出現(xiàn)了幾列微刻的文字。

雖說我是個鋦匠,而且是個不怎么有機會和古董打交道的鋦匠,但也知道帶文字的古董,價值可比沒有文字的高多了,一時大驚。

一邊囑咐李堯繼續(xù)打光,我一邊又從戶外包里摸出了放大鏡,開始查看這段文字的內(nèi)容。

這一看,我頓時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合著燒制這件瓷器的匠人,在窯里也是個不大不小的領(lǐng)導,一日看《南華經(jīng)》,經(jīng)書中寫道: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是唯無作,作則萬竅怒呺。

又寫道天籟、地籟、人籟的區(qū)別。

這領(lǐng)導突然奇想,想要做出一件兒‘天生地籟’,即能用天地之氣,自然而然奏出天籟的器物。

結(jié)果好嘛,試了好幾次都沒成功,試最后一次的時候,這件兒器物,到是能與天地之氣交感成音了,結(jié)果發(fā)出來的聲音,和天籟之音完全不著邊兒,反而鬼哭狼嚎的。

古時候的人迷信啊,燒制出這種東西,一但被人知曉,后果是很嚴重的,以后為人處世,處處都會受到忌諱,一輩子也別想出人頭地了,甚至有可能掉腦袋。

這領(lǐng)導哥們兒嚇到了,也不敢再瞎琢磨,悄悄將這東西,當壓箱底留了起來,不再示人。

至于這件宋朝某窯廠領(lǐng)導壓箱底的東西,為什么會落到鄭老板……也就是那個給我活兒的中年人手里,那就不得而知了。

第八章 天籟

“誰?”我立刻起身,打著手電筒,向周圍查看。

四下里都是密密麻麻的樹林,枝杈在黑暗中張牙舞爪,隨著燈光閃過,如圖一只只怪物的爪牙。

一時間,我耳里只聽得一片風聲、林木摩擦聲,還有,便是那陣若有若無,竊竊私語的說話聲。

那聲音飄忽不定,一會兒像是在左,一會兒像是在右,我豎著耳朵仔細辨別,想弄清楚聲音的來源。

然而,就在這時,周圍的風突然加大了,隨著風勢加大,篝火的火苗,打著璇兒被往上拉,如同被一只無形的手給揪著。

伴隨著呼呼而響的風聲,那陣私語聲驀的戛然而止,下一秒,那讓人熟悉的、刺耳的怪笑聲就跟著響了起來。

期初只是微弱的,夾雜在風中幾乎被忽略,但很快笑聲就越來越清晰,甚至變得尖銳起來!

這一次,我非常準確的判斷出了怪笑聲的來源,不由猛地回身,目光看向了篝火邊不遠處的木匣子。

此刻,那木匣中,正放著那只端瓶,那尖銳的笑聲,赫然就是從端瓶中發(fā)出的!

“嘶……”我倒抽一口涼氣。

難道……每天晚上,發(fā)出怪笑聲的,就是這只端瓶?莫非太爺爺所說的‘老物作妖’,是真有其事?

一想到自己每晚將這東西寶貝似的放在床頭,任由這邪門兒的玩意兒腦袋邊上怪笑,我就一陣頭皮發(fā)麻,腦子里幾乎想象出了這樣一幅畫面:一只惡鬼從瓶中鉆出,然后趴在我的床頭,瞪著我詭笑,不知道打著什么主意。

“臥槽!又來!”睡草堆上的李堯被這動靜驚醒了,整個人睡眼惺忪,一臉暴躁的起身。

他紅著眼和我對視了一眼,緊接著,目光很快聚集到了端瓶處。

此刻的怪笑聲,幾乎變得尖銳刺耳,和之前幾晚都不一樣,因此李堯也一瞬間就鎖定住了聲音的來源。

他目瞪口呆,結(jié)結(jié)巴巴道:“怎、怎么回事,愿來聲音是它……靠,這瓶子成精了!難怪這兩天怪事頻頻,合著都是這玩意兒在搗鬼!”

說歸說,但一時間看著那瓶子,我倆還真不敢上前了。

誰知道這瓶子到底是怎么回事?里面是不是真住著一只惡鬼?

李堯手腳僵硬的走到我身邊,片刻后,用手肘捅了捅我:“哎,你、你去……”

我道:“我去干什么?”

李堯一急:“廢話,這你帶來的東西,你去看看是怎么回事?。?rdquo;

我去?我又不傻!這時候我才不去呢。

我道:“別急,先看看!它之前幾晚不也在叫,但咱們也沒出什么事不是?”想起那一陣竊竊私語之聲,我不由暗自琢磨:如果這里面真住了惡鬼,肯定是兩只,沒準還一公一母。

難不成我和李堯睡覺的時候,這兩鬼就在瓶子里說悄悄話,只是聲音小,所以我們沒察覺?說完悄悄話,再爬出來盯著我們兩人怪笑?笑什么?這倆鬼的笑點是不是太低了?

就在我和李堯,渾身緊繃,盯著那瓶子一動不動時,周圍的風漸漸小了。

這時,我猛然留意到,隨著風變小,那尖銳的怪笑聲,進入也跟著變小了。

等只剩下微風時,怪笑聲則完全消失,周圍變得一片平靜。

我回憶起剛才的整個過程,猛然意識到,這端瓶發(fā)出的怪聲,似乎和風力有些關(guān)系?莫非……我突然想起了‘腔體共振’的事兒。

瓷器本身中空,越是好的瓷器,質(zhì)地越緊密,不同的器型、不同的腔體,在摩擦、撞擊、空氣對流下,會產(chǎn)生腔體共振的出聲現(xiàn)象,我們一般稱為瓷器共振。

但是瓷器共振的聲音不會太大,除非人為的刻意去吹走,比如用瓷器做的一些樂器、細頸長管瓶,在人的吹奏下,是可以發(fā)出超出‘瓷器共振’以外的高音的。

可眼前這件端瓶……并沒有人去吹動它呀?如果只是自然風,怎么會發(fā)出那么尖銳的聲音?

估計是我思考太入神,臉上的神情變化太快,一邊的李堯又捅了捅我,說:“哎,它不響了。你這一會兒皺眉,一會兒嘖嘖有聲的,你在想什么呢?”

我被他一打斷,便將剛才自己的推測跟他說道了一番,李堯聞言,道:“是啊。這人在吹氣的時候,局部氣流的風速,相當于自然界十一二級的風速,所以能把樂器吹響……如果是自然風共振,聲音不該像剛才那么大才對?”

我這時已經(jīng)想到了一種可能,便道:“如果它內(nèi)部結(jié)構(gòu),有利于自然風共振呢?”說完,我不再多言,大著膽子蹲回篝火邊,將端瓶拿在手里,打著手電筒往離看。

之前我也看過,但對于內(nèi)部,我只是摸了前端,以及照了瓶底,對于它周圍的腔體,卻沒有多下功夫。

一來是因為腔體外觀部分并沒有損毀,二來是沒有想到修復(fù)手法,對于這種修復(fù)中比較細枝末節(jié)的部分,就打算放到最后。

一邊看,我一邊摸出腰間戶外包里的工具。

我們手藝人,一個戶外包里面,放一些隨取隨用的小工具,方便干活。

我摸出了一個自己改裝的小探鏡子,就是一個簡單的折射鏡,能將腔體的情況,反射在外面的鏡面上,方便查探一些器物內(nèi)部的結(jié)構(gòu)和情況。

我讓李堯幫我打光,自己轉(zhuǎn)動著探鏡去看,這一看,瞬間就看出門道了!

只見這端瓶的腹腔內(nèi),竟然厚薄不一,形成了兩圈螺紋,而且形造規(guī)整,明顯是人為的!

我有些懷疑自己的知識儲備了。

金絲鐵線,沒聽說過要在器物內(nèi)部做文章的啊?這兩圈螺紋,就如同一個擴音器一樣,將振動的頻率給放大了。

正疑惑間,更不得了的事兒出現(xiàn)了,在腔體的一側(cè),竟然還出現(xiàn)了幾列微刻的文字。

雖說我是個鋦匠,而且是個不怎么有機會和古董打交道的鋦匠,但也知道帶文字的古董,價值可比沒有文字的高多了,一時大驚。

一邊囑咐李堯繼續(xù)打光,我一邊又從戶外包里摸出了放大鏡,開始查看這段文字的內(nèi)容。

這一看,我頓時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合著燒制這件瓷器的匠人,在窯里也是個不大不小的領(lǐng)導,一日看《南華經(jīng)》,經(jīng)書中寫道: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是唯無作,作則萬竅怒呺。

又寫道天籟、地籟、人籟的區(qū)別。

這領(lǐng)導突然奇想,想要做出一件兒‘天生地籟’,即能用天地之氣,自然而然奏出天籟的器物。

結(jié)果好嘛,試了好幾次都沒成功,試最后一次的時候,這件兒器物,到是能與天地之氣交感成音了,結(jié)果發(fā)出來的聲音,和天籟之音完全不著邊兒,反而鬼哭狼嚎的。

古時候的人迷信啊,燒制出這種東西,一但被人知曉,后果是很嚴重的,以后為人處世,處處都會受到忌諱,一輩子也別想出人頭地了,甚至有可能掉腦袋。

這領(lǐng)導哥們兒嚇到了,也不敢再瞎琢磨,悄悄將這東西,當壓箱底留了起來,不再示人。

至于這件宋朝某窯廠領(lǐng)導壓箱底的東西,為什么會落到鄭老板……也就是那個給我活兒的中年人手里,那就不得而知了。

點擊獲取下一章

手機版